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春秋-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公元前476年,学术界多采用郭沫若的划分,将公元前476年为奴隶制的终年,之前(含当年)的二百九十五年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为封建制的起点,开始进入战国时期。
当然,关于中国的封建制始于何时,说法很多,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统一时说、东汉说和魏晋说等,前面所述的战国说是比较流行的学术观点。关于战国从哪一年开始,学术界又有不同的说法,除了以《史记·六国年表》始年划分,也有从《春秋》所绝笔的公元前48
1年来划分春秋和战国时代的。
不过学术界不同的看法,并不影响本书的写作,本书虽然用的是通俗文学笔法,但所写的史实大多是见诸于史书的,其社会背景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研究和理解,本文中所说的“此时”,指的是春秋战国之交,即本书故事所代表的时期。
本来是想写一部严肃的历史小说,鉴于史料太少,而且学术界对先秦的研究常有争议,若用正史写法,不免拘谨而生硬,只好将《天下春秋》写成一本历史传奇小说,企图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虽然书中用了许多武侠小说的笔法,但它绝对不是武侠小说,因为小说中以国家大事的描写为主,虽然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格斗,却没有任何“侠”的意味在内。
为了便于读者对书中的社会环境、民间风俗的人的生活习惯容易理解,下面对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环境略述一二。
一、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环境与风俗
1、社会人员结构
春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为贵族和非贵族,贵族包括王侯、卿、大夫、士,常被称为“君子”、“劳心者”、“肉食者”,非贵族包括庶民和奴隶,被称为“小人”、“劳力者”、“藿食者”。
《周礼·载师》郑注引《司马法》中说:“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都城及城郊叫着“国”,因此又有“国人”和“野人”的说法。“国人”是低等贵族,住在城郊;“野人”是农村中的农民,属“庶民”,又称为“庶人”;边境叫作“鄙”,其居民常常被称为“鄙人”,属“庶人”;“工商之户”也属“庶民”,住在城中;晋国“作州兵”,是承认国人和野人在“国”(城郊)、“野”之间的“州”中所私垦的田地合法(“作爰田”)之后,让“州”中的国人和野人负担军赋。
①奴隶
奴隶总称“臣妾”,或说“隶臣隶妾”、“隶臣妾”,如皂、舆、隶、僚、仆、台、圉、牧,还有阍、司宫、寺人、竖、奴、婢、舂、酋、徒人、胥靡等等说法。不过这中间又的是指其身份,也有的是从其职责上来区分,所以也不易详细区分。
关于这些人的名称与身份学术界有很多争议。我以为这些“臣妾”并不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奴隶,他们的身份职责中有的是官府和贵族家中的服役之人,有的是差役,有的是罪人,有的是俘虏,很难仔细区别。从其职责上来说,大抵是政事和生活两方面,皂、隶、舆、阍、司宫、寺人多是以政事服侍为主,在公开场合露面较多;圉、牧、竖、奴、婢、徒人等主要是以生活服侍为主,一般在官府或贵族家中,私人性质较强;隶、僚、仆、台、舂、酋、胥靡等是罪人、囚途或俘虏,充作奴役。另外还有优、师等一类的人,是表演娱艺和音乐的人,身份与庶民不同,又不同于上述奴隶,不过我以为他们也算得上奴隶。
由于这些“臣妾”与主人的关系有亲疏之别,最得主人宠爱的常被称为“嬖人”,因此其地位作用不同,春秋时期有不少人对政事曾有过影响,或是参与过许多政事。根据史书记载这些人的活动,可以猜出这些奴隶应该有其家族、朋友,立功可免其身份,犯过的还要降级,绝对不同于古罗马的奴隶那样全无人身自由,因此师旷对晋侯说“皂隶牧圉,皆有亲昵”。
小说主人公伍封的祖先伍参是楚庄王的“嬖人”,对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有决定性的影响,从此伍氏登入卿大夫之列,嬖人的身份地位是很低的,所以这一战之后,楚国令尹孙叔敖说:“胜晋大功,出自嬖人,吾当愧死矣!”
圉是养马的奴隶,地位还在“台”之下。鲁国有个圉人荦曾调戏大夫梁氏之女,梁女是公子般的情人,公子般因而责打圉人荦,公元前662年,圉人荦刺杀了新任国君公子般,酿成了庆父之乱;小说中写到的楚国白公胜叛乱,白公胜将楚惠王困在高府,有个叫圉公阳的人在墙上掘洞,将楚惠王背负逃出,这是见诸史实的。
竖是守藏司职的奴隶,是童仆一类的人。鲁国的竖牛是叔孙穆子的私生子,曾参与叔孙氏家中的大事;晋文公身边的竖头须,曾在晋文公流亡时将所保管的东西偷走;小说中卫国的浑良夫本来也是“竖”,却成为迎立卫庄公的主要人物;小说中的伍傲本来也是“竖”,不过后来成了伍封家中的重要家臣,能与孔子的弟子冉雍并列。
阍是司门的奴隶。吴人伐越,曾捉到一个叫焉的人,故称俘焉,吴王余祭命他为“阍”,守余皇大舟,公元前531年,俘焉趁余祭观舟时杀了余祭。
寺人类似于后世的宦官,又叫“奄人”,是被阉割过的男性,他们多在国君身边服侍国君及其夫人媵妾的起居(也有少量的在卿大夫家中)。齐桓公身边有个宠臣竖貂(竖刁),为了亲近内庭,自己阉割了入宫,因此更得齐桓公宠信,所以有的史书上又称他为“寺人貂”、“寺貂”。
春秋时寺人常常在国事上有所表现,齐国的寺人貂与易牙在齐桓公死后搅乱政局;晋国的寺人勃鞮曾受晋献公之命追杀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后来又在晋文公为君后求见,在晋军攻曹时战死;史籍中还有“寺人费”、“寺人披”和“寺人柳”等记载。小说中的渠公、圉公阳、庖丁刀都是这样的寺人。
本书故事所发生的年间,奴隶对政事的影响并不太大,只是身份地位随政事的变化略有些升迁,如鲍兴渐渐由“圉”变成“竖”,后来又成了“士”,成为伍封身边日渐重要的家臣;鲍宁由“圉”
一跃而升为家臣,主守一关。
②庶民
其中庶民可称“民”和“黎民”,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农村的务农平民,叫作“庶人”,另一类是工商,与贵族一起住在城中。
春秋时期,庶民在政事上基本上无多大的作用。不过在本书故事发生的年间,庶民的身份正在不断上升,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
一是工商之中出现了大商人,开始对政事有所影响,譬如小说中庆夫人和孔子的弟子的端木赐(子贡)。
二是庶民逐渐进入了战争,甚至可以因军功而担任官职。
春秋时期的战争一开始是贵族专有的特权,将领和士卒是由贵族担任,庶民是无法参加的。
至于庶民何时开始有从军的权力,无确切的史类记载。我想,公元前645年晋国“作州兵”时,庶民既然承担军赋,便可能开始参于战事。至少在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增置“三行”(步卒)
时,这些步卒应该已有庶民在内。公元前493年,赵鞅(赵简子)攻范氏和齐郑之兵时,誓“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可见庶民已经从军为卒了。“遂”即“仕进”,即是担任官职的意思。从赵鞅之誓中,可见庶民可以因军功而担任官职(公职)了。
到了本书故事的年间,庶民担任公职、或者跟随贵族任家臣已经并不罕见,这些人实则已进入了“士”的行业。
③士
士阶层是中国历代社会中最有特色的一个阶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变数和动因,整个战国时期的主要政事变化,绝大多数是士造成的。
士应该是随着乡遂和国野的分化而产生的,早期的士大抵是有官职的人,且多是武职。战国时文人在政治上的作用渐著,所以到了后来,士成了文人的代称。
春秋时期的士应该有三类,一是卿大夫家中非嫡系的庶孳子孙,二是卿大夫身边的家臣和武士,三是城郊的国人中的少部分。他们没有采邑,没有卿大夫那样的“家”、“室”,属于自由人,因而对官职的依赖很大
从政事上论,春秋时代是“卿大夫社会”,“士”为低级贵族;战国时代是“士的社会”,“士”
为四民之首,因此有了“布衣卿相”的说法。
在春秋战国之交,即本书故事发生的年间,士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依附贵族的家臣和武士在政治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部分士由“国人”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或庶人,成为小农经济中的代表。另一个变化是,士由武职逐渐向文职转变,孔子及其弟子是最显著的例子,而且从春秋后期开始,已经有了无职的游士。
士不仅可以担任公职,也可担任卿大夫家中的家臣和武士,庶民若无战功则不能任职。春秋后期容易上升是贵族家中的家臣和武士,在春秋战国之交,文士的地位开始激剧上升。小说中的赵悦、蒙猎是有职的士,平启、招来是无职的士。
春秋时期的大多时候,士阶层中间表现最合跃的是武士,譬如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专诸一类,春秋后期时,家臣的作用便越来越突出,譬如鲁国的南蒯、阳虎等人,而且士中间的文士逐渐重要。
此时,士变成贵族还是很难的,各阶层的等级之分仍然十分森严,真正由士能变成贵族(不同于世袭的卿大夫),是魏文侯开创“布衣卿相”之后的事,那已是战国时期了。
本书故事中对士的描写,试图体现出春秋战国之交这种士的变化。虽然小说中以武事为主,但在伍封家中担任地位较高、作用较大的士都是文士,如冉雍、吴舟等人,公冶长、墨爱等人虽然也习武,但在小说中还是文官的职事为主。
伍傲由武士变为文士,最能表现春秋战国之交士由武职向文职的转变。
平启和招来都是无职的士,赵悦、蒙猎和招来弃公职而事伍封家中为家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因为此时担任公职的士是很难升迁的。吴舟只算是小吏,却也因此能于冉雍、玄菟灵和伍傲等列为重要家臣,由庶民而变成身份重要的士,这是很难得的。
小说中的伍封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除了因为他本身的武勇、智慧和权变之外,他重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也是十分重要的,譬如圉公阳、庖丁刀这样的人,甚至被当时社会视为微不足道的女人,伍封也能以各种方式重用其专长,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卿大夫
以卿大夫为主的贵族大多是世袭(士也有世袭的),是春秋时期政事的主要作用者,他们不仅有采邑,还有家臣和家兵,与采邑内的人们有一种私人的统治关系。卿大夫的世家大族的历史与所在国的政治发展不仅联系紧密,而且贯穿于首尾。
春秋时期卿大夫也有不少变化,影响政事的最早是王侯公室的子弟为主,后来渐渐以非公室的世袭家族为主。春秋后期,各国的政权很多已经流入了卿大夫的手中,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陈)氏、鲁国的三桓是其中突出的例子。到战国时,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便是卿大夫专权的结果。
一方面是卿大夫威逼公室,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卿大夫被消灭,子孙沦落为士甚至庶民,这是列国中各家争权夺利的结果。
伍氏从伍参开始,是在楚国传了三世的贵族,但伍氏灭亡,伍子胥却带着公子胜逃到了吴国,“耕于鄙”,后来当了相国,恢复了贵族身份,死前将儿子带到了齐国,托附给鲍氏,才使儿子不至如被杀害,也不必“耕为鄙”,仍能保留其贵族的身份,这个儿子便是小说的主人公伍封;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流亡齐国,子孙“耕于齐”,变成了庶人;晋国早先的许多贵族之中,大多败亡,栾氏、狐氏等等子孙变成庶民,甚至有的给人当“皂”(卫士)。
小说中的白公胜变成了“士”(据史载多说他兵败自尽)、国氏、高氏败亡灭族、晏氏无嗣、鲍氏沦落、吴灭后吴国贵族全部失去了贵族身份、齐国田氏自割邑地使采邑超出齐平公自领之地等等,都表现卿大夫的这种变化,伍封远游海上,也象征着春秋时期的世族制度开始灭亡。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由于春秋时期地广人稀,所以卿大夫的采邑是很大的,否则以后就不会有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之类的事出现。春秋封邑习惯上以地为主,战国封地习惯以城邑为主,有时也以田地为主。前面提及的赵鞅之誓中,立了军功,上大夫可得一县之地,下大夫可得一郡之地,士可得田十万(千顷),可见如此。
战国时因为士的突出作用,“布衣卿相”多了,而且官员增多,采邑常常以户数封赐,所以孟尝君只有薛地万家之邑,后来增加也只有千家,他养士数千,花费太大,被迫放高利贷。这自然比不上春秋时期的采邑地方之大,但未必不如春秋时有着庞大邑地的贵族富裕,因为战国时期的经济比春秋时要发展了许多。
不过春秋时期人少,伍封开始的莱夷五百多里采邑可能不会有小说中所说的十多万户,按当时的生产水平,数百里地是很难养活数十万左右人口的,虽然他有渔盐之利,与其它地方不同,不过这是小说描写,不必深究。
还有一个数据是必须要注意的,便是那时候说的“百里”或“方百里”,绝不是现在的“一百平方里”,姑且不论里制长短的出入,那时候的“百里”是指四边百里,类似一万平方里的算法,“十里”类似一百平方里。因此,“千里”有一百个“百里”。小说中说齐国当时大约有一千二三十百里地,是指一百二三十个“百里”,因此伍封的采邑在齐国疆域中只占了二十分之一多一点。现代人若不明白这个数据,恐怕会误以为伍封的采邑占了小半个齐国。
2、礼乐制度
春秋时人以周室为宗,尊礼重信,丧事赴告,宴会赋诗,在战国时却不讲究了,就连孟子也不说周室。
整个礼乐制度的变化当然不是一两年间出现的,在本书故事发生的年间,便已见到了这种变化。
虽然此时的社会阶层变化很小,但周代的贵族礼制已逐渐淡化,这种变化在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