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倩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曼倩密码-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纷纷点头,就连徐清华的人,也都频频点头称是。
李义挠挠头说:“我还以为,是我表演得太差呢,看来,大家也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啊。”
郭小宝道:“不错,这就是我想说的问题,我注意过了,所有人,包括师叔在内,表演这个段子的时候,都有类似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应该是……”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看见大家都在认真听自己的话,便继续说道:“其实应该是段子太老,脱离现实,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段子已经不‘通俗’了。大家看看这段相声中的内容吧,什么卖棺材、糊顶棚之类的,现在有棺材铺吗,有糊顶棚的吗,当然已经没有了。既然没有,说着有什么意思呢?”
徐清华点头沉吟道:“你说得不错,可是,要怎么改呢?”
这时候,李义突然发话了,道:“其实,我早就有想法了,为什么我们不加入现实中的东西呢,比如网购、电话购物陷阱、商店打折陷阱……这种内容很多啊。我一直都想这么做的,可是,你们说了,说相声,就必须要照着本子说,不能自己乱加词,所以,我就没有敢改。”说着,他看了郭兴国一眼。
其实,郭兴国也是一个老套的人,是他要求自己的弟子们,说相声的时候,要死抠台词,不能随便乱加词。所以说,现如今,郭小宝说要改革,其实,也是在和他的师父对着干呢。
不过,正所谓当仁不让,要是遇见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不管在自己的面前是谁,郭小宝都不会退却的,他果断地说道:“师父说的要死抠词,是正确的,我们当然要照着台本说。要是随便乱说,那不是就乱了套了吗?我的意思是,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将台本的内容给改动了呢,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不改革创新呢?”
当听到自己的徒弟这么一说的时候,郭兴国的眼皮,也不禁跳了一下,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徒弟,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想象了,他相信,他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艺术家。
这时候,徐清华又说道:“改革,创新,不是那么容易的,难啊。”说着,他就将自己的背,靠在了椅子背上,扇起了扇子。
“不,你要是去做了,你才能知道难不难,还没有做的事情,是根本无所谓难还是容易的。”郭小宝说道:“所以,在还没有开始我们的创新之前,我们还是先不要说什么难,还是容易。”
这句话说得很有哲理性,让徐清华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他只能闭上了眼睛扇扇子,不再说话了。
郭小宝见他不说话,心中感慨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说相声?”
赵霞插嘴道:“那还不简单吗?不就是为了要让人笑吗?”赵霞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说出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的确是这样,所有的相声演员,他们说相声的目的,最基本的,其实就是要让观众笑。所以,才会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一段相声,如果全部都是包袱,也未必是好相声,可是,如果一个包袱都没有,那么,就绝对不是好相声。
郭小宝淡淡一笑,道:“说得好。相声嘛,当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笑,可是究竟是让人怎样笑呢,要知道,笑有很多种,有微笑,有开怀大笑,有皮笑肉不笑,有奸笑,有佞笑……”
郭小宝看着众人用不置可否的目光盯着自己,可他还是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说相声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听相声的人不觉莞尔。”这句话一出,真的是满座哗然,大家都以为郭小宝会说出什么长篇大论呢,可是,没有想到,他的话,竟然如此简单,他的结论,就只有这么四个字,“不觉莞尔”。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觉莞尔

是的,“不觉莞尔”,这就是郭小宝想了无数个晚上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不觉莞尔。
什么叫不觉莞尔?
所有人的心中,此时都在问这个问题,不过,所有人都不想让大家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所以,没有人问这个问题。
郭小宝淡淡一笑,这是预料之中的效果,他就知道,自己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之后,就会引起大家如此的反应,于是,便开始解释起来。
原来,所谓的“不觉”,它的意思是情不自禁,不知不觉。
而“莞尔”的意思呢,则是微笑。在《论语·阳货》中有云:“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在《楚辞·渔父》中也有云:“渔父莞尔而笑,鼓泄而去。”
当郭小宝从容地说完了这些之后,大家还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郭小宝究竟在说些什么,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还是赵霞首先开口了,他说道:“大才子,我们都是粗人,听不懂,劳驾,我们之间能不能用国语交谈啊?”
郭小宝不睬他,继续自己的风格:“从表面上来看的话,莞尔只是一种微笑,可是,其实呢,它不是普通的微笑,它是洞彻天机之后得意的笑,是看破世事之后无奈的笑,是彼此调侃之后会心的笑。它带有一丝嘲弄,却不贬低别人,把自己抬高;它带有几分讥讽,却不斤斤计较,对别人记仇。所以,我觉得,什么是最好的相声,那就是能让人不觉莞尔的相声,也就是能让人不知不觉地会心一笑的相声,这就是最好的相声。”
徐清华的弟子,不禁都在鼻子里冷冷地哼了一声,有一个还冷笑着说出了声来:“装神弄鬼的,以为自己是谁啊,孔子转世吗,还是孟子穿越啊,什么不觉莞尔啊,弄得神神道道的,你就说,那是让大家会心地微笑,不是就行了吗?”
李义此时不觉笑了一下,他知道,很多人,其实都还是并没有听懂,郭小宝究竟在说些什么,可是,他李义却明白了,他现在才知道,原来,郭小宝和自己,竟然有如此多近似的想法。
想到这里,他又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郭小宝,一瞬间,他似乎是从郭小宝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父亲李忠那有些佝偻的身影,这是为什么?李义不禁想到:我刚才还在想,我和郭小宝之间,有共同点,现在,我又觉得他和我父亲的形象,相似,难道,这不是正好说明了,其实,我和我的父亲,也很相似吗?
“好的相声,不是激昂慷慨的演讲,它更多只是四两拨千斤的调笑。好的相声,不是唾沫横飞的说教,它更多只是让你感同身受的知心话。好的相声,不是痛斥,不是批驳,不是无病的呻吟,它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就把世态炎凉,人心善恶,统统横陈在你的面前,让你自己去细细品味。它掀不起滔天的巨浪,却能在你心头荡起层层涟漪。它也许不能做到改革时代的作用,但它的确能让人如照镜般审视自己的心灵。”
说到这里,徐清华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他说道:“你说得不错,这番话,文采真的是很好,可以算得上是摧人尿下。可是,我要来问你一句,人家来听相声,图的是什么?还不是图一个乐呵,干吗要把相声拔高到这种高度啊,相声那么好,抗日战争的时候,干嘛不给日本人说去?”
郭小宝心中暗想:我还真听过抗日战争的相声,你们啊,太小看我们的老祖先了,我们的前辈郭德彰他们,就曾经说过抗日的相声。不过,现在,和这些人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思,还是挑重点讲吧。
想到这里,他当即回答道:“我知道,很多人,都和您一样,有相同的观点。有人说相声不是用来教育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这样。不用正襟危坐,不用循循善诱,不用苦口婆心,没有高人一头的人……”
说到这里,郭小宝淡淡一笑,话题一转,道:“但是,谁说教育就一定要那个样子呢,真正最高水平的教育是这样的:真正的教育,是孔子,在原野间率弟子游历,体味田园风光的同时顺便感受到麦秀黍离的悲哀;真正的教育,是老子,在烹调小鲜的同时,让君王体会到治理大国的艰辛;真正的教育,是师旷,在丝弦绕动间,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靡靡之音……”
他的这一番话,再次让徐清华正襟危坐起来,他是真的对郭小宝刮目相看起来,他没有想到,这个小子,说话的时候,还真的是一套一套的啊,反应真是快。这些话,要是搁到相声中去,倒是正好可以当成是贯口呢。
郭小宝的话,还在继续,他说道:“所以,相声为什么不能是教育人的呢,只是这个教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育,而是广义的教育。当你听完一段相声,偶有感悟的时候,恭喜你,你被教育了。换句话说,只要是你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的时候,你被教育了。”
说到这里,郭小宝的眼睛里,似乎是含着泪水,他又想起了自己在入幻的时候,曾经看见过的场景。是的,他可是曾经亲眼看见的啊,郭德彰、曹万两,这些人,都是如何用相声,来教育那些麻木不仁的老百姓的。
听到这里,李义情不自禁地说:“有道理,不过,要让人不觉莞尔是很难的吧。我们相声演员,也是普通人,一段相声里能有一两句让人不觉莞尔的话,就已经是一个好相声了。”
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能够得到一个知己。郭小宝觉得,自己在这里说了那么多的话,就算是现在只有一个李义真正听懂了自己的意思,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人生难得一知己,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懂自己的人,便已经足够。
终于有了知音了,郭小宝说话的时候,便更加有兴致了,他解释道:“李义说的一点都不错,其实,这样的例子应该还是不会很少的吧,比如在《关公战秦琼》里,当演员虚拟地指着台下的老夫人说‘要是不打她不管饭’……”
不错,这的确是一个很高雅的例子,这是相声前辈的段子,自然没人敢提出异议来。想当年,这个段子,曾经风靡一时,很多人在看到了这个段子之后,都会联想起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发出莞尔一笑。
这时候,郭小宝又回到了大家讨论的主要话题上,他说道:“下面我来谈一下我们曼倩社。唔,其实不光是我们了,所有的相声社团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归根究底,其实就是节目重复率太高的问题。”
听到他说到主要话题了,所有人都开始安静了下来,开始静静地倾听郭小宝的改革,究竟有怎样的具体措施。
郭小宝继续说道:“其实,节目的数量是有限的,虽然我们整个曼倩社能演600段节目,但其实这里面包括了快板、太平歌词、返场小段、小戏等其他内容,如果把这些都去掉的话,真正能当正活使的段子只有120段左右,而且其中有些是冷活,也就是说,都是不可乐的,很多人都没有勇气使。”
他这么分析着,大家都纷纷点头。
“还有些段子,针对性太强,需要演员有特长,比如有的人不善板儿,有的人不善唱。这么七扣八扣,剩下的其实只有七八十段是常演的,而且还有人为图省力,只盯着那二十几个自己擅长的演,所以重复率不高才怪了呢。我承认,这些都是好段子,但是北京烤鸭好吃,一周吃八顿也会腻吧。”
徐清华也不得不佩服郭小宝的分析能力,不过,他还是不阴不阳地说道:“你说得对,可是你有办法解决吗?如果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就不用在这里说风凉话了。”
郭小宝咳嗽了一下道:“我有办法。”
此话一出,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其实,其他人也都知道,郭小宝说的这一切,的确是事实,可是,没有人能知道该怎么解决,现在,小宝说他能解决,自然就大家都洗耳恭听了。
“大家知道,我曾经是七夜的人。我们七夜的人做事情,向来都是讲究科学的。所以,我建议我们要建立一个‘选活’系统的软件,运用高科技、电脑,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又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虽然都是生活在新世纪,可是这些人,还是一副不开窍的老脑子,电脑,对他们来说,还真是新鲜玩意儿。
“这个说起来复杂,找一个编程的,把要求告诉他,其实是最容易实现不过的了。首先要输入原始数据,包括所有备演相声段子的名字,所有演员的名字,固定搭档可作为一个整体,所有演员或固定搭档能表演的段子名字等。不过要注意,同一个段子不同名字的要算一段,别以为把《窦公训女》叫成《全德报》观众就不认识你了,以为观众都是傻子吗?”
这话一说,很多人都笑了,因为,的确有人用这种方法来使得水牌子上的节目,显得更丰富一些,其实,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又是什么呢?
就这样,所有的人,现在都开始觉得,这个郭小宝,或许并不是在说着玩,他是真的有想法的,而且,他似乎是已经下定了决心了,就在今天,要将所有的事情,都和大家说开了,铁了心,要进行这次的改革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维新计划

其实,郭小宝的这个计划,已经设定了很长的时间了,虽然没有和其他人一起讨论过,可是,他已经在自己的脑海里,转了无数个圈子了,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都做了详细的讨论了。
郭小宝是一个来自于七夜的人,他原本是接受了七夜的特殊任务的,从表面上看,他已经不是七夜的人了,可是,当时的主任北野良,其实是给了他特别指令的。
可是,现在,北野良已经被赶走了,七夜的新主任,已经成了马淇,郭小宝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不是继续有效,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不是还属于七夜的人。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所以,他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曼倩社,七夜自己或许已经回不去了,那么,就一定要保住曼倩社,因为,这里,也是郭小宝的一个家啊。
诚然,他有蓝光,他本领过人,可是,他知道,自己不是超人,不是孤胆英雄,自己需要帮手,而曼倩社的人,就是自己最可靠,最忠实的朋友,所以,他当然要为了曼倩社,出谋划策了。
郭小宝想到这里,便继续说道:“设计好程序之后,然后就是为原始数据设定参数了。某些节目,比如快板,只能作为开场或者是返场小段的,必须要标明清楚。某些演员虽然会,但是不擅长的节目也要标明。这样的话,电脑自动生成节目备选列单的时候,会自动把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