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控制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理控制术-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大部分认识都会始终有效和有益,虽然这让人悲哀,却是事实。

当然,从那时起,我们对人的思维运作方式的认识已经呈指数倍扩展。这主要应归功于计算机行业。我们着手组装一台“电脑”并在其中构建目标追求机制时,必须揭示并利用某些基本原则。揭示这些原则之后,科学家开始扪心自问:计算机的运作方式是否也是人脑的运转方式呢?造物主在造人时,是不是已经赋予一种比任何“电脑”或制导系统(它们尽管由人类构想、却遵循相同的基本运转原则)更神奇、更非凡的伺服机制呢?在罗伯特·威纳博士、约翰·纽曼以及其他一些著名控制论科学家看来,其答案是无可辩驳的“是”。

你的内置制导系统

每种生物都有一个内置制导系统或叫目标追寻装置。造物主将它放在那里,帮助该生物实现自己的目标——泛泛地讲,就是帮它“活下来”。在较简单的生命形式中,生活的目标其实不过意味着个体和物种在物质世界中的存活。动物中的这种内置装置仅限于寻找食物和住所、避免或战胜敌人和危险,以及繁衍生息以便确保物种生存。

对人来说,生活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生存。人具有动物不具有的某些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对人来说,“活下去”的应有之义,就不只是指在物质世界存活和延续香火,而是还需要得到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人的内置成功机制与动物相比,在范围上也要广得多。除了避免或战胜危险以及帮助种属延续“性本能”之外,人的成功机制还能帮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明创造、吟诗作赋、经营企业、出售商品、探索科学新领域、获得更多安宁、形成更优良的品性或者在其他活动中取得成功,而这些目标最终都与“活下去”紧密相连,或者说,正是这些目标使生活更加完美。

承认你拥有这样一种成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本能怎样起作用

松鼠并不学习怎样收集坚果,也不必懂得应该将坚果存起来以备过冬。春天出生的松鼠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冬天,然而,在出生那年的秋天来临之际,你却能看到它们忙着储藏坚果,以便在没有食物可采集的冬天来到时享用。鸟儿不必学习筑巢,也不必学习如何导航,然而却可以飞到千里之外,有时甚至要飞越公海。它们既没有报纸或电视提供天气预报,曾经探索或迁徙的头鸟也不会给它们著书,为它们指出地球上哪些地方比较暖和。尽管如此,鸟儿却“知道”严冬何时迫近,准确地知道哪些地方气候宜人,哪怕这些地方远在千里之外。

在试图解释此类现象时,我们通常会说,动物身上有某种“本能”在引导它们。分析所有此类本能之后你会发现,它们能帮助动物成功地应对环境考验。简言之,动物有一种“成功本能”。

人同样也有成功本能,而且比任何动物的成功本能都要神奇和复杂得多。然而我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一事实。造物主赐予我们的财富一点都不少。从另一方面讲,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感到庆幸。动物无法选择目标,可以说,它们的目标(自我保护和繁衍生息)是事先预置的。它们的成功机制仅限于这些被我们称为“本能”的内置目标图像。从另一角度看,人具有动物不具备的某种东西:创造性想象。因此,和一切生物相比,人不仅仅是创造物,也是创造者。有了想象力,人就能构想各种目标。通过运用想象力或“成像”能力,人靠自己就能指挥自身的成功机制。

你也许会说动物的特点是没有灵性的“硬件连接”,这话说得也对。而我们却可以操作软件,还可以不停更改自己的输出结果。

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公式:

我们通常认为创造性想象只适用于诗人、发明家等人。但是,想象力其实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中都具有创造性。尽管各时代的严肃派思想家并不知道为什么想象力能使我们的创造机制发挥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但他们和头脑冷静的务实者一样,都发现了这一事实,并很好地利用了它。“想象力统治世界”,拿破仑说。“想象的能力是人类活动中最伟大的根源,也是人类发展的主要源泉……破坏了这种能力,人的生存条件就会变得像畜生那样变动不居”,著名苏格兰哲学家杜戈尔德·斯图尔特如是说。

“你可以想象你的未来”,讲求实用主义的企业家亨利·J·恺撒说。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成功,归功于对创造性想象积极而肯定的运用。

当代商业领导人也承认想象的意义和力量:不妨思考一下想象力在星巴克咖啡店迅速崛起中所起的作用。该店执行总裁霍华德·舒尔茨在自己的图书《向它倾吐肺腑之言:星巴克怎样一杯一杯打造出一个公司》中,就谈到他怎样在意大利城镇的大街小巷闲逛,之后被路边的小咖啡店或蒸馏咖啡吧(那里挤满了快乐的人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甚至充斥着浪漫色彩)所吸引的故事。如舒尔茨所言,他看到了一个彻底改造这种日用品(即咖啡)的商机。他写道:“如果它能引起你的想象,它也能引起别人的想象。”

今天你拜访的星巴克店便是舒尔茨想象的结果。正是他的努力,再造了意大利人以及他们的蒸馏咖啡吧那浪漫而令人愉悦的体验。如今,这些咖啡吧在你所在的市区和购物中心随处可见。

舒尔茨先生写道:“每个斯塔巴克斯咖啡店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提高顾客看到、摸到、听到、闻到或尝到的一切事物的质量……当你走近一家斯塔巴克斯咖啡店时,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几乎永远都是那种气味。气味要比任何其他感觉都能更强烈地促使你记忆,它显然在吸引客户来到我们咖啡店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要想保持这种纯净的咖啡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随后继续描写他们怎样着手禁烟(随后不吸烟便成为规定)、怎样为了保持地道的咖啡味而不出售某些食品、怎样只精心选择某些特定主题的背景音乐,以便使蒸馏咖啡机工作的嘶嘶声和舀新鲜咖啡豆的金属调羹发出的叮当声能声声入耳,如此等等。而这些体贴入微的设计都需要想象力!

霍华德·舒尔茨“创造”斯塔巴克斯的经验与沃尔特·迪斯尼“由想象到现实”的非凡领导才华相互映衬。随便拿起某件迪斯尼的小玩意仔细看看,你便会注意到想象力催生出的令人吃惊的人性关怀。迪斯尼的旧交以及苹果电脑、通用电器等公司的创造性思维顾问迈克·万斯,在他的书作《跳出框框思考》中,对于迪斯尼乐园里“蓝色港湾”饭店的创立(这种构思随后又被迫斯尼世界复制)给出了这样的看法:

如果你正在以某种新奥尔良的主题设计一家饭店如“蓝色港湾”饭店,你在脑子里会怎样描绘它呢?路易斯安那河口的乡村?看不太清楚的沼泽?还是别的什么?没有电光火石般的想象和灵感,任何朦胧而神秘的沼泽也无法描绘成功……在过去的新奥尔良上空回荡的那与众不同的气味如何?烤咖啡与菊苣一起掺杂,再加上法国街区那地道的情调。新鲜咖啡的菊苣气味,在饭店空调系统中穿梭回荡……背景音乐中迪克西兰爵士乐的旋律,再加上蟋蟀那富有特色的喳喳声和孤独的班卓琴的声音,使你从很远处就能辨别出一种懒洋洋的悠闲曲调。

迈克说,至于这样那样的细节如何一一分开,你也许辨别不出,但如果联在一起,它们就能带你前往一个不同的时空。

其实,每个参观过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世界的人(无论是儿时还是长大以后),都会再次欣然前往——来到这里的人,100%都是回头客!这种繁荣景象并非偶然,是想象的力量得到了最实际的应用,使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也有许多人浪费了自己的想象力,随它消耗在漫无目的的白日梦和奇思异想中;没有真正意识到一旦有意运用它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太阳光如果四散照射,会让你觉得稍有点温暖,但如果用一把放大镜通过某种方式聚焦,它便能生火燃烧。

漫无目的的想象会让你得到茶余饭后的消遣和娱乐。如果自觉地运用,它则能有效规划你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你的自动成功机制,使它帮你实现一切选定的目标。

你的自动成功机制怎样起作用

你不是一台机器,不是计算机。但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讲,你手头拥有一台威力强大得可怕、与计算机相差无几的成功机器任你支配。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组成了一台供你使用的伺服机制,它的运行很像一台计算机,一台追寻目标实现的机构设备。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构成的目标追寻机构,能够自动操作以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很像一个自动搜寻的鱼雷或巡航导弹自动搜索目标,并径直向目标发起攻击。

你的内置伺服机制既起了“制导系统”的作用,自动引导你朝正确方向实现既定目标,或者针对周围环境作出正确响应;又起了“电脑”的作用,能够自动运行以解决问题、给你想要的答案,并提出新观点或新灵感。

“控制”一词来自希腊单词,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舵手”。伺服机制的结构设计,使其能自动沿着正确方向“导向”某个目标、靶子或“答案”。1948年,物理学家罗伯特·威纳开始用“控制”来代表动物、人和机器的操控与沟通这一研究领域。通过心理控制,我们将学会更有效地与自我意象沟通,并通过自我意象与外界沟通,从而更好地控制我们身上的伺服机制。

伺服机制既能成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也能成为一种自动失败机制,这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象让它得到什么样的“出发令”或“程序”。

把人脑和神经系统想成某种形式的伺服机制、按照控制学原则进行操作时,我们就会对“为什么人会那样行为、何以会出现那些行为”这个问题有全新的见解。

我决定将这一新概念称为“心理控制”,即应用于人脑的控制原则。

我必须再重复一遍。心理控制术并没有说人是一台计算机,而是说我们拥有一台可供自己使用的计算机。让我们看看计算机之类的机械化伺服机制和人脑之间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认识两种通用类型的伺服机制

伺服机制大体可分为两类:1.靶子、目标或“答案”已知,其工作目标就是接近它或得到它:2.靶子或“答案”未知,其工作目标就是发现它或锁定它。人脑和神经系统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一种的例子是自动导向的鱼雷或拦截导弹。靶子或目标是已知的——如一艘敌舰或敌机。伺服机制的目标就是接近并摧毁它。此类机械必须“明白”它们将要攻击的是什么目标,它们必须有某种推进系统,将它们沿着与目标方向大概一致的方向推动。它们还必须装备“传感器官”(雷达、声纳、热感知仪器等等),从目标处获取目标信息。这些“传感器官”使机械始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处在正确路线上(正反馈)、什么时候机械出错并偏离了轨道(负反馈)。机械对正反馈并不产生响应,只是继续做已经做着的正确的事、保持原态即可。

然而,在响应负反馈时,必须有某种矫正装置。当负反馈通知机械偏离航向时(比如太靠右),矫正设备便会自动转移方向以便引导机械再回到左边。如果矫枉过正,前进的方向过于偏左,这一错误又会通过负反馈告知机械,于是矫正装置又将“方向盘”移向右边,以便引导机械回到右边来。鱼雷通过前进、出错、持续矫正错误这一程序来实现攻击目的。通过一系列“之”字形前进路线,它便能“摸索”出前往目标的路径。

罗伯特,威纳博士曾在二战中率先研发了目标追寻装置。他相信,无论执行什么样的有目的行为,哪怕在简单到从桌子上拿一支铅笔这种目标追寻的情景下,人的神经系统都会出现与前述内容十分相似的现象。

我们之所以能实现从桌子上拿铅笔的目的,是由于一种自动机制在起作用,光靠“意念”或有意识思考不行。有意识思考所做的,只是选择目标、通过欲望将其付诸实施,并将信息传输给自动机制,以便你的手能连续不断地纠正前进路线。

威纳博士说,首先,只有解剖学家完全了解拿铅笔这个动作涉及哪些肌肉的运动。就算你也知道,你也不会有意识地对自己说:“我必须收缩肩部肌肉以抬高手臂,现在,我必须收缩三头肌以便手臂向前伸,等等。”你只是头朝前用手拿起铅笔,并不会有意识地给单个肌肉下命令,也不会精确计算肌肉需要收缩到什么程度。

当你选择了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时,剩下的事交给某种自动机制去完成即可。第一,你以前拿过铅笔,或做过类似动作。自动机制已经对你需要怎样的正确反应“心中有数”。其次,自动机制要运用你通过眼睛提供给大脑的反馈资料,这些资料或信息会告诉它“在多大程度上铅笔拿不起来”。这种反馈资料使自动机制能持续纠正你的手部动作,直到你的手够到铅笔为止。

拿起一支铅笔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一动作同样激动人心,因为上面描述的,我们用于拿起铅笔或执行某种其他日常微不足道的任务的细小过程,和用于实现复杂得多、看似棘手得多的其他任务的过程一模一样。让人兴奋的是:你“主宰”着这一过程,并在不停使用它。你不需要任何其他力量来实现目标,仅此而已。

换言之,如果能拿起一支铅笔,你就能自信而雄辩地面向众多听众发言,或者写出引人注目的广告词、经营某项事业、玩高尔夫,无论你想干什么,就能干好什么。因为你已经“主宰”了这一“过程”。

婴儿在伸手去够拨浪鼓时,要学会运用自身的肌肉,以矫正手部动作,这一点非常显然。婴儿的脑海里几乎没有储存任何可供利用的信息。他的手在拿拨浪鼓时会左右蜿蜒前进,明显有些抖抖索索。随着这种学习的深化,他在纠正动作时也越来越精确。我们在刚开始学习驾车的人身上,也能看到这一点:新司机在驾车穿过街道时,总是“矫枉过正”、呈“之”字形前后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