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师长为了明确了解敌我情况,派第172旅旅部少校参谋叶方华先到九江南面的沙河与第64军联系。
叶方华星夜步行,来到第64军155师师部,该师参谋告诉叶参谋:“部队准备向姑岭转移,军部现在驻在杨柳坪。”
叶参谋又急忙赶到杨柳坪,当他找到64军军长李汉魂时,李军长正与参谋长查看地图,眉头紧皱,一副苦恼的样子。
李军长看过叶方华递给他的公文后,愁眉顿时舒展,他高兴地说道:“我们打了好几天,部队伤亡惨重,你们的队伍来得正是时候。”
接着,让其参谋把复信交给叶方华带回。
叶方华回到乌石门附近,遇到58师师部,冯圣法收了复信后,告诉叶参谋,172旅旅部已沿铁路北进,叶完成任务后,向前追赶旅部。
冯师长在制订命令时,未注意到172、174旅两旅行进时会相互交叉。在德安驻扎的第172旅位于德安之东,而174旅则在德安西南,行进时两个旅必然会交汇。
由于铁路被破坏,路东是庐山,无路可走,两旅只好共走路西的一条小道。第172旅代旅长、副旅长邱维达在出发前,没有和174旅取得联系,以划分部队前进道路,同时又过分注重防空隐蔽,因而引起部队行进序列混乱。
172旅通过乌石门后,已经越过铁路以西,沿小道前进,以第344团为前卫,第343团为后卫。正行进间,突然发现三架ri军飞机低空盘旋下来。邱维达赶忙下令旅部就地隐蔽,等待敌机过后,继续前进。
344团团长蔡仁杰已经行进了很远,脱离了旅部,没有接到邱副旅长的命令。
正在寻找旅部的叶方华在马回岭路侧遇见了蔡仁杰,蔡团长正指挥官兵们隐蔽防空,不一会儿,敌机出现在344团上空,马上向地面扫shè,打得仁杰和方华躲藏在路边,动弹不得。
忽然,子弹溅起的一个小石头打在蔡仁杰的脸上,蔡团长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痛,不禁骂道:“我gan小鬼子的先人!”忙喊过几名机枪手,组织对空shè击,敌机不敢像刚才那样的嚣张,忙爬高投弹,炸弹在344团周围不断开花,由于官兵们隐蔽得好,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
此时,西南方约四五里处的枪炮声十分密集,好像是大部队在作战,蔡团长对方华说:“这可能是敌人从西南窜来,与我第174旅遭遇,你赶快回去,将情况向师长报告,我们在这里坚守等旅部。”
叶参谋冒着敌机的轰炸,立即往回跑,找到师部,将情况向冯圣法报告后,又跑去找旅部。
敌机倾泻光了所有弹药,不甘心地飞走了。第172旅从隐蔽处出来,正要行进,发现174旅部队从后面山沟小道横腰插过,把172旅旅部及343团断开,不能通过。
等着174旅行进后,172旅旅部还是走不了,因为忽然在左前方山沟里出现了一股ri军骑兵。
邱维达用望远镜观察后,发现形势极为危险,我方处于很被动的地理位置。
邱副旅长赶忙下令:“旅部特务排散开,占领左前方高地,阻击该敌;命令343团迅速前来支援。”
特务排没有装备冲锋枪,但是他们的装备在中算jing良的了。每个人配有两把德国造的二十响盒子炮。每把盒子炮都可以当作一把冲锋枪来使用。
鬼子五百多名骑兵向特务排阵地冲过来,已经很近了,但是沉住气的勇士仍然没有开枪,阵地上静悄悄的像没人一样。
突然,敌人好像被什么挡住了,战马嘶叫着、跳跃着,许多鬼子赶紧勒紧缰绳。原来一条壕沟阻挡住了鬼子的铁蹄,官兵用树枝对壕沟掩盖后,盖上沙土,做了伪装,有的鬼子来不及驾驭住战马,连人带马一下子冲进了沟里。后面的骑兵不知道情况,还向往前冲,和前队撞到了一起。
此时距离特务排的阵地不到百米,特务排的士兵们平举着盒子炮,密集地向敌人shè击。
盒子炮是德国制造、生产的毛瑟手枪,该枪只在中华最受欢迎,在其它各国的装备较少。因为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
聪明的中华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shè的扫shè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shè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shè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shè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这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美国于1941年对ri宣战后,才把大量美式武器运来装备中华部队。因此在1937年至1941年底这抗战艰难的头四年里,盒子炮这把粗犷、丑得可爱的大个子手枪,也为中华的抗ri作战立下了很大的功勋。喜爱它的中华勇士给它起了多个名字:快慢机、自来德、大肚匣子、大镜面等等。
在特务排密集的盒子炮面前,敌人成堆地倒下去,没有死的乱做一团,狼狈的退了回去。
又过了一会儿,倭贼们下了马,利用掩护地形,又摸了过来,双方再次展开激战。
旅部参谋主任凌卓眼见特务排四十多号兄弟快被小鬼子淹没了,遂主动带领十几名参谋也投入了战斗。
正当情况万分危急时,174旅后卫部队第348团第3营赶来了。
不过3营却不想帮兄弟部队一把,而是想急匆匆地从侧面冲过去。邱维达一把抓住该营营长黄剑峰的手,叫他不要前进,就地加入战斗。
黄剑峰说:“邱旅长,我营正在赶路呢!我团的队伍已向黄老门前进,如果我跟不上,是要受军法制裁的,很可能就被枪毙了,况且你邱旅长也不是我的旅长,如此下令,兄弟实在难以从命!”
081济时委屈
081济时委屈
俞军长,你部屡屡增援不利,是何道理?我现在命令74军全军开往岷山,一个不留。——薛岳
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内部指挥方面的教条和僵化xing,同样属于同一个师的弟兄,可就因为分属的旅部不同,一部战事正紧,另外一部却不能来帮忙。
邱维达好说歹说,黄营长都不肯从命。这时候,叶方华刚好赶到,叶与黄是老朋友,便上前劝道:“黄兄,现在我们172旅遇到了危险,老兄你不会见死不救!其实大家都是一家人嘛。你要好向上峰交差是,好,我现在就写一份命令给你,这样黄兄就不会为难了!一切责任我们邱旅长替你扛着。”
黄剑峰迫不得已,下令各连展开,加入战斗。其中一个连长以前干过骑兵,知道如何对付骑兵,命令部队把枪放下,一律换上大刀,提着手榴弹,远者用手榴弹炸,近者用刀砍马腿。
一阵阵杀声中,刀光闪闪,血溅肉飞,像砍瓜切菜一般,鬼子的头颅纷纷落地,战场上的形势马上得到控制。
接着,343团陆续赶到,利用重机枪对着ri军骑兵狂扫猛shè,ri军在重机枪的猛烈火力面前,连人带马成片倒下。ri军碰上如此一颗硬钉子,惊恐万状,鬼叫狼嚎般调转马头向后逃命,你争我夺,一片混乱。官兵们利用这个有利机会,乘胜勇猛地追击敌人,ri军仓惶夹着尾巴逃走了。
在黄老门东面,第174旅刚进入阵地,ri军便倾泻而来了大量的炮弹。炮击过后,冲锋开始。
174旅一边沉着应战,一边占据有利地形,布置防务。以347团为正面防御部队,348团的两个营为预备队,以两挺重机枪和六o炮班组成火力排,分守正面阵地的两翼,以火力支援正面阵地。
347团的官兵,见敌人冲了上来,一个个怒目而视,镇定沉着。
这波敌人是打败了川军的ri军,他们以为对面的支那军也是像川军那样在一轮炮击过后就土崩瓦解了,所以倭贼们肆无忌惮地向上冲。当敌人冲到距离前沿阵地100米左右时,团长大喊一声:“打!”顿时,347团阵地上的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猛烈开火。配置在两翼的重机枪和六o炮班也开了火,枪口冒着火舌,子弹愤怒地飞向敌人,ri军即刻4人仰马翻,碰上如此一个硬钉子,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他们认为支那军队只不过是充数而已,不会有较强的战斗力。
在ri军军官的督战下,ri军凭借优势兵力,稍作整顿,又发起了冲击,整营整营地向347团阵地冲锋。由于寡不敌众,前沿阵地很快被ri军突破,347团与作为预备队的348团遂在阵地上与倭寇打起了惨烈的白刃战。
347团2营3排排长已经阵亡,副排长王德带领全排,高喊“杀”声,犹如猛龙如海一般,冲入敌群,敌人还没有缓过神来,已经被王排副连续刺倒了三个,在刺杀第四个敌人时,刺刀插在了敌人的屁股上拔不出来,急得他满头大汗,而这名倭贼痛得嗷嗷怪叫。王德急中生智,一咬牙,用脚猛蹬敌人的臀部,“丢你老母的!”用力把刺刀拔了出来,弯了的刀尖上带出一大块肉。他只好扔了刺刀,捡起一把带刺刀的三八大盖又杀了过去。3排也紧跟着冲杀过去,用刺刀、手榴弹将他们附近约一个排的敌人报销得差不多。
ri军被迫后退,战斗到下午,第174旅接到师部命令,撤回德安。
另一股ri军在攻占沙河后,沿着铁路线南下,与第344团遭遇。第344团还没来得及展开,又处于不利地形,就遭到敌人的猛冲,伤亡非常严重。
团长蔡仁杰一面命令通讯兵马上与旅部、师部取得联系,一面组织部队回撤至身后200米的小山丘上,稳住阵地,向敌进行反击。经过一番激战后,ri军的攻势遭到挫折,蔡仁杰趁此机会,重新调整兵力。此时,通讯兵向他报告与旅部、师部失去了联系。
蔡仁杰叹了一口气,看来只有孤军奋战了,回头对通讯兵说:“继续联络。”
ri军经过休整之后,再次向344团发起进攻。当敌人进到手榴弹火力杀伤范围时,“打!”蔡仁杰一声怒吼,两挺重机枪猛烈地向敌人扫shè,轻机枪、步枪也同时开火,敌人顿时被344团强大的火力压在阵前,抬不起头来。
进攻的ri军为106师团,是3个月前才在ri本熊本编练成军的,总兵力1万1千人,主要由青年学生组成。这批受军国主义熏陶出来的年青人,以武士为榜样,“效忠天皇,杀身成仁”,以“杀伐”为满足,以战死为荣光,打起仗来很少有退缩的。师团长松浦淳六郞,ri本士官学校的“优等生”,一副矮短身材,健壮结实,他极崇拜条东条英机。所以,他蓄起的胡子也同东条英机一样,浓而黑硬。
倭贼们不顾死活往前冲,十分凶悍。前面的被打倒,后面的继续野蛮地往上冲,1连战士沉着地把敌人放近,然后扔出一串手榴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死伤累累。
蔡团长焦急地注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这时传令兵跑了过来,向蔡仁杰报告:“第2营营长阵亡了,1营长受了重伤,连长牺牲了3个,排长阵亡了5人。”
蔡仁杰痛苦地咬了咬牙。
“团座,与师部联系上了!”通讯兵突然兴高采烈地喊道。
蔡仁杰忙抓起话筒,里面传来冯圣法的声音:“报告你的位置和情况!”
蔡团长稳了稳神,回答道:“我团在黄龙门西面的一块山地上,师座,我们情况非常糟糕,部队伤亡很大,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我刚接到军部电报,第4军已向你团移动,你要坚守阵地,直至第4军到达,然后将阵地交由第4军接管,你团撤回德安。”
战至黄昏,第4军赶到接管了阵地,58师全部开回德安整休补充。
在事后追查这次混乱的责任时,冯圣法不地道,将全部责任推给了邱维达,说邱指挥不力,拦截别旅人员,同时本旅部队脱离掌握,致使遭受很大损失。这一情况上报后,即撤了邱维达第172旅代旅长之职,委派廖龄奇接任。
薛岳认为74军军长俞济时未派主力师51师奔赴岷山增援,派出的58师被ri军堵在了路上。ri军吉佳良辅中将得以率第9师团主力全力扑向岷山及金官桥一线,大有切断金官桥一线中华军队后路之势,形势急转直下,危急万分。
薛伯陵在两个月前,在兰封吃过桂永清和黄杰的亏,记忆犹新,眼下又冒出个俞济时,不由得火冒三丈。他一面下令金官桥阵地守军向岷山、黄老门、庐山西麓防线转移;一面连呼俞济时,电话接通后,薛岳声sè俱厉地咆哮道:“俞军长,你部屡屡增援不利,是何道理?我现在命令74军全军开往岷山,一个不留。听着,你要是再往后退,使前方部队撤不下来,就军法从事,我薛某人拼着头上的顶戴不要了,也要毙了你!”
俞济时打完电话,思前想后,委屈得了不得。中都说他仪仗着是老蒋的外甥和侍从,嚣张得了不得,除了老蒋的命令,其他人的,他都不放在眼里。
说实话,济时平ri里是比较骄傲,但是他还是全心全意抗战,打小ri本的。要他一天内率部赶到金官桥,那除非是用飞机空运才能做到;而说派58师救援是没派主力,那济时更觉得冤枉,51师和58师,两个师在他的眼里都是能打硬战,骁勇善战的部队。
俞军长只好悻悻然地问候了几句薛岳的老母后,便亲率全军急赴岷山。
082中诚师长
082中诚师长
这个阵势如捕老鼠之袋,又如飞剪,犯右则中左应,犯左则中右应,敌人钻进来就别想逃出去了。——薛岳
国难当头,对长官的怨气再大,也会义不容辞地抗敌救国。
9月2ri,74军进入岷山阵地,与第4军一起掩护金官桥一线守军撤退。
上午10点,敌人的炮弹如暴雨一般倾泻在了74军阵地上,爆炸声此起彼伏,阵地上硝烟弥漫,石土飞扬。
炮击刚过,大批ri军乘着烟雾,像一群疯狂的野兽,怪叫着冲杀了过来。
防守正面阵地的51师151旅旅长周志道沉着地大喊道:“准备战斗!”
倭贼越来越近,士兵们的怒火也越来越旺,当敌人进入守军火力圈时,周旅长大喊一声:“给我狠狠地打!”迫击炮、轻重机枪、步枪、手枪一齐开火,一颗颗手榴弹甩扔了出去。ri军丢下了几十具尸体,退了回去。
151旅301团团长常孝德见敌人败退,把手枪一挥,喊道:“弟兄们,冲啊!”
全团官兵如天兵下凡,跃出工事,扑向敌人,阵地上到处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