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大事!
1865年,同治四年(12)
刘蓉说,蔡寿祺居心不良,肆意诽谤,口无遮拦,想把天下人都涂成黑色,好像天下不再有稍知廉耻的人事,这是多么地不合情理!
接下来,刘蓉又奏述了蔡寿祺以前在四川的劣迹。
清廷将此案下发,让骆秉章查验。于是御史陈廷经又上疏攻击刘蓉,部议将刘蓉降职一级。
刘蓉身在陕西,眼看着战争带来的灾害,一心一意安抚战争的创伤,不再招募和率领部队。然而,当起义军杀来时,他便带领驻防兵出战,将起义军击退。为官清廉自守,察吏爱民。但他个性傲岸清高,也往往遭到世俗的排挤。
刘蓉被贬官时,甘肃清军还有一支劲旅,由甘凉道黎献统领。
11月中旬,黎献率部攻击肃州的起义军。
11月27日,清廷再度起用刘蓉为陕西巡抚。赵长龄调任山西巡抚。
11月28日,黎献派杨天兴率骑兵在大通拦截起义军,被起义军重挫。
12月3日,米拉的起义军攻占临水,缴获粮台,黎献的部队因饥饿而溃散。于是甘肃原来的劲旅几乎全部叛逃。现在除了杨岳斌的湘军,只有曹克忠的部队还在与起义军相持。
12月18日,刘蓉接受官印,打理军务。刘蓉长期诉说军饷不够,想要从四川获得。云南和贵州的巡抚,也频频上奏,获得清廷的旨意,索要军饷,骆秉章一概上奏,罢免他们的官职,然后自请病假。崇实兼任总督,但军事上仍然依靠骆秉章办理。
四川和陕西本省的战事,已大致平静下来。
年底,湘军李助发所部在会宁的乾沟击败起义军,刘胜祥的部队在李家庄击败起义军。
316
新任湖南巡抚李翰章于10月份又派湘潭人罗萱和彭炳武等人协助郴州防务,对增援贵州的湘军进行淘汰,缩编为二十营,由周洪印统帅。
曾国藩于10月份移驻徐州。张宗禹所部东进河南邓州,然后北进镇平。张曜所部在黑龙集拦截,捻军大败,奔向唐河。任柱和赖汶光等人率部东进沈丘,刘铭传率部拦截,捻军战败,后撤到项城,越过周家口,渡沙河向北,取道西华,进入太康。
刘铭传追赶到雎州,两军交战,捻军再次大败,奔向考城与山东定陶,向山东腹地青石关运动。这个青石关,是登州、莱州和青州三郡的交通枢纽。
在河南南部,张宗禹所部包围新野,未能攻克,又北攻南阳,被张曜等部击退。
清廷见张宗禹的部队总是在河南西部游弋,担心这支捻军进入陕西和山西,于11月份命令李鸿章率部赶赴河洛地区,扼守两省的门户。
任柱、陈大喜(三点水一个喜)、赖汶光和牛落红等人的六七万兵力,包括骑兵和步兵,遍布菏泽、曹州和定州之间,分兵袭击铜山和济宁,大有渡过运河东进的趋势。
曾国藩命令色尔固善和张树珊率部从济宁迎战,令潘鼎新率部从巨野前往会合。留下刘铭传部驻守周家口,周盛波部驻扎归德,照顾西路。令张树声部驻扎徐州,刘松山部驻扎临淮,照顾中路。
曾国藩上奏说,捻军有东进的趋势,河洛地区现在并无捻军。他所部的湘军除留下刘松山攻击捻军外,其余打算全部裁撤。现在对付捻军,要依靠刘铭传、潘鼎新、张树珊和周声波的淮军部队,这些都是淮勇中顶尖的劲旅。他们驻扎在三省的要害之地。李鸿章怎么能把他已经部署好的兵力撤走,带着他们西行呢?
清廷下诏,撤消原来对李鸿章所下的命令。
捻军从曹州向东挺进,奔赴城武、单县和江苏丰县。潘鼎新和张树珊所部在山东鱼台和江苏丰县之间联合攻击捻军,接连获胜,捻军西返单县。
曾国藩命令河南清军驻扎巩县和洛阳,湖北清军驻扎随州和枣阳,以静制动。张宗禹部从唐县和邓州袭击宝丰与鲁山。山东的捻军再次进入江苏丰县,向西南推进,到达河南虞城,然后西进睢县,再向西南推进,抵达扶沟,又从这里分兵攻击襄城和临颍。
淮军赶来,捻军便撤围而去。曾国藩认为,过去攻打捻军都是尾追,现在才得以开始迎击。
张宗禹所部于12月攻击新野和湖北枣阳,被湖北清军江长贵和姜玉顺等部击败。张宗禹率部回到河南,北上鲁山,向嵩县和洛阳运动。
任柱和赖汶光的部队又掉头东进,攻打陈州与扶沟。其中的一路,从北面的通许、睢县、考城、定陶和曹州,到达东明。山东清军十六个营夹在定陶南北相对驻扎。曾国藩增调杨鼎勋的部队,并命令潘鼎新部转移到济宁,其中一路南返河南新蔡,向西占据唐县与邓州之间,攻打南阳。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65年,同治四年(13)
左宗棠在自己的部队吃了败仗以后,勃然大怒,于10月26日上了一道奏折,指责广东督抚作战不力。这无异于向清廷报告:瑞麟和郭嵩焘不是治军之才。
11月6日,左宗棠第二次纠参广东上层官吏,称广东督抚谎报军情,致使太平军汪海洋部迟迟不能剿灭。
到了这时候,郭嵩焘发现漏子捅大了,害怕朝廷追究责任,才向清廷诉苦,说两广总督擅权,独断专行,排斥巡抚,治军不严,谎报军情。清廷委派左宗棠兼管广东军务,并且查核这个案子。
左宗棠不愿淌这趟浑水,他打仗已经够累了,不想插手广东的官场内讧。于是,他连忙上折拜辞。
左宗棠陈述了两点理由。第一,他身在福建,对广东是鞭长莫及。第二,他的哥哥左宗植,与郭嵩焘是儿女亲家,他要避嫌。
不过,左宗棠还是帮郭嵩焘说了好话,他说郭嵩焘反映的情况,应该是可信的。但他又说,郭嵩焘并非没有责任,此人迂腐而琐碎,明明有道理,却不敢据理力争,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在这次事件中,左宗棠认为郭嵩焘“事前委过,时后弥缝”,没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总督和巡抚,各有各的权力,你有不满摊开直说嘛,也可以早向朝廷报告嘛。如今闹成这个局面,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但是,郭嵩焘也有一肚子委屈。他想,别人不体谅我,倒也罢了,你左宗棠不依不饶,却是说不过去的。我和你老左是同乡、朋友加亲戚,朝廷要你来查案,你怎么不来啊?你来查案,不就正好可以罩着我吗?还有,朝廷派你带兵进入广东,帮我打仗,你为什么拒绝呢?不来就不来吧,还在皇上那里损我。你这是存心不帮我,还要毁掉我啊。我究竟什么地方对不起你呢?我不是还救过你的命吗?难道你连这个都忘了?
郭嵩焘认为,左宗棠实在冤枉他了。其实他并不是软骨头,他比前两任广东巡抚都更有气节。前两任广东巡抚,一个就像总督的秘书,另一个更是像总督的听差。他比这两个人强多了,还敢跟总督争辩一下,这可是自有公论的。可是,左宗棠还要指责他骨头不够硬,不敢告御状,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左宗棠确实不想兼管广东的军务,但他还是被清廷压着进军广东了。左宗棠真是一百个不情愿啊。他这个闽浙总督,自从进入福建以来,在福州的总督官署里,只呆了十几天。那么多战争善后事宜,需他去打理。他还急于搞洋务,造轮船,创建中国的海洋水师。现在他又得去广东帮郭嵩焘打仗,他想,朝廷养着你们这些高官,究竟是干什么吃的啊?连太平军最后的一支余部都对付不了,还是要我老左出马,才能摆平。
左宗棠终于进军广东了,但是,对于核查广东督抚闹矛盾和谎报军情的案子,他坚决不肯染指。
左宗棠所部进入广东后,要求郭嵩焘负责部分部队的军饷。郭嵩焘却像个生意人,跟左宗棠讨价还价。这一回,左宗棠也火了。他觉得郭嵩焘简直是个窝囊废,连军队打仗必须吃饭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左宗棠的辖地福建,已经承担了很多军费,现在要广东为江西开来的增援部队供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想不到郭巡抚竟然推三阻四。
其实,郭嵩焘也有一本难念的经。他到广东后,立即开始抓财政。但是,他没想到,这件事非常难办。
广东海关收入颇丰,但大小官吏从中渔利,富商又与洋人勾结,躲避官府的摊派,所以,清廷早就有意加以整顿。郭嵩焘向清廷陈述了自己的施政计划,清廷很快就同意他将军务、饷务、吏治分别轻重缓急,次第整理。
郭嵩焘急于作出成绩,立即下了劝捐令。但是,命令发出后,闹得民怨鼎沸。为什么?这道命令,损害了当地大款的利益,他们在北京的后台,自然不满。郭嵩焘企图为清廷捞钱,却触犯了广东地方大大小小的地头蛇,反对声浪高涨。清廷于是降下严旨,查问事由,郭嵩焘顿感内心受到严重挫伤。
劝捐没有成功,军队军饷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左宗棠带兵打仗,左宗棠的用兵原则一向是,军队未动,粮草先行。郭嵩焘拿不出钱来,又不愿承认自己无能,左宗棠能不发火吗?
发火归发火,仗还是要接着打下去。
汪海洋的部队在11月份攻击江西定南,更多的太平军部队从广东进入江西,被清廷同知王大枚率部击退。太平军返回龙南,又被知县王家杰率部击退。
席宝田的部队首先到达江西南部,扼守铁石口,与太平军连日作战。太平军发起反击。席宝田先派精兵绕到太平军后背发起攻击,然后摆开阵势,大战一场。
汪海洋作战,务求猛进,他所率领的军士,都是各路太平军将领的养子,年龄不足二十岁,但在军队中生活了十多年,懵懂而不怕死。席宝田知道汪海洋的厉害,扎稳阵脚,不再出战。
汪海洋部见湘军久不出战,抓紧休整。不料湘军突然出击,砍开太平军军营,从垒门冲出。副将荣维善望见汪海洋的大旗,急忙上前搏斗,一刀砍在汪海洋背上。汪海洋几乎成了俘虏。席宝田所部先后斩杀几万名太平军。于是太平军大败而逃,七千多人自动脱离太平军,来投湘军。
汪海洋部遭到重创,又从江西南下广东,攻占和平。然后放弃和平,西进连平,袭击长宁、大席和翁源。由于湘军扼守着所有的隘口,汪海洋又率部从连平翻山越岭,奔向和平与兴宁。为了迷惑湘军,每当经过城镇,立即绕道急行军,十天行走几百里。
12月8日,汪海洋部突然攻击嘉应州城,守军措手不及,丢失了嘉应城。高连升回师救援,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东江一带到处有会党出没,遇到湘军队伍落在后面的辎重,便会劫杀。高连升和刘清亮的部队为疾疫所苦,各部都被会党和太平军阻隔。
左宗棠急召赖长等人扼守福建的永定,派王德榜率部从汀州进攻,又派黄少春部从江西信丰出兵,扼守福建武平,还催促鲍超率部进入福建,他自己率领亲兵驻扎琯溪,以扼守漳州的门户。
1866年,同治五年(1)
317
新年到来后,进入广东的湘军各路部队,按照左宗棠的部署到达指定位置,广东清军也做了相应的部署,对嘉应州城形成了包围。
这时候,左宗棠的兵力分布如下:王德榜所部二千五百人驻扎塔子坳,黄少春部驻扎曹塘,高连升部驻扎黄竹洋,康国器部驻扎乌泥坪,刘典部驻扎葵岭,环绕嘉应州城东南,鲍超部驻扎平成铺,在嘉应州城西面。
广东清军的分布如下:李福泰部驻扎蓝口,曾敏行和郑绍忠所部驻扎长沙圩,方耀所部驻扎益口洋,在嘉应州城西北。
嘉应州城三面环水,南城称为河南,太平军就在这里扎营。再往南,是小密和芹菜洋。在这里没有攻城部队驻扎,独缺一面。
汪海洋出动所有兵力,迎战各路攻城部队。湘军初战失利,知县汪遇元等十一人阵亡。
刘典所部驻扎丙村,在太平军进攻路线的偏北处。左宗棠的亲军兵少势弱,情势非常危急。
左宗棠派飞马传令,急召王德榜部扼守三河坝。
三河由大靖溪、小靖溪和雁石溪汇聚而成。王德榜前往察看地形,只见三河坝处在崇山峻岭之间,濒临山道绝涧,料想太平军必定不会前往。而左宗棠的军营孤悬大埔,如果太平军直接攻击,左大帅的亲军必然难以抵挡,便自请当中路,步步陈兵防备,然后推进。
汪海洋见湘军步步围逼,便打算在嘉应州以东的佛子高、分水乡和曹塘设下埋伏,等待湘军进入陷阱。
1月15日,左宗棠第三次弹劾郭嵩焘,直接指出他办理厘捐不善,致使军饷不足,要求以湘军宿将蒋益澧,代替郭嵩焘出任广东巡抚。
郭嵩焘知道,左宗棠从前并不喜欢蒋益澧,现在居然和他走到一条道上来了,分明是为了对付他郭某人!他看出来了,左宗棠奏调蒋益澧到广东,就是为了排挤自己。他倒是乐意让位,但是左宗棠何不明说呢?这不是背后搞小动作吗?他探听蒋益澧的行踪,发现蒋益澧是到福州见过左宗棠之后,才到广东接任的,更觉得自己揣摩对了。
郭嵩焘此时心情苦闷,可想而知。至交左宗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弹劾他,还要将他这个巡抚换掉,令他欲哭无泪。
左宗棠无暇体谅郭嵩焘的苦衷,他在准备对太平军的最后一仗。
1月28日,汪海洋率领全部精锐,来到佛子高和黄竹洋,刀矛林立,旌旗漫山。另一支太平军从曹塘包抄到横径和深坑,攻击王德榜和黄少春的军营,又在葵岭袭击刘典等人的部队。
湘军在交战后稍稍退却,太平军长驱追赶。湘军将领们都害怕了,有人说:“贼寇不北上江西,也不西去广西,而在这里欺侮我们福建和广东的军队,是避利趋钝,一定是汪海洋的主意。我们应该挑选火枪手,对准贼寇的帅旗射击。其余的部队都在壁垒中防守,只要击毙了他们的大帅,就一定能够击破全军。”
于是大家按照这个想法布置。当太平军前队迅速推进时,湘军集中火枪射击,使太平军无法前进,掉头撤退。湘军将领们高兴地说:“贼寇不难对付,现在就败了。”
于是趁势掩杀,果然将太平军杀得大奔而逃。汪海洋中炮负伤,于2月1日在嘉应州城内伤重去世。
自从洪福瑱被清廷处死后,李世贤和汪海洋率领所部在福建的山区崎岖奔走。汪海洋在太平军中是骁勇绝顶,锋锐压人,李世贤也是足智多谋,十分勇悍,但比汪海洋还略逊一筹。所以他们比其他太平军将领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只要这两个人还活着,太平军就不会很快地全军覆没。
汪海洋死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