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计划做得稍有瑕疵,有“小懈可击”,给予对方可参与及讲座的机会;将可提高买卖成功的机会
例:我经常看到许多行销人员,就因常犯上述的错误,而把生意弄砸掉;但他们却往往不知道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每当在销售现场,一有客户来参观,行销人员就拿出一切完备的资料提供客户参考:权状影本、誊本、地籍图、平面图,分区使用证明、总价、付款方式、贷款银行、可贷金额等;最重要的是无懈可击,客户几乎已没机会再开口谈一谈、问问题了,只等着说YES或NO;若你是那客户,你会台何回答呢?多数客户都是:“再研究看看吧!”
行销人员不妨在行销过程中留一点小瑕疵,计划不妨稍作保留,诸如:付款方式、议价空间;在促销动作上,技术性地留一点小缺失,让对方有询问的主题,有实际参与的机会,如此将更有助于提高达成率。
一宗交易,本来就应该提供完备资料,但也无需在还没有进入话题重心之前,就一次全部拿出来献宝。不妨就客户的疑问,一一提供说明,让客户有参与买卖作业的机会,将可拉近主客双方的距离。一旦行销人员剥夺了买方的参与权,对方只好说:“我考虑考虑再说吧”!于是原本可能变成的生意,就会出现一波三折,甚至七八折的局面,生意往往因此而泡汤。
我们之所以建议给客户充分的参与权,除了尊重对方,以博取客户的好感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客户的参与过程,正好可以借机观察,窨对方有没有购买意愿?有没有决策权?乃至于自我检讨整个行销计划是否周详完备等。这些讯息,都是足以让你充分考虑话题,乃至于促销动作是否需要继续进行的参考;进而提高纯净,甚至提早完成交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虚实篇(十)
14坦白策略
一般人通常不会轻易地把自己内心的话说出来,但若真的遇到问题时,运用“坦白”的表达方式,则将较能获得对方的同情,顺利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有时候,坦白可使对方让步;坦白也可以使对方讲出真心话,达到你所希望的目的。
例:在电视上,常看到这样的情节:一对吵架的情侣正在交谈,男对女说:
“其实我在外面的确有新的女朋友,但我是因为才这样做的。”
那女的也说了:
“不瞒你说,我也交了别的男朋友,因为你一直不在意我,所以我才”
这就是当一方坦白的时候,另一方也会很坦白,而使问题的症结打开。
例:在买衣服时,客户对销售员说:
“‘坦白说,我带的钱不是很够,是否可以再便宜一点?”
销售员听了,往往也会认真考虑,是否应该给一些折扣。当然,也许对方也会举出他的难处,比如说,这件衣服真的是没有什么利润;不过,看在您这么有诚意的份上,就算你9折好了。
交易的原则,固然是希望能多获得一些利润;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坦白地说出自己的苦衷,不但是议价的一种摊牌策略,也是扩大议价空间的好方法。
然而,“坦白策略”的运用也是有条件的:至少双方要有某些共同的基础才行。例如:双方都有相当的成交意愿,双方所掌握的谈判筹码差不多才行得通。如果有一方居于劣势,或绝对劣势时,先坦白的一方,就会成为必然的输家。先不谈人性善恶的问题,单就商场如战场的观点来看,愈能以压倒性优势条件的姿态君临对方者,愈能获得更大的议价空间,在利之所趋下,一旦居弱势的一方采用坦白策略时,无异告诉对手:
“我的弱点就在这里,请尽力攻击吧!”
其不败者,几稀矣!
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我作房屋中介主管的经历中,有许多次,行销人员擅自作主,拱手将利润让给买方;奇怪的是,并非买方极力争取让价,而是行销人员因同情而主动让价,将自己的奖金,以及公司的利润一并让出。回到公司后,不但没有彻悟,反而自以为做了善事而洋洋自得。直到签约时,买方将原先谈妥的高额贷款统统取消,全部改为现金购买,这时才悔悟:不但没赚到钱,还做了白工。
几次经历之后,我终于悟出所以然来。原来参观房子时,买方都运用坦白的策略,表示自己是命苦的;省吃俭用了几年,好不容易才有一点积蓄,加上标会、婆家、娘家的支援,才有那么一点钱可凑足自备款。希望行销人员能成钱,行销人员因客户的坦白,“妇人之仁”式的同情心油然而生,而主动将利润全部让给买方。
这个例子证实了一点:运用坦白策略可加大议价空间。
商业行为的目的,说穿了就是为了利润。对买卖双方而言,基本立场是对立的,利益是冲突的。。所谓胜负,就是利益争夺战,对双方而言,如何在合法又合乎道德的原则下,赚取最高利益,就是买卖的最高境界。
有时,商业谈判如同兵法:“兵者,诡道也”。但我们使用一些必要的手腕,并非要伤害对方,只不过是在商战中赚取较大的利润而已。
15 合理化拒绝法
“拒绝”是一种艺术,不单只是说“不”字而已。高明的人拒绝人,不会使对方不快;因为他运用了技巧。在商业谈判中,在双方还未能达成妥协之前,拒绝随时会发生;而其中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耳!
在买卖尚未完成之前,如果买主要求降价或其他额外利益时,拒绝的最好方法是强调其价格背后整个基础形成的过程;告诉他:这样的价格已经是容忍的最低限度了,不可能再让步。这是利用买主对产品知识的缺乏所运用的策略,让买主只好依原来的条件进行交易。
例:许多人恐怕都跟我一样,有如下的经验:
有一次,逛街时看到一件很中意的皮衣,标签价格写着:“2500元大特卖”,我问老板:
“可不可以再便宜一点?”
“不行!不行!原价就要3000元,这已是赔本卖了,你到哪儿都找不到这种质料有这种价钱,老实说,在外国都不只这个数目;何况,我还要再加上进口税、运输成本与管理费用呢!不可能再便宜了。”
这理由听起来好像很合理,结果我以2400元,得意地买下这件皮衣。
一星期之后,我又经过那个地方,见店门外的玻璃窗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竟写着:“皮衣大拍卖,特价一件仅2100元。”
真是令我哭笑不得!
这时我相信,即使2100元,也是能再议价的。
“对不起!这是公司的成本”
“对不起!这是最低行情”
这些听起来好像很合理的理由,都可以常而皇之地抬出来。也就是说,表而上看起来已经是底价了,事实上,卖主心中还有另外一个价,若能攻破前面的价格,则中间的差价,便是你丰厚的利益了。
例:大家都有拒绝朋友来借钱的经验,而最常用的拒绝方法就是“我也没钱”。但这种方法,很可能会使对方认为只是不借钱的借口,容易使双方心里都有不快的感觉,甚至产生误会。如果能够再强调“拒绝”背后所形成的整个过程,则更能化解可能产生的误会。
虚实篇(十一)
“对不起!因上个月投资性地买了一栋房子,每个月还必须缴贷款、过生活,实在没有多余的现金能帮助您,请您原谅!
“对不起!我的钱都买了股票,因股价下跌而套牢,舍不得赔钱卖,所以,就办理过户登记,做长期的投资股东。不是不愿帮您忙,实在是就连我自己要用钱都很苦恼,请您务必谅解!”
“对不起”不仅可以使拒绝的理由合理化,免除误会,且对方也不好意思再添您的麻烦。
16?抛砖引玉法
??? 买卖双方,这了替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很可能无所不用其极;一种方法却切忌采用,就是“硬碰硬”或“直来直往”。在数学上,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是直线;但在中国式的人情上,两人之间最远的距离反而是“直线”。
??? “硬碰硬”、“直对直”的方法,很容易使双方流于意气之争。如果在要求对方让步之前,能自己先让一步,很可能对方会给你一大步的回应。但让这一步,也需要一点技巧才行。这时候,就可以采用“抛砖引玉法”式的“以退为进法”,其效果之明显,读者们一试便知。
??? 在议价谈判的场合中,如何使对方愿意让步是最重要的事;但让步多少,才算符合要求呢?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心理的正义感,也就是希望彼此公平;可是在“抛砖引玉”的策略中,同等级的让步是不足取的;也可以说是根本不必要的。
??? 对高明的谈判者而言,“略施小惠”意味着抛出小小的饵,但要钓回一条大鱼来。所以虽然让步10次,但每次都只一点点。而该你要求对方时,不但要将以前所让的10小步要回来,而且还能达到自己原先设定的“价位上限”,才算是成功的谈判。
??? 就行销的角度来看,优秀的业务员都知道,在和客户谈判过程中,任何一种无关紧要的话题上,业务员大多可以让步,不论5次或10次都没有关系。唯独在谈判价格及填写订金收据时,总该换对方让步了吧!此时你必须清楚地坚定一个信念:
??? “同等级让步是没有必要的。”
??? 比如像拍卖会中,常有预先安排的喊价人,使其哄抬价位并制造拍卖场的竞价气氛,经过不同的喊价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利用不同方式的拉价有的在现场,有的用电话直到拍卖气氛及拍卖价达到高点时,再下槌成效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也是典型的抛砖引玉法之一。
??? 例:我有位朋友开了一间饰品店,因此希望朋友来造势使场面热闹些以利销售,他打电话通知我说:
??? “唉!我真是做人失败。交了那么多朋友,竟然在我的饰品店开幕时,没有人来捧场、热闹一番,看来我真是白混了!”
??? 我立刻安慰他:
??? “大伙们各忙各的,你又没有告诉别人,所以大家都疏忽了!你放心,我不会坐视不管的。”
??? 才挂下电话,我即一一通知朋友捧场,还订了大把花篮。并立刻赶到饰品店。才到现场,我发现店里早已热闹非凡。饰品店原来的光彩,加上后来的人潮及花篮,可真帮他造势成功了。那朋友告诉我:
??? “不这么说,大伙们怎会来看老朋友,捧我场,送花篮呢?”
??? 由于朋友陆陆继继赶到,加上原有客人及好奇的路人,使场面愈加热闹,人潮不断涌入,饰品一下子销售一空,我真是佩服他精确地掌握了抛砖引玉法,达成销售目的。
??? 这种以退为进式的“抛砖引玉法”,不但适用于商战之中,也适合于为人处世上,毕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你给对方留余地时,对方通常会给你更大的空间回应的。
17 得了便宜别卖乖
在交易谈判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提供的条件在自己的底限之上时,最好先自我检查一下两个重点:
①???? 我是否握有对方所需要的筹码?
②???? 我是否居于市场优势?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不妨再坚持下去;因为高价之外可能还有高价。
反过来说,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高价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最好赶快把这杯“敬酒”喝下去;免得“偷鸡不着蚀把米”反而喝“罚酒”。
谈判的第一准则:
“不管情势对我有利或不利,都不宜轻露声色。”
换名话说,不要在形色上提供任何资讯,让对方靠近自己的底牌;能掌握住这一点,即可未战先胜矣!
例:我有个从事贸易的亲戚。有一次,他带着培训多年的特别助理,洽商一笔整厂机械设备的大买卖。经过多次商议,在工程进度、付款方式、保养维修与售后服务等事项达成共识后,最后进行总价的谈判。
买家:“如果整厂设备的价钱是1200万美元的话,这个计划就可让贵公司代理。”
贸易商助理:立刻拿起计算机,不断地按来按去,并且边算边摇头;算好后,将计算机拿给老板看,并继续摇头
老板:眼睛往计算机荧幕一望,已方成本价为1160万美元,买家喊价1200万美元,在还没议价的情况下,利润已达40万美元,再看看助理的摇头动作,老板也就跟着配合性地摇头,口中直喊:“没利润!没利润!”
买家:“我只能出这个数目,再高就不行了。。如果这个价钱没问题,我们现在就签约,这一次你少赚一点,但我可以介绍几位同业朋友的生意给你,他们也正想扩厂,而且都还没有找贸易商洽谈。”
贸易商:“既然如此,生意也不是只做一次,这一次虽然没什么利润,但我还是接受您所提的价格为贵公司服务。往后还得请多关照,介绍些朋友给我,多少也可以弥补一点”
就这样,贸易商清楚地知道买家的价格已到上限,再坚持下去的话,说不定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即刻当机立断,拍板成交。
例:我曾亲眼目睹一个店面的买卖谈判过程:
这店面座落于台北东区顶好商圈,周边环境之优越,自不待言,不但人潮多,可以24小时营业,而且适合各行各业。屋主底价625万元,开价750万元。
几天后,出现一位买主;经过一番寒暄后,双方开始议价:
买方:“由于目前市场仍不景气,这里虽然近丘捷运站,但还要好几年手才会完工通车,而且东区因为捷运站施工,目前正处交通黑暗期所以我只能出价625万。”
买方一开价就开在底线上,屋主心里很高兴,但又希望能卖更高价,在不知该如何应对的情况下,遂不假思索地说:
“价钱差那么多,实在没办法卖,若差个一点点还可以商量商量。”
买方不愿再加价,只好和屋主约好,考虑后再决定。两周后,由于买方都没来电,也没有第二个买主出现,屋主心里开始发慌,只好主动打电话探对方的中气,买方答道:
“对不起!我回来后,仔细考虑了一下,预算不是很充裕,只买得起500万的店面,所以迟迟没有打电话给你”
卖方:“价钱差太多了,625万,我才愿意卖。”
双方又没谈成。一周后,屋主终于愿意,主动打电话告诉买方:
“500万我愿意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