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压着丰臣秀吉,不能让他再出头。
松冈则方皱起眉头,长叹一口气。
王直想到什么,便说:“不要这样。我刚得了样东西,对我们进攻美浓,会有很大的好处。”接着,便把信从身边拿出来,交给松冈。
松冈将信打开看了,显得有些疑惑,问:“这份道三的遗书,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王直说:“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只要我们说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
松冈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说:“我一向都认为你是很正直的人。何必要搞这么一个东西出来。现在义龙弑父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我们在道义上已经占了优势。而且我解放军的实力也足够强大。似乎没必要用这种不光彩的手段吧?”
王直说:“信虽然是后造的,但里边的内容,绝对是道三的本意。他不仅早就打算将美浓送给我,而且还写过类似的一封真正的遗书,只可惜被销毁了。”
松冈颇有些动容,说:“就算将美浓送给你,是道三的本意。但你另造这么一封遗书,难道不觉得是对已死之人的亵渎吗?要知道,这位死者还是你的岳丈?作为一名武士,必须要有端正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王直对松冈严厉的语气,非常感冒,说:“你这是在教育我吗?虽然你是我的结义大哥,但我也不允许,你用这种口气和我说话。”
松冈张了张口,似乎还想说什么,无奈地又闭上,然后还摇了摇头。
王直见松冈的神色间,明显带些愤懑,似乎在强行压抑火气。暗想着,这位结义大哥确实对自己已经有了很大意见,只是还在维持表面和气罢了。难道暗杀自己的刺客,真是与他有关。
王直试着提到:“我听说,信行在鬼武者那里用高价买我的性命。可笑的是,他并不知道我和鬼武者组织之间已经有了非比寻常的关系。”
松冈听了这话,脸色一改,说:“难怪,我先就怀疑,他是这次刺杀的主谋。看来错不了了。”
王直死死地盯着松冈的脸,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点什么,问:“你认为我该怎么处置他呢?”
松冈说:“像这种人若是不杀后患无穷。”
王直问:“你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把握,认定信行是主谋?”
松冈说:“信行下边的那个林新秀贞,上回被我打败之后,在那古野收罗了一批工匠,暗中造枪。我想,这次刺杀用的枪,定是出自他那里。所以说,这个人也该杀。”林新秀贞被松冈击败后,惶惶不可终日,为求自保,对火枪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感。因为王直曾在那古野造枪,不仅留有现成的工房,也顺带培养出一些当地籍的懂制枪的工匠、伙计。前段时间,整个尾张大乱,缺乏管制,倒让他暗中凑齐了一班匠人,私自开炉造枪。
王直想了想,说:“刺客没有抓到,证据也不足,不能草率地给这两人下死罪。”枪是不是真得出自林新秀贞那里,不能只凭松冈的推测,下判断。毕竟林新秀贞私自造枪的时日还短,而那把刺杀用的枪精工细作,已经有相当技术水准。
松冈大为不满,说:“以尾张现在的律法,私自造枪,便是死罪。更别提林新秀贞和信行一干人都是叛乱的主谋。他们对您一直存有大不敬之心。就算不能完全肯定这次的刺杀与他们有关,这样的人也绝不能再留着。”
王直说:“我前次已经答应赦免他们的罪过。信行是我的亲兄弟,林新秀贞是我父亲的重臣。我不能随意就治他们的死罪。”
松冈有些火了,说:“那么将他们抓起来,一直关着,总可以吧?否则,下次他们绝对还会加害你。”死刑不行,退而求其次,来个无期。也可以是解决事情的办法。
王直又想了想,觉得松冈今天的态度有些奇怪,显得过于激动。王直本就怀疑松冈有问题。那么他这么急于给信行和林新秀贞落罪,是不是在给自己开脱呢?因此,王直说:“在没有切实证据之前,还是算了。”
松冈彻底火冒三丈,忽地一下站起来,拍桌子吼道:“好你个织田信长,日吉丸是你结义兄弟。对你完全是忠心耿耿,并且立功无数,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将他长期监禁,甚至还起了杀心。而就是你的亲兄弟,一直都在对你不利,用尽手段来取你的性命,你却放任他逍遥快活。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王直也猛地站起身来,一拍桌子吼道:“你凭什么资格,这样吼我。你对我也是大不敬。”
两人相互瞪眼怒视了一会,似乎立即就要动起手。松冈先松了气势,一咬牙,虽然饱含悲愤之情,还是毅然决绝地扭身出去了。
三百二十五、义子负我
更新时间2013623 10:04:08 字数:1516
松冈走了后,王直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事情非常不妙。若是松冈真的有了异心,那么把尾张的部队交给他出征,便是大不妥当。松冈还特别在意丰臣秀吉,想带着一同出征。如果松冈打的是这样的主意:与丰臣秀吉联手,领着出征的精锐人马,绕过美浓,直奔京畿,与那里的主力汇合。毫无疑问,凭借他俩在军中的威望,一定可以成功篡夺军权。那么王直根本没法翻身。解放军好不容易闯出来的大好局面,也拱手易人。失去了绝大部分武装力量的王直,下场不会比现在的丰臣秀吉好到那里去。松冈未必一定要带着丰臣秀吉去,仅凭着他个人在解放军中的威望,从老实巴交的河尻秀隆手里,夺取主力军权,也是绝对足够的。
王直想到这么一个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后,当然不愿再调兵给松冈,让他去进攻美浓。宁可等到自己伤好后,亲自出征。这事只能又拖下来了。
松冈和王直闹过情绪后,知道彼此伤了和气。虽然王直并没有依言调兵给他用来出征,也不愿就此事再与王直见面理论。
王直心理也郁闷得慌,开始接连一段日子,睡不好觉。对伤势的恢复造成了一定影响。好不容易,伤终于好得差不多了。
却有一个原本认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恶心家伙,又回来见他了。而且还是为了那个几乎让王直气得发疯的理由——接受大明的招安。王直心里当然更加不痛快了。想着,这个混账义子,对我这个作义父,如此大逆不道。我出于良心,准许他自己去接受招安。没曾想,贼心不死,还惦记着自己这个未被坑死的干爹,于是又转回来了。解放军的东进计划,是极具历史前瞻性与时代跨越性的。在英法等欧洲列强,还处于蒙昧、未觉醒状态,便进占北美。这将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就为了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贪官去哪,都逃脱不了祖国的怀抱,北美也必须占领。仅有行政区地位的北美的最高执政长官,也只能永远比大中华最高领袖低上一个级别。不存在同级别会面的可能。既然有了这种雄伟的计划,何必去向更封建蒙昧的明朝投降,若是真同意了,简直是傻得可笑。
但是王直还是不得不接见了这个逆子,因为他发现另有一个人大大地辜负了自己的期望,那就是河尻秀隆。这河尻秀隆竟然放下解放军的主力不管,亲自替义子王滶领路,从海上乘船到达那古野,更进一步带到清州城。
河尻秀隆长期作为王直的亲卫,确实非常忠心。但是太过于老实,甚至于呆笨。其实王直也不是个聪明人,被他中意,留在身边服务的,自然更加不堪。王直这时也只能暗中自怨,用错了人。王直之所以让河尻秀隆统领主力,就是怕如上回三弟丰臣秀吉拥兵自重般,使军权旁落。如今河尻秀隆显然是上了王滶的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而主力的军权只怕也会不稳。或许已被王滶这派人控制,也说不定。河尻秀隆资历不足以担大任,王滶在军中的影响力都要远大于他。就这么看,王直确实用错了人。但无论是丰臣秀吉这一派,还是王滶这一派,都行事出错,不合王直的心意。除了河尻秀隆,王直在当时还真用不出其他人了。就像当年的太祖,最后不得不倚仗华英雄一般,也是没其他可选了呀。
既然王滶有可能已暗中夺权,王直便也不能在表面上太怠慢他。左右权衡之下,王直还是答应,见这去而复返的王滶一面。当然,第一时间还是命令河尻秀隆,尽快赶回京畿。为了节约时间,特意让他秘密走陆路。
王直也并非不知道,王滶千辛万苦地又从大明回来,肯定会有极强的企图心。但无论出现何种状况,王直都自认立场坚定,绝不会同意向大明投降。因为这不仅滑稽可笑,完全不可取,而且与解放军当前的战略有根本性的冲突。
三百二十六、严嵩的印信
更新时间2013623 10:04:51 字数:1540
自古干爹就难当,就像本朝作为干女儿的郭氏美美,反复折腾,不肯停歇,给背后的干爹闹出了多少意料之外的麻烦。当初走了便走了罢,在大洋彼岸,依旧本性不改,让原本已经放下心来的干爹,又把心给揪上了。可见此人流毒之烈。
王直也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这干儿子滚便滚吧,明明远赴重洋,还要带回来麻烦。真是天意如此,祸不单行。
王直极为勉强地同王滶见了面。没想到,刚一见面,王滶就使出了杀手锏,直逼义父王直的弱点,果真是有备而来。王滶带来了一些金银珠宝,说是当朝宰辅严嵩严相爷亲赏的,另还带了一封严嵩本人的印信。
对于财宝,解放军是不缺的。因此王直并没有太放在眼里,但是对于严嵩亲书的印信,却是有很大兴趣。连忙拆起看了,不曾想,里边除了对王直的赞许和肯定外,竟然主动提到,只要王直肯归顺朝廷,帮助平复海乱,他愿意牵头奏请,以准东南沿海“解禁开市”。
王直和严嵩还算是比较有缘分的。其实严嵩本人与整场东南沿海的乱局,都有莫大的牵扯关系。严嵩最主要的政敌正是因为任用闯下大祸的朱纨,而被一并治于死罪。后来因为王直,东南沿海终现转机,严嵩将功劳揽了,也是风光了一小阵。可是王直不肯轻易接受招安,要以什么“开市”、“改革开放”为前提条件。又弄得严嵩在朝廷里非常被动,于是任用王忬承继朱纨遗职,命他一定要想方设法,搞定招安王直这件大事。可惜王忬经验不足,才干亦缺,想用兵胁迫王直就范,结果将事情搞砸了。后来更是在丰臣秀吉的大肆进攻下,屡屡惨败。弄得背后的严嵩,也是灰头土脸。但是因为王忬的职务为他所荐,在其任上,严嵩不得不力保他,不被治罪。原因很简单,王忬一旦落罪,严嵩也脱不了干系。费劲力气,将王忬调任他职后,为闭人口舌,防止被政敌翻旧账。严嵩在第一时间,大义灭亲,以其他罪名,诬杀王忬。嘉靖皇帝认为严嵩在处置王直的问题上,颇为失当,引发形势恶化,很是冷落了他一番。幸亏峰回路转,解放军忽地又全撤走了。严嵩连忙又任用亲信胡宗宪,收复失地,平定盗乱。随着前线节节胜利,居功之伟,不在话下。皇上也对他这位三朝元老转变态度,格外器重,甚至可说言听计从。严嵩一时间得意忘形,不可一世。严嵩也知,自己的得势,完全是因为解放军的主动退兵。虽然不清楚王直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严嵩知道,如果解放军又打回来,自己便会受形势所累,重新失宠。于是又打起招安的主意,可惜虽然经过了亲信胡宗宪的一番大力运作,王直仍不上钩。倒是他那个义子王滶,带了些人船,过来响应招安。但王直才是真正的大鱼。严嵩仍旧迫切地想使王直接受招安,以保自身前程安稳。于是不惜犯禁,开出“改革开放”的诱惑条件。
严嵩算得倒准,“改革开放”确实是王直的软肋和命门。就算王直可以不把其他任何事物放在眼里,“改革开放”也照样是例外。要知道,王直曾经为了“改革开放”,一意孤行,甚至不惜放弃个人前程与性命。
王直将信翻来覆去地看了,细细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照着字面理解,严嵩对于朝廷“实行改革开放”,有较强信心和把握。但是首要条件还是,自己先行归顺,并帮助平乱。
“改革开放”确实是王直长久以来的愿望,可惜已被证明仅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而且就因为“改革开放”,王直失去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曾经遭受的欺骗,同样在提醒着他,不可轻信此类承诺。
王直不由陷入了激烈的内心挣扎。严嵩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郑重其事地在信上,加盖了他本人的相印。怎么说,可信度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但严嵩此人毕竟老谋深算,若然使诈,仅是以“改革开放”为饵,钓自己这条大鱼。而自己又一次犯傻中计,岂不是显得太低级。
王直若是真属于这个时代的人,肯定不把“改革开放”太当回事。不同之处,也正在这里。“改革开放”的诱惑力对于王直这个从500年后穿越而来的新中国人来说,完全可用“致命”来形容。真真实实地“要人命”。
三百二十七、太白金星
更新时间2013720 14:55:39 字数:1253
西游记里的太白金星是谁?吴承恩在世的时候,能当此名者,只有一人——那就是严嵩严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奈伴君如伴虎。悟空触犯圣怒,被砍了头。太白金星也因力荐招安,不久之后,被罢官抄家,晚景凄凉。但西游记里不能这么写呀,得艺术化地处理这一场悲剧。
严嵩此人如何,公正评价的话,亦有可取之处。三朝元老,位极人臣。本事和功绩,不能完全抹杀。严嵩是大贪官没错。但当时的官场,不贪者零星可数。严嵩得居高位甚久,怎会不腐化堕落。如果他不腐化堕落,来个孤家寡人、清者自清,也不可能在官场上如此得意。
大凡平民百姓的心思都一样,一位高官倒了,便大呼痛快。文人墨客也趁机口诛笔伐,连操祖宗十八代。墙倒众人推,骂倒台的贪官,既痛快,又没有风险。试问严嵩在位时,谁敢这么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了。不敢声张正义,只会来几下“伪正义”,装装样子。
骂的人多了,自然臭了。骂什么的都有。于是乎,任何有的、没的;做过的、没做过的,都盖到头上了。有话说得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贪官,大多没事,平平安安,一生便过去了。一旦摊上大事,先毁了自己不说,还会被骂得遗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