尔
23000英镑,以获取对丑闻的回忆录。由
于这一原因,它受到了“新闻委员会”的非难、指责。新闻委员会是个半官
方的实体,负责监督报纸的行为。
1969年夏,科勒尔对这一事件到处散布新的“说法”。为了增加销售量,
萨默费尔德打算再次刊登它。默多克起初有些犹豫。因为普罗福莫在离职
6
年来一直在伦敦东区服务,处境悲惨,他以虔诚的悔过行为受到了人们的尊
敬。但是,《世界新闻报》为了这个回忆录已经支付了
21000英镑。取舍与
否?真是令人头痛。
“新闻委员会”在丹尼斯。汉密尔顿的怂恿下,由《泰晤士报》的主编
要求对此事进行彻底的调查,而萨默费尔德和默多克则拒绝参加。委员会又
一次指责《世界新闻报》。汉密尔顿后来说:“我认为向默多克表明这是重
要的,这种方式在英格兰行不通,这儿与澳大利亚不是一个地方。”
赫南,英国著名的天主教红衣主教,取消了一项为《世界新闻报》撰写
文章的协议。而对此事负有责任的萨默费尔德非但没有认错。还告诉《每日
邮报》说,他很不理解红衣主教为什么不希望通过《世界新闻报》的版面向
5000万罪犯演讲。
默多克开始认识到他可能是犯了一个错误。当他读到萨默费尔德对红衣
主教的指责时,非常生气,匆匆写了封信给赫南。向他表示道歉。他告诉萨
默费尔德,今后要想说什么,必须先同他打个招呼,因为风险不只是《世界
新闻报》承担。
但是,默多克只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抵挡得住的。他曾经说:“只要准
喜欢,只管嘲笑或嘘他,我能多卖出
15万份报纸就行。”这当然是很坦率。
出大价钱买下回忆录,其目的就是多卖出报纸。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他承认
普罗福莫可以被原谅,但又说,他的行为是不应被忘却的。当默多克接受“伦
敦周末电视台”记者戴维·弗罗斯特的采访时,最糟糕的时刻到来了。
在这个时候,弗罗斯特有英国”首席电视检察官”的美名。他在电视观
众面前采访客人,如同审理一宗案件。
弗罗斯特正襟危坐在他的大椅子上。默多克试图说,《世界新闻报》的
文章焦点集中在丑闻的议会方面,工党的作用等等。但弗罗斯特指出,第一
周所刊载的东西完全是性的描写。默多克辩解说,在系列中,有一些新披露
的事实——但他不能公开这些人的名字,没有命名标题。坏事来了!
在商业广告之后,弗罗斯特让电视屏幕上显示出他先前制做好的一个节
目,是采访赫南大主教,这是另外一个弗罗斯特,在电视上,他就像一个好
斗的侦探,面对着他的受害者默多克。而与大主教在一起,他却显得忐忑不
安、小心翼翼。大主教表示,他对《世界新闻报》的卑鄙行径感到震惊,他
关心“这个出色的人”普罗福莫。
默多克掉进了电视陷阱,随着弗罗斯特运用技巧,默多克似乎是一个不
正直,善于诡辩,妄图蒙混过关的小人。
采访过后,弗罗斯特带着火冒三丈的默多克去会客室,安娜等在那里。
他请他们喝饮料,但安娜轻蔑地对他说:“你的好客,我们已经领教够了!”
默多克离开这座大楼时发誓,他要买下伦敦周未公司,解雇弗罗斯特。
这件事情伤害了默多克,使他极为愤怒。他感到他再一次成了英国卫道
士、伪善小人的牺牲品,就如同他当年在牛津时一样。安娜·默多克则觉得
受到了弗罗斯特极其无礼的侮辱和耍弄。她发现难以在英格兰交朋友,这一
事实,她部分归咎于英国的特性,部分原因是科勒尔事件。
受到了弗罗斯特极其无礼的侮辱和耍弄。她发现难以在英格兰交朋友,这一
事实,她部分归咎于英国的特性,部分原因是科勒尔事件。
第七章“舰队街”
第七章“舰队街”
“魔鬼工人”
·马克斯韦尔“栽了”
·默多克得到了《太阳报》
·控制“伦敦周末电视台”
·政府当局排挤默多克
·一件可怕的事情
·回到悉尼
60年代末的英国,己很难再寻到往日帝国的辉煌,许多产业都显露出衰
败的迹象。但在所有重要的产业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像报纸出版业那样暗淡,
没有一丝生气。许多报纸都一直亏损,负债累累。即使没有亏损的报纸,也
是利润微薄,更有说不尽的苦恼,报纸的经理们和印刷工会之间不断地争吵,
似乎有打不完的仗。
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50年代的《快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
时新闻纸张配额制度也逐渐被取消了。进入
50年代“舰队街”开始繁荣起来,
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在急剧增加。由于大把大把的钱进来,报纸的老板
们也就忽略了对印刷工会采取某些限制。更重要的是,许多人都像《快报》
的老板比勒布鲁克那样,并不在乎提高工人们的工资,目的是为了与其他报
纸进行竞争,甚至就是要挤垮它们。
比勒布鲁克为了让印刷机正常地开动,以印出足够的报纸,向印刷工会
提出一个新奇的建议。就是让工人们多干点儿活,而多给他们发几个人的工
资,比如说给
80个工人付
100个人的工资。这样,工人名单里就出现了一些
虚假的名字,如“米老鼠”、“亚伯拉罕”、“林肯”或“道格拉斯”等等。
工人们把这些虚假的人称为“魔鬼工人”,他们轮流来领“魔鬼工人”的工
资。这样,一些工人常常因此而能够领取两份工资,甚至是三份工资。这种
办法很快为舰队街其他报纸所效仿,而印刷工人们也渐渐习惯于此。这就意
味着,伦敦的印刷工人是英国工资水平最高、纳税最少的工人。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工会在负责雇佣工人,尤其是对于星期天报纸来说
更是如此,因为它们每周都需要雇佣临时工。几年过后,每家报纸的工会领
导人都积累了很大的能量,可以与报纸老板们相抗衡。如果某家报纸工人所
得到的待遇稍微好些,其它报纸的人就会立刻要求提高待遇,否则就不印报
纸。在
50年代后期,这种态势已经时常将报纸老板们逼得毫无办法。
在波弗里大街的《世界新闻报》办公室里,默多克发现给工人们支出的
工资过多。他还发现,印刷设备简直是“古代的”,其混乱不堪的程度让人
难以置信。他试图让印刷机和工人每大部工作,但很快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意味着要开办一份日报。于是,他去找《联合报》的老板洛德·罗斯
梅尔,想从他手中把一份处境很艰难、发行量也不怎么多的小报买下来,但
没有成功。这样,他被迫去想其他的办法,开办一份新的报纸,从而引出了
《太阳报》的故事。
《太阳报》是《镜报》集团总裁胡佛·卡德莱普的“宝贝蛋”。它创于
1964年,前身是《论坛日报》。《论坛日报》曾经是一份很严肃的报纸,常
常反映左翼派别的意见。在
30年代,《论坛日报》曾经自诩是英国发行量最
大的报纸,但从战后开始,它渐渐衰落了。1961年,《镜报》的老板买下了
它。
大的报纸,但从战后开始,它渐渐衰落了。1961年,《镜报》的老板买下了
它。
到
1969
年,《太阳报》的发行量从
150万汾下降到了
85万份。《镜报》集团公司亏
损了
1200多万英镑。股东们不耐烦了,授权董事会马上卖掉它,或是干脆关
门了事。
第一个对《太阳报》表示有兴趣的人是罗伯特·马克斯韦尔。1969年夏,
他做出一个有意接受的样子。马克斯韦尔非常小心,就像一条担心有鱼钩的
鱼。他为了让《镜报》集团将报纸卖给他,还很诚恳地保证说,如果他买下
这份报纸,他就计划削减报纸的预算,裁减人员,并保持较低的发行量,这
样就不会威胁到《镜报》了。《镜报》集团的董事们很高兴,差一点没有把
报纸白送给马克斯韦尔。他们最后让马克斯韦尔付
5万英镑的预付款,然后
再根据报纸今后的发展情况,交
25万英镑到
50万英镑。
但是,工会领导人当然不希望损失几百个工作,他们拒绝了马克斯韦尔。
工会明确向《镜报》集团表示,如果将报纸卖给马克斯韦尔,就可能会带来
很多麻烦。该集团的另外一份报纸的工人也发出了这样的威胁。到
1969年
夏,马克斯韦尔本人遇到了其他的问题。他计划把他的佩尔加门出版公司卖
给纽约的一个财团莱斯科公司,价格是
2500万英镑。但就在此时,莱斯科公
司打了退堂鼓,这样一来,马克斯韦尔的处境就不那么妙了。
此时,默多克又出现了,进入了这两个人之间长期竞争的第二轮。当时
的情况刚好给了默多克一个机会,因为如果马克斯韦尔不能与工会达成协议
的话,《镜报》集团就不敢将《太阳报》给他。而默多克则向《镜报》集团
保证说,他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不能说‘不’,他们没有办法拒绝我的
请求。”默多克后来回忆说。
《镜报》集团确实是想和马克斯韦尔达成交易。但是,一旦默多克电表
示他对此有兴趣。《镜报》集团就感到很难办了。工会的意见很简单,就是
决不允许公司关闭报纸,让工人失去工作。而默多克准备保留报纸,挽救他
们。然而,《镜报》集团董事会的一些成员坚决反对将报纸卖给默多克,无
论他出什么价都不行。
这时,默多克已开始估算这份报纸的价值了。他是按正常的情况,作为
一项比较合适的投资来估算的。以便考虑他到底能够承受一个什么价格。由
于《镜报》集团原来已经同意给马克斯韦尔一个“白送”的价格,所以也很
难再对默多克虎着脸猛“宰”一下了。默多克自然也要求同样的条件,《镜
报》集团起初拒绝了,但最终还是给了默多克这个最低价。也就是说,他只
支付了
5万英镑顶付款,以后每周再付
2500英镑,累计最少要付够
25万英
镑。如果报纸继续盈利,最多支付够
50万英镑。后来,当他的报纸发行量超
过
400万份,而读者远远超过这个数目时,默多克也可以说,他只从每份报
纸中赚几分钱。只有在英国,才能用区区几万英镑买一份报纸,而在美国,
当报纸有时转手时,每个读者要以
1000美元计算。后来默多克到美国后,他
最初的感觉是,他简直被排除庄比赛之外。
对于《太阳报》该怎样来办。默多克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他,他自己心中有
数。《太阳报》就是《世界新闻报》的每日版。在当时的英国,人们都一直
把《镜报》看作是“新闻绅士”的典型,因为它总是热衷于对政治和社会问
题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而不太重视报纸的商业性。但在默多克看来,《镜
报》是自负、虚伪和矫揉造作的代表。他认为,读者们需要的是在报纸上找
到更多的乐趣。他们痛恨空洞的说教和唠唠叨叨的废话。《镜报》是报业市
场上的薄弱环节,是最容易被攻击的“下腹部”。默多克是他父亲的老”宗
师”诺斯克刊弗真正的信徒。诺斯克利弗的真经就是六个字:阐述、简洁、
明了!
把《镜报》看作是“新闻绅士”的典型,因为它总是热衷于对政治和社会问
题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而不太重视报纸的商业性。但在默多克看来,《镜
报》是自负、虚伪和矫揉造作的代表。他认为,读者们需要的是在报纸上找
到更多的乐趣。他们痛恨空洞的说教和唠唠叨叨的废话。《镜报》是报业市
场上的薄弱环节,是最容易被攻击的“下腹部”。默多克是他父亲的老”宗
师”诺斯克刊弗真正的信徒。诺斯克利弗的真经就是六个字:阐述、简洁、
明了!
工
3161人。默多克决定进行人事调整,以使报
纸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在默多克的坚持下,工会同意裁减一些人员。
默多克决定把《太阳报》办成一份小版面、多版页的报纸,但印刷工人
们告诉他,印刷《世界新闻报》大版面报纸的印刷机不能承印它。这时,默
多克显示了他对这一行的精通。他告诉印刷工人们,他们的印刷机最初配有
一根连杆,可以把纸张折叠到小报的尺寸。印刷场的工头不承认有这样的东
西,默多克便拽着他的茄克,把他拖进了印刷车间。最终,他在脏兮兮的机
器顶上的一个箱子里,找出了那个用一块满是油墨的破布包着的连杆。他的
这一举动、给印刷工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默多克考虑了好几个人,最后决定让阿尔伯特·拉里·兰博来担任《太
阳报》的主编。兰博是约克郡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也是记者出身。
默多克从澳大利亚带来了一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小报记者。这些人
尽管日碑不佳,但毕竟使悉尼的《每日镜报》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默多克
还从《镜报》集团找来了另外的两个关键性的人物,一个是伯特·哈迪,另
一个是阿里克·麦卡伊。还有一个人是从澳大利亚来的,名叫斯科脱,曾经
为凯思爵土工作过。默多克让他在伦敦担任了副总裁。默多克要来麦卡伊,
是因为他是凯思爵士的朋友。“鲁珀特一直喜欢他父亲的人。”“他说我必
须入伙。”麦卡伊后来回忆说。但是,他与默多克的联合却最终是一个不幸
的结局。
在老版的《太阳报》最后一期,默多克发表了一篇社论,许诺说:“要
记住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新的《太阳报》将仍然是一份有良心、充满关怀和
爱心的报纸。它永远也不会忘记它的富于进取的好传统。它将是一份真正独
立的,但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的报纸。它永远也不会是一份枯燥乏味的报纸。”
获得新生的《太阳报》的第一期,于
1969年
11月
17日出版。标题是独
家新闻《让赛马服用兴奋剂》。这看起来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但对默多克
来说不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积习难改的赌马迷,而且,在英国任何有关
赌马的消息都能引来许多读者。
在报纸第三版,是一个年轻的瑞典模特,随后是对英国首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