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武大帝-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单于以大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上闻陵降,大怒,大臣忧惧。太史公司马迁上言陵功,以陵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初,上遗贰师将军出时,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持,而贰师无功。上以迁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后捕得匈奴生口,言陵教单于为兵法。上怒,乃族陵家,而下迁腐刑。陵闻之曰:“教单于为兵者,乃绪也,非陵也。”李绪者,故塞外都尉,先是降匈奴。陵痛其家以绪诛,乃使人刺杀绪。(《汉纪》)]
武帝以法制御下,好尊用酷吏。郡、国二千石为治吏大抵多酷吏。以酷法严治贵戚、权贵及豪强,法诛并用,饮食连坐。
[《廿二史札记》:《杜周传》:“武帝时诏狱益多,二千石击廷尉者不下百余人,其他狱案一岁至千余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人,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里,近者数百里。既到,狱吏责如章告,不服,则笞掠定之。于是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余赠犹相告言,大抵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又十有余万。”是可见当日刑狱之滥也。民之生于是时,何不幸哉!]
“东方群盗起”。泰山,琅琊农民暴动起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出兵弹压。拜直不疑为青州刺史。
[时关东农民起义军纷起,大者数千人,攻城邑,取库兵;小者以百数掳掠乡里者不可胜数。泰山、琅邪有徐勃等,南阳有梅免等,楚有段中、杜少等,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等。起义历经数年。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赴各地镇压。暴胜之奏杀(经奏报批准而杀)二千石、诛(不经奏报而杀)千石以下,及与起义军通行、饮食而连及者,大郡至万余人。作“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所捕人数不足)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主管之人)皆死。”以后他方官与小吏多隐匿不报,以全身避法。]
颁《沉命法》,凡二千石以下察捕盗贼不力者,皆处死。
[赵翼论曰:“汉武时,酷吏盛行,民轻犯法,盗贼滋起,大者至数千人,攻城邑,掠库兵。帝使光禄大夫范昆、[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发兵,斩首或至万数,并诛通行饮食者。数年稍得其渠率,而散亡者又聚党阻山川。无可奈何,乃作沈命法,盗起不发觉,觉而勿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皆死。其后小吏惧诛,虽有盗不敢发,恐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益多。”
《史记·酷吏列传》记载天汉暴动较详,认为主要原因是酷吏专断,“吏民益累犯法,盗贼滋起”。《汉书·王莽传》则认为连年征伐是天汉暴动的直接原因。大抵天汉暴动是元封流民骤现形势的重演,不过规模更大,来势更猛。]
秋,止禁胡巫祠道中者,大搜。
派直旨绣衣使者,持节,虎符,以监郡守。
以匈奴降将成娩为骑将,率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将数万骑驰援,汉兵不利。引去。
天汉三年(B98,癸未),59岁。
正月,陵兵败书闻。廷辩,司马迁为李陵进言,获罪下狱。
2月,初榷酒酤。
3月,东巡求神仙,封泰山。
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杀。
怠厌方士怪迂语。然犹希冀能见仙人,得长生不老术。
秋,匈奴入雁门。太守弃市。
以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杜周)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
天汉四年(B99,甲申)60岁。
春正月,朝诸侯于甘泉宫。
春3月,巡行泰山。
夏四月,立皇子刘髆为昌邑王。
5月还京,居建章宫。
9月,令罪人入钱赎死。
派李广利,路博德,韩说将十万人击匈奴。不利,还。谣传以为李陵为匈奴练兵。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2)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春,李广利出朔方,至余吾水上。游击将军韩说出五原。因杅将军公孙敖出上谷,皆击匈奴。]
[遂下诏,族李陵家。其实被俘而教匈奴兵法者,降将李绪也。武帝灭李陵族后,李陵恚恨,乃杀李绪。]

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进言,罹罪当死。家贫,不能自赎,乃以身赎为宫刑。(是年迁约48岁。)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卯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圣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汉书·司马迁传》。王夫之对此颇多讥议:“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期得而为文焉者也。(《读通鉴论·武帝》))]
单于以女妻李陵,立为右校(贤)王。
匈奴大阏氏(汉南宫公主)欲杀李陵。单于匿之于北方。(李陵入匈奴后,被封为右贤王。《新唐书·回鹘传》:“黠戛斯(吉尔吉斯),古坚昆国也。其种杂丁零,乃匈奴西部也,匈奴封汉降将李陵为右贤王,卫律为丁零王。”《宋书·索虏传》:“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李陵之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多立名者,索头亦其一也。”《南齐书·魏虏传》:“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
(我疑西周时之姞姓戎,即黠戛斯种也。))及大阏氏死,乃还。
太始元年(B96,乙酉)61岁
春正月,因杅将军公孙敖坐妻为巫蛊,腰斩。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
夏六月赦天下。
立钩弋夫人。
[《汉书·外戚传》:“孝武钩弋赵倢伃,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居钩弋宫,大有宠。]
[倢伃位视上卿,比列侯,第二十级爵。]
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尊宠任职事。
[《百官公卿表》有中书谒者,即中书令。中书令之职,掌“领赞尚书出入奏事。”《汉旧仪》:“中书令须赞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又称尚书令。]
太始二年(B95,丙戍)62岁
春正月,行幸回中。
3月,诏更黄金为麟趾金币,以班赐诸侯王。
凿白渠贯渭,长200里。可灌田近5000顷(29万亩)。
秋9月,募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御史大夫杜周卒。
以赵人江充为水衡都尉。旋拜为直指绣衣使者。
使督察贵戚近臣逾侈者。充举劾无所避,上以为忠直,所言皆中意。
[江充,赵邯郸人。曾为赵敬肃王客,得罪赵太子丹,乃诣阙举报太子阴事。太子生废。上召充入见,由是有宠。]
[何按:江充,疑或匈奴敌谍也。
《汉书》充传:江充, 字次倩,赵邯郸人也。充本名齐。有妹,善鼓琴,歌舞。充媒嫁之赵太子丹。齐得幸于敬肃王,为上客。
久之,太子疑齐以阴私告王,与齐悼,使吏逐捕齐,不得,收系其父兄,按验,皆弃市。齐遂绝迹。
亡,西入关,更名充,诣关,告:太子丹与同产姊及王后宫奸乱,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书奏,天子怒,遣使者诏郡发吏卒围赵王宫,收捕太子丹,廷尉杂治之,法至死。赵王彭祖,武帝异母兄也。上书讼冤,不许。竟败赵太子。
帝召充,自请愿以日常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衣纱谷单衣,曲裾后垂,交输。(张晏:曲裙者如妇人衣。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案:即燕尾服。)冠禅丽步日摇冠,飞翮之缨,(何案,疑实为胡冠。王先谦注谓步摇冠别名慕容。慕容,胡语。此冠乃燕代乡俗。)充为人魁岸,容貌甚状,帝望见而异之。谓左右曰:燕赵固多奇士,充至,问以当世政事,上悦之。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3)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充言自请愿使匈奴。诏问其状,曰:“因变制宜,以敌为师,不可预图。”
上以充为谒者,使匈奴还。拜为直旨绣衣使者(何案:锦衣卫前身)。督三辅盗贼,禁察逾侈。]
[贵戚近臣多奢僭,充皆举劾。奏请“没入车马,令身待北军击匈奴”。奏“可”。贵 
戚子弟惶恐,皆见上,叩头请求愿入钱赎罪,上许之。输钱北军凡数千万,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
皇子弗陵生。母赵婕妤,居钩戈宫。任身14月而生。上曰“似尧”。乃命其所居门曰“尧母门”。
[何按:赵地近匈奴。而江充、赵倢伃皆来自赵地。此二人对武帝后期政治变动影响关系至大。导致了卫氏及卫太子的倾覆。其来历颇不寻常,岂偶然乎?]
秋,大旱。赵中大夫白公穿渠引泾水,首起池阳谷口,尾入阳渭中,袤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饶,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锤成云,决渠为雨,水流窀下,鱼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百万余口。”言此两渠之饶也。
[“郑国,昔韩国之小水工也。韩患秦东伐,欲罢劳之,乃遣郑国说秦,令凿渠引泾水自中山以西抵瓠口为渠,缘北山,东注洛水,三百余里,以溉田。中作而情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臣为韩延数年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溉田四万余顷,收皆一亩一钟。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之忧,秦以富强,因以名为郑国渠。]
太始三年(B94,丁亥)63岁
春正月,行幸甘泉宫,飨外国来客。
2月,令天下大哺五日。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
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
冬,赐所行过户五千钱,鳏寡孤独赐帛,人一匹。
太始四年(B93,戊子)64岁
春3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计。癸未,祀孝景皇帝于明堂。
12月,行幸雍,祠五时,西至安定、北地。
征和元年(B92,已丑),65岁。
[何按:以“征和”为年号,取“政和”即政通人和、和平之义也。又,征和,息征和平也。以征和为年号,表明武帝此时已有转变内外政策之意。]
夏,巫蛊祸始起。
[上居建章宫,见一男子带剑入龙华门,疑刺客,命收之。男子捐剑走,逐之弗获。上怒,斩门候。上疑以为奸鬼为祟,疑为巫蛊。
丞相公孙贺夫人卫君孺,卫皇后之娣。贺子敬声为太仆,骄奢无法,擅移北军钱千九百万,下狱。是时诏捕阳陵大侠朱安世。贺请上逐捕安世以赎敬声,上许之。果捕得安世。
安世入狱,笑曰:“丞相灭族矣。”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使王当驰道埋儡人,诅上,有恶言”。上令案验之。]
冬11月,发三辅骑士搜上林,闭长安城门大索。戒严十一日。
大搜上林苑刺客,又搜长安城。(公孙敖)坐妻为巫蛊,族。
[发生在武帝晚年的巫蛊案,是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巫蛊之祸起于武帝征和元年十一月,整个事件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以丞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为标志。事件的起因是当时诏捕京师大侠朱安世不能得,贺自请逐捕安世为其子敬声赎罪,安世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武帝女)私通,及使巫祭祠祝诅,并在甘泉当驰道埋偶人,公孙贺因而被族灭。第二阶段是整个事件的高潮,酿成了戾太子、卫皇后母子的悲剧。征和二年,江充等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少傅石德惧诛,劝太子收捕江充等。太子发兵斩充,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城中五日,最后败亡被杀。第三阶段主要以丞相刘屈氂腰斩而告终。征和三年,刘屈氂坐谋立昌邑王及使巫祝诅,腰斩东市。此后巫蛊案虽时有余波微澜,然均无关宏旨。
巫蛊之祸延绵数年,牵连死者有戾太子、卫皇后,公孙贺、刘屈氂二丞相,诸邑、阳石二公主及三皇孙,还牵涉到许多公卿大臣和其他重要人物,如石德、任安、暴胜之、田仁、朱安世、江充、韩说、章赣、苏文、商丘成、张富昌、李寿、莽通、景建等。]
征和二年(B91,庚寅),66岁。
春正月,帝阴疑皇后、太子、宫人不忠,又避长安时疫,帝体亦不痊,乃迁居。行幸常驻于甘泉。
[“上每行幸,常以后事付太子,宫内付皇后,有所平决,还,自其最。上亦无异,有时不省也。
上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悦。
皇后恐久获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应擅有所纵舍。上闻之,是太子而非皇后。
群臣宽厚长者附太子,而用法深酷者皆毁之。邪臣多党羽,故太子誉少而毁多。皇后、太子宠渐衰,常有不自安之意。
上与诸子疏,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