艏柑欤且灿伤�
反正按照庞雨对他的心理分析:这家伙其实已经做出决断了,只是心里头还不想认命,还想再挣扎一下子罢了,没必要在这种时候跟他硬顶。
想了一想,解席却又提起另一件事: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应该让你知道——明帝国方面打算把东江镇总兵黄龙下狱治罪,多半要砍脑袋。”
肖朗一愣:
“为啥要杀他?”
解席耸了耸肩膀:
“罪名么当然可以找出一堆来,不过真正原因咱们心里都清楚——你这回遇刺受伤,大明朝廷总要给我们个交代。他们找不了满洲人的麻烦,可不是只能拿黄龙来顶缸了。”
“杀了他之后打算换谁上来?”
“目前有两个人选:一个是黄龙的副手李惟鸾,另一个是广鹿岛守将尚可喜——明朝方面现在询问我们的意见。他们似乎觉得借黄龙的脑袋平息掉你的怒气,再允许我们插手东江镇新总兵的人选,就是最好的赔罪和安抚了。”
肖朗先是哼哼两声,终于慢慢化作一阵低沉笑声——却是充满了悲凉之意:
“好啊,好得很——把一位力战不屈,最终殉国的将军杀掉,换成未来的满清四大汉军王之一,这就是他们对待忠臣良将的方式……啧啧啧,庞雨还真没说错,这帮明朝文官的天赋全点在内斗上了,对付自己人时机变百出。可一旦碰到真正摆明车马与其为敌的,立马全成了怂包软蛋。”
解席哈哈一笑,两手一摊:
“所以我们才坚决不能跟他们成为‘自己人’……嗯,这么说你是不同意了?”
“当然不同意!”
“好吧,那么还有一条:明朝方面打算封你作总兵官,你接受吗?”
“接受个屁!老子来旅顺不是给明朝干活的,让他们滚蛋,有多远滚多远!”
肖朗拍着桌子怒吼道,解席这回却正色看着他,再次道:
“老肖,这可不是随便说的话。你再怎么看不起明朝,他们好歹是‘正统’,占有大义名份。而他们能给的东西中间,也就是‘名份’最有用。我们三团能够名正言顺去开辟威海卫,主要就是因为我身上有个‘威海卫参将’的名头——而这一回他们打算封给你的是旅顺总兵。当然总兵参将这些官位没有意义,归根结底要靠我们自己的部队。但有这个名义在手,你将来当真要能组建起第六团,重新回来开辟旅顺基地的话,大集体也不好阻拦的。”
肖朗嘿嘿一笑,手指轻叩桌面:
“多谢提醒,老解。可是你当我真看不出你把这两段讯息放在一起告诉我的涵义?按庞雨说我只是少了作为政治家的气运,可最起码我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你啊,手法还是太糙!”
解席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肖朗却也不为己甚,不管怎么样解席放下自己怀孕待产的老婆,千里迢迢跑来这辽东之地接替他支撑过这个冬天,这份担当确实值得佩服。至于计谋策略方面的短板,自有兄弟伙儿帮他补足。
想到这里时肖朗忽然有些恍惚——他从来就觉得自己的才干与智谋方面绝对不在解席之下,他都能做成的事情自己没理由做不成,所以才学着他也往军政这条路上走。可现在看来,自己跟他的差距似乎并不在才略方面,而恰恰是缺了某些最本质的东西……当然,肯定不是庞雨所说的什么“气运”,他肖某人可是标准的唯物主义者!
思维在脑海里稍稍打了岔,但很快还是回到当前的事情上来:
“你的第一个消息确实激怒了我,但如果说仅仅因此就能让我仓促拒绝大明帝国的封赏,你也太小瞧我了——老解,你们这段时间天天忙这忙那,有空了来我这儿吹吹牛打打屁,对你们来说不过是一种闲暇放松罢了。可我呢,整天不是在病床上就是在房间里,每天有限的一点出去放风时间还要受医生限制。你觉得那么长时间,我会像头猪似的只管吃了睡睡了吃,啥都不想吗?”
“当身体行动不便的时候,唯有思维是自由的——我一直在思考,老解。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就是咱们旅顺这一战之后,各方可能的反应:咱们内部的,后金方面的,还有大明帝国的。明帝国可能的封赏当然也在考量之中,该如何应对也早就想过了。你刚才带来的消息只是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而已。”
“不要跟明帝国扯上任何关系——这就是我的态度,老解。你刚才说大明帝国现在能给的无非就是个名份,可这东西对我们真那么重要吗?我将来如果要重回旅顺,首先要解决的是兵力问题,其次要说服的是委员会,过了这两关之后,有没有明朝给的那个旅顺总兵头衔又有啥关系呢?老子这次出兵旅顺也没要他们同意!”
“至少在说服委员会的时候理由可以更充足些。”
解席觉得自己似乎傻了,居然在帮肖朗找理由——他明明是不希望肖朗接受的。只是现在既然是讨论,总不能完全顺着对方说。
肖朗呵呵两声,点了点他:
“我若接下这个总兵衔,就比你的参将足足高了两级,在咱们这些现代人中间就一下子变成最大的明朝官儿了——你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介意的吧。所以才跑来用这种小手段,指望打消我的念头?”
见解席只是连连干笑不已,肖朗却又摇摇头:
“其实你真想多了,担任明朝的官员,在你看来也许是某种荣耀,或者是某种有用的掩护。但在我而言,这就是耻辱,不折不扣的耻辱!汝之蜜糖,我之砒霜,无非如此而已。”
第六百八十五章 肖朗的决断(中)
见肖朗一脸桀骜之色,解席才想起当初接受招安时,这位老兄可是属于“拒绝下跪派”的中坚力量,全程抱着手臂站在旁边看热闹的,甚至连明朝方面直接给的举人身份也没要,现在不屑于接受明朝册封的总兵也是理所当然。心下倒是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自己倒不必玩弄心机,结果被对方看穿反而自取其辱。
不过肖朗也就嘴上损他一下,倒没有抓住不放。之后反而正色道:
“你和庞雨都认为有这么一个名份在,做事情会方便不少,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了这么个虚无缥缈的‘名份’,我们需要付出多少?老解你挂了个威海卫参将的名义就沾沾自喜,那么当明朝政府向你提出要求,要求你帮助他们去打仗的时候,你想怎么应对?”
对于这种具体的讨论,解席倒是丝毫不惧,当即两手一摊:
“原则早确定下来啦:对我们有利的就执行,对我们不利的,不理睬就是。”
肖朗嘿嘿一笑:
“你觉得那帮明朝人会公然提出对我们不利的要求么?或者说,他们能让我们看出不利的方面?论起勾心斗角玩手段的把戏,就算是庞雨,赵立德,恐怕都不敢说能跟那帮明朝官员相比吧,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在这方面,明朝人绝对是我们的祖宗,这点你不否认吧?”
解席脸色难堪,却只能点头表示承认。接下来又听肖朗笑道:
“所以在我看来,要想不上他们的当,最简单的策略就是彻底不去沾惹。不跟他们多啰嗦,自然就不会被他们利用。俗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明朝官员都是属苍蝇的——平时嗡啊嗡的惹人厌烦也就罢了,而只要你给他们一点机会,让他们找出条缝来,立马就能给你下上一窝蛆,恶心死你!”
见对方态度如此坚决,解席心里倒是安定了不少,反正确定肖朗不会接受明朝的官职就行了,至于这家伙对大明王朝根深蒂固的成见,他才懒得管。
又敷衍了几句之后,解席便告辞离去。看着他的背影,肖朗脸上表情几番变幻,但最终却是只化作了一声轻叹。
……
回到指挥所,解席忍不住和庞雨谈起刚才与肖朗的对话,后者听了以后只是笑笑:
“说到底还是没自信啊,嘴巴上把明朝人贬的一文不值,心里其实还是忌讳甚至害怕,所以才不敢去接触。”
解席耸耸肩,关于穿越众应该如何与明帝国打交道这个话题,团队中为此发生争执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上回魏艾文发起的投票也是与此相关。这种事情分不出对错的,谁都不能说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正确,所以也只好各自保留意见,在大集体的整体决策上无非采用投票方式,少数服从多数。但涉及到各人自己的选择,那别人就管不着了。
不过肖朗的另一个选择,倒是和集体有很大关系的。
“你觉得他最终会选择走哪条路?是跟我们一样呢,还是专心致志玩技术流?”
对于解席的疑问,庞雨却只是摊开手:
“这却不好说。我当然希望他能回技术口去,这对大家都好,可这种事情,除了他自己,谁能为他做决定呢?”
解席不由得点点头——毕竟,在他们原来的那个时代,所谓“我是革命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树立大局观念”之类说法早不时兴了。他们这一船原本素不相识的游客组合,这几年来能够做到彼此互谅互让,在集体决策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已是不易。如果谁再敢大大咧咧跑去跟另一人说“为了集体你应该怎样怎样”……就算是胡雯大姐这样最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老党务,估计也只能收获到一堆卫生球眼。
所以肖朗的路还真只能他自己选,旁人无权置喙。至多至多,象冯博士那样写封信劝导一下,也就是极限了。
最终,解席也只能叹一口气:
“是啊,只有他自己能决定……”
——然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无论庞雨还是解席都没有想到,偏偏这一回,肖朗在做决断的时候,还真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就在不久之后。
……
随着天气日益转暖,旅顺岛上愈发变得热闹起来。虽然难民的数量基本不再增加,但这些人在琼海军的营地中经过一段时间休憩调养,有伤病的也都能得到医治,原本普遍虚弱的身体情况便有了极大改善,辽东汉子的剽悍劲头也渐渐显出来了。包括黄龙手下的东江镇官兵,现在的粮食也都由琼海军供应,基本上能做到一视同仁。
而按照琼海军一贯的政策,这批人给他们吃饱喝足之后肯定是要给活干的,在填饱他们肚子的同时,也一定会安排相当的重体力劳动把卡路里消耗掉,免得这帮人闲下来反而会生事。
旅顺半岛上丰富的林木资源对于正在大兴土木的威海卫新基地极具诱惑力。而作为威海卫基地的创立者和指挥官,解席和庞雨安排大量人手组织伐木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反正按照庞雨等人的规划……或者说根据后世旅大地区的城市发展地图来看,这座半岛上绝大多数地方将来都会成为建设用地或者是农业用地,把这里砍成童山秃岭,他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于是趁着天气晴好的机会,一支支伐木队伍被派了出去,距离近一点的,划定一块区域,指定一个工头就可以让他们自己操作了。但如果是比较远的地方,就得有琼海军人员带队,有时候庞雨或解席还得亲自上场——因为庞雨打算在伐木的同时就顺便把一些关系到后续建设的工作,比如平整场地或者连通道路之类事情也一起做掉。虽然他跟肖朗说咱们现在并不需要旅顺基地,但庞雨心里也清楚——将来大集体若出兵东北,桥头堡肯定就是在旅顺。在这里预先做些准备,将来就是被后金临时占领也无所谓——哪怕蓄意搞破坏呢,恢复起来也容易。怕就怕外行人胡搭乱建,反而会把路子带歪了。好在以后金政权的德性和能耐,他们肯定是不会费劲搞建设的,眼下倒是不用担心这点。
不过既然涉及到后期的规划问题,就甭指望那帮明朝民工能自动按他们的构想行事了。如果没有一个能看得懂图纸的现代人亲自在场盯着的话,这帮人连最基本道路走向都能搞错。所以很多时候只能解席或庞雨亲自上阵,权当下工地了。
这一日,恰又轮到庞雨带队,在结束了一上午的劳作后,大伙儿围聚在一起吃午饭。琼海军内部“官兵平等”这条纪律一向执行得不错,干活的时候各司其职,吃饭时就没什么地位高下之分了。包括庞雨在内,一群人围坐在几根刚刚砍伐下来的新鲜圆木上,一边说说笑笑的聊些闲话,一边等着开饭。
“水开了水开了!”
随着炊事班某人的一声喊,在场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一齐看向那口架在火堆上的行军锅。只见那个负责下厨的伙头军快手快脚掀开锅盖,又从旁边案板上把一堆早就准备好的材料投放下去:先是一包晒干的海货,包括海带,紫菜,以及若干贝类。然后又敲了几个鸡蛋,最后则是一些用油纸包裹着的粉末状汤料。而在看到那些汤料被投入锅中时,周边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刚刚加入队伍不久的新难民全都情不自禁的身体前倾,表现出垂涎三尺的架势来。而那些资格比较老的就摆出满脸的鄙夷之色:
“出息点出息点,不就是一碗汤么,没见过世面咋地?”
话虽如此,他们自己却也暗暗咽了口唾沫,同样赶紧把属于自己的木头饭盒准备好,唯恐慢人一步。
……随着铁勺子最后搅动几下,一锅热气腾腾的蛋花海鲜汤新鲜出炉。每人分到一大勺,再领上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面大馒头,中间夹上肥肉片子和酸酢菜,便是伐木队一行人的午餐了。对于已经习惯了琼海军高标准伙食的人不算什么,但那些才刚加入不久,或是从东江军中抽调来的壮劳力却还不太适应,具体表现为吃的非常仔细,尤其是对那汤,非但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抿,还时不时的咂嘴舔舌,仿佛是在品尝无上美味。
不过这回他们的动作并没有引来新的嘲笑,因为差不多所有人都是如此。就连庞雨,在喝了几口鲜汤之后,脸上也显出怀念的神色。
“还真是这个味儿……咱们的汤谱中总算不只有胡辣汤了。”
第六百八十六章 肖朗的决断(下)
——琼海军的汤料配方以前比较单调,只有胡辣汤一个品种。够咸够辣开胃提神,但喝多了却也腻味。而现在化学组与吴南海的食品厂合作总算又开发出了新品种:海鲜汤料。配方开发出来以后先请一帮现代人试吃,大家的普遍反映是跟后世的速食面调料包差不多。跟本时空大厨用火腿肥鸡等天然材料细细煲出来的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