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酒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尊之酒娘-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这是来接怜儿吗?怜儿刚刚和人比完,他就站那儿呢!”王金爹爹给酒娘指了个方向,酒娘就看到刘怜儿正站在刘家郎君身边,看了刘怜儿一会儿,刘怜儿没有反应,倒是她家岳丈刘家郎君看到了她。
刘家郎君碰了刘怜儿一下,然后拉着他一起走过去,对酒娘道:“酒娘,这里还没结束呢,你就来了。”
“爹,是怜儿说戌时正就能结束的。”酒娘道。
“我忘了说大概了,只能说大概会在戌时正的时候结束。”刘怜儿不好意思地扶额,昨晚他被酒娘闹得给忘了,七夕会哪可能会那么准时结束?
“就你有理!”刘家郎君按了刘怜儿的额头一下,笑着道。
“爹,这还有多久结束?”酒娘见里面玩得正热闹,一时间也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回去了。
“大概半个时辰吧,如果不想玩了,你就带怜儿回去吧!怜儿的东西,我回去的时候帮他带回去。”刘家郎君估计了一下,对酒娘说道。
“怜儿想回去吗?”酒娘问,她是无所谓,可以在这里等这儿怜儿,等多久都可以。
“我有点困了。”刘怜儿道,揉揉眼睛,在这里站了好久,觉得很累,虽然他玩得也很开心。
“那好,我们回去吧。”酒娘点头,既然怜儿不想玩了,那她们就回去。“爹,我们回去了。”
“嗯,你们回去吧!”刘家郎君点头,让她们回家。
酒娘和刘怜儿走后,有人来跟刘家郎君搭话:“哎,酒娘是来接她家怜儿的吧?”
“可不是,这还离结束有一会儿呢,酒娘就来接怜儿回去了。”那人身边还站着一人,他刚刚在一旁看她们看了好一会儿。
“酒娘来接怜儿,怜儿困了想睡觉。那孩子现在被酒娘给娇惯坏了,听说他困了,酒娘就带他回家睡觉去了。”刘家郎君嘴里骂着儿子被娇惯坏了,可心里却是实打实的高兴,做爹的当然希望自己孩子有个好妻主宠着。
“哟,怜儿还真是嫁了好人家,我家那口子可从来没这样对过我,能多帮我烧次锅,我就谢天谢地的了。”
“我家那口子也是,真是冤家呢!酒娘可真是个好妻主!”
“谁说不是呢!”刘家郎君暧昧地道了一句,没明确应了谁的话。
******
酒娘和怜儿回家的路上慢慢散着步,因为怜儿才走出院门没多远就说不困了,酒娘只以为他是真的不困了就没问其他的,但是只有刘怜儿自己知道自己离开七夕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为酒娘不耐蚊子咬,这刚入秋的天气,蚊子最多了,酒娘只站那儿站一会儿,身上估计就已经被蚊子叮了很多包,之后她的身上肯定又会挠出很多印子。
到了家,酒娘和刘怜儿坐在院子里歇会儿,刘怜儿去了厨房点上油灯,灯光照亮了部分院子,然后又回了卧房拿了些薄荷油出来。
“你忙来忙去干什么呢?”酒娘拉着还想去厨房的刘怜儿道。
“你身上被蚊子咬了吗?”刘怜儿没回答,只是把薄荷油推给酒娘问道。
“被蚊子咬了几个包。”酒娘诚实说道,抬起正在挠腿的手给刘怜儿看。
“那你搽一下。我去拿点吃的出来,我都有点饿了呢。”
“哦。”酒娘拉起裤腿,一边给腿上的包搽薄荷油止痒,一边等刘怜儿出来。
两个人坐在院子里可以来回摆动的藤椅上,酒娘望着天发呆,刘怜儿在一旁吃东西,他还时不时的喂酒娘吃两口。
漫天星河,银河横跨夜空,两个人说着话,有时指着天上的星星,数星星,找找七夕的星座,很悠闲,很放松,也很幸福。


第十六章  豆蔻儿郎议酒娘 

春节是赤陵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过年,民间谚语“过了腊八就是年”说的也就是人们对过年的重视和热情。
腊月二十五,村子里各家各户分到鱼之后便开始腌制,一部分鱼用来煎炸,一部分挂在房梁上供以后宴客用。酒娘家里的鱼都被她挂起来了,她不喜欢吃煎炸过的鱼,嫌过于油腻。过年的馒头酒娘自己动手蒸了一些,够年后几天吃的,至于其他吃食,酒娘也剁了些饺子馅,荤的素的都有。临阳城这边米面充足,平常人家过年吃饺子吃汤圆的也都有,不过酒娘比较喜欢吃饺子,而不喜欢汤圆的甜腻味道。
吃食准备了差不多的时候,除夕已经到了。
除夕这天,酒娘自己一个人过年,晌午贴门联,放爆竹,吃顿大餐,下午包饺子,荤素饺子各弄了一些晾着,晚上的时候则吃了饺子就睡觉来了。总之,一个人过年的确很没有过年的气氛,酒娘也只是凑热闹似的做了过年该做的事情,但是过年的气氛在她家却是没有的。
大年初一的时候,酒娘起早放爆竹,然后去山上的祠堂上香祭拜干娘。
年前,酒娘给安陵里的赵宣送了一些酒,放在临阳城的祥源楼里,让临阳城的掌柜帮忙送到安陵。给赵宣的礼送好了,酒娘就不再管安陵的事务。年初五,酒娘去了村长家送礼,去的时候还拎了两坛子酒和两包油果子。
“哎呀,是酒娘来了!好好,进屋来。”刘家庄的村长名叫刘正,她和刘安是一个祖母的亲堂姐妹,刘正四十多岁左右,她的夫郎是个和善的男人,刘正虽然比刘安大了一两岁,可是她的小孙女都已经有了两个,只是都还不会下地走路,她家里目前只有一个儿子还未出嫁。
“巧儿,倒碗茶来。”刘正对里屋叫道,然后出来了一个穿着红色夹袄的男孩端了两碗茶过来,男孩看起来比刘怜儿大一两岁,长相清秀,眉眼里满是恭顺的样子。
酒娘接过茶,扫了男孩一眼,然后跟刘正说话:“刘姨,今儿个来给您送些心意,一方面也想问问上次说的事有门儿吗?”
“娘,我出去了。”刘正还没回答,旁边的刘巧儿出声道。
“好,去吧!”刘正摆摆手,让刘巧儿出去,才对酒娘道:“那件事啊,前段时间县令大人给刘家庄多划了几户人家,自然地也多了些,还有十余亩地没人种,如果你真想要,我就帮你留下来。”
酒娘想和刘正谈的是买地的事,她想趁着郡县整改的时候买几亩良田,作为自家的酒粮产地。“我想要这些地,你看合适的话就给我留着,看什么时候方便我来跟您拿地契?”
“什么时候都行,你现在就要也可以。”刘正痛快应道。赤陵的土地中有官田和私田,官田也可以买卖,但是需要由村长作担保人。酒娘之所以买官田是因为没门路,不知道哪里人家有想卖地的,所以为了省事就找村长商量官田的事。
“今儿个还是不了,这都要吃午饭了,我还是不打扰了。”酒娘站起身就想告辞。
“酒娘,你留这儿吃饭吧,省得回去还要开火了。”里屋的门帘被打开,出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他正是刘正的夫郎。
“不了,姨丈,我还赶着回去有事呢,您忙吧,新年大吉大利!”走之前,酒娘唱了个吉祥话。
******
因为两家人关系近,刘巧儿和刘怜儿又年纪相近,所以两人一直关系很好。刘巧儿出了家门就去了他和刘怜儿经常一起玩的地方,那是一个小房子,原本是人家养猪的猪圈,后来那家人都走了,那猪圈也荒废在那儿,刘怜儿和刘巧儿在打扫之后就把那儿当做两人的秘密基地。
刘巧儿到的时候,刘怜儿正在用石头垒的灶烧火,火上还煮着水。
“怜儿,我刚刚见到酒娘了!”刘巧儿坐在一个软垫子上跟刘怜儿说话。
“见到酒娘又怎么了?”刘怜儿专心给灶里加柴,头也不抬就反问道。
“你不是说她很和善的吗?可是她都没理我,还一副很冷淡的样子。”刘巧儿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一向是娇宠的对象,所以说话间经常带着一丝任性,不过刘怜儿习惯了他这种样子,所以也不会被他不好的语气给伤到。
“我什么时候说过了?”刘怜儿反问,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说过这话?
“你上次不还说她经常会给你好东西吃的吗?那不就代表她很和善。”刘巧儿不满地回答道。
“这就是和善吗?我可不觉得。”刘怜儿一边在水壶上捂手,一边回应刘巧儿的话。“别人给你好吃的,你就觉得那个人是好人,你怎么不怕哪一天被人用吃的给拐走了?”和刘巧儿在一起,虽然刘巧儿年龄比较大,但是刘怜儿表现地更像哥哥,他经常会嘴上教训任性又贪嘴的刘巧儿。
“才不会,不过我以后一定要找一个会做吃的的妻主。”刘巧儿双手捂脸笑道,然后又反驳道:“若说爱吃,你也比我好不到哪儿去?”
“哼,我可没你那么贪嘴。”刘怜儿嘟嘴否认,想起刘巧儿刚刚的话就取笑道:“哈!你不知羞,小心被姨丈听到了,他拧你的嘴。你还没嫁人,妻主什么的就挂在嘴上了,姨丈怎么会有你这么不知羞的儿子?”
“你不也说过了,你也不知羞,不知羞。”然后,两个豆蔻儿郎互相打闹起来。等到两个人气喘吁吁地停下,才相视一眼大笑起来。
歇了一会儿的两人坐着说话,聊及笄,聊长大,畅想会嫁一个什么样的妻主,畅想以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直到爹爹们叫吃饭了,才各自回家去。


第十七章  庙会路上遇怜儿  

过年是以上元节为结束,上元节一向是诗文记颂的对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句造就过很多因缘,才子佳人蓦然回首,发现人家灯火之后的良人,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所以,上元节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节日。
不过,身在乡下的酒娘是体会不到这种浪漫的,对刘家庄的人来说,正月十五除了去山顶的宗庙上上香,也就没什么事可做了,上元节的到来意味着过年的结束,过完年后人们也该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了,没人去想着来一场庙会来成就才子佳人的佳话。
说起庙会,酒娘倒是对花朝节的庙会很感兴趣。二月十二,花朝节,百花初放的季节,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日子。花朝节庙会是临阳城这里的习俗,临阳城位于赤陵东南方向,每年花开的时节比其他地方的也早些,一到春天山上开满鲜花,尤其是桃花,桃花开满山林的时候,远远望去就是一片粉红。
花朝节庙会在南溪镇很盛行,比清明左右的庙会还要受重视。庙会是在花神庙举办,而花神庙则在离刘家庄三里外的山上。花神庙举办的时候,赶庙会的人上山,因为花神庙在半山腰,人们沿着山路向上走的时候,行走在一层层石阶上。平常人们通常会见到很多来自南溪镇里的富家郎君和小君由人搀扶着上山,毕竟那些被人侍候惯了的人可没力气自己走。在山下有一处私人驿站,旁边聚集着一些小商户,有卖小吃的,有的则卖小玩具或者男儿的头饰之类的小东西。
这天,酒娘带王金一家去玩,让王金的爹爹坐在车内,酒娘和王金则坐在外面赶着马车去花神庙。王金的爹爹是寡夫,穿着黑青色衣裳,旁人一见也就知道他的身份。赤陵国的民风比较开放,对寡夫也没什么过分的约束,寡夫改嫁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只是王金爹爹为了王金只安心做着寡夫,并没有改嫁的打算。王金的爹爹三十多岁,酒娘叫他大哥,因为王金是她的徒弟,比她矮一辈,虽然王金并不是那种她作为师傅传尽生平所学的内门弟子,但是酒娘也算悉心教授王金一些酿酒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基础也没藏私,她个人的改进经验也照样教授给王金。
“吁——”王金停下马车,待王金爹爹下车之后,酒娘让王金把马车找人看着去,自己则和王金爹爹在原处等着。
“今年的花朝节人来的可不少,我记得去年的时候人可没这么多。”王金爹爹指着上山的人群道,“不过上次的花神会可真好看,那选出来的花神也娇美如那山上的桃花,看得时候我都在想,要是小金子以后能娶个这么好看的夫郎就好了!”
“那我可错过了一次盛会!”前几年的花朝节庙会酒娘都没去过,只听过但是没机会去,今年也算是来见识见识一番。
“那可不!”王金爹爹笑着说道,“哦,对了,去年那刘安姨家的可儿也参加了花神会,他差点儿就被选作花神了。我觉得如果是怜儿的话,他肯定能当上花神,他的手可比可儿巧多了,相貌也比可儿精巧一些,只不过因为年龄太小了,不够资格,等再过个一两年,他也该是能当上花神的。”花神会的比赛年龄是十三到十六岁,而刘怜儿却不符合花神会的条件。
酒娘心里觉得奇怪,听刘家郎君说过他家孩子的年龄,那刘怜儿不是十三岁吗?为什么不符合条件?虽是这样想,酒娘没说什么,只是告诉王金爹爹王金回来了。
“王金,你陪着你爹爹上山,我去那边儿逛逛去。”酒娘指着不远处卖东西的小摊子说道,早晨没吃饭,她现在有点儿饿了。
“好,我知道,师傅。爹爹,我们走吧!”王金应道,没问酒娘去做什么。
“那好,我和小金子先上山了,你过会儿顺着山路走就是了,很容易就看到花神君的塑像,塑像那里就是花神庙了。而且,花神会是在巳时正开始,你可别误了时辰,晚了你就只能站在后面看了,那里可看不起花神台子上的人。”
“谢谢王家大哥提醒,我记着呢!”酒娘道谢。
那边王金父女走后,酒娘去一家小馄饨摊吃了碗馄饨,既解了饿又暖了身子,浑身舒爽的酒娘加快步子上山,才走了没几步就听到有人喊她,她回头一看,是刘家郎君和刘怜儿,刘怜儿身边还站着一个男孩子。
“唉?姨丈,您怎么这么晚才到啊?大姨和刘真呢?”酒娘问道。
“你大姨和刘真很早就上山给我们占位子去了,我和刘怜儿还有巧儿走在后头。这是巧儿,是你大姨大姐家的孩子,大姐夫今儿个身子不舒服就不来了,而我无事就带着巧儿和怜儿慢慢走上山。”刘家郎君解释了一番,酒娘才记得那是在村长家见过的男孩,然后又听刘家郎君问:“酒娘,你跟谁一起来的?该不是自个儿来的吧?”
“我和王金还有她爹爹一起的,她们先上去了,我在那边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酒娘和刘家郎君他们几个男人一起走,一层一层地跨着台阶,走得很慢。对于上台阶这种累人的事,酒娘经常是两层或者三层一起走,这样和刘家郎君一起走她觉得很累人,不过礼貌问题,她嫌累也得忍着。
“哦,是王金她们父女俩啊!”刘家郎君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