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权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嗜血的权杖-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瑗这个人很有骨气,对金态度强硬,看不惯主张议和的秦桧。反过来,秦桧也看不惯他,两个人暗地较劲。 
一个是皇位接班人,一个是行将就木的老宰相,谁是谁的对手,还真不好说。 
赵瑗借着给高宗请安的机会,就把这事跟高宗说了。 
高宗听到后,大吃一惊,我怎么不知道啊? 
快快把秦桧给我叫来。 
秦桧来了,高宗一问,秦桧心里吃了一惊,高宗怎么知道了,莫非又出现异己了,铲除得这么干净,还有漏网之鱼? 
防不胜防啊! 
秦桧毕竟是搞政治的老手,心里虽然吃惊,但面不改色,很镇定地解释道:“这么点小事,不值得惊动陛下,让您烦虑,所以就没敢奏报,我打算等到平息了,就立刻向您报告!” 
高宗一想,秦桧说得也对,这么点小事,都来麻烦我,那还让不让我安心享福了。还是秦桧理解我。 
这事就被秦桧轻松地给摆平了。 
等退了出来,秦桧就问高宗身边的人,因为那些人早被秦桧收买了,做了他的线人,秦桧一问,他们就把晋安郡王给说了出来。 
这还没当皇帝呢,就和我过不去,这要是当皇帝了,不得把我整死啊! 
我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几天混头了,熬不到你登基那天了,也用不着惧怕你。 
你今天捅了我一刀,明天我给你一棒子。 
别看是王爷,得罪了我,照打不误。 
先好好查查,看你有没有把柄在我手上。 
把赵瑗的一举一动与大宋章法逐条对照,看他有没有犯法的地方。 
还别说,真有。赵瑗现在正在给他的生父守丧,却还在领取俸禄,这是违法的!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就拿这个说事,事实清楚,就是他赵瑗不满意,也没理可辩。气死你。 
没几天,秦桧就向高宗上书说,晋安郡王正在给秀王也就是赵瑗生父的丧,按照大宋的章法,居丧期间是不应该给俸禄的。 
秦桧这是在依法办事,由不得高宗不答应。 
赵瑗从此就每月少拿二百缗。 
没了俸禄,怎么生活啊?皇子的消费一直很大,习惯了大手大脚,突然间没了俸禄,还真不习惯。 
没办法,高宗就只能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钱给赵瑗。 
知道了吧?皇子也不好使,在大宋,我秦桧才是真正的老二。 
报复了赵瑗一把,秦桧觉得很惬意。 
秦桧,你等着,有你好受的那一天,就是你死了,我也要让你遗臭万年! 
赵瑗对秦桧恨得咬牙切齿。



第53章 夜赴黄泉路 

这人啊,不服老不行。 
上了年纪,腰酸背痛眼睛花,腿脚也不灵便,上个朝,还要两个孙子搀扶。 
要是有瓶钙中钙就好喽! 
可怜我秦桧一世英名,叱咤风云十几年,最后也落得个土埋脖颈,离死不远了! 
一想到死,秦桧这心就堵得慌,还有几件大事没有办完,这么早就死了,怎能甘心? 
什么大事?那就是杀死赵鼎、李光、胡铨,这几个人是自己的死对头,不杀他们恐怕自己就是死了也不能瞑目。 
秦桧在一德格天阁里,把这三个人写上了死亡名单。 
杀、杀、杀,我就是死了也要把你们拽上。 
赵鼎不经折腾,被秦桧连唬带吓,活活给逼死了。 
人死了,秦桧还觉得遗憾,感到整得还不够过瘾。 
他早早死了,以为就此解脱了,两个人之间的积怨就此画上了句号,不会连累儿孙。 
这完全是赵鼎一相情愿的。 
秦桧对他的恨,不会随着他的死而消失。 
这个恨要在他的儿子赵汾身上延续,父债子还。 
可是空口无凭,怎么治赵汾的罪呢? 
秦桧很是头痛。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泉州知府赵令衿因看秦桧的《家庙记》时,随口说了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被人告发,秦桧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治罪了。 
赵令衿跟赵汾关系密切,经常来往。赵令衿被贬后,赵汾亲自去送行,并赠送了礼物。这事全被御史徐喜看在眼里。 
这下不妙了! 
御史徐喜知道秦桧一直想对赵汾使坏,却无从下手。秦桧的敌人,就是自己升官的云梯,必须狠狠的告他一状。 
于是,徐喜就上书弹劾说,赵汾给赵令衿送行并赠送礼物,一定是有阴谋的。 
这类事情,高宗从不加以细问,直接由秦桧处理,秦桧就把赵汾抓到了大理寺,想把他的事情搞大,不但要他自己要受罪,还要牵连上张浚。 
一箭双雕,手法高啊! 
秦桧命令办案的官员对赵汾严刑拷打,使他屈打成招,承认与张浚、胡寅策划叛乱。这三个人是主谋,光有主谋不行,还要有帮凶,帮凶是谁呢?秦桧就把自己看着碍眼的人统统都牵扯上,列为帮凶,人数达五十三人之多。 
反正自己没几天活头了,大胆的整吧! 
在秦桧的一手策划下,这个无中生有的案子,竟然成了万事俱备,就差给高宗上奏报告了! 
奏章是要写的,可我的手,怎么就不听使唤,写不了字了呢? 
天佑忠良,秦桧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手写不了字,奏章上不去,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白忙活了一场吗? 
遗憾,真是天大的遗憾啊! 
我秦桧风光了一辈子,什么样的事情没办成过呢? 
怎么今天就功亏一篑了呢? 
天意啊!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一日,秦桧病重的消息惊动了高宗,他亲自到秦桧家探视。 
皇帝来了,机会来了,只要给个说话的机会,那赵汾的案子不就大功告成了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机会是来了?秦桧能抓得住吗? 
到了这个光景,他秦桧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流鼻涕。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高宗本打算来听听他的善言。不想,秦桧竟惨到连话都说不出的地步! 
皇帝亲临府邸,那是蓬荜生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下任宰相是谁呢?得抓紧争取啦! 
秦熺这心里直痒痒,他心思没放在快死了的秦桧身上,而是一门心思想当宰相。 
有机会,就要争取,在这个节骨眼上,那可容不得半点犹豫啊! 
秦熺就借机问高宗:“陛下,谁可以接任宰相呢?” 
听了这话,高宗很生气,你一个当儿子的,父亲都要死了,你不努力尽孝道,反倒想着升官。这是莫大的不孝。况且,谁当宰相的问题,是我说了算,你一个臣子,有权过问吗?即使臣子可以过问,但你也不够资格啊! 
通过几年的观察,高宗很不看好秦熺,认为他是一个既无能又贪婪的小人,只是碍于秦桧的面子,没有对他下手。 
秦桧一死,靠山一倒,你还哪跑啊? 
高宗就冷冷的回答他:“这不是你该参与的事情。” 
话说得很明白,你秦熺是门都没有的! 
高宗回宫后,立即命令权直学士院沈虚中起草秦桧父子退休的诏书。 
一个要死了,一个没用了,全都打道回府吧! 
过河拆桥,不是秦桧的专利! 
光荣退休了,乌纱帽一摘,露出的是待遇问题。该给秦桧父子怎样的待遇呢?高宗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高宗看来,秦桧对于自己是有功的,自己的很多见不得人的想法都是通过秦桧去实现的,秦桧就是自己的替身,否定了秦桧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所以,即使秦桧退休了,也要让他享受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待遇。什么待遇呢?那就是比国公还要高一等的王爵,给秦桧封王。 
这可是大宋自创立以来,异姓官员从未享受过的最高规格待遇啊! 
你跟了我一回,我要让你善始善终,圆圆满满地走完自己的最后一程。 
你为我受了那么多的委屈、背了那么多的黑锅,我给你再高的待遇也不过分。 
一个建宋以来的历史纪录诞生了! 
高宗对秦桧做完了安排,对秦熺也要考虑,虽然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但待遇还是要给的,而且要比现在的好。看在秦桧的面子上,也让他退得体面点,给他加封个少师,够意思了吧! 
有高宗在,秦桧父子的退休待遇差不了。 
应该知足了! 
可是愚蠢的秦熺,竟然没领会到高宗的意思,心还不死,连夜让他的儿子秦埙与林一飞、郑柟去拜见台谏徐喜、张扶,谋划着怎样推荐自己为宰相。 
这个梦做得好美啊! 
还没等徐喜、张扶等人把举荐的折子写好,高宗的诏书已经下来了,加封秦桧为健康郡王,秦熺晋升为少师,双双退休。 
美丽的梦,彻底的碎了。 
这就是政治! 
同时,高宗还把秦桧的两个孙子秦埙、秦堪提升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都是只有待遇没有实权的闲职。 
看来,曾经显赫一时的老秦家,随着秦桧生命的终结,将集体退出政治舞台。 
退休的诏书,王爵的荣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秦桧,已是无从感知了。 
在这个风雨飘零的晚秋,他才知道自己到头来一无所有。 
蓦然回首,曾经的爱恨情仇,都是一杯难咽的苦酒! 
夜色朦胧,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开口! 
烛光莹莹,儿孙的哭声,为我的躯体送行! 
生命,从这一刻变得无形! 
时间是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二日。 
…… 
天亮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传遍朝野。秦桧死了。 
逆秦者,弹冠相庆;顺秦者,垂头丧气。 
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健康郡王刚当了不到一天,就成为了历史。 
高宗又下了一道诏令,赐秦桧为申王,谥号“忠献”。 
忠于皇帝,排斥异己,献身自我! 
这或许就是秦桧一生的真实写照。



第54章 身后事 

有句话说得好,人啊,是从自己的哭声中来,从别人的哭声中去。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到了秦桧这里,未必合身。秦桧的去,不仅有哭,而且还有笑。哭的是他的儿孙,他的亲戚,他的党羽;笑的是他的异己,他的政敌,他的对手。 
哭,因为大树倾倒,从此无处可乘凉。 
笑,因为奸臣入土,从此东山再起不是梦。 
秦桧死了,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秦桧死了,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此时的大宋,面对的内外形势又是怎样呢? 
首先,从外部环境看,金国在内部斗争中挣扎,两国关系是和平中蕴育着杀机。宋金议和之后,兀术一人专权,把持朝政,稍有不从者,刀枪伺候。金熙宗刚干掉一匹狼,又迎来了一只虎。自己的双手始终被权臣束缚,一肚子雄心壮志却难以付诸实践。于是乎,金熙宗就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兀术早点死,自己好有一番作为。时间这东西很奇怪,越是想留住它,它走得越快;越是想让它快点过,反倒急死人。好不容易熬到1149年,兀术咽了最后一口气。还没等金熙宗着手行动,皇后裴满氏就干预起了朝政,朝中大臣也分了好几派,相互争斗。胡乱的局面,再次打乱了金熙宗的计划,这一次,他彻底心灰意冷了,借酒消愁,天天醉,酒醉之后,就开始杀人,先后把他的弟弟完颜元、完颜查剌、裴满氏还有一些嫔妃给杀了。皇帝酗酒杀人的消息传遍朝野,文武百官无不诚惶诚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刀下鬼。失去了群臣的支持,金熙宗的皇帝也就当到头了。1149年12月,海陵王完颜亮利用熙宗众叛亲离之机,反动政变,杀死了金熙宗,自立为帝,这就是金废帝。完颜亮上台后,朝政仍旧混乱,由于他是靠政变夺得皇位,很多皇亲贵族并不服气,矛盾尖锐。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视线,完颜亮一改同宋和平相处的政策,开始筹划南侵,妄图一举灭宋,做个大一统皇帝。 
从内部环境看,局势总体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经济趋向繁荣。可以说在秦桧两次为相的十九年中,有五年是处在战乱时期,有十四年是处在和平时期。战乱时期不说,就说这和平时期,秦桧在铲除异己、禁止野史、粉饰太平、提携子孙上很有一番作为,换句话说是“硕果累累”,但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上没见到有什么作为,业绩平平。那有人要问了,你说秦桧没有作为,那为什么大宋会有“局势总体稳定,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经济趋向繁荣”的复兴之象啊?推动大宋复兴不是秦桧,也不是高宗,而是人民,是饱受战乱之痛的人民。他们渴望稳定,渴望生产,渴望繁荣,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大宋才有了复兴之象。这就好比一个弹簧,当我们用外力将它压缩到最小程度,一旦我们把外力撤回,不用去拉弹簧,它自己就会反弹回原来的状态。物理学,叫这是惯性,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没有永远的衰败,也没有永远的繁荣,只有这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交替存在,才符合唯物主义思想。所以,我们在探讨大宋从衰败走向复兴时,高宗和秦桧起的不是主导作用,而是辅助作用,真正的主导者是大宋的人民。 
秦桧死了,很多受他排挤,被他贬逐的人迅速强势反弹,憋在肚里的火终于可以肆意燃烧了,压在心底的怨气终于可以自由发泄了。 
秦桧是奸细,秦桧是卖国贼,秦桧是奸臣……一时间,骂声四起,万箭齐发,把秦桧批得一无是处。 
然而,此时的秦桧只是一抔土下无知无觉的尸骸而已,他真正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个由“秦桧”两个字组成的符号而已,然而就是这个符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默默地承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诛笔伐,直到今天,还未停息。 
历史,只不过是人们情绪化的产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历史。任何人和事被贴上历史的标签,就意味着他永远失去了真相。 
秦桧死了,作为高宗的心腹、挡箭牌、替罪羊、拐杖的他,高宗该给他怎么样一个评价呢?让我们看看高宗的表现: 
第一,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三月,针对一些主战派提出废弃议和,惩治秦桧的言论,高宗及时给予了回应,他说:“议和的事情是出自朕的心愿和志向,作为臣子的秦桧,只能支持朕的主张,怎能因为他死了,就背弃与金签订的盟约呢?近一段时间以来,有无知之人,用虚假的造谣生事,挑拨鼓动,迷惑民众,甚至有人胆敢假托朕的旨意大肆召用旧臣,违抗朕的命令,妄加议论议和的事情,朕感到很震惊。今后如果再有这类事情发生的话,一定要严加惩处。”高宗说这些话,看似在肯定秦桧,实际上他是在肯定议和,他担心的不是秦桧受到攻讦,而是怕议和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