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以前,七十四军从万家岭向幕阜山转移,终于踏上回家的路,望着那熟悉的山岭迎面而来,他的心一路上跳动不己。到了木子店,离他的老家官刀铺也就只有十几里路了。
听说当年的成伢子和大军一起回来了,身上挎的还是盒子枪。儿时的玩伴一个接一个来了,羡慕得不得了;他的舅舅正巧也驻防在木子店,闻讯赶来,摸着他两杠一星的少校领章,唏嘘不已,老泪纵横。成伢子才一年多光景啊,就和自己一样,也是营长了,队伍里清一sè的“五连珠”德制步枪,还有轻重机枪小钢炮。兵强马壮,再也不用怕红军了。可惜。红军现在也改编成的新四军,已经开赴去了皖南,就是想打也不好打了。
舅舅还在民团里,可他的一个营还不满三百人,鸟铳、长矛、老套筒都有,机枪却只有一挺,扫荡几个土匪可以,用来剿红军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以前,幕阜山里闹红军,先后爆发过毛zedong的秋收起义和彭de怀的平江起义,使得这里成为湘赣红军的革命根据地。红军队伍中,哗变过来的多,战斗力强,地方民团岂是他们的对手?最要命的是,gongchan党发动民众斗地主、分田地,一下子煽动起每个人的仇富xing,传统的道德观念全部颠覆,没地的可以分到地,没穿的可以去抄家,借钱的可以不还钱,连平ri那些瞅都不瞅穷人一眼的高贵小姐、还可以到她们的香床上去打个滚、撒尿,有这等好事谁不想参加!
淳朴的民风于是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仇富心理,几乎所有穷人都站到了gongchan党这一边。红军人多势多,民团更不是对方,全靠正规军上阵和宗族势力的维系才能勉强自保。
陈公勇家里有一百来亩田,在官刀铺一带,虽不算首富,但他父亲却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和善人,口碑很好。起先,家里并不富有,全靠父亲和几个叔伯兄弟的勤耙苦做,省吃俭用,农忙下田耕地、薅秧、割谷,农闲则做商贩,将山里的桐油、木子、茶叶远到长沙,再换回城里的电筒、洋布、胶鞋,家产才越盘越殷实。有一年,山里大旱,四个月无雨,颗粒无收,河堰湖塘没有一滴水,不少人为了生存,卖地的卖地,逃荒的逃荒,而陈家所居住地的小溪却一直流淌着,陈家反倒因祸得富,收购了大几十亩地,不过,价格也还公道,并没有乘人之危压价。
发家致富后的陈家,仍和过去一样克勤克俭,对乡邻十分客气。平时,家里的雇工一个月打两次牙祭,忙起来天天有肉吃,雇工的小孩和自家的成伢子一样上私塾,分文不收,村里的祠堂、村口的石桥也都是陈家出钱修建的。别的不说,就说陈家救济赖子周遗弃的儿子,方圆几十里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赖子周本来就在村里最穷,可还成天打牌、游荡,不事农作,你糊弄庄稼,到头来庄稼糊弄你的肚皮,陈家一亩田可以收三百斤水稻,而赖子周能够收到一百斤就了不起了。有一次,为赌博翻本,他押上全部家产,最后连房子、老婆都输了,没脸见人,丢下七八岁的儿子不管,一个人跑了,不知去向。陈父见孩子可怜,拿出自家的棉被,把孩子接进祠堂住,又安排全村两百多户人家轮流派饭,逢年过节则到自己家里去吃。后来,官刀铺办起了小学,陈家又出钱,让他和自己的儿子陈公勇一起上了正规的小学。
赖子周的这个儿子,就是后来当了红军、害死自己恩人的周志坚。
小学毕业以后,陈公勇去了武昌读师范,而周志坚则读不进书,还没等到毕业就一个人到长沙谋生去了。在校期间,周志坚成天想着心思捉弄先生、欺负比他小的同学,有一次上课,他说他要拉屎、来不急了,老师知道他是故意的,偏偏不让他去,他就在老师的讲课中连连用嘴巴放屁,气得老师冲过来狠狠扇了他两大耳光。结果,第二天老师没有来上课,听说是早上一出门就掉进陷阱里,摔了个鼻青脸肿,同学们议论纷纷,只有他一个人偷着乐,
当然,大家都猜得出来,挖这个陷阱的,没有别人只有他。对这个顽童,学校拿他没办法,几次要开除他,最后都是陈父冲着校方作揖说尽好话才算罢了。周志坚的不辞而别,让校方如释重负,陈家也觉得他走了也好,仁至义尽,没有什么对不住他的地方,反正他也大了,有十五、六岁了。
然而,不到三年,周志坚竟扛着钢枪、领着一支举着红旗的队伍回来了。 红军的队伍直奔陈家,陈家上下忐忑不安。父亲努力地笑着,杀猪宰羊,款待红军,他已经听说gongchan党、红军是怎么一回事了,但他念叨着当年曾接济过周志坚,再怎么着也不会翻脸不认人?善良的老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吃了喝了,周志坚把嘴巴一抹,果然翻脸不认人了,拿枪顶着他的脑门要钱。 所有的银圆被洗劫一空后,接着,陈公勇的父亲、母亲被反捆起来、戴上纸糊的高帽子,红军一边押着他们在全村敲锣游街,一边把他家的谷仓打开,要全村的人都来挑米。乡亲们起初都不出门,一来陈家平ri对众人不薄,拉不下情面来,再加上陈家的舅舅在民团里,万一红军走了,民团来了怎么办?红军便挨家挨户做工作,说乡亲们,您们放心,红军就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来了就不走了,今后大家都是红军,有枪有刀还怕什么,黑狗子胆敢反扑我们就一起打。终于,有一两个说动了心,探头探脑地走出门去陈家挑米,后来又有几个兴冲冲地抱了一大堆绫罗绸缎回来,很快全村便沸腾了,不拿白不拿,你拿我也拿,男女老少蜂拥着冲向陈家……。)
122以牙还牙
122以牙还牙
高秀才说得好!灭了他们!血债还得血来还!——陈胜利
“陈家发不义财啊,趁着饥荒,低价买了我们多少地啊!”
“陈老财是伪君子、假善人,名义上帮我们修桥,实际是要让马车运货方便,好赚更多钱。”
“陈地主家这么有钱,却吝啬得很,逢年过节应该让大家吃席从初一吃到十五才对!”
声势浩大的批斗会在打谷场上隆重召开。乡邻们全变了脸,红军喊打倒土豪劣绅、台下一起响应:“打倒土豪劣绅!” 红军号召大家站出来诉苦,乡邻们就一个接一个上台揭发陈家的罪恶,有的还说陈家给长工吃的好,那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目的还不是想让长工多出苦力。
周志坚也在台上痛诉起自己悲惨的童年,说到伤心的时候“呜呜”直哭。
“乡亲们哪,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我感谢乡亲们!可是这个万恶的陈老财,是怎么对待我的?他故意让我和他儿子一起去上学,就是想让我出丑来突出他的儿子!有一年下大雪,因为没有棉鞋穿,我在上课的时候冻得直跺脚,老师就揪着我的耳朵骂我捣乱、破坏课堂秩序,还要我好好向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的陈公勇学习。可是乡亲们哪,我周志坚能和他陈家的大少爷相比吗?他有棉鞋穿、还有狗皮大衣穿,他当然暖和,当然可以坐着不动。可我冷啊。脚冻得又红又粗。我要是不跺脚的话我会冻死的啊!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他陈家有吃有穿的,我们穷人就要挨冻受饿?!”
周志坚的痛诉,激起全场的愤怒,“打倒土豪劣绅”、“拥护工农红军”的口号此起彼伏。
最后,陈公勇的双亲被拖到村口,周志坚一马当先,cāo起梭镖就扎。将这两位曾接济过自己的恩人活活扎死,然后把尸体扔进了河沟里……
往事不堪回首,陈公勇最想知道的,就是仇人周志坚的下落,但舅舅说改编红军、点检人数的时候,他都在场,但就是一直没有发现周志坚。他所知道的,只有周志坚在红军内部的职务是中gong湘赣边区特委书记。“唉,没想到过去的一个小痞子,当了gong产dang也会成大气候啊。” 舅舅无可奈何地感叹道。
陈公勇恨得牙痒痒地问:“这狗ri的会不会已经死了?”
“不会。这兔崽子花样多着呢。肯定隐藏下来了,有消息说他已经脱离了gongchan党。当土匪去了。” 舅舅忧心仲仲地说道。一天不取周志坚的人头,他的心里一天就不踏实,总感觉今后要出什么事。
舅舅的预感不幸应验。
当陈公勇回到木子店、正准备将吴妈妈和灿灿送到舅舅家的时候,噩耗传来:他的舅舅和几个团丁在回家的路上遭到土匪绑票,索钱未果,被当场击毙。据侥幸逃脱的一名团丁回来报告说:开枪的那个人就是土匪的首领周志坚。他用手枪顶着李营长的脑门问,你拿钱不拿钱,李营长刚说了一句老子就是不拿,他就二话不说,真的一枪放倒了李营长。
整整两天,陈公勇没有说一句话、没有吃一口饭,除了上厕所,人就双手抱着后脑勺靠在床上,已经虚脱得变了形,眼睛深凹,目光时而痴呆,时而闪动火光。
得知他的舅舅遭此不幸,高敬、陈胜利等人也从医院赶过来,想安慰几句,又觉得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只好默默地坐在一边叹着气,他们两人的伤势已基本痊愈。
忽然,高敬打破沉默,一拳头砸在桌子上:“欺负到老子七十四军头上来了!剿了他们!”
“高秀才说得好!灭了他们!血债还得血来还!” 陈胜利也站了起来,拍着枪伤刚好的胸脯说:“兄弟我也是跟陈大哥一起在汉口当的兵,生死知交了,陈大哥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灭那几个毛贼分分钟的事情!”
“你要不下命令,老子带弟兄们出去!还反了他们,不抗ri不说,还尽他妈的捣乱!”高敬年轻气盛,把枪都拔出来了。现在的他,也再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喊几句抗ri口号的他,硝烟早已熏黑了他白净的脸庞,阅历的开阔已经引起他对战争、对多党合作的深刻反思。
陈公勇终于开口说话了,他一声叹息:“唉,还是蒋委员长说得好啊,攘外必须安内,可偏偏还有那么多人,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高敬也深有感触地说道:“唉,学生单纯不懂事,情有可原,本人以前不也一样上过街游过行吗?问题就出在像七君子那样的一些呆逼身上,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就是不开窍,还有张学良、杨虎城,一个个拿着国家俸禄,都不为国家着想,总以为zhèng fu不抗ri,跟红军一个鼻孔里出气,成天由着自己的xing子在社会上胡闹,结果害得zhèng fu被迫承认了gong产dang。”
“兄弟我是粗人,大道理我不懂,但是我至少晓得一条:杀人要偿命。” 陈胜利已经不耐烦了,催促道:“陈大哥快下决心,你说怎么打,兄弟我都冲在前。”
怎么打?怎样打?陈公勇这两天满脑子想的就是这个问题。
他是本地人,他知道幕阜山方圆几百公里,山高林密,找人就像大海捞针。而土匪飘忽不定,今天在山上,明天在山下,时而下地农作,时而拿枪上阵,你打不着他,他却可以随时偷袭你。总结以往剿匪经验,最关键的就是要锁定他们的位置,然后层层合围,才能叫他们插翅难飞、一网打尽。
第三天清早,四十多个身背竹篓的山民离开了木子店,陈公勇又jing神抖擞地走出了营部,目送着他们两人一组地向四面的大山深处散开。
这些山民,由当地的团丁和一营的士兵伪装而成,以采药为掩护,寻找土匪的踪迹。
然而,一个星期以后,带回来的消息竟是一无所有。走得最远的几个小组,竟已经走到江西的修水、湖南的平江,不得不利用当地驻军的电台传递音信。
难道周匪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陈公勇不相信,一个个仔细询问,结果还是没有一条线索,弟兄们既没有在山上遇到一个人,也没有发现任何有人活动的痕迹。
高敬有些疑惑地问道:“会不会是网撒得还不够开?”
“恐怕不是这个问题,网已经撒得够开的了。” 说到这里,一个逆向思维在陈公勇的心中跳了出来:“按正常的想法,应该是逃得越远越安全,所以我们都尽量往远处找,其实,他们会不会就躲在我们附近呢?”
“哎呀!”陈胜利在一边一拍脑袋说:“我想起来了,他们肯定就在老鸦岭上!”
老鸦岭,就是野战医院背后的一座大山,海拔有一千多米高,山上没有人家,终ri里只有白云缠绕在山头上。
“此话怎讲?”陈公勇、高敬急急追问。
“有一天半夜,我起来撒尿,发现了老鸦岭上有火光。”
老鸦岭上有火光?一句话提醒陈公勇,他恍然大悟:“对,肯定是在老鸦岭,老鸦岭上面有一个山洞!”
“嘿嘿、嘿嘿,你这家伙……”高敬却别有一番用意地笑了起来,目光直逼着陈胜利说:“病房里有尿桶,怎么不怕麻烦还要跑出去撒尿呀?”说实话,他怀疑他是不是有些什么偷看护士洗澡、换衣服之类的不光彩行为。
“出去透个气,透个气未必不行?”陈胜利的话很硬,目光一点都不发虚。
“好啦好啦,闲话少说,我们得赶快制定作战计划。” 陈公勇扭头又冲着在堂屋待命的传令兵:“通知各连连长,速来营部开会!”
当天夜晚,一营除只留下一个排以外,全都换上民团的军装,在团丁的引路下,兵分四路摸上了老鸦岭,静悄悄地埋伏在了各个要点。
当黎明的曙光来临之际,枪声响了,是土匪最先发现情况,但为时已晚,的轻重机枪牢牢地封锁住了山洞,冒死往外冲的土匪全都倒在密集的弹雨中。不一会儿,老鸦岭上枪声四起,想从其他几个洞口突围的土匪也被打了回去。高敬爬到洞口,向里面喊话,要里面的人举手投降,不料回答他的是一颗手榴弹,差点炸到人。陈公勇勃然大怒,当即命令陈胜利使出最后的毒招:
大捆大捆的、半湿不干的稻草、松枝,点上火以后,被推进了山洞里。
滚滚的浓烟直往山洞里面灌,被熏得实在受不了的土匪被迫再次向外猛冲,结果,依然是一个接一个的全都倒在了枪口下……
陈公勇只以为这是一支土匪部队,但是这已经是一支由土匪收编成了抗ri救的挺进纵队,周志坚因为以前的关系,和各大报馆都有联系。。)
123揪小辫子
12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