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昭毅然道:“今强弱分明,不靠蜀汉的兵力,吴也能将曹魏灭掉,何须与蜀汉合兵?且看刘备送来的书信,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却是以汉室的正统来压制陛下,希望陛下能够光复汉室,可是在光复汉室之后。究竟由谁来当皇帝,还未有定论,以臣所见,刘备是想自己当皇帝!”

张昭所说的话,也是众臣们想说的。

只有傻瓜才会被刘备的外表所迷惑,这家伙才不是以光复汉室为己任的刘皇叔,而是一位十足的野心家,他想要自己当皇帝,才打着皇叔的名义招摇撞骗的。

群臣们纷纷表态。都说当今乱世,早已不是汉家天下了,根本不需要听从刘备的建议去光复汉室。

孙仁道:“朕自然是不会听刘备的,但是只怕这家伙从中作梗。令我东吴进攻曹魏颇为制肘。”

孙仁曾经到过成都,知道刘备对东吴的敌意从来都没有消除过,而且这两年来,蜀汉已经从蝗灾中摆脱了出来。恢复了生产,并且兵力也得到了恢复。

天知道这家伙在被逼急了之后又会做些什么,因此孙仁倒是颇为忌惮的。

孙仁问杨林。道:“杨林,东吴是否应当与蜀汉合兵,你怎么看?”

杨林上前一步,道:“陛下,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刘备所依仗的,不过是借了大义的名分,而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有恃无恐,但是他却不知道,以我东吴今时今日的实力,怎么可能还屈从于大义之下?

汉室自灵、桓二帝以来,就名存实亡了,所以才会有黄巾之乱,百姓们民不聊生,又怎么会支持汉室再兴呢?和腐朽的汉室比起来,我东吴蓬勃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试问一下,百姓们是想过安稳的富裕的日子,还是想重新回到汉朝的统治者底下去受苦呢?”

杨林一言,说中了所有东吴臣工的心。

现如今,大家都是吴臣,又怎么可能会去想兴复汉室?实际上,连刘备手下的将军和谋臣们,也不这么想了。

认为汉室天下必定能够光复的,大概就只有刘备一个人而已了。

孙仁又问道:“既然如此,杨林,刘备的提议,朕应当如何回复呢?”

杨林道:“对于无耻之人,以同样无耻的方式去应对便可,陛下只需要告诉刘备,让他出兵汉中,东吴自领兵北渡长江,到时候灭掉了曹魏,东吴定然会以蜀汉马首是瞻的。”

“……”

杨林的说法,令孙仁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如果说以前的东吴的方略,是将无耻隐藏得很深的话,那么现在的东吴,可以说已经将无耻二字写在脸上了。

对蜀汉许以承诺,让刘备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东吴说会以蜀汉马首是瞻,这样的话怎么能信?当梦境破灭的时候,刘备定然会发狂的。

孙仁道:“出尔反尔之事,朕实在觉得不妥。”

杨林又道:“陛下切勿担心,道理从来都是由胜利者讲的,昔日汉高祖不也做过出尔反尔的事情的吗?他遭人骂了吗?大概只有项羽的后代和手下,才会拿高祖的出尔反尔说事吧?”

虽然孙仁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杨林毕竟是她最重要的人,对于杨林的建议,孙仁还从来没有否定过。

于是孙仁命人转告刘备,说东吴与蜀汉共同进兵曹魏,共同打天下,待得了天下之后,东吴会以大局为重的。

刘备在得到了东吴的答复之后,非常的高兴,忙诏命三军,做好出兵汉中的准备。

虽然群臣们都认为东吴的话不可信,但是刘备却欣欣然,非常的理所当然,而刘备的理由,便是东吴的孙仁不得不支持自己称帝的事情。

在刘备的眼中,自己汉室宗亲这顶帽子能够将东吴的孙仁震住,正是因为有了汉室宗亲的名分,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己都代表着最纯正的皇室血统,和自己比起来,草莽出身的江东孙氏,只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

于是乎,被春秋大梦冲昏了头脑的刘备,便召集三军,下达了出兵曹魏的命令,而与此同时,东吴的大军也已经出发了,蜀汉和东吴的大军,几乎是同时向曹魏进军的,而曹魏一方,根本就应付不过来……

第四章大势

蜀汉兴兵五万,出兵汉中,而东吴则兴兵十五万,进攻江北。

魏国朝野震惊,这两路兵马,都不是容易对付的。

蜀汉的兵力虽然稍逊,但是却猛将如云,关羽、张飞、赵云、黄忠,无论是哪一位,都不是好惹的,再加上有诸葛亮这位军师运筹帷幄,汉中只怕难以抵挡。

当然,最令曹魏头疼的,还是东吴所率领的十五万军队。

想当年,赤壁之战,曹魏吃了东吴的大亏,这一次,东吴无论是兵力上还是从军队的素质上,都远超当年,更是难以小觑。

由于徐晃无力将兵,故东吴的十五万军队,一口气便攻下了合肥,北望汝南、寿春、徐州三地。

曹丕无奈,只好遣使,与东吴讲和,并承诺割地称臣。

但是东吴的军队哪里肯和曹魏言和,士兵们孤注一掷,定要将曹魏的领土占为己有。

程昱进言道:“陛下,东吴灭我之心不死,想他能以大烟为诱饵,致使我曹魏我可用之兵,两家之仇,又怎能讲和呢?既然无法讲和,便只能拼个鱼死网破,纵观今日之势,蜀汉之兵,并不可怕,陛下只需调兵遣将,以精兵击退东吴,便能拒敌于千里之外!”

曹丕听从程昱的建议,只命张郃领一万兵马,守住险要陆口,不让蜀军攻到长安。

除此之外,便聚集精兵二十万,以曹仁为帅。再加上夏侯惇、于禁、许猪、李典等猛将,拒敌于汝南,守住许昌门户。

张郃在汉中的兵马虽然只有一万人,但是刘备却相当的谨慎,害怕折损兵力,虽然将领们连番请战,但是刘备却总是不允,因此,蜀汉的军队和曹魏的军队就僵持住了。

消息传到汝南前线,曹仁大喜。知道正如程昱所料。刘备进攻曹魏,只不过是个幌子,这个家伙是不会损耗自己的兵力和曹魏硬拼的,他只是想坐山观虎斗。

既然如此。只要击败了眼前的吴军。就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因此曹仁摆开阵势。等着吴军来攻,而吴军也安营扎寨,与曹军对峙。

因为有了合肥之战的前车之鉴。因此众将也不慌不忙。

鲁肃道:“昔日合肥之战,拖垮了曹魏的根基,今日再耗上些时日,只怕曹军连军饷也发不出来了。”

如今,曹魏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和东吴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因此,若是这场战争耗得越久,对曹魏越是不利。

甘宁则愤然道:“刘备那个匹夫,宣而不战,在西北方和曹军捉迷藏,企图坐收渔翁之利,待灭掉了曹魏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刘备了!”

众将各抒己见,最后,才轮到杨林发话。

作为此次三军的最高统帅,众将自然以杨林马首是瞻。

只听得杨林缓缓说道:“当年合肥之战,我东吴之所以和曹军耗着,是因为若是硬攻,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击败曹魏,只有等耗损了曹魏的实力之后,我东吴才有胜算。

现如今,曹魏势弱,军力上高下立判,我东吴又怎么可能留给曹魏喘息的机会呢?若战争多持续一天,百姓们的安稳日子就会晚一天来临,因此,今次当以最快的速度,将曹魏灭掉!”

杨林的话,令三军倍受鼓舞,因此第二天,杨林便下令三军进攻。

两军在汝南展开大战,东吴军的先锋,自然就是势不可挡的近卫军,这支近卫军,在长沙的时候,打败了刘备的十万大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这一次,近卫军养精蓄锐多日,正等着这一刻,这支近卫骑兵,装备了最精良的盔甲和武器,连所骑的马,也全是能征善战的名驹。

因此,近卫军一出战,就势如破竹,曹军士兵无法抵挡,接连败退。

但是,曹军却还是有着自己的杀手锏的,那就是曾经威震天下的虎豹骑,这支骑兵,在东吴的近卫军出现之前,是全天下最强的部队。

虎豹骑与近卫军,在平原上展开大战,不分伯仲,难分高下。

杨林在远处看着,自言自语道:“不就是虎豹骑,若是说我东吴要击败曹魏,还存在什么变数的话,那么就只有虎豹骑这一点了,如今我东吴的近卫军,也仅仅只能和虎豹骑打成平手,但是胜负,往往是在偶然中就分出来的!”

正在杨林自言自语的时候,在曹军的后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一支兵马,突然倒戈,从曹军的后阵杀向了前方!

曹仁惊愕不已,忙询问是何人所为,属下禀告称道:“是司马懿率领的后军,突然向前军发难!”

曹仁恨得牙痒痒的,没想到司马懿的军队竟然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倒戈。

要知道,司马懿的这支军队,自从在夺取汉中的战役中立下了功劳之后,就一直没有受到曹丕的重用,而这一次抵抗吴军,万般无奈之下,要集合曹魏境内所有的有生兵力,才让司马懿的军队担任后军的。

这倒不是怀疑司马懿的忠诚心,而是担心司马懿的军队的战斗力,而当司马懿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倒戈的时候,曹军众将才知道,原来司马懿的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竟然不下于虎豹铁骑。

因为司马懿的突然倒戈,曹军猝不及防,因此胜利的天平便开始朝着东吴的方向倾斜。

两相夹攻之下,就算是无坚不摧的虎豹骑,也没有办法抵挡,东吴军势如破竹,攻入到曹军阵中,如砍瓜切菜一般。

曹军的士兵死伤无数,曹仁纵有万般的军事才华,也没有办法阻止曹军的大败。

十万曹军,在吴军的冲杀下,只剩下了不到三万人,曹仁引着败兵仓皇逃走。

此役一败,曹军再也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来抵挡东吴军队的进攻,如今的曹魏,大势已去,许昌、洛阳城被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受到了前线东吴军队大胜的鼓舞,蜀汉的军队也击败了张郃的部队,五万大军,直扑长安而来……

第五章亮死

汝南之战,东吴军队大获全胜,曹军的最强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曹魏一方再也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东吴军队长驱直入。

另一方面,蜀汉军队也在东吴军队胜利的鼓舞下,势如破竹,平定汉中,围攻长安。

曹魏黄初七年,蜀汉章武六年,东吴黄武二年。

五月,东吴攻破许昌,与此同时,蜀汉攻破长安,吴蜀联军于六月会师于洛阳城外。

十五万大军围攻洛阳,此时的洛阳城已经是一塌糊涂,曹魏政权,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有人建议曹丕死守,也有人建议曹丕开城投降。

而曹丕,到底是一位仁慈的君主,他知道事已不可违,若再号召军民死守下去,只是会徒增战死者的数量罢了。

于是曹丕于曹魏黄初七年八月开城投降,曹丕至篡汉以来,自己的政权,只维持了短短的七年时间,就宣告亡国。

因为主动投降,并且在当政期间,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因此吴蜀联军并没有要曹丕的性命,而是封他为陈留王,曹丕此时已经心灰意冷,对于自己的封号和性命,早已经漠不关心了。

曹丕在被遣走之前,对东吴军队的最高军事统帅杨林说道:“将军,孤王虽不才,但也勤政爱民,但东吴为了夺我江山,却罔顾子民的性命,大烟之害,流毒无穷,还请东吴善待我子民。”

杨林道:“既然曹魏已经算是我东吴的领土,那么曹魏的子民,自然就是我东吴的子民,我东吴自然会善待他们,至于你说的大烟之害,那只是为了谋求天下太平而采取的非常手段,牺牲了少部分人。却令更多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这才是为君之道。”

杨林的话,曹丕无话可说,便也只能默默的离开了。

战后,自然是整理各自的军队,吴蜀联军入洛阳城,相互约定,财物不可取。民众不可欺。

军士们倒也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过对于统帅来说,情形却大不一样了。

东吴的军队,只是由杨林率军,因此在战争胜利后,杨林需要禀告孙仁,才能够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而蜀汉的军队,却是由刘备御驾亲征的,而且此时的刘备。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东吴的军队还驻扎在城外,刘备就已经率军占领了洛阳的皇宫,并且在大殿之上,刘备还召集了众将和群臣来商议要事。

刘备兴奋道:“现在曹贼已灭。正是光复汉室最好的机会,朕已命人致信吴主,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望她以大局为重,成为汉家的功臣,蜀吴双方。应共同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刘姓子孙来继承大统!”

虽然刘备说是共同推举,不过谁都知道,刘备所指的德高望重的刘姓子孙,其实就是他自己。

试问一下,当今天下,有资格当皇帝了,除了刘备之外,还有谁呢?

在刘备的影响下,蜀汉的将军和文臣们,都认为时候已到,只要能够说服东吴放弃称霸天下的念头,那么汉室就能够光复了。

刘备对诸葛亮说道:“孔明,你能说会道,朕听说东吴军队的统帅杨林与你有旧,那朕就命你前去说服杨林,让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助朕一臂之力!”

“……”

诸葛亮无奈,但是既然是君主的命令,他也只能遵从了。

于是诸葛亮出城,到东吴军队的中军帐中找到了杨林,杨林一见诸葛亮来了,非常的欢迎,道:“孔明先生远道而来,在下倒是怠慢了!”

杨林立即命人给诸葛亮奉茶,并且准备好了最美味的糕点。

而诸葛亮似乎并无胃口。

杨林又道:“孔明先生,在下知道你此次来,必定是有事的,但是在这之前,还请你听在下一言!当今天下,只有我主才是明主,所谓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今我东吴人才济济,与你齐名的凤雏先生也拜入到我主名下,孔明先生是当世奇才,若能得你相助,我东吴必定能够繁荣昌盛!”

杨林的劝告,诸葛亮只能报以苦笑。

诸葛亮道:“多谢杨大人抬举,但亮受陛下三顾之恩,今生难以为报,故亮不能改投他人门下,还请杨大人放弃这个念头。”

杨林摇摇头,道:“刘备托名皇叔,其实人品如何,孔明先生应当最清楚不过了,像这样的人,就算得了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