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离-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娆……是凤妧和岄息的女儿……”

“你如何知道此事?”

“我曾以禁术助他们施法……移花接木……”

随着歧师喃喃道出的真相,子昊眸心幽芒隐隐,如若魔魅,以九幽玄通操纵的摄心之术,与子娆的莲华心法、含夕的摄虚夺心术如出一辙,却又更加邪异高明,歧师此刻已是心神俱失,形如丧尸,所言绝不会有半分虚假。

子昊眼中的魅光渐渐向瞳仁深处敛去,苍白的容颜之上,再没有分毫感情的痕迹。他徐徐垂下目光,手底真气霍然透出,歧师如垂死的恶兽般吐出嘶哑的叫声,身子便软软瘫倒。

子昊一动不动站在尸体面前,一点点玄色微光自袖畔流散而去,逐渐化为浓重的黑暗。

帐中安静得太久,被惨叫声惊动的商容终于忍不住违命而入,见此情景微微一惊,疾步上前。

“主上!”

子昊倏地转身,幽戾的目光自他脸上一闪而过,竟让惯见风浪的商容亦不禁打了个寒颤,却见他身子一晃,那森寒的注视随着垂眸的动作瞬间敛去,抬手撑住帐壁,哑声开口:“处理了这里。”

“是……”商容不禁后退了一步,竟然不敢上前。

帐帘在身后迎风而起,东帝身影消失的一刻,一道火光霍然舔上军帐,如同暗腥的鲜血,在夜空中漫开了浓烈的杀意。


第111章 第四章


次日王族回师帝都,大军越境昭国,取道泗水,只二日已入王域地界,待过了仓原一带,息川城便遥遥在望。再行半日,临近雍水之畔,苏陵传令三军,驻扎休息,并派轻骑飞报帝都,准备明日整军入城。

东帝御驾所在的中军有五千精兵一路护卫,其后便是九夷族人马,由叔孙亦配合苏陵协调统调。且兰下了车驾,苏陵和叔孙亦正在旁说话,见她过来,转身一笑。

且兰身着雪色战袍,佩剑在侧,仍是惯常戎装打扮,抬手示意旁边行礼的侍卫退下,“苏公子。”

苏陵笑说:“殿下来得正好,方才我正和叔孙先生商议,明日便到帝都了,王上虽未正式颁旨,但殿下此刻的身份已不同先前,很多事情需提前准备才是。”

“有劳公子安排。”且兰似对此事并不十分上心,轻轻点头,“有件事,我想问一下公子。”

苏陵含笑,以目相询。且兰看向他,略一斟酌,问道:“公子是否知道,我们在楚国的最后一夜,军营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苏陵目光一动,两人双眸相对,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异样。过了片刻,苏陵缓缓摇了摇头,且兰一怔,眉尖蹙起,回头看向东帝车驾。

自从离开楚国拔营回师,整整两日时间,除了必要的命令外,东帝不曾见过他们任何一人,唯有且兰与他同车同行,却也几乎没有听他多说一句话。且兰那日见他与商容离帐,回来之后便是判若两人,不复先前温和模样,一路至此,终忍不住开口询问苏陵,谁知竟连他也不明就里。

当初歧师被囚军中,本便是有限几人知道,那夜秘营突然失火,这巫医丧命当场,尸骨无存,主上功力大损,伤上加伤。苏陵早便察觉异样,也曾私下问过商容,但商容却始终三缄其口,避而不谈。苏陵深知若真有事发生,那便是极重要的变故,方会令主上如此心绪波动,但此时却也不便多言,只道:“主上旧伤未愈,或许是身子不适,殿下莫要多心。”

且兰凝眉道:“师父和两位前辈的内力虽助他压制血鸾剑的伤势,但这三道真气不尽相同,更与九幽玄通格格不入,想要彻底融会贯通本就极耗元神,我担心……”话未说完,忽见苏陵双目一抬,转身看去,只见后方玄帷晃动,子昊步出车外。

“苏陵。”淡淡的话语传来,白衣轻裘,冷风拂面,东帝的容颜在暮色之下并不十分清晰,只令人觉得隔了些什么,就连那声音也是分外的疏远,“弃车换马。”

短短四字吩咐,苏陵不由一怔,与且兰对视一眼,随即明白这是要连夜行军,赶在明晨之前入城,当即传令下去,一时间三军调动,兵马待发。

此时早有侍卫牵来两匹战马,且兰刚刚接过缰绳,便见子昊拂衣上马,随手一扬,那骏马纵声长嘶,当先放蹄疾驰,所过之处,军阵变动,王师数万骑兵随后跟上,扬尘滚滚,直奔帝都而去。

子昊纵马在前,速度极快,过不片刻,苏陵、靳无余左右赶至,随护两侧,其后便是且兰与九夷族骑兵。昔国战马神骏,非是虚名,大军一路肆意驰骋,雍水长江惊涛击岸,山峦叠起,长风电掣,万千马蹄滚滚不绝,仿若惊雷震动大地,越是催马疾驰,越是令人豪情激发,当真痛快淋漓。

此时离帝都约有数百里路程,便是快马行军亦要一夜。待到黎明第一缕晨光撕破天际,巍巍帝都终于出现在眼前,薄雾云光之中,仿若九霄神域一般的巨大城池,巍峨雄立,气象森严。

奔上一方高陵,子昊霍然迎风勒马,战马长嘶之中,一声清啸冲口而出,身后数万大军驻足,整齐划一。

旭日破晓,霞光穿云,洒上白袍轻衫,映入清冷双眸。子昊一啸出口,仿佛舒尽胸中郁气,带马回身,扫视军容。

且兰策马在旁,只觉这突如其来的啸声好似惊龙长吟,直夺九霄,隐约间竟带三分戾气,杀机毕现,正自心惊,忽听子昊扬声道:“十日之前,楚国一战,从此九域大地再无烈风骑之名,今日我王师大军,若对宣国赤焰军,该将如何!”

他此番话听去轻描淡写,却以内力朗声吐出,遥遥传遍三军。此时军前所列,皆是两国百战精兵,王族精锐铁骑,虽然一夜疾驰,百里行军,却无一人显露疲态,数万人不约而同振声高喝,“杀!”

万众之声,威震天地。子昊唇锋轻轻一挑,“赤焰军百战威名,千乘之师,十万之众,你们可有惧怕!”

“不怕!”应答之声滚滚传出。

王师日前一战灭楚,士气正盛,当此一喝,端得军威震日,万声如雷,令人心头血脉贲张。

震呼声中,叔孙亦催马近前,“看来王上立时要对宣国动兵了。”

且兰点头,“这场仗更胜楚国之凶险,却来得比我们预想的都要早,叔孙先生,你有何看法?”

叔孙亦徐徐道:“不动则已,动则如九天雷霆,牵发万击。外临强敌,帝都之内亦非风平浪静,这一仗如何运筹,臣不敢揣测王意,此时只觉侥幸。”

脚下这片王域,曾是九夷族孤注一掷的复仇之路,而今山河依旧,风云激变,面前千军呼啸如潮,席卷大地,且兰心中难抑震荡,望向帝都,轻声道:“不错,天佑我族,九夷之幸。”

抬眼处,一道天光破云刺目,照耀长空。

三十六道浮桥缓缓降落,九重城门大开,中军左右,苏陵、靳无余分率大军入朝。

东帝更换九章纹衮龙王服,玄裳冕冠,登车乘辇。高扬军前的墨色王旗,衬着夭矫金龙招展如风,在三千禁军列阵拥护之下,当先自中门而行。其后数万铁骑战士,兵分八路,衣不卸甲,马不解鞍,万军前行踏步如一,威严杀气,肃撼帝都。

幽、襄两朝数十年间,帝都一直兵疲将弱,凡有战事,败多胜少,以至诸侯凌弱王族,四域频遭战火。今日大军回师,强楚灭于一夕,王师军威昭然,帝都臣民无不震撼,几乎是空城而出,相迎于道。王城之前,分列紫綬绯袍,朱冠金缨,丞相伯成商也早率文武众臣出城跪迎。

临近雍门,王驾徐徐停下。苏陵、靳无余同时抬手,身后六军列阵,数万人不闻一丝声息,唯有王仪军旗烈烈招扬。子昊起身步下车辇,回眸扬袖,向和他同乘而坐的且兰伸出手来。

千军万马前,炫金般的阳光逆风洒落,仿佛在他唇畔勾勒出淡淡笑痕,映照修眸若海,一片清冷无垠。且兰微微一愣,抬起手来,雪衣玄袖纠缠风中,子昊亲自扶她下车,携她一同向王城走去。

便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无异于当众宣布了且兰女王今后的地位,以及她在东帝心中的分量。前方伯成商神情一动,快步迎上,率三公重臣当先跪下。

子昊驻足凝目,不过数月之间,伯成商似乎比先前苍老了许多,白发皓首之下,面容更加苍古瘦瞿,俯首间声音也略带颤抖,“老臣……终于等到王上回来,可以放心了。 ”

子昊温声道:“这些日子朕不在帝都,辛苦昭公。传朕口谕下去,一个时辰后,召众臣九华殿面圣。”

伯成商眼神微震,抬头看向迎面驻扎的大军。子昊却不容他说话,旋即举步前行。伯成商不禁面露担忧,与随后而至的苏陵目光交换,苏陵迎面一笑,做了个无妨的示意。

且兰被子昊牵住手掌,与他并肩同行,一缕若有若无的微笑落入眼中,心里却莫名闪过他如雪的目光。分明是轻扬的唇角,分明是笑容淡淡,但他的眼中却一丝笑意也无,那样深,那样冷,偏又清冽透彻不见一丝杂质,仿佛是因着某种无疑的决断,使得他连素日温雅的容色也不再保留。此时的东帝,与洗马谷中那个翩然的男子,碧竹山庄温润的子昊,仿佛是两个灵魂,两个世界,谁也走不进,谁也触不到,谁也看不清。

这种异样的感觉始终萦绕心间,且兰尚未来得及仔细思量,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叫道:“子昊哥哥!”

长明宫前,绛衣红裙的含夕自云阶之上飞奔过来,待到子昊面前,惊喜的笑容还未褪去,眼中已浮出泪光,脚步顿了一顿,猛地扑入他怀中,放声大哭起来。

子昊眉目微垂,随后轻轻抬手抚上她的肩头。

含夕抬头抽泣道:“子昊哥哥……你为什么把我一个人送回帝都?我还以为……你不理我了呢!”

数日未见,这一直在宠溺爱护下长大的娇贵少女显然憔悴了不少,楚楚清减的小脸显得我见犹怜。子昊声音清柔,恍若冰水丝丝泛流,“军中多变,朕怕你遇到危险,便着人先送你回来。怎么,可是帝都不好玩?”

“不是,帝都有很多珍奇异兽,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含夕扯着他的衣袖不肯放开,摇头道,“可是,我总想起王兄、王嫂,还有皇非……他们说楚国亡了,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皇非怎么可能战败,有烈风骑在,大楚怎么可能亡国?是不是赫连羿人,还是姬沧?我不信皇非会败给他们!”

面对含夕一连声的追问,且兰暗暗叹了口气。莫说是含夕,就连她至今亦不能完全相信烈风骑当真已经战败,而事实上,若非宣王姬沧挥军倒戈,与东帝临阵联手,更兼昔国、九夷两方双重夹击,封锁了所有退路,接天台一战的结果,恐怕便不像如今这般乐观。

饶是如此,烈风骑最后的反击亦令王师方面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最后动用连环火弩封烧绝谷,方歼灭其主力。而据可靠的情报,方飞白所率神翼营三万精兵在宣军伏击之下几乎全身而退,东帝之所以下令毁坝淹城,摧毁上郢,非但是要扫平楚国水军势力,断送赫连羿人,更是斩草除根,不给君府,亦是楚国留下任何复苏的可能。

多年身经战场,统帅一国,且兰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东帝此举的用意,但自问纵是万全之策,换成自己,也根本无法做出那样冷情的决定。

对于战争,男人永远要比女人更加冷酷,就如女人对于感情,永远要比男人更加缠绵。

皇非的剑锋,东帝的布局,姬沧的狂肆,水火的无情,接天台一战是且兰见过最为绝决,亦是最为惨烈的战争,至今思之惊心动魄,更无法想象含夕要如何接受。她抬起头来看向子昊,却只见他微笑如旧的模样,仿佛她一路至今的感觉都是错觉,他的温润与从容依旧如此迷人。

子昊突然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抵在含夕唇边,柔声道:“楚国之事自有朕来处理,莫要哭鼻子,朕之前答应送你一样东西,还记得吗?”

他的目光澄静柔和,似乎有着某种宁静的魔力,可以涤清所有的不快与烦恼,更加令人感到信任,含夕愣了一愣,秀眉微蹙,露出思索的神情。

子昊淡淡一笑,转身拍手,一名黑衣影奴怀中抱着一样事物,趋步上前,单膝跪倒。

含夕眨了眨眼,白瓷样的小脸上泪珠未干,撇了嘴问道:“是什么呀?”

子昊负手挑眉,但笑不语。

含夕终忍不住,伸手将那影奴怀中抱着的玄色貂绒掀开,一见之下“啊”地叫出声来,原本含泪的俏眸晶莹闪亮,透出意外的惊喜。且兰心觉好奇,不知子昊弄了什么东西,哄得这小丫头破涕为笑,亦移步上前去看,只见那影奴怀中缩着一只幼齿小兽,通体洁白无暇,正雪球样地蜷成一团,埋头爪间大睡特睡,含夕将貂绒掀起时,它似是受到惊动,略透粉色的小尖耳朵微微颤动,半眯半醒地睁开眼。

“哈!和雪战一模一样!不不,比雪战还漂亮!”含夕指着它清透湛蓝,琉璃一般的双瞳开心叫道,仰头问子昊,“是给我的吗,子昊哥哥,是给我的吗?”

“自然,朕不是答应过你,送你一只和雪战一样的灵兽吗?这只云生兽是朕特地命人去惊云圣域,寻了许久方才得来的,比雪战还要幼小一些,往后你只要悉心调教,它便会像雪战一样灵通。”子昊伸手逗弄那小兽,小兽凑前嗅了嗅他的手指,眯着漂亮的双眸低鸣一声,露出顺服的神态,显然对他颇为亲近。

含夕急着叫道:“让我抱抱它。”从影奴手里接过小兽,满眼喜色,她毕竟少年心性,不记忧愁,方才还抓着子昊追问着的事情,此时早已飞去了九霄云外,一心只关注这新得的灵兽去了。

且兰不料子昊有心寻了这么样法宝,想必是早有准备,看他一眼,倒也微微松了口气,心觉若在这深宫之中保守秘密,含夕纵知亡国,但永远不知真正发生的事情反倒自在快活,显然子昊亦是如此想法,感觉到她看来的目光,微一侧首,淡淡笑道:“往后这宫中怕要烦你多加照应。”

且兰点头道:“我知道,我与含夕毕竟有同门之谊,你放心便是。”

子昊笑了一笑,目光恢复那种深邃的静冷,转身道:“朕尚有朝政处理,你与含夕先去御阳宫,晚些时候朕再陪你们。”说罢吩咐了影奴几句,独自往长明宫而去。

深宫永殿,隔绝了秋日阳光,一盏盏青铜盘螭灯次第深进,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