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用普通话问:“你们是什么人?”
那男子呆呆地盯着王直,却不回话。王直低下身,从旁边拾起一块石头,作势就要往那人的脑袋上敲去。
那人一怕,马上喊道:“都是好人,壮士手下留情!”虽然方言味极重,王直仗着普通话水平非同一般,倒也听懂了。
王直问:“好人?!做什么的?”
那人犹豫了会,说:“普通百姓,见着这边风光秀丽,又有古刹,所以上来游玩。”
王直听了,并不太信,又直起身,踹了他一脚。让他摔了个仰八叉。
丰臣秀吉拿过一把朴刀,用扶桑话说,来的这些人都带兵器,俘虏用的就是这把刀。
王直趁着那人没起来,上前踩住他的胸口,将手里的石头一丢,正好落在他脸边。继续发问:“既然是好人,为什么会带兵器?”
那人紧张地说:“海盗盛行,带兵器都是为了防身。”
王直问:“说实话,你是干什么的,否则今天就把你削了。”接着抽出随身的佩刀,示意起来。
那人虽然害怕,却嘴硬起来:“死则死矣,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直哈哈一笑,反倒移开踩着的腿,将刀插回鞘里,说:“你这人倒有趣,叫什么名字?”
那人躺在地上,继续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淮人吴承恩是也。”
王直听得这名字好生熟悉,突然如同拨得云开见月明般,想到了什么。连忙将那人从地上拉起来,还说着:“久仰大名,没想到能遇见先生本人。”
那人摸不着头脑,愣愣地被拉着站起身,很不确信地问:“你听说过我?”
王直说:“何止听说过,还看过你写的《西游记》。”
吴承恩更加糊涂了,说:“我写过文章无数,不记得有这么一篇。”
这回轮到王直糊涂了,敢情搞错,大明地广人稠,同名同姓应该比较多。便问:“你真的没写过《西游记》?”
吴承恩犹豫了会,点头哈腰,说:“写过、写过,日子久,有些忘了。”
王直一听便高兴了,继续拉着他的手上下摇了摇,说:“这么好的小说,写过后,怎么能忘呢?想我从小就看呢。”
吴承恩带着些疑虑,说:“原来是这样…那你把我放了吧?”
王直说:“这怎么行?在我这边先作几天客人。你不是想游览岛上的风光吗?”
吴承恩想了想,说:“可是我同伙都离去了。我怕他们担心,还是早些走的好。”
王直笑了笑,说:“先生要走,自便。”
吴承恩回头看了看大海,说:“不如派船送送我吧。”
王直说:“这怎么行,我的船不外派。”
吴承恩有些急了,说:“那我岂不是仍旧走不了。”
王直说:“如果留下来做客,自然就会送你走。”
吴承恩思量了好一会,终于点头答应了。
一百十六、日本使节团
更新时间20111226 11:38:10 字数:1487
王直带着大伙,回去码头。吴承恩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也只能跟着一道走。丰臣秀吉见王直对这人很客气,不由好奇起来,询问缘故。王直随口敷衍,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奇妙,不由将目光聚焦,细细打量。
吴承恩察觉气氛不对,也有些紧张,边走边发问:“这些人打哪来,是做什么的?”
王直说:“从日本过来,是解放军。不知道先生又是做什么的?”
吴承恩说:“一介草民,落魄得很,只是多读过书。”
王直说:“听先生说话,便知肚里有些文章。才学不凡,值得钦佩。”
吴承恩说:“哪里哪里,还是孤陋寡闻得很。不知日本是在何方?”
王直说:“这个…你都不知道?!在东边,中间隔着海。”
吴承恩说:“还真是未听说过,他们既然叫‘解放军’,可是那边的官军?”
王直想了想,说:“差不多,算是正规军。”
吴承恩问:“既然是日本的官军,为什么要到我大明朝来,莫非想来攻打?”
王直暗想,解放军怎么会打大明呢,那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了自家人”,于是说:“当然不是,解放军是支和平、友好的军队,绝对不会对大明不利。”
吴承恩又问:“那来大明干什么?”
王直想了想,编着个理由,说:“解放军到大明来,是做参观、访问。”想着在21世纪,一国的军队到另一国进行友好访问,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吴承恩也想了想,好似明白了,说:“依你的意思,这些人是日本过到大明的使节团?”
王直仔细思索下,觉得如果真进行参观访问,确实是“使节团”性质,便说:“没错,就是使节团。”顿了顿,又说:“这次出使大明,是为了与大明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双边贸易,促进彼此间的和谐与发展,也就是共同繁荣。”王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讲这番话,但就那么顺口地说了出来,甚至不需要任何酝酿。
吴承恩显然被这种晦涩难懂的高论震住了,支吾着说:“先生的话,真是前所未闻,饱含深意。相较之下,实在惭愧得很。”停了停,又问:“既然是使节团,为什么不去京城,反倒行至江浙?岂不是南辕北辙。”
王直一下懵了,不知怎么回答,就像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却不去北京一样,很难说通啊。
幸好吴承恩自己又“反应”过来了,说:“你刚刚谈到‘贸易’两字,莫非这使团,挂羊头、卖狗肉,其实是想来做买卖。”
王直尴尬地说不出话,方才信口撒谎,不料露了馅。而且反被对方点出了真相:解放军东海舰队到了这大明的东海,确实是来做买卖的,不过不是一般的那种。
吴承恩转问道:“不知先生高姓大名,又仙乡何处?为何会在这日本使节团中?”
王直想了想,说:“我的姓名,说了你也听不懂。至于仙乡吗,就是日本。出现在日本使节团中,也合情合理。”
吴承恩说:“不可能,先生一定是大明人,否则怎么说得出一口这么流利、标准的官话。寻常人等,哪里做得到?要说先生不是大明人,鄙人死也不信。”
王直愣了下,看了看周围的其他人,想着反正再没人听得懂普通话,不如坦诚布公,说:“真人面前不讲假话。我就以实相告,虽然我不是大明人,可也是中国人。”
吴承恩仔细思索了下,觉得这话同样高深莫测,问:“中国在哪?”
王直差点吐血,就算是21世纪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提这种问题,他都没这么震惊。一个大明人,还是读过书的,竟然不知道“中国”。实在太……
王直下意识地回了句:“你是火星人吗?”
吴承恩更加觉得王直的话奇妙无比,深奥无比了。小心翼翼地问:“火星人是什么?火变成的妖怪吗?”
王直快崩溃了,有些大声地说:“什么神仙、妖怪?难道你的思维有问题?火星都不懂?!”
吴承恩被吓一跳,脑中一个激灵,手指远处,说:“我懂了,那些船旗上的图案,就是一颗火星,黄灿灿的,不正代表着火焰…但这和我有关系吗?”
王直又懵了,什么时候人民解放军军旗又多了一种解释?
一百十七、西游记
更新时间20111226 11:38:53 字数:1759
王直对身边的吴承恩说:“那东西不是火星,叫五角星,是我解放军的标志。”
吴承恩问:“因为有五只角,就叫‘五角星’?!这称呼也太普通、太随便,总带着不同寻常的象征吧?”
王直说:“五峰,如同五座紧紧结在一起的山峰。”
吴承恩想了想,问:“世上真有这样的景致吗?只见过结在一起的五个指头,没见过有山峰也是这样。”
王直哈哈一笑,说:“的确很罕见,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还真有这么一座山,叫‘五指山’。据说还是如来佛祖的手掌化出来的。”
吴承恩问:“这座山在日本吗?”
王直又笑了,说:“不是,就在中国的海南。”
吴承恩显得很迷惑,说:“原本以为天下之最,莫过大明;九州之外,尽余蛮荒。今日听来,竟有大不同。”
王直说:“海南就在大明呀……”又似恍然大悟,说:“中国是大明的别称,还有那日本也叫扶桑。”
吴承恩愣了愣,嘴巴张得可以塞下一颗鸡蛋,说:“你早这么说,就好了。扶桑,我是知道的。你就算说东瀛、蓬莱,我也都懂。你却说日本,可把我搞糊涂了。还有大明,就是大明,偏说什么中国?人可以随便取别号,这地名可不能乱着来。”顿了顿,又问:“你说过,你不是大明人,却是中国人。这怎么解释?”
王直想了想,说:“还是告诉你实情吧。我原本生长的‘中国’,与大明朝有500年之久的时间差。地方虽然一样,时代却是不同。”
吴承恩的嘴张得更大了,王直所说的东西,他很难理解和接受。王直见了吴承恩的表情,并不觉得意外,任谁听了,都差不多。想当初,自己在21世纪活得好好的,哪会料到有一天,出了状况,穿起了越。
又走着,吴承恩问:“扶桑那边,据说长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草。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直说:“吃了可以长生的,是唐僧肉吧?没听说过,草也可以。”
吴承恩问:“唐僧肉又是什么,哪里可以弄来?”
王直疑惑地盯着吴承恩看了一会,却不说话。
吴承恩问:“先生怎么了?为什么这般瞅着我?”
王直缓过神来,说:“你好像对长生不老很有兴趣?”
吴承恩叹了口气,说:“圣上沉迷此术,广求丹方。若是我能遇着这般奇物,上京献帝。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犹如探囊取物。也不枉负寒窗苦读三十载。”
王直仔细听明白,说:“要是我得了,一定自己吃,再活个500年。”是啊,王直若是能活着不死,撑上500年,那还不得又到21世纪。见到尊敬的党,崇高的主席,亲爱的解放军。
吴承恩愣了愣,问:“那唐僧肉怎么得?”
王直说:“唐朝有个叫玄奘的和尚,他的肉便是。”
吴承恩的脸都绿了,快哭出来,说:“唐朝——500多年前,玄奘的肉早就化灰了吧。”
王直哈哈大笑起来。
吴承恩问:“还有其它易得的不?”
王直说:“王母娘娘的蟠桃、太上老君的金丹。”
吴承恩的脸又白了,说:“你的见识倒也奇特,可这两样也是镜里月、水中花。”
王直突然问:“先生,真的写过西游记吗?”
吴承恩支支吾吾起来,说:“写过…当真写过…”
王直说:“这些东西在西游记里,可都有啊。”
吴承恩怔了会,并不答话。将头转转,看看四边,问:“你们手里拿的铁棒,当真厉害,有些什么名堂?”
王直说:“如意金箍棒。”
吴承恩说:“还真叫棒?!应该和铁铳,比较近似吧?”
王直还没见过铁铳呢,问:“你见过铁铳?”
吴承恩说:“当然,火器营有。”
王直又问:“火器营?!哪的?”
吴承恩说:“就在我大明朝军队里。”
王直想了想,问:“你是不是官军里的?”
吴承恩吓得腿直哆嗦,一下摔在地上。
王直本想扶起,却见他冷汗冒得满额头都是。问着:“先生怎么了?”
吴承恩说:“路不平,不小心绊了。”
王直嘿嘿一笑,将长枪从背上取下,指着吴承恩的脑袋,说:“就让我用这如意金箍棒,把你了结。明明没写过《西游记》,还想冒充。我看你就是个,大明官军的探子。”
吴承恩连忙跪好,磕起头来,说着:“大爷,饶命呀。小民就是想混口饱饭、领点饷银,才冒名顶替进了官军,并不算真的。千万别杀我。”
王直只是试试,倒没真得想杀他,见“竹筒倒豆子”般,都抖出来了,便作罢。说:“看你老实,不杀了。”想着,这吴承恩不是先前误解的,写西游记那位,有些失望。又突然想到什么关键,接着问:“你第一次来这普陀山吗?”
吴承恩依然拜着,说:“确实是第一次。我是淮人,只因江浙出了盗祸。朝廷命各府援救,才从北边过来。”
王直想了,吴承恩如果真的写过《西游记》,他必得到过这“花果山”。这人也叫“吴承恩”,又到了花果山,以后真的写出《西游记》来,也不一定。
一百十八、玉无点
更新时间20111226 11:39:20 字数:832
王直收了枪,将吴承恩拉起。又带着他及众部下,一同回去码头。吴承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着不知道这帮“日本使节团”的人,会怎么处置自己。王直本想再和吴承恩搭几句话,却见松冈、波多原领了一些人过来接迎,便罢了。
松冈打量下吴承恩,用扶桑话问起王直:“二弟,这人什么路数?”
王直说:“大明官军的探子,是个书生,有些才气。”
松冈听了,却过去吴承恩面前,抓过他的一只手掌细瞧。末了,说:“手不糙、没有老茧。的确没有干过苦活、练过武。八成就是书生。”
王直笑了笑,说:“我已经套过他话,不会错的。”
松冈也笑了笑,问:“怎么处置,砍了祭旗?”
王直说:“我想再试试他。如果让我满意的话,就放他一马。”
松冈的神情凝重起来,微低了头,似乎在思索什么。
一旁的丰臣秀吉已经听明白,嚷了起来:“不能放过他,好不容易抓到手的。要是他回去报信,该怎么办?”
王直说:“他的同伙已经跑了,光杀他,也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这人的学问很好,能写不错的小说。杀掉了,对许多人来讲,都是个损失。”
大家都被这莫名奇妙的“不杀理由”给震住了。
波多原反应过来,说:“这是多么荒唐的事。会写小说的细作,就不杀了,成什么道理?”
丰臣秀吉问:“二哥,是怕得罪大明的官军吗?”
王直说:“倒也不是,但只要是人才,就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不能杀。”要是杀了这个“吴承恩”,真的使《西游记》,从历史中消失,就大条了。中华民族的文学史可是从此少了一份瑰宝。
波多原说:“写小说的,有什么能耐,又有什么价值。像那个叫玉无点的后生晚辈,便是个明例。不干正事,作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一股子穷酸气。写再多东西,都是废的。无甚用处,又不得利,虚耗光阴。”波多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番奇怪的话。话虽然说的有些胡,意思表达准确了:一个书生,写小说的,没有价值,杀了便是。
松冈问:“二弟,难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