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赏赐,内库的情况我也清楚,皇帝李隆基越发好奇:“内库财物,为了天长节,前几日都快搬宴了,怎么有这么多财物?”
王缺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奏道:“微臣在京兆府开了几处夜市。得了不少额外收入,全是百姓自愿交的,不走向百姓征税来的。”
皇帝信以为真,连声赞道:“王侍郎富国有方,不逊伏波王!”
王甜的祖父乃是名将王方翼。荫补为官,原是京兆府的稻田判官,现在竟然进了五品,还想跟我们父子争宠。得将他搞下去。李林甫听到这儿,脸上的肌肉抖了一下,随即笑眯眯地道:“王侍郎才能卓越,内库让他管理,圣人可以放心。
以后我从内库取财物,就没那么大张旗鼓,弄得满城皆知,朝臣争相劝谏,王跌乖巧精明,知道我的心思。应该重用。皇帝一高兴又是赏赐:“王侍郎精明能干,赏赐王侍郎杂彩十缎,钱一万贯”
天长节后几日,勤政务本楼大殿。侍中李林甫单独拜见皇帝:“圣人。我和几位宰相商量了一个富国增收的法子。”
一听是增加财源的事,皇帝来了兴趣,宫中的开销大,武惠妃给他说了多次。“哦,快说说!”
“把三鑫银行设为国有。在全国各地的州府设立分行,发行金币、银币、纸币三级货币,替代银两,铜钱,渐渐将铜钱废除,首先就可省下一笔铸造铜钱的费用,节省铜铁几亿斤,其次,州县的税收也可通过银行上缴,,圣人打赏脂粉钱。直接打赏银票。让妃子们到宫中所设的分行去取,一时用不着,她们还可得一些利钱”李林甫娓娓道来,说得甚为清楚明白,李岩还有层意思,李林甫是不会懂的。前面将妃嫔宫娥的脂粉钱揽了储,后门又放贷给皇帝,让皇帝去穷奢极欲。借他的骨头好熬油。
这个法子比王缺那个还好,不动声色就赏赐了妃子宫女,皇帝问起细节:“宫女们拿了钱,她们又怎么用呢?”
“圣人,宫中可设一条坊市,每旬开市,从宫外带来货物,让她们挑选购买,圣人携美闲逛,调剂身心,钱不但能用出去,还能给宫中增加一些乐趣。”李林甫可走动了不少脑筋,他与李岩探讨了好久,宫中坊市,还得让御酒商行赚一笔。
李林甫见皇帝喜形于色,感觉对了路子,继续道:“伏波王提议,在户部成立银行司,在道,镇,州,县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将三鑫银行的管理与经
三鑫银行,皇帝终于明白过来,这绝对是伏波王李岩的主意,自己对他猜疑,让他诚惶诚恐,推辞了中书令,却暗暗替君父分忧,皇帝想到此处。心中感动,眼眶湿热,问道:“伏波王还说了一些什么?”
“圣人英明,这确实是伏波王的主意,他还说,圣人乃一国之尊,富有四海,想用多少钱财尽管用。内库的账户一时不够,可以向三鑫银行借贷,等有了收入再还,实在不行,他日后节衣缩食替圣人还。”李林甫为皇帝进一步解释道。
岩哥儿真贴心啊,如果我有一天成了仙。留下的债他来还,皇帝感动得眼泪花花地道:“高将军,传旨,伏波王才堪大用,迁他为中书令。不得推辞。”
伏波王,这一次你想躲都没地儿,高力士想道,正要遵旨而行,忽然想起李岩给他说的一桩事,这事他私下也查过,前几日心里没有底,担心触怒皇帝,不敢上奏,今日有了这利国利民利皇帝的国有银行,得把这事儿说说。
高力士上前奏道:“圣人,京兆尹王缺管理内库,谎称是额外收入。其实他欺瞒圣人,在长安增加商税和粟赋,还打着圣人的名头,坏了贤主的名声,真真可恶,我这儿有他增加税赋的证据。”
高力士的忠心母庸置疑。皇帝接过奏折一看,好个王缺,欺瞒皇帝。让我的名声受损。
转头瞧见李林甫,见他恭敬柔顺的站在哪儿,并未趁机弹劾王缺,落井下石,还是这个侍中好。忠诚宽厚,谨守君臣之道,事也办得漂亮。
袍袖一甩,皇帝李隆基冷冷道:“免去王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京兆府尹。”
念及王甜在王毛仲谋逆案中那么卖力,皇帝没有将他的刑部侍郎也撸了。
李林甫站在哪儿,心想,打压王础的事,伏波王与自己商议过,想不到,他让高力士出手,让人意外。
伏波王的心机深重,不在自己之下啊。何况他在长安拥有禁军军权。还潜伏了忍卫等势力,他任中书令,自己得唯他马首是瞻。
终南山山谷,羽林军校训练基地。
李岩着一身墨麟甲,挺胸收腹,用标准的站姿站在校阅台上,一动也不动,身边是陈玄礼等禁军将校,大伙站在这明艳的秋阳下足有半个
辰。
从春天经历了酷暑,眼看要入秋。皇帝李隆基都没下令要北门四军开赴西域,李岩让武惠妃打探过皇帝的口风,给西域增兵怕是不大可能。
皇帝的驭人之道确是高明,他让伏波王李岩整北门四军半年,打着让他们开赴西域,为国守边的旗号,临出发前,来一招赦免了北门四军。他们还不感激得一塌糊涂,对皇帝死心塌地卖命。
伏波王李岩也不笨,天长节后,他便搬到了军营,一月来与北门四军食同锅,寝同帐,每天身先士卒地参加操,收拢军心,做出一副要开赴西域的样子,
有重用自己为中书令的事,李岩想到。皇帝对自己戒心小多了,可得趁此机会,在北门皿军中树立起威信。
黄豆大的汗珠布满了额头,右武卫郎将陈玄礼瞧着伏波王,见他也是这个样子,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彩。
北门四军算是被伏波王操练出来了,开始的几月,虽然他隔三差五的来,但一来就是一整天,操演武。将士们的衣食冷暖,一一过问,从没出半点砒漏,让人心悦诚服。平日里又有他亲自带出来的羽林军校做监军,做四军的队正旅帅。北门四军算是脱胎换骨。
有王葛的余党,在四军中暗地拉帮结派的,不遵军令的,操社懈怠的。渐渐被伏波王李岩清理出去。另成一部,被流放到了平卢节哥舒翰处,按照皇帝的旨意,成立罪军营。让他们充当战场的消耗品。半个时辰的军姿队列,下面两万北门军士站得笔挺整齐,没有谁擦一下脸上的汗,叫声苦累。
因为武功赫赫的伏波王站在校阅台上,受这骄阳烈日的炙烤。
“好样的,就凭这样的军纪,到了西域,为大唐开疆拓土,谁能对你们的过去说三道四,今日加餐。红烧肉白米饭,兄弟们管个饱。”李岩在演武台上大声喝道。
“谢伏波王!”北门四军的吼声如雷,在山谷中回荡。
散了军士,伏波王李岩将一众军将召到中军节堂。
“各位兄弟,你们由我亲自劝降。当日所作的承诺,本王一直没有忘记,无论走到西域,还是留在帝都长安。怎么也要给你们一个前程富贵。”李岩推心置腹地道。
右武卫郎将陈玄礼站出来,拱手感激道:“北门四军上下,对伏波王维护照顾之情,记在心头,日后我们还跟着你开疆拓土,封妻荫子呢!”
北门一众军将齐齐下跪:“伏波王大恩,属下敢不效死!”
各位兄弟,燕歌也讨要几个脂粉钱。订阅,打赏,月票,支持完本啊!
第三卷 河西大将 264。中书令
活然。讨了几日,皇帝李隆基在千牛卫的护卫下,亲自鳖辽 羽林武学,伏波王李岩一身甲胄。随侍在侧。
站在校阅台上,皇帝望着一排排站得笔直的北门军士,暗暗赞叹伏波王李岩整军有法。
“北门四军,是拥戴联登基的心腹亲信,当日不过是被王毛仲,葛福顺蒙蔽,联心里清楚明白,特意派武惠妃,伏波王来安抚北门四军。今日见到你们如此威武整齐。联心里甚是安慰!”皇帝说着说着,微微有些动容。
“圣人!”陈玄礼泪流满面。率北门四军一下之跪了下来,黑压压地一大片,山谷中哭声渐响,场面很是感人。
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力士大声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伏波王李岩整顿北门四军,成效非凡。迁为中书令,陈玄礼为左骁卫将军,冷锋寒为右骁卫将军,分掌北门四军,其余军将,俱有封赏!”
山谷中山呼谢恩声一片。
太极宫,承天门外的中书外省。这儿就是宰相的办事机构,中书门下。设置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分曹办事,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在大明宫,紫震殿夕,还有中书内省,都是中书门下的高官在那儿处理政务,随时等待皇帝的垂询,如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等。伏波王李岩任职中书令。大多时间呆在中书外省的五曹房内,与中书省这些中下层官吏分别约谈,尽快地熟悉朝政的运转和各房的官吏。
伏波王之名,不用立威,也能让这些中书门下的官吏敬服,何况李岩摆出一副虚怀若谷。诚心求教的样子,更让他们觉愕,能得到上官的丰睐,保不准日后有更大的前程,
秋天明媚的阳光透过雕窗,在签押房洒出一大片细细碎碎的光彩。
房里除了伏波王李岩以外,还有才被皇帝提拔的中书舍人裴宽和一位机务房参军。
伏波王李岩微笑着时机务房参军道:“你这个提议好,还得对朝中政事按时间和重要性进行分级,打上标签,进入朝政处理程序,限定时间完成,如有不可抗力的因素,立即通报中书舍人和中书令,二日内集齐相关各房,协调解决!”
伏波王竟然同意了我的提议,机务房参军神情有些激动。他还将它进一步明确细化,以后各在规定的权限内。多了不少实权,当然责任
瞧他微微有些得意,伏波王李岩脸色变得严肃,提醒他道:“如果政事拖延不决,或处置失误,中书舍人,各房参军事后都要问责。”
待机务房参军躬身退出去后。伏波王李岩转过头来,瞧着裴宽,这是一位猿臂蜂腰,相貌端正的中年官员。他文武双全,工于骑射 善文章;治政廉明清正,先后任河南尹。太原尹,地方大治,政绩卓著,皇帝赐紫金袋,并亲笔写下“德比岱云布,心似晋水清”的诗句褒奖他。
皇帝将他提拔起来,安排到中书省,这是在提防我,李岩微微笑道:“裴舍人还有何高见?”
跟伏波王一块到的中书省 裴宽亲眼看见李岩如何处理政事,他并没有忙着理政,而是择人任事,弄了一套朝政处理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大唐贤王之名果然名不虚传,裴宽心悦诚服,拱手道:“下官虽然年长,见识才略比起伏波王可就差远了,只有认真学习殿下的治政方略。方能跟得上殿下的思路。”
抬了抬手,李岩微微笑道:“我日后到中书都来得少,日常政事就拜托给裴舍人了,我对朝中政事有了看法,写几个文案,你们按此办理就行,眼下,先得在大唐各地把三鑫银行和对应的官府管理机构办好,将大唐的财政弄个头绪出来。”
中书舍人可以接触机务要政,并可以对军国大事提出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签署自己的姓名,称为“五花判事”李岩将担子压在裴宽肩上,自个儿呆在伏波王府。深居简出。与几位美人儿相伴,皇帝还能不放心他?
对皇帝的警戒之心,李岩从未放松过,潜意识中,他已将皇帝视为平生劲敌。
总有一天,老子也要谋朝篡位。现在大唐的后宫不止佳丽三千,而是三万!
“州县的官府机构不仅有监管银行的功能,而且还对各地的粮价,布价等进行跟踪,以便朝廷掌握各的的情况,调剂余缺,运送槽粮。先把这事儿办妥了,咱们再办下一桩,就是在登州、福州、广州等几大海港设府的事,我回府多思考一下。
海港设府,不止开发大唐的航海贸易,扶持各类工坊的发展,大唐海盗猖徽。还得建立海军,开发渤海,新罗,日本等属国的港口,”李岩说到后面,脸上神采飞扬。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像裴宽这样的君子,只能用大事和理想来感化他。他会明白,在渤海,日本,新罗等属国设立海港,派遣驻军,不止是贸易,还会利用一“末口作为跳板,讲行下一步的征推行民族同化日本自称是大唐的属国,利拨一个海乌,作为港口,不会引起他的警觉,何况大唐的商品丰富,双方的交流频繁,还得把晃衡等民族同化分子派遣回去,作为内应。
裴宽跟我共事的日子一久,他就知道怎样选择?
一个只知道在后宫里厮混,求仙炼丹的昏庸皇帝,一今年轻朝气,英武贤明的皇子,他会渐渐对皇帝失望,被我感召的
一个多月后,平康里,伏波王府。
中书舍人毒宽带着一份紧急公文快马到了府门前,门口的狼牙亲卫一见他来,也不通传,直接就带着他进了府,往书房而去。
转角置石,或有茂竹一丛,或是菊花数荒,让第一次到伏波王府来的裴宽眼前一亮,看来伏波王是在府里韬光养晦,寄情庭园山石,这园子比中书外省那些繁琐的政务有趣多了。
功高震主,已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常怀忧惧之心,裴宽有些明白伏波王的无奈了,伏波王对自己信重。既然如此,我就替他多分担一些吧。
到了书房外,远逊毛听到怒叱声:“张博济,你任侍御史,擅自用公款将你的签押房装饰得豪华奢侈,却还厚着脸到我这儿来求官,你不学学父亲李侍中,每天处理政事到深夜,勤政爱民。哼,出去,等着被我弹劾吧。”
却见一个耸轻的绿袍官员出来。脸一阵儿红一阵儿白,裴宽认得他。李林甫的大女婿张博济,伏波王在李府养大,与他们也算至亲,想不到伏波王对亲友要求如此严厉。
裴宽不来,我还懒得骂张博济。口头答应,用一个拖字诀,微笑着端茶送客,对这等四处钻营的人,不能轻易得罪。
裴宽进了签押房,容色恭敬,拱手见礼。
伏波王怒气难平,气呼呼地道:“裴舍人,你文笔好,替我写份奏疏。我要弹劾张博济,让李岫,高适。郑平等也引以为戒。”
“嗯!伏波王先把这事处理了吧,契丹承相可突于率军犯境,东北军情告急。”裴宽急急禀道。
可突于,这是契丹的权臣。他废掉了前任契丹王,现在的契丹王李邵固也是他立的,与山奚叛服无常。是大唐东北严重的边患。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