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滶没让王直等太久,很快便前来游说。说来说去,还是为投降大明的事。
于是两人在一种比较特殊的氛围下,单独见着了面。王滶见了王直,没有把这个失势的干爹,当成阶下囚。照旧依着父子之礼,请了安,然后才向王直“禀告正事”。王直冷眼相看,到了如今这份田地,自然是把这干儿的贼心看透了。
王滶说:“义父,当初您为了改革开放,宁舍前程与性命。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为何又坚决不依呢?”
王直冷冷地回道:“对于我解放军,‘改革开放’就像是鱼,而‘东进图强’如同熊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王滶愣了半晌,似乎也在考虑,然后说:“既然义父有这‘鱼与熊掌’之说,孩儿倒是认为这‘鱼与熊掌可以得兼’。”
王直哈哈一笑,暗想,解放军若是要“改革开放”,只能投降大明,顺应招安,而且也未必能得定数;解放军如果坚持“东进图强”,大方略上,便要下放弃“改革开放”的决心。因为这两个目标,一个往西,一个向东,本就是反的。王直笑罢,说道:“鱼与熊掌,怎能得兼?贪心不足,必造报应。”
王滶说:“我解放军先顺应朝廷的意思,净海平乱。成功之后,朝廷自然不会食言,实行改革开放。此时再东进图强。不是鱼与熊掌都得兼了。”
王直一愣,瞬即双眼中又闪过一道精光。是啊,原本怎么没想到,“改革开放”可以与“东进图强”并存呢?但这“鱼掌兼得”的方案,到底有多少可行性呢?想那500年后的21世纪,为了能维持“改革开放”所需的良好国际环境,解放军可是一直甘受欺凌,忍辱负重。而像“西进”、“东进”、“南下”、“北上”之类的,说便说了。因为“改革开放”的关系,也没法真正付诸实施。否则就冲国家遭受的侵略,早该动动筋骨,给不识相的跳梁小丑们一点教训。
但再一想,500年前可不用顾忌什么国际环境。诸欧洲列强,一旦得了势、称了霸,都是拼命向外扩张。说不定,这时候的“改革开放”真的可以和“东进图强”并存。解放军也能来个“鱼掌得兼”。
三百三十四、种族难题
更新时间2013720 15:02:44 字数:1181
事关重大,王直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毕竟人生如棋局,紧要时,“一招错,满盘输”。王直又属于典型的笨脑子,转弯不易,自然需要更多时间考虑。王滶也不逼王直当场表态,愿意给这个义父多些时间,好好想想。
这一晚王直根本就没睡,要知道,原本他可是头脑简单、躺一会便睡着的主。但是为了解放军的将来,为了“改革开放”与“东进”,不得不失眠了。
回头走“改革开放”的老路,到底应不应该?王直很是踌躇。因为极可能是身败而亡的下场。而且从任何角度说,解放军都不该向腐朽没落的封建势力投降。
反观“东进”,一旦成功,历史和现实意义都是无比巨大的。短期来看,是消灭了两个潜在性的强敌。长远来看,是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性胜利铺平道路。
但是有一个几乎致命的问题,藏在里面。仍旧是涉及中日矛盾的种族难题。解放军成功殖民北美后,自然会大规模地向那边移民。这是未来500年的历史中曾经发生的。不过那时大力往那边移民的,主要是英、法两国的百姓。解放军为了开发北美,必须转移人口。但这人口该从哪来呢?答案似乎是唯一的,只有出自日本。
解放军除了北美外,只有日本这一个基地。虽然解放军大多为大明人,但像开发北美这么一个广袤的区域,光凭解放军本身,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发动普通民众,而且也只有日本人可选。
大明正实施海禁,从大明转移人口到北美,完全是不现实的。除非是黑暗的人口强掠,如同欧洲人对于非洲所做的那样。当然,解放军是肯定不会采用这种极不人道的非法手段。
这样一来,一个很关键,又很棘手的问题就会出现。日本人会在北美大肆繁殖,然后随着解放军扩张的脚步,散布到世界各地。
虽然中国最终将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如同20世纪中后期的美利坚,甚至有可能完全统一世界,顺利达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任。但这样的中国,真是王直愿意看到的吗?从种族上看,是不是也可以称作“另一个日本”?!
虽然解放军占领了日本后,中日该称一家了;等解放军占领了北美后,中美也是一家了。但就算是做了夫妻,成了一家人,这种族的问题还是得重视。毕竟种族可是关系着传承、关系着祖宗。
要解决只有一个办法,促使大明改革开放。在未来解放军东进的时候,利用大明的移民来开发北美。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防止日本人种的过度扩散。
但大明的改革开放有风险啊。解放军和大明都已经彻底交恶过了。谁知道这次朝廷假惺惺的招安,包藏了怎样的祸心。解放军里的其他人估计麻烦不会很大。作为首领的王直,命运就堪忧了。就像赤壁之战前,若是孙权投了曹操。孙家的大臣们,日子照样过,该有的职位和待遇,不会怎么变。可孙权的下场就难说了。
谁白了,王直若是还想着让大明实行改革开放,就得又押上前程和性命,赌上一回。但是如果大明不改革开放,解放军的东进就会遭遇种族难题。就算中国最终能统一世界,换个角度看,是不是日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为了大明的改革开放,王直似乎很有必要,再去赌一把。王直也因此失了一夜的眠。
三百三十五、决定应召
更新时间2013720 15:03:55 字数:1030
第二天清晨,一夜未合眼的王直在迷迷糊糊中,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而且是非做不可的决定。那就是接受大明的招安,并促使大明“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
其实人的许多重要抉择,往往都是在神智不清的时候,下了决心。因为只有这种时候,最容易改变固有的观念和判断。就像马云在蹲大便的时候,想到要让“淘宝”改名叫“天猫”。而脾气很倔的人,一旦做了决定,又是很难回头的。王直和马云好似同属这一类人。
决定“应召”,可不一件小事。这直接关系到解放军的战略走向,甚至是存亡大计。“东进图强”无疑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有利抉择。但是王直现在却变了主意,西去大明,接受招安。不仅个人的命运,变得凶险难测,而且连带使得解放军队伍同样前途未卜。
但王直觉得有必要这么做,不单是为了“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解放军“东进美洲”之后,可以从大明调送人口,去搞殖民开发。王直是傻瓜,所以他永远把“爱国”摆在第一位。而不是像某些人,习惯于口头上义正言辞地表态,而实际作为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既然王直重新下了决心,那么很快整支解放军主力都因这巨大战略调整,而牵动起来。战士们是否跟随前往大明,全凭个人意愿。不想去的,可以先留下。王直这么做,其实是在预备后手,毕竟“改革开放”只是先期目标。日本,解放军还是要来的;美洲,解放军也还是要去的。解放军东进的意图并未改变,仅仅是推后而已。不想现在过去大明的战士们,未来就可以是东进的骨干力量。在王直的眼中,这些人反倒更忠诚。相比之下,吵着嚷着,要回大明,接受招安的王滶及其同伙,在王直看来,是革命的败类,属于最不忠诚的份子。正好,趁着招安,把他们都弄到大明去,省得最终影响革命大计。
其实王直也非常清楚一点。那就是去了大明之后,自己有可能再也来不了日本。因为这趟招安之旅,异常凶险,很可能自身不保。若是丰臣秀吉此前,没有大举攻明。情况应该可以好上许多。就如今解放军与大明双方之间这种敌对局面,前往应召,后果极可能不堪设想。
但为了“改革开放”大计,更为了后续的“东进图强”,王直只能舍身犯险了。
若是随便换一个聪明人,站在王直的立场上,肯定不愿再去大明。但王直是傻瓜呀,而且是真正爱国的那种傻瓜。
驻守东京附近的解放军主力预备一分为二,一部分留下候命;另一部分南下长崎,经由那里,转去大明。解放军难得控制了日本,革命果实不能轻易舍弃。因形势需要,只能先做此调整。
但在去往大明应召之前,王直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回去尾张,同那边的亲人、兄弟都道个别。因为也许便是永诀。
三百三十六、托付后事
更新时间2013720 15:05:35 字数:1050
既然义父王直已经答应招安,王滶倒也不再为难,重新给了自由。王直单独召见了河尻秀隆,向他交代后事。
河尻秀隆甫一见王直,就跪地不起,痛哭认罪。说着:“都是我屡犯糊涂,加之保护不周,才让主上受了如此委屈。”
王直连忙上前将之扶起,劝道:“你不必自责,算起来,我身边的人属你最忠心。”是啊,似乎已经有太多的人,纷纷背叛了王直。早先织田家的亲人和臣下们姑且不算,如今大哥、三弟、义子、洋人和盟友也都如此。也难怪王直备受打击下,决定改变革命路线,重新选择“改革开放”。当年太祖也不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这种事,所以才想着变换方针,在文化观念、意识形态方面,重搞革命。革命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身边的战友、亲人,都改变了思想观念,与自己不齐心,与革命不相符。
河尻秀隆依旧大哭着,说:“这一回要不是我误判形势,断不至于让主上受困,又不得以答应了贼人的要求。”
王直说:“去大明也好,既可以完成改革开放的心愿,也可以顺带支走这些叛逆。如今我最能够依靠,也只剩下你了。我离开这里之后,你给我统好军队。等我到了大明办完事情,就会回来。我解放军的基业不能丢,革命也还得继续。”
河尻秀隆一见,连忙又跪下接令,同时说道:“属下得令,必定全力以赴,万死不辞。若再出差错,一定切腹谢罪。”
王直又一次将河尻秀隆扶起,叹了口长气,说:“你可不能死。我不是说了,我现在只有指望你了吗?我这趟凶多吉少,若是死在了大明,你就带兵去尾张,辅佐少主。不可让我王…织田家断了香火。”太祖到最后只能信任一个华英雄。此时此景,何其相似。
河尻秀隆说:“既然主上这次去大明会遇到危险,就让我随同护卫吧。就算是死,我也让我拼在前面。”
王直又叹了口气说:“你是扶桑人,不适合去大明受招。”
河尻秀隆一愣,问:“主上不也是扶桑人吗?”
王直这时倒也愣了,自己在潜意识里,一向不认为自己是扶桑人。虽然穿越到了500年前,还是觉得自己仍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未真正考虑过自己,其实也是扶桑人。如果自己真算扶桑人,那么同样也不适合去大明受招。但自己确实不应该算扶桑人,可也不是大明人,这招安确实存在问题。还是那个剪不清、理还乱的身份问题。苦恼了王直这么久,依旧总是阴魂不散地在关键时刻冒出来。穿越者的身份问题,永远是个悲剧啊。
王直愣了半晌,只能回道:“但有许多人都把我错当大明人,不是吗?”王直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带着身份问题去招安,会引来多么可怕的后果。既然不是大明人,怎么可以接受大明的招安?一旦身份成疑,甚至暴露,这主招安的和被招安的,岂不是都要糟。
三百三十七、绕道尾张
更新时间2013728 3:38:24 字数:1020
王直在东京附近下了海,乘船开赴尾张。同行大小船只共50余艘。解放军的舰队大部留在长崎,陆军主力驻扎于东京一带。此番受招,战士们大多行陆路,赶往长崎。王直由于要绕道尾张,还是行海路方便,隐蔽性也更好。毕竟另一个织田信长的身份,哪怕是万不得已,也不能泄露。解放军的首领只能是新中国的人,不是吗?
已至深秋,临近冬天,海风湿冷。王直一下了海,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按理说,解放军大致控制了日本,王直也顺理成章称起了“日本王”。实在犯不着放弃大好革命形势,冒着生命危险,去应这种鸟安。个中滋味,也只有王直最清楚。的确是非常无奈,有苦难言。可以说,干儿子王滶造下的孽最大。为了防止王直变心,王滶也一起下海,并且与王直同船。而船上的人,除了王直外,全是他的亲信。摊上这种干儿子,王直真大发了。对比起来,还是人家郭氏美美仗义。起码某种好处没有少给干爹,不是?虽然一向谣传王直好男风,但王直确确实实不好这一口。更具优点的是,人家郭氏美美也没把干爹往绝路上逼。怎么说,王滶对自己的干爹都算“大不义”。而王直作为这个干爹,自然是苦死了。幸好这次招安的主要目的,还是冲着“改革开放”,纵然不一定成功,王直还是能有个慰藉和盼头。
船队在那古野靠岸,由于事出突然,倒把林新秀贞吓了一大跳。织田信长就是日本王的消息,自然就瞒不过他了。林新秀贞到底是织田家的老臣,虽然过去对织田信长有些不满,但其本心还是忠于织田家的。忽然间得知,织田信长就是如今声名赫赫的日本王。自然是前嫌尽去,欣喜万分。大悔自己长期有眼不识泰山,觉得织田信长非但不是傻瓜,而且是旷世奇雄,让人毫不觉察中,已经拿下了整个扶桑。一枝梅果然就是一枝梅。要不是织田信秀,在死前不久,向自己透露讯息。自己也根本想不到,犹如扶不上墙的烂泥般的傻瓜,竟然就是那轰动一时的奇侠。当然,这回的震惊更大了。织田信长竟然也就是如日中天的日本王。只是不知道,织田信长为何连这个身份也一样隐瞒。在老家尾张都秘而不宣。虽然不合常理,但织田信长暗中做出来的事,哪一样不惊神泣鬼、匪夷所思。也就不深究了。心里倒是非常后悔,当初织田信长看上自家婢女的时候,为何要使出那种手段。若早知织田信长是这等人物,一定将那叫朝日的女子拱手相送。
王直特意命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