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如此宽容的态度,自然会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矛盾由此而生。
秦桧夫妇初到挞懒那里,被当做奴隶一样对待,干着扫地喂马一类的粗活,他妻子王氏给人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两个人只有晚上才能相见,夫妻二人生活倒也安逸了许多,相互勉励,共渡难关。
挞懒也从班师金军那里听说过秦桧这个人,觉得他和其他宋人不一样,有骨气,不肯屈服,忠心于赵宋。
通过和秦桧的几次接触,挞懒感到秦桧这个人很有才华,思维敏捷,办事周到,是个干事业的人。因此,就不让他再干粗活了,让他在自己手下做个执事,他的妻子王氏也得到了解放,摆脱了奴才身份。
“真是老天爷保佑啊”,秦桧夫妇暗自感叹!
秦桧是身在金营心在宋。自从被俘以来,他一刻都没有放弃过南归的想法。
为了赢得挞懒的信任,找机会逃回南宋,秦桧拼命工作,竭力侍奉挞懒,两人关系也极具升温。秦桧是个聪明的人,他知道挞懒当时在金朝的影响力,经常有意识地试探挞懒对宋的态度。同时,他还经常给挞懒讲一些两汉、两晋等朝代的历史知识,意在向挞懒灌输,宋不会轻易灭亡的,历史上南北分治的例子有很多。
受到秦桧的影响,慢慢地挞懒也认可了这种南北分治的格局,他提出只要宋向金称臣,和谈是可能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想法在挞懒与秦桧之间达成了共识。
与此同时,秦桧的妻子王氏也没闲着,与挞懒的老婆一车婆关系也处得火热。
这两口子可真不一般,各自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
回家的希望越来越大了!
第11章 大宋复活记
金人的如意算盘打的是哗啦哗啦响啊,以为搞定了汴京,俘虏二帝及皇室,大宋的天就彻底垮了,再册封个臣服于己的异姓,来个江山大变脸,自己轻轻松松完成了大一统。
有那么容易?算盘容易打,可答案未必对啊!
金人的数学水平还是有限的!
这边金人刚拍拍屁股走人,那边张邦昌的傀儡政权就倒了台。
汴京城里能拿的都让金人拿走了,留下一座空城和一张张等着吃饭的嘴。这哪是在帮我啊,这简直就是在害我!张邦昌这个气啊。
张邦昌当皇帝了,在汴京城里不好使,在其他州府更不好使,谁也不承认他这个伪皇帝。
当初,百官中大部分人是畏惧金人,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才按照金人的意思推举张邦昌的。金人一走,他们的态度立即就变了,和张邦昌也没了君臣之礼,心想,就凭你,还想领导我们啊,我们领导你还差不多。
不过,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那么几个人整天围着他“陛下、陛下”叫着,比如王时雍、吴开、莫寿、范琼等人。
一群马屁精!
但这几个人毕竟代表不了整个国家。没有办法,要想保住这条老命,还得聪明点,先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吧,不然的话,等其他州府的讨伐大军赶到后,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在吕好等人的“友情”帮助下,他主动给赵构写信,表示自己称帝是权宜之计,现在金兵退了,就该把江山社稷归还给赵家,恭迎康王回京继承大统。
这时候赵构在哪儿呢?在济州。当初他接受宗泽的劝阻没有到金议和,而是在济州留了下来。后来,金军进攻汴京,钦宗又命令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让他马上招募勤王之兵,入卫京城。
做上了大元帅,赵构马上召集人马,渡过黄河,准备入卫京师。
这时候,各地的勤王之师,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纷纷向赵构这里聚集。宋军的力量逐渐在上升,能不能打败金军,不好说,但足以对金军构成威胁,让金军不至于那么猖狂,在汴京肆意烧杀掠夺。
关键时候,钦宗总是反复无常,朝中大臣又多是投降派,尽出些馊主意、歪点子,以议和为名,不让勤王的宋军靠近京师。
国家到了这等危难之时,还能再听投降派的话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还是杀敌要紧啊!
副元帅宗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无奈的是,他自身力量有限,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凭其一己之力,还无法改变整个局面。
真是郁闷啊!
本来大家对赵构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还是那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个赵构和他的父亲徽宗、哥哥钦宗禀性差不多,始终拿不出男子汉大丈夫的勇气,一遇到玩命的事儿,想躲还来不及呢,哪能主动出击啊。
况且在赵构身边的人,也没几个好的,秦桧的老师汪伯彦也是个投降派,鼓动赵构把部队带到东平,再从东平带到济州,就是不上前线,对外号称百万之师,只能眼睁睁看着二帝受辱,国家受难,百姓遭殃。
原来汪伯彦是这路货色啊!
看到金军一撤,汪伯彦、耿仲南等投降派乐了,机会来了,现在赵家就剩下赵构这个独苗,天下非他莫属了。
谁先站出来拥立赵构,谁就是复国功臣啊。
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
汪伯彦引经据典,劝说赵构继位那是相当的卖力气。
赵构开始的时候,还不肯,犹犹豫豫,为什么呢?作秀给天下人看呢!想想啊,一方面,二帝被俘不假,但还没死,况且钦宗临走时,也没留下口信,让赵构继位。钦宗前脚刚被押走,后脚他自己就称帝了,那不让天下人笑话吗?另一方面,就是现在他是赵家的独苗,其他皇室成员都被抓走了,他继位是迟早的事情,先装出一副谦逊的样子,好让天下人都称赞他,说赵构这个人啊,好,很谦虚,虽然他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但还是把父兄考虑在前面,是个有德之人。
以退为进,赵构很有一套!
他这招确实有效果,朝中百官都纷纷要求他继位。宗泽还建议他到宋太祖发迹的地方应天府登基,向世人宣告,大宋又活了,老赵家又复国了,江山依旧在,只是皇帝换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张邦昌也主动献殷勤,又是给赵构送登基礼物,又是把皇太后送到应天,忙得不亦乐乎,似乎忘记了自己篡位那档子事儿。
能达到这种意境的人,不多啊!
靖康二年(1127年)年五月初一,万事具备,赵构在应天登基,年号建炎,史称宋高宗。
看看高宗是怎样收拾这堆烂摊子的!
为了稳定人心,高宗没有急于追究张邦昌及支持废赵立异的大臣,让他们多蹦跶几天。同时,迅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将领,李纲、宗泽等人都得到了重用。残酷的现实让高宗认识到,现在战争还没结束,国家还不太平,不能再不重视武将了,要把那些能打仗的人召集在一起,为大宋出力。
想法是好的,可是一旦武将手里头有了兵权,高宗能睡安稳觉吗?
按老赵家的传统,那可是重文轻武啊。
重文治,轻武功,是北宋灭亡的教训,高宗能否吸取这个教训,重振武功呢?
一切皆有可能!
且看高宗登基以后,还没怎么和金军交战,内部先乱了,叛乱不断,不少人想趁国难之时,浑水摸鱼一把。
往往是这个叛乱未平,那个叛乱又起,国家如一团乱麻,说不清,理还乱!
就在这个混乱时期,高宗也没忘记收拾张邦昌一伙贼党,张邦昌被赐死,宋愈、王时雍先后被杀。
来个秋后算账,高宗心不软啊!
李纲复出后,积极主张对金作战,举荐宗泽等抗战派将领担任要职,并对军事制度进行革新,要求各地加紧修缮城池,构筑防御,准备与金军打持久战。
李纲以为,经历了靖康之变,高宗应该对金人有个清醒认识,一味退让求和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高宗真的认识到了吗?没有!李纲太不了解高宗了。
在高宗看来,无论战备做得何等充分,宋军也打不过金军,弄不好,还可能重蹈徽宗、钦宗的覆辙,成为金的俘虏。
特别是汪伯彦、黄潜善不断和李纲唱反调,鼓吹金军的强大,宋军的弱小,只有和谈,才是出路。
不断出现的叛乱,让高宗意识到,过多强调备战,势必会涌现出许多手握兵权心坏不轨的逆贼,伺机发动叛变。
内忧大于外患!这是高宗对当时局势的判断,为了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兵变,高宗罢免了李纲,起用投降派汪伯彦、黄潜善二人。
刚当上宰相的汪伯彦立刻给高宗出馊主意了,说什么东京离金太近,很容易被金军占领,不如迁都扬州,使皇帝稳坐大后方,避免再出现类似皇帝轻易被俘的事件。
高宗也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只不过东京守备宗泽一再奏请还都东京,高宗碍于情面,只能一推再推。
高宗真的怕啊,怕回到东京就再也出不来了!
东京是个不祥之地啊!
还没等高宗把龙椅坐稳,金军又打了过来。
建炎元年(1127年)秋,金军兵分两路攻打南宋,由于汪伯彦等人消极备战,把防线从黄河后撤到江淮一带,使得金军轻松渡过黄河,先后占据了两河地区的州县。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回可不能学钦宗在东京城里傻等,就是求和,也要先跑远了再说。
来不及多想,在汪伯彦的建议下,高宗迅速登船向扬州进发,开始逃命之旅。
钦宗和高宗这哥俩,一个死守,一个逃跑,这皇帝做得绝了!
唉!逃跑就能解决问题吗?金军一打就跑,国土再辽阔,也经不住他这么折腾啊。
看来金太宗是下了决心要跟赵宋作对到底了!
高宗在扬州主政,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战败的消息。
怎么说好呢,宋朝的军队战斗力也实在太差了,不是兵力不够,而是军队纪律涣散,缺乏训练,素质低下,再加上将领与士兵之间缺乏了解沟通,相互不信任,将领只是打仗时带兵,平时闲赋在家,很难与士兵拧成一股绳。结果是,宋军打起仗来,各自为战,不讲究什么配合,一盘散沙,抱不成团,往往是一打就散,拱手把大片河山送给了金军!
这么差的战绩,错在哪儿呢?错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错在他的子孙墨守陈规,始终不肯走“尚武”之道!
宋军打仗不行,搞叛乱却很在行,被金军打散了,一群群散兵游勇就开始落草为寇,结伙盗抢,祸害百姓。有的干脆在军官的带领下,直接揭竿而起,造反了,不和金军打,专打自己人!
你说可恨不可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有句名言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宋军的败仗,也算是交学费了,慢慢的,就培养出来一批杰出军事将领!
大宋人民的战斗英雄、优秀的军事家岳飞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岳飞出身于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但却志向远大,从小刻苦读书习武。19岁参军,由于足智多谋且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很快成为一名小头领。
靖康之变发生时,岳飞正在刘浩手下当差,刘浩作为勤王之师,前往汴京解围,与金军在滑州相持。岳飞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承信郎,一天,他率领手下百十来号人在结冰的河上演练。这个情况被金军获知,就派一路人马前来偷袭。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岳飞丝毫没有退缩,而是沉着应对,他对士卒们说:敌人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虚实,我们应该趁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先发制人,打他个措手不及。
话音刚落,他就跨上战马,手持一杆沥泉枪,身先士卒,冲向敌人。
金军领头的将领,手拿一把大刀,张牙舞爪,很是没把岳飞放在眼里,大叫一声,向岳飞杀来。
两人一交手,说时迟那时快,岳飞长枪一挑,那金军猛将惨叫一声,落马而亡。
岳飞真是好枪法!
擒贼先擒王,岳飞把金军的将领杀死,金军的阵脚顿时大乱,纷纷逃窜,大败而走。
岳飞一战成名,被封为秉义郎,跟随老将宗泽,转战于开德、曹州,大小战役打了很多场,立了不少战功,很受宗泽赏识。
赵构应天称帝后,岳飞不顾身份低微,越职给高宗上书,建议高宗挥师北伐,匡复中原。
结果这折子还没到高宗的手上,就被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给扣下了,以越职言事的罪名,把他撤职开除了。
受此挫折之后,岳飞报国之心并未泯灭,迅速调整情绪,投奔到河北招讨使张所的帐下。
一切重新开始!
在张所的军中,岳飞很快崭露头脚,在与金军交战中,屡战屡胜,令金人闻风丧胆
好了,关于岳飞的后话还有很多,让我们把目光再投放到扬州,投放到高宗身上。
建炎三年(1128年)二月,粘罕听说高宗在扬州,就立即命人火速攻打扬州,还想再来个斩首行动?
这一次恐怕没那么容易吧,高宗听说金军打到扬州来了,没顾得上和大臣们商量,直接从卧房里跑出来,上马就跑,一直跑到镇江。
镇江安全吗?不,还得跑。高宗又马不停蹄地跑到健康。
在逃跑的途中,高宗又想到了议和,急速命人带着自己的求和书信去金营,更可气的是,他在信中自称康王,连自己是皇帝都不敢承认了。
窝囊到何等地步!
但金军并不买他的账,直截了当地说,让他投降。
有钦宗这个前车之鉴,高宗哪还敢投降啊,在御营都统制王渊的建议下,又跑到了杭州。
杭州美啊,风景秀丽,美女众多,紧邻大海,交通方便,说跑上船就跑,你金人骑马厉害,但坐船未必就行,我跑到海上去,看你怎么办!
高宗跑着跑着,就琢磨出逃跑的门道来了。
可出乎高宗意料的是,金人还没打到,他却先在自己人身上栽了个跟头。
这话还应该从高宗在扬州的时候说起,当时高宗身边以内侍省押班康履为首的宦官们,飞扬跋扈,骄蛮专横,胡作非为,引起诸将和士大夫们的强烈不满。更让大家气愤的是,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宦官们,一边干坏事,一边却屡受封赏,不断加官,居奋勇杀敌的将领之上。
很显然,高宗这一碗水没有端平。
高宗到达杭州后,王渊与康履勾结,沆瀣一气,很快就在康履的举荐下,升任同签书枢密院事。
康履的专权,王渊的升官,引起了扈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的强烈不满,使宦官与将领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建炎三年(1128年)三月初一,太阳出现黑子。
这从星相学上讲,应该是一个凶兆。
难道刚刚复国的大宋要发生大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