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近几年也越来越困惑于与学生的沟通困难。我的儿子曾多次提醒我“现在的孩子在想什么您根本不了解”,我也曾暗暗不服气。当有一天在校友录上看到初二的小孩子们称呼我这个五十多岁的班主任“老关”时;当班里一个看起来还非常幼稚的小男孩告诉我“喜欢班里一个女生,并因此而无心学习”时;当有人告诉我,看到我们年级两个平时表现不错的男女同学站在马路边上接吻时,我不得不承认了:我们真的并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不了解他们心理乃至生理上的迅猛发展。作为父母,作为家长,其实和我有着同样的问题。所以我建议家长们,放下长辈的尊严,从了解孩子入手,真正了解了,才能达成相互的谅解,在沟通与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也许会收到家长舒心,孩子满意的效果。
参考我的个案,您也不妨一试。
个案一 “您还没有老师了解我呢”
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陈飞经常对他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你还没有关老师了解我呢!”这句话出自我的一次家访。
在陈飞刚上初三时,我去家访,当时他没在家,到外边打篮球去了,我和他妈妈交谈。不一会儿陈飞气喘嘘嘘地回来了,一看见我高兴得四脚朝天就躺在我坐的沙发前的地毯上了。妈妈见状觉得特没面子,大声训斥:“你怎么能这么没礼貌,这是老师呀!”我打断他妈妈的话,问还躺在我面前的陈飞:“如果是爸爸妈妈的同事,一位阿姨坐在这儿,你会这样吗?”他答:“当然不会了。”于是我告诉他妈妈:“不要责备,这说明陈飞跟我好,跟我亲近,没把我当外人。”陈飞一边起身一边说:“你还不如关老师了解我呢!”从此以后陈飞特别听我的话,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初三毕业超常发挥,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始终和我保持着联系,尤其在外地读大学的四年,他有了心事,交了女朋友,都首先要告诉我。寒暑假邀请我去他家,为了能够长谈甚至留我住下。他爸爸妈妈经常既欣慰又嫉妒地说:“飞飞对关老师比咱们还亲。”我们这段师生情就是从我对孩子的了解开始的。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这样一个理念:了解孩子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引导、指导他们,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个案二 要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
“离异”这个词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人们观念上的进步,离婚这种行为的公开性、透明性,甚至随意性越来越强,这本无可厚非,用现代人的话说这叫“一人一个活法儿”。为了孩子而维持并不幸福的婚姻确实过于传统,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观念,所以这种做法正在逐渐被摒弃,这不能不说是国人在观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不幸福的夫妻双方摆脱桎梏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幸福时,他们曾经的爱情结晶——孩子,却一定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这种伤害绝不仅仅限于生活上的、感情上的或物质上的,而主要是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许多父母无论是在“战争”中离析还是在理智中平和分手,很少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无论是在法庭上争抢孩子还是相互推卸自己的抚养责任时,都不太顾及孩子的意愿。通过一些具体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我发现父母离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所接触的孩子,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情况:10岁以前,尤其是幼儿时期,孩子单纯幼稚,还不十分明白大人的事,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想法,适应新生活也比较快,心理伤害相对小一些。十七八岁以后,孩子接触社会多了,对父母的依赖性小了,事情也就想明白了,你们大人的事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缺我的吃穿,少来烦我就行了,可以自我调节心理上的缺失。而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我所接触最多的),一旦家庭发生变故,他们的不解、愤怒、苦恼、羞耻、无助……都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本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情绪就不够稳定,这种事情摊到哪个孩子身上都无异于雪上加霜,说不定就把孩子推到邪路上而毁了孩子的一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单亲家庭的孩子犯罪占的比例相当 大)。所以这时候的父母如果能做到让自己发热、发昏、发涨的头脑冷却下来,听一听孩子的心里话,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也许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我以前的学生刘×,在上初三时一度情绪低落,无心学习。她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找她谈心,她吞吞吐吐地告诉我,爸爸妈妈在闹矛盾。我当时没有把问题想得太严重,觉得开导她一番也就过去了。但没过多久,她又主动找到我(孩子的心里实在是装不下了),详细诉说了爸爸妈妈的矛盾以及自己的想法,听后真让我有一种揪心的痛。原来她父母亲闹矛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父亲爱打麻将经常半夜归家,所以二人的争吵总是在夜里,尽管他们尽量压低声音,尽量不让女儿听见,但实际上孩子连他们离婚的打算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父母居然以为女儿什么都不知道)。她十分痛苦地告诉我:“既然他俩谁也不肯让步,想离就离吧,我也不会阻拦。但我苦恼的是,以后他们都要再成立各自的家庭,而当他们老了,身体不好的时候,我就得分两处去照顾他们。一边是我爸,一边是我妈,我是他们惟一的女儿,哪个都得管,我以后的负担多重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愚蠢的父母!我再也坐不住了,先打电话给她妈妈,把孩子的想法全盘告诉了她。这位妈妈很难过也很意外,她居然完全没有想到女儿的苦恼,甚至以为女儿还蒙在鼓里,准备在事情临近尾声时再告诉她,只要她选择跟谁一起生活就行了——多么粗心的妈妈。好在母亲了解了女儿的心理活动后,增加了几分理智,请求我在刘×父亲在家时去进行一次家访,把孩子的想法及苦恼通过我再向她的父亲传达一次,也给这位父亲一点刺激,让女儿的真情成为父母感情的调和剂。我去做了,不但替孩子说出了心里话,还加上了我的一番情真意切的好言相劝。以后,刘×毕业了,顺利参加了中考。据说爸爸妈妈最终也没有分手。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它可以给人们以启发的是:夫妻矛盾在所难免,夫妻分手无可非议,但有孩子的夫妻,尤其是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的夫妻,一定要提醒自己,你们这时候的家庭角色不仅仅是夫妻,还是父母,无论如何要给孩子一个平等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心理感受的机会,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因为出问题的毕竟是父母,不是孩子,让孩子为大人的错误去承受压力和痛苦是极不公平的。试想这个学生如果当时没有找到我作为倾诉对象,没有机会把心中的苦闷释放出来,我就无从插手过问与调解,这对糊涂的父母也就无从了解女儿的真实心理活动,后果很有可能是对孩子无法挽回的伤害。据此我诚恳地提醒爸爸妈妈们,无论你们的感情合与不合,孩子都是你们爱情的结晶,只要对孩子还有爱,就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
个案三 “爸爸不喜欢我,因为我是女孩儿”
“曹小丽,到我办公室拿毛巾擦擦手。”这是两个初三女生从厕所出来洗完手后遇上我,我很自然地提醒了她们一句,因为是冬天,我怕她们手皴了。没想到这句话引起了没被我叫到名字的那个女孩儿的不满,她在私下里跟同学嘀咕:“哼,关老师不喜欢我,叫曹小丽去擦手,不叫我。”听到这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女生挺‘事儿’的”。但因为她是后分到我们班的,我对她了解还不够,于是我主动找到她,向她解释:“当时我的本意是让你们俩人都去擦手,随口叫了曹小丽的名字,让你难过了,老师很抱歉。”说这话时是在校园里,我搂着她的肩膀一边走一边说的,没想到她十分高兴地向同学们炫耀:“今天关老师找我谈话时搂着我了!”咦!这位同学的敏感引起了我的注意,潜意识中觉得她似乎在渴望着什么。
不久,我邀请同学们到我家里玩儿。由于我是“老三届”,在山西插队多年,1991年才返回北京,借住哥哥的房子,所以家居十分简陋,水泥地面,旧家具,连沙发都没有,孩子们来了都坐在床边。我有意识地和这位“敏感”女孩儿挨坐在一起,手下意识地抚摸着她。一离开我家,她就喜形于色地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关老师说话时老抚摸着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我意识到她在渴望一种关爱,一种亲情。同学们也反映她的爸爸妈妈对她似乎不够好。这引起了我的疑惑,她也是独生子女啊!于是我决定去她家进行家访。她听到我这个决定,整整一天都处在兴奋之中,一直到下午下班后,她骑自行车陪我前往她家。路上她的一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关老师,您到我们家要有个心理准备,我们家装修得特别豪华,但没有温暖;我特愿意去您家,您家虽然简陋,但特温馨。”孩子的一番话让我心中隐隐作痛。
到她家一看,果然如孩子所说,装修十分豪华,在当时来说绝对是高档次的。妈妈一看就是个直爽干练的家庭主妇,谈话中说到对孩子的管教,她不无得意地表示: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父母,因为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都是她一手拉扯大,一手培养出来的,形成了十分严厉的管教方法和手段,很有权威性,在孩子面前绝对说一不二。她还举例说明:“饭桌上孩子一念叨今天班里或者学校里发生的事,我就会命令她住嘴,吃饭就是吃饭,没人愿听你们那些破事!”甚至对这惟一的女儿还施用打、骂、拧的管教手段,真是令人不可思议。而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位身为军人的父亲,一脸严肃地向我“控诉”自己女儿的不懂事:“她姨家有个小弟弟,每次来我只要和孩子亲热,或抱一抱,或亲亲脸蛋儿,她就会不高兴,把孩子抢到自己的房间,对人家孩子乱发脾气。”
这位糊涂的父亲怎么就不明白您女儿这种举动的潜台词呢?显然她是在嫉妒,她所渴望的父爱您无私地送给了小表弟,而对她却只是一味的苛求,她很自然地就产生了“爸爸不喜欢我,因为我是女孩儿”的想法,这能怪孩子吗?当我剖析了孩子的心理后,她妈妈回忆说:“怪不得,家里有一只大绒毛玩具猴子,我有时抱一抱,拍一拍,她立即给抢过去扔到一边。”也就在此时,我完全了解了她为什么那么在意老师搂一搂她的肩膀,拍一拍她的腿,因为从小到大,严厉的母亲、刻板的父亲给予她的关爱相对少了一些,或者说爱的方式有缺憾,使得孩子已经产生了“没有温暖”,“不被喜欢”的心理障碍。
这次家访对她的父母有所触动,尤其是母亲十分坦率地承认过去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以后一定会加以改进。没过几天,这个女生十分欣喜地向年级组长、语文陆老师说:“您看我最近胖了吗?我妈给我订牛奶了,昨天还给我买了草莓。”陆老师转告我后,我知道她还会把这“喜讯”亲自来向我报告的。果然不出所料,没过两节课,她就喜滋滋地把那一番话向我重复了一遍。我心中酸酸的,孩子多么容易满足啊!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独生子女来说,一袋奶、一盒草莓又算得了什么?可以说孩子并不缺这口吃的,她的家庭也不缺这份钱,孩子欣喜的是爸爸妈妈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心声,了解了自己的想法,满足了自己渴望得到的爱。
以上几个案例的典型特点都是父母不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在想什么,不清楚孩子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是什么。连起码的了解都没有,怎么可能达到理解的境界呢?
二 高明的家长会倾听
正值青春期前后的孩子最怕也最烦家长的唠叨。
我对初一年级两个班近10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感觉家里爸爸妈妈(主要是妈妈)爱唠叨的居然占了95%以上。孩子们为此而叫苦连天,恨不能让我组织一次对“唠叨妈妈”的控诉和声讨会。问到他们“面对唠叨的应对办法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基本是“装听不见”,“不理她,让她唠叨够了”,“她说她的,我干我的”,“说急了就顶撞几句”。而据我所知,如果是初二、初三的孩子就极有可能因此而与家长发生正面冲突,甚至于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显然妈妈们的唠叨根本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效果。一般来说唠叨完了的效果无非是:一、痛快痛快嘴;二、孩子或不理会或顶撞而惹一肚子气;三、拉大了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上的距离。而第三个后果对孩子的成长最为不利。它阻塞了孩子与家长交流的通道,封闭了孩子的心扉,堵住了孩子的嘴。
有人会说你这可有点儿危言耸听,哪会有这么严重?我敢负责任地说,有!我在本章开头引用《孩子的真心话说给谁听》里面的一段调查不就证实了吗?——“九成的孩子不愿把心里话跟父母说”。而这九成的孩子基本都集中在12岁~18岁这个年龄段,也就是生理上的青春期,心理上的断乳期。这恰恰是一个最有想法而又很不成熟的时期,最爱发表看法而看法又不容易准确的时期,最希望有人倾听、有人理解、有人解惑的时期。可是我们的家长们却十分专横地把“说”的权利留给了自己。说自己的苦心;说自己的希望;说自己的要求;说自己孩子的缺点,说别人孩子的优点;说孩子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说、说、说……说多了就是孩子们听腻了的“唠叨”,而孩子们只有当听众的资格。他们也有一肚子的话无处倾诉,还自我解嘲为“没办法,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我认为这不但表达了孩子的一种无奈,也体现了孩子们对家长的一种宽容。
我接触过的许多家长也表示,我知道我唠叨得太多了,也知道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