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安唯唯连声,是的是的,长公主也当尽兴,臣不胜酒力,先告退了。
第62章 皇帝、盖主和上官桀父子(2)
酒阑歌散,已经是天黑的昏时了,群臣酒足饭饱,也都星散。盖主在侍从簇拥下退入内室,上官桀父子没有离开,也跟了进去。盖主屏退众人,不悦道,二位将军,今天在殿中非所宜言的话说了那么多,若是被霍光的人听去,不知要惹下多少麻烦呢。
上官桀俯下花白的头颅,顿首道,老臣愚憨不晓事情,万望长公主见谅。上官安也伏首道,臣也一时酒醉,忘了忌讳,望长公主海涵。
盖主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道,罢了,希望二位将军不会介意我言辞不逊。不是我托大,实在是情势严峻,不得不加倍谨慎啊。
上官桀道,其实像皇帝如此亲密长公主,长公主又有什么可担忧的。
是啊,上官安附和道,皇帝和长公主同产亲密,就算是霍光也不可能从中离间。臣父子两人,今后就全靠长公主照看了。
盖主仰天叹道,皇帝要是果真对我亲密就好了。她顿了顿,又换了种忧伤的语气,也许皇帝也是恋慕我这个姊姊的。但是因为以前的事,他似乎对我早有了戒心。别看他才十五岁,心计城府可不是一般的深呢。
上官桀父子两个对视了一眼,正要答话,忽然从帷帐后传来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道,也难怪皇帝。谁要是像他那样,被几个强臣环护着,一点权力也没有,都免不了会变得城府深邃的。
两人把眼光移过去,发现竟然是丁外人。上官桀仰头道,原来丁君也在,好久不见了。其实老臣一直不敢见到丁君,曾经许下诺言,要为丁君求得封侯,怎奈几次都被霍光驳回,想起来真是好不气恼。
上官安接口道,其实气恼倒是小事,主要是羞都羞死了。少君看我父子俱为将军侍中,皇后也出自我们家。殊不知只是个银样蜡枪头,一点事也办不成的。他说着突然捶着地上的青蒲席,霍光这狗贼真是可恨!可恨之极!
丁外人淡淡地说,上官将军不必介意,我早已不把封侯放在心上了。其实人生一世,不过百年光景,就算封侯,也不能享受千年之乐,何必为了坟墓比普通百姓宽高那么几尺而汲汲钻营呢?人死了可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上官安诧异道,丁君怎么有这种想法,须知地下也有同样的世界,人在这个世界上地位卑贱,在那个世界也会一样受苦;在这个世界上贵为王侯,在那个世界就能一样锦衣玉食啊。
可是谁又见过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来着?丁外人道,我小时候在河间国,乡里的游侠们经常去掘冢为乐,不管是多大的王侯陵墓,掘出来也只是一副枯骨。唉,不过也许枯骨有枯骨的乐趣罢,人要进了坟墓就真的什么痛苦都没有了。
上官安望了望盖主,想寻找点什么答案。盖主对他使了个眼色,轻轻摇了摇头,笑道,少君近日颇爱诵读《庄子》,喜欢思考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老妇都越发觉得他长进,非凡庸之人所能测度了。
上官桀道,丁君天资卓异,将来必有飞黄腾达的一天。不过最近似乎清瘦了些,想是太过于思虑了,千万要善自珍摄啊。他咳嗽了一声,转移了话题,刚才老臣一直想向长公主表示感激之情,上次老臣岳父的亲属李充国,多亏了长公主才得以免死。要不然,老臣的岳父一家都会笑话老臣身为左将军辅政,竟然连一个太医监也救不了,老臣真是在长安没有脸面混下去了。
上官桀指的是去年秋天的一件事,李充国是上官桀的岳父的族人,一向
深得他岳父的喜爱。某日晚上喝醉了,不小心闯入未央宫,被郎中卫卒捕获,下狱劾奏为大逆不道,当判弃市。岳父请求上官桀帮忙解救,上官桀上书皇帝宽贷,却被霍光驳回,执意判处李充国死刑。上官桀无奈,只好去求盖主。盖主亲自向皇帝求情,并愿意纳马二十匹赎罪。皇帝答应了盖主的请求,要求霍光赦免李充国。霍光不好再驳回皇帝的面子,只好答应了。
不过是二十匹马的事,将军何必放在心上。盖主安慰上官桀道。
岂止是二十匹马的事?上官桀突然发怒了,我上官桀虽然不是富可敌国,却也不在乎这二十匹马。霍光那狗贼根本就不允许老臣纳钱为李充国赎罪。
那也能理解,毕竟大逆无道罪是不适合赎刑的。丁外人刚才在自斟自饮,这时又突然插了一句。
上官桀惊奇地看着丁外人道,丁君此言差矣,李充国不过是醉后脑子不清楚,不小心阑入未央宫,这算什么大逆不道?霍光那狗贼分明是跟我作对。
可能霍光是有恃无恐罢。丁外人道,上官将军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上官桀怒道,我怎么会坐以待毙,哼,还不知鹿死谁手呢!
上官安见丁外人说话奇怪,大异以前,不由得酸溜溜地说,丁君今天怎么了,莫不是怪臣父子不能为君求得封侯的缘故。如果是,臣父子可以负荆请罪,谁叫臣父子没有本事呢。
盖主打断他道,好了,上官将军,少君怎么会怪你呢。都是霍光从中作梗,少君也不是不知道。你们两个先出去罢,宫中耳目众多,你们在这里待久了,万一传到霍光耳朵里,让他起了疑心,我们就很被动了。
上官桀道,那好,臣父子就出去了。他们稽首行礼,躬身退出了温室殿。
盖主送他们到门口,上官桀回过头,低声道,老臣觉得丁君神色有点异样,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没有?
盖主道,将军多心了。少君他跟着我已经有十多年,可以说是心腹股肱,将军无须顾虑。
上官桀道,嗯,那老臣就放心了。燕王那边,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书信来?
他最近派了使者来过,我把将军搜集的有关霍光的过失都交给了他。不过这次不能再犯去年时错误了,要过一段时间,找准机会再上书,以免皇帝怀疑。
去年,燕王派人上书告发霍光图谋不轨,任用心腹,意欲颠覆朝廷,并列
举了几项证据:大将军长史杨敞没有点滴功劳,却一下晋升为大司农,位列九卿;霍光本人去简阅羽林军,道上称跸,排场和皇帝一样;命令太官为自己供应饮食……最后,燕王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希望能来到长安,保卫皇帝,以防奸臣有倾覆宗庙的阴谋。可是十四岁的皇帝接到奏章却怒道,这书信分明有诈。大将军简阅羽林军,不过是上个月的事。从长安到燕国,路途五千里,燕王怎么会一下子知道?分明是有奸人想陷害大将军。并警告左右大臣,如果以后有人敢上书告霍光,全部下狱。同时下诏,命令追查上书告霍光的是什么人,一定有奸事,需要穷治。上官桀假装劝谏皇帝,说这点小事,不值得兴师动众。可是皇帝不听。上官桀大恐,因为上书人是他安排的,如果被捕,一定会牵连到他。他也只好赶快将上书人毒死,绝了后患。但到底很长一段时间都寝食不安。
上官桀道,吃一堑,长一智。长公主就放心罢,老臣明白。不过老臣有一个忧虑,如果万一劾奏霍光再不成功,我们怎么办?
那再作计议。将军也先回去,我会好好安排的。盖主道。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走出未央宫,上了马车,拉下车帘。上官安道,大人,情况越来越不妙了,而盖主又不肯下决心,大人看怎么办?
你说怎么办?上官桀反问道。
能怎么办?实在不行,就只有发兵了。上官安拍了拍车较,斩钉截铁地说。
可是,上官桀迟疑地说,我们上官家能有多少兵可发呢?往年卫太子造反,以储君之位,矫诏发兵,也不过十多万之众,先帝一怒,旋即束手自杀。我们的地位和卫太子当年可是相悬天壤啊。
虽然我们人不多,但世易时移,和卫太子当年面对的情况究竟不一样,至少出其不意,除掉霍光是完全可能的。上官安道。他想了一下,补充道,看长公主的意思,恐怕不肯下决心,对皇帝也颇有感情。可是一旦我们除掉霍光,皇帝也不能让他在位了。他本来就倚重霍光而对我们颇有戒心,如果留着他,他壮大后,一定会借机报仇,那时我们父子恐怕也难保活命。
上官桀道,这是一个最为棘手的地方。
上官安哼了一声,所以臣以为,到时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皇帝也除掉,另立一个皇帝。
嗯,上官桀沉吟道,虽然如果不成功,我们父子就死不旋踵了。然而这样坐等霍光拿我们开刀,比死了还难受。只是你的女儿现在位居皇后,除掉皇
帝,那她怎么办?
上官安道,大人这就多虑了。为天下者不顾私恩,哪能管得了这么许多?担任逐捕麋鹿之责的猎犬,难道有必要花精力去追一个小兔子吗?况且我们父子是因为皇后才尊贵的,一旦皇帝壮大,宠爱转移,我们就是想做奴仆也没有可能了。现在皇帝幼小,桑弘羊和盖主都站在我们这边,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大人可千万不要错过啊。
话虽然是这么说,上官桀道,可是除掉皇帝,立谁为帝呢?立燕王吗?我看他也是个成不了大事的东西,上次和营陵侯刘泽商议谋反,却一下子走漏消息。可见这个人素性轻易,先帝死活不肯立他为太子,实在是太圣明了。
上官安点头道,是啊,若是先帝在,借我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造反。依臣看,燕王这个人不但不足以成事,而且性格粗暴,我们就算迎立他为帝,恐怕也得不到多少好处。不如把他骗到长安,再行诛杀。那时我们父子将威震天下,如果大人愿意,自己登极为皇帝,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上官桀惊恐道,胡说八道,我父子之所以造反,不过是为了保全首领,岂敢妄想做什么皇帝?
可是一旦除掉皇帝,杀死燕王,大人不做皇帝又能如何呢?上官安答道。
上官桀沉默了,好半晌,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那——先把霍光除掉再说罢?你说,下一步的计划怎么办?难道真的想率我们区区的几个家卒,去进攻霍光的府邸不成?
上官安道,霍光宗族宾客如云,朝中大臣也多是他的心腹,就凭我们父子两个,当然没有机会除掉他。但是如果有长公主和桑弘羊帮忙,事情就好办多了。
哦。你说说看?上官桀道。
上官安道,我们可以让长公主置酒请霍光饮宴,霍光碍于皇帝亲姊姊的面子,一定不好推辞。那时我们就可以在帐内埋伏刀斧手。再和桑弘羊商量,让他利用御史大夫的身份,矫诏发北军车骑围捕霍光府邸,将霍光的宗族全部屠灭。只要霍光一除,他的心腹不死也必会如鸟兽散,至于怎么处置皇帝,那倒不急,可以下一步再商议。
御史大夫寺不但负责朝廷文书,而且负责铸造各级官吏的印信,如果桑弘羊肯伪造皇帝制诏,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上官桀觉得儿子的计策可行,点点头,那么我们秘密联系桑弘羊罢。
第63章 婴齐被逐(1)
桑弘羊这几天也气鼓鼓的,感觉怎么都咽不下一口闷气。明明我为这个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霍光那竖子却视而不见,故意找一帮儒生来跟我作对,商议废除盐铁榷沽。那些儒生懂得什么,分明是一帮给霍光做打手的先锋,采用车轮战术,来跟我胡搅蛮缠。尤为可气的是,那场辩论到了最后完全变成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当年朝廷在外国使臣面前炫耀珍宝,我为之辩护,说那是为了显示我大汉宝物的丰富,让宾客们能有耳目的愉悦。可是那儒生却说什么王者不需要炫耀珍宝,而应当以德行柔服远方。国宝不在于璧玉的多少,而在于贤人众寡。我举出反例,力辩贤人未必为国宝,晏婴在齐国辅助了三位国君,可是最后灵公被围困,庄公被弑死,景公国破壤削。那帮儒生面对我这个实例,不来反驳晏婴为何不能存齐,而是举出管仲、伍子胥辅佐国君,导致国富兵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是不反驳怎么能有立论呢,这不是胡搅蛮缠是什么。
婴齐和桑迁正在旁边侍座。婴齐小心翼翼地劝慰道,大人不要为此烦恼,其实臣觉得大人和儒生各有各的道理,这世上恐怕没有什么是完全对的。就连日月也会有日食和月食亏缺的一天,不是吗?相互宽容,恐怕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宽容?桑弘羊道,阿齐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也许我当初老眼昏花,真的看错了人。什么叫各有各的道理,如果大家都来空谈道理,又让谁来做实事。如果听从那帮儒生的话,大司农处早就一文钱也没有了,边境的将士们全会衣食无着,匈奴骑兵也早已攻陷长安,儒生们也都会身首分离,还能坐在高堂之上高谈阔论什么仁义道德吗?
婴齐默然,他知道这是一个死结,他也没法想清楚这个问题,如果大司
农没钱,确实无法打仗了,光靠和匈奴和亲显然也不是长久之策。虽然打仗又的确造成了天下百姓的流离失所。唉,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和平相处就好了。可惜匈奴人不会像他这么想,他们只想着在秋高马肥的时候来大汉边境郡县掠夺。
桑弘羊见婴齐默然,语气又缓和了。阿齐,不是阿翁我固执。阿翁知道你宅心仁厚,不忍天下百姓有疮痍之苦。可是这世上有些人就是生来的恶棍,他们是不会替你考虑的。就像那个霍光,实在是世上少有的奸人,处心积虑想除掉我。他已经胁迫皇帝下诏罢除了酒榷酤官,下一步据说已经在酝酿罢黜盐铁榷沽。如果真的实行,将非我大汉之福。我桑弘羊受先帝嘱托辅导少主,实在不忍看到大汉天下在我眼里倾覆啊。
桑迁道,我支持阿翁剪除凶逆,只是霍光身为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兵权在握,怎么有办法除掉他呢?
桑弘羊道,前日上官将军父子来,和我商议,决定联合鄂邑盖长公主,以长公主的名义,置酒请霍光赴宴,然后矫诏收捕,将他当场斩首。
桑迁道,这是个好主意,阿翁身为三朝元老之臣,当身先士卒,为天下除残去秽,名垂青史。
婴齐一呆,他没想到形势已经发展到这样白热化的程度,竟至于真要在朝廷发生流血冲突。这样会有多少胜算呢?即便是胜了,那又能怎样?和上官桀父子、盖公主联合,也并没有什么好处。他虽然和上官桀、盖主没什么直接来往,但从当时同僚们的叙述中,对他们的事也算了解一二。上官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