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追魂到天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里追魂到天堂-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义失败了。在潮汕地区的起义军1200人,10月7日到达海陆丰。与当地农军合编红二师,加强了由彭湃创立的海陆丰红色政权。第二十五师在朱德、陈毅的领导下于次年发动了湘南起义,,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贺龙、林伯渠、刘伯承、恽代英、李立三、张国焘、谭平山、郭沫若等人,10月陆续安全转移到各地。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方向是正确的。中国人民的军队产生了,发展了,壮大了,成为天下文明举世无双的人民军队。
周恩来
恩来领导,南昌起义。科学实践,马列主义。
遵义会议,主持正义,立场坚定,坚持真理。
长征路上,奋不顾己,灵活机动,支持主席。
建设军队,国家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 秋收起义 雄踞井冈
更新时间2010129 7:22:48  字数:209

 秋暴秋暴!斧头镰刀。
秋暴秋暴!润之领导。
打击军阀,斗争土豪。
惊天动地,山呼海啸!
继八一南昌起义之后,毛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武汉八七会议,选举临时中央政治局时,李维汉等主张让毛主席加入政治局,毛主席一再提出,他准备去组织秋收起义,不能加入政治局,最后表决结果是毛主席和周恩来、李立三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新的中央政治局委派毛主席和彭公达赴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毛主席告别主持工作的瞿秋白同志,行色匆匆,直奔长沙。

一》秋收暴动
更新时间2010129 7:48:57  字数:3226

 前委书记毛主席,秋暴指挥卢德铭,
一九二七霹雳声,三路会攻长沙城。
兵力分散不集中,出师不利伤亡重,
武装斗争转农村,光辉路线导航程。
黄埔二期卢德铭,北伐战争建奇功,
秋收起义总指挥,将星陨落我悲痛。
毛主席到长沙县清水乡村,看望妻子和儿子。清水乡板仓,是杨开慧的家乡。是风光秀丽的山村,四周青松密茂,翠竹丛生。杨开慧见毛主席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心中高兴,连忙迎上前去。毛主席说:“回来看看,还有调查任务。”杨开慧原来是与毛主席在一起的,“马日事变”后,8月初她带着两个孩子,从汉口租界回到板仓。她找来五个农民和一位教师为丈夫座谈。
9月初,毛主席在安源张家湾召开秋暴会议,他说:“同志们,这次秋暴是我在中央时决定的。指挥暴动机关有两个:一个是前敌委员会以我为书记,各军事负责人为委员。一个是行动委员会以易礼容为书记,各县负责同志为委员。长沙暴动以人力车工人及近郊农民为主力,可组织500左右伤兵。各县都已准备农民暴动,各地的电线、铁路都已准备拆毁。”
共产党掌握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已经到江西的修水、铜鼓一带,与平江、浏阳的工农义勇军合在一处,整装待命。
形势发展的很快,秋收暴动的武装力量已经基本具备,既有农军主力,又有军事力量。中央、省委指令毛主席为师长兼任秋暴前委书记。
时势造英雄,毛主席顺应时势,经过安源会议的讨论,他代表前委决定:“秋暴武装力量,兵分三路,会攻长沙。”
第一路以安源工人及矿警队为主,首先由工人暴动,夺取矿警武装;然后再进攻萍乡、醴陵,向长沙取包围形势。但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萍安,使敌人断绝我们的后路。
第二路以平江农军为主力,由修水向平江进攻,得手后再向长沙进展。
第三路以浏阳农军及余洒度之警卫团为主力,由铜鼓向浏阳进攻,进逼长沙。
中共湖南省委接到前委书记毛主席9月5日的电报后,于9月8日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命令各地赶紧动员,限于本月16日会攻长沙,夺取省城,建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打到长沙去!活捉唐生智!”
各路起义部队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下辖四个团:第一团团长钟文璋;第二团团长王新亚;第三团团长苏先骏;第四团团长邱国轩。全师共4000余人。统辖在前委书记毛主席、总指挥卢德铭之下。
9月9日,卢德铭在修水县城向起义部队授旗,各地开始破坏铁路,震惊全国的秋收起义爆发了。
总指挥卢德铭,一身戎装,器宇轩昂。起义官兵,臂扎红带,英姿勃勃,同仇敌忾。卢德铭在一团的大会上说:“刚刚接到铜鼓苏团长转来前委书记毛主席的来信,说湖南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命令我们由平江直攻长沙。现在我宣布:勇敢杀敌者奖,退却萎缩者杀!”
全场口号起伏:“英勇杀敌!”“打进长沙!”“秋收暴动万岁!”……
9月10日,适逢中秋佳节,毛主席和三团官兵欢度佳节,一起会餐。随后,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毛主席在会上说:“同志们,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中国又叫团圆节。可是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不让我们团圆。怎么办呢?我们工农就要成立自己的军队,拿起枪杆子,举行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政权!”他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名义宣布:立即举行湘赣边秋收暴动,!
9月11日,三团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在铜鼓县城举行起义,向浏阳白沙挺进,白沙虽然守敌不多,但其地形易守难攻。三团分三路进攻,敌人招架不住,逃往东门,12日,三团攻占东门,14日,由于平江之敌增援,部队退至上平。
9月10日,二团从安源张家祠出发,分兵两路,进攻萍乡,因敌人增兵,未克。11日攻取老关,13日攻占醴陵,成立了醴陵县委员会。15攻占浏阳县城,16日,敌人向浏阳发起突然袭击,二团由于连战连捷,麻痹轻敌,疏于防范,仓促应战,损失大部,突围中团长王新亚生死不明。
一团向平江长寿街挺进,9月12日,当一团二营进入金坪时,随一团行动的第四团,邱国轩部突然叛变,向一团二营袭击,二营没有防备,损失严重。团长钟文璋出走失踪,卢德铭当机立断,率部向三团靠拢。
出师不利,毛主席在三团的干部会议上说:“现在部队伤亡很重,长沙不能再打了,部队改道退萍乡。……明天到文家市会师。”
文家市是湖南浏阳与江西万载、宜春,萍乡交界的一个小山镇。这里地处边陲,敌人鞭长莫及。部队在这里集结时,原来4000人的暴动队伍,仅剩1000余人,损失惨重。
9月19日晚,前委书记毛主席在里仁学校召开会议,卢德铭、余洒度、余贲民、苏先骏等前委委员,以及师团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对部队的“进”与“退”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师长余洒度力主“进攻”。他说“暴动以来,部队伤亡很大,但我们还有力量,还有千把人嘛!还没有输到一兵一卒嘛!我们还要打,还要进攻,中央省委不是要我们拿下长沙吗?一次不成,再打!不打下长沙就没有出路!前委应该再组织力量,攻打浏阳,直捣长沙!”
三团长苏先骏说:“现在部队很乱,士气低落,军威不振,,打也打不赢,退也退不成,难办哪!……”
毛主席力主“退却”。他说:“我不赞成再打长沙。难道我们非要拼到一兵一卒不成?如要这样,何颜见江东父老?”他提高了语音:“打狗还要靠面墙呢!目前,张国威两个团在浏阳屯兵坚城,还有一个团驻守长寿街,我们就剩这点血本了,不能鸡蛋碰石头了。”他又说:“洒度兄,现在情况变了,我们的计划也要变,不变就要吃亏唷!我们现在需要养精蓄锐,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毛主席一边说一边拿来一张地图,指着罗霄山脉中段说:“实在不行,我们就上山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什么?当山大王?这叫什么革命?还要当农民的山大王?”
“对!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山大王。”
毛主席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是革命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武装。……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薄弱的地方。比如罗霄山脉中段就是一个好去处。北段靠大江,又有武汉三镇和南浔铁路;南段,敌人调动比较方便,也不好。中段呢?是湘赣两省的结合部分,两省军阀有矛盾,各保实力,革命有可乘之机,我们有回旋余地。”
总指挥卢德铭站起身来说“润之兄讲的对,我完全赞成。现在交通要道和大城市都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再打长沙,恐有全军覆没之虞!……已经很晚了,会再开下去就快天亮了。我看还是举手表决一下吧,赞成润之意见的请举手!”
多数同志都举手了,表示赞成和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
最后,毛主席宣布:“现在以前敌委员会决议:为保存实力,应退萍乡,明天一早部队即向萍乡退却。”
中国革命者从这时起,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一步,我党武装斗争从城市转向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路线。
在这关键时刻,总指挥卢德铭支持毛主席的主张,形成统一思想的决议,起到重要作用。
卢德铭在黄埔军校二期辎重队学习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加入了中共,带兵东征讨伐陈炯明。北伐时调任叶挺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在战斗中屡建战功。1927年,卢德铭受我党的重托出任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马日事变后,在卢德铭的掩护下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熊寿祺,先后潜入警卫团并成为该团的领导骨干。南昌起义,卢德铭率部追赶响应未成。乃转兵江西修、铜一带活动,奉命离开警卫团到武汉,后来中共领导人令其任秋收起义总指挥,他又回到了警卫团。在部队战略撤退中,中流弹牺牲,他年23岁。
总指挥牺牲的消息传开,全军将士呜咽抽泣,毛主席悲痛欲绝,卢德铭是他敬重的一员大将啊!
秋收起义出师不利,部队损失严重,但是在战略上没有失败。武装斗争的重点从城市转向乡村,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向路线是正确的。这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创举。中国共产党以这条正确的路线战胜了左倾、右倾机会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注:霹雳声指秋收起义。霹雳一声——毛主席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二》三湾改编
更新时间20101210 8:53:55  字数:1342

 大浪淘沙
九陇山下坐三湾,四千将士剩一千,
大浪淘沙人七百,雄师改编一个团。
党指挥枪
党要绝对指挥枪,连建支部班有党,
官兵平等士委会,新型军队上井冈。
关山重重,路途遥遥。战斗失利,士气低潮。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三湾。三湾坐落在永新县内,地处九陇山脚下,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山村,四周群山环抱,郁郁葱葱。
三湾村群众,听说从高溪那边来了上千人的队伍,纷纷躲进山里。部队进村时,村里空荡荡,不见人影,不见炊烟。
毛主席令全军就地休息,埋锅造饭,派出人员,动员群众下山。
劳苦大众听说是打莲花的毛司令的队伍,都陆陆续续的回到村里。
毛主席指示部队把沿途打土豪缴获的粮食、布匹分给贫困群众。部队实际行动感动了群众,群众就为部队送铺草、送柴、送鱼和蛋。
当天晚上毛主席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参加人员,有余洒度、余贲民、苏先骏、宛希先以及士兵委员熊寿祺等负责人。
毛主席说:“从文家市以来,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许多人都不告而别,,开小差的天天有,有的人还公开煽动:‘你走不走!’‘往哪里走?’部队是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再不整顿很部队难带。今晚请诸位来,就是商量这件事,请大家发表高见!”
余贲民说:“是啊,润之说的实在,现在部队的境况确实令人担忧。润之有什么想法,还是先说说吧!”
毛主席:“既然如此我就先说说,抛砖引玉吧!我想当务之急,首先是进行缩编,撤销师的建制,全师编为一个团,实实在在的,不图虚名。公开宣布愿走者走,发路费,愿留者留!”
苏先骏:“理顺建制固然好,但我们刚来乍到,号称一师可以虚张声势,吓唬敌人,兵不厌诈嘛!”
余洒度:“公开宣布愿走就走,愿留就留不行,弄得不好,人会走光的。”
毛主席:“我看不见得吧。大浪淘沙,不坚定者走了不足惜,我相信大多数是不会走的,是会坚持革命的。多余的军官可以成立一个军官队嘛!”
余贲民:“这样好,免得龙多干旱水,官多不管事。”
宛希先、熊寿祺都表示同意。
毛主席对余洒度说:“那么,洒度,你看缩编之事是不是就这样定呢?”
余洒度无奈的表示:“就这样吧!”
毛主席:“那么,团长一职还是请余兄担任喽”
余洒度对团长一职没有兴趣,推辞说:“不,不,我才疏学浅,难以从命,还是另请高明吧!”
毛主席双手一摊;“哦?那就只有另选了,大家看谁合适?”
大家酝酿之后,黄埔生陈浩当选。
余、苏二人心中叫苦不迭,军权没了。
毛主席说:“还有一件事,我想将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的领导。同时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
大家对支部建在连上表示拥护。
余洒度:“军官违法由士兵委员会处罚,那成何体统”
毛主席:“咱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过去的旧军队嘛!官兵平等,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有什么不好,这就是爱兵如子嘛……”
9月30日根据前委的部署,落实各项整编措施,部队缩编为一个团,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党代表何挺颖,下辖一、三两个营及特务连、军官队、卫生队和辎重队;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成立士兵委员会;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设党代表,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三湾改编后,部队面貌一新,留下700余人,都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
述评:
三湾整编的重大意义,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