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记事簿-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了。他之所以一开始选在崂山景区周围而不是高科园,全是因为刚刚起步的绿石博物馆立于崂山脚下才显得名正言顺,也更有利于它的发展。
加之韩俊当时认为绿石刚刚成名,也没有想到绿石博物馆一经开业,火爆的程度就大大出乎他的预料,经过在景区的一阵摸爬滚打,韩俊着实积累了不少经营上的经验和为数不少的资金,此时凭着博物馆现有的盈利能力,他绝对有把握立足于高科园的旅游功能区!
只是,唯一让韩俊不确定的是,要进驻高科园,都需要什么条件?虽然笔记上关于高科园的优惠政策和作用记载了不少,但对于进入高科园的条件却语焉不详,而韩俊对此更是一无所知,此时的绿石博物馆,到底有没有资格进驻呢?
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身轻微的摇晃,韩俊心里也跟着不住起伏,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去找于书记,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他必须要试一试!不管需要什么条件,如果不合乎正常的手续,那就走走后门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捏了捏随身带着的相关资料,韩俊在心里仔细地组织着措辞。
而正在这时,“嗡嗡~”腰间传来了一阵酥麻的震动。
一个陌生的号码在呼机的显示屏上显现了出来,韩俊看到这个号码不由一阵疑惑,这不是家里抑或博物馆的电话,可知道自己呼机号的,没几个人啊?
1992年8月1号,滨海高科园正式开园,而市委的各个领导也为此忙的不可开交,不过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到又与某外资企业签订开发协议的消息让每个人心里都是振奋,毕竟,在大发展的主导思想下,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17号中午,市委刚刚开完了一次会议,简单的吃过了午饭,回到自己办公室的于书记接过秘书递过来的会议记录,仔细的翻阅着。这两天连续的开会和不断的走访让他有些疲惫,不过眼前的工作却是一点都不能放松的。
会议上,肯定了近期工作的同时,也指出了部分功能区发展缓慢的问题,而旅游区,则是其中之一。
虽然前段时间已经给国务院递呈了石老人风景区申请国家旅游度假区资格的申请书。对于它的顺利通过,市委领导班子都很有信心,不过在此之前的空白却不能不加以填补,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情,任谁都会喜欢去做的。可究竟要如何如何来做,则不得不加以细致的考虑。
放下手中的会议记录,于书记摘下眼镜,捏了捏有些酸胀的眼角。从新戴上眼镜的时候,正瞧见了办公桌上摆着的一方小巧的绿石,正是7月绿石博物馆开业时,韩俊送的那块。
“嘿!怎么把那小子给忘了?”于长胜微微一笑,那个少年的笑脸浮现在了眼前,想到钟建国临走之时拜托的事情,于长胜叫来了秘书,让他联系一下韩俊。
不过,于长胜也有自己的想法,毕竟绿石博物馆看起来不小,崂山绿石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可人员和经济实力都无法跟已经落户高科园的一众企业相比,还是个私营性质,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稍欠正规了些。而且,目前他们有没有能力在高科园重新开设一家场馆还是个问题。
“给他提个醒也好,看看这小子有没有眼光吧。”

第十二章高科园(下)

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传呼,韩俊搜肠刮肚地想了一圈也不知道谁会在这个时候找自己,眼看还有两三站就到位于沂水路的市政府了,索性不予理会,天大的事儿也得等自己忙活完了再说。
下了车,第一次来到市政府的韩俊就被眼前这个德国古堡式的建筑吸引住了。
虽然以前没来过,但韩俊却知道它的前身是德国胶澳总督府,这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极具欧式古典主义风格,据说是20世纪初建成的,到现在已经快100年了,此时看来,依然坚固如初。虽说滨海市日德系的建筑非常多,但最为庄重大气的,还要属眼前的市政府了。
顺着宽大的39级石阶,韩俊拾级而上,却在扁圆大圆券门廊被门卫拦下了,市政府进进出出的人不少,可都是熟人,生面孔自然不会被轻易的放进去。
拦下了韩俊,门卫问道:“你找谁?”
市政府的门卫当然是风管委不能比的了,韩俊亮明了身份道:“我找于书记,他认识我的,这是我的介绍信。”说着,把早就准备好的介绍信递了上去“领导很忙,你有预约吗?”既然韩俊说于书记认识他,门卫的态度自然好了许多,可介绍信上绿石博物馆的红章,门卫并不太熟悉,韩俊也不知道人家的联系方式,也只是闷头直接杀了过来,哪有什么预约。
韩俊摇摇头,说道:“提前没说,要是于书记在的话,麻烦你打个电话,要是他很忙,我就再约个时间。”
“你怎么称呼?”
“韩……”没待韩俊说完,呼机又嗡嗡地震了起来,朝门卫点头示意,看着上面的信息“速回电,急。”韩俊挠挠头,“我去打个电话。”
左右四顾,韩俊找了个小卖部,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你好,我是韩俊,谁打我传呼?”
“韩俊啊,忙什么呢?你可算回电话了,我是陶伟,记得我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陌生的声音,可说到陶伟的时候,韩俊恍然,不就是于书记的秘书吗?
“啊,陶大哥,记得记得!”
“于书记正找你呢,你下午什么时候过来市委一趟吧。”
“巧了!我现在就在门口啊!”韩俊乐了,陶伟那边一怔:“门口?市委门口?”
“对啊!我也有事请于书记帮忙呢。”
“那你赶紧上来吧。”
“好!”撂了电话,韩俊就赶忙来到门卫处,陶伟已经在门口等他了,简单的一交代,在来客登记上留了名字便到了三楼办公室。
看到韩俊居然这么快来了,于书记有些惊讶:“哟,小韩,这么快啊。”
陶伟把他送到办公室便出去了,没有旁人韩俊放松的很,说到:“于大叔,我有个事儿想麻烦您呢,正往这儿走,这不接到陶秘书的信息了。”
“哦?什么事?”于书记眉头一挑,问道。韩俊还是第一次来找他,钟建国临走时拜托他有空多关照这个少年一下,只是没有什么机会罢了,见韩俊说有事,他还以为韩俊碰到了什么麻烦。
韩俊挠挠头:“您是长辈,还是您先说吧,不知道有什么吩咐?只要力所能及,我在所不辞啊。”
于长胜笑笑,比出两指,点了点韩俊“你呀你。”转而肃穆道:“你那绿石博物馆弄的不错,很有特色的一个产业,高科园开园了,有没有兴趣来高科园发展一下?”
有没有兴趣?那当然有兴趣!本来韩俊就打着想方设法进驻高科园的谱,没想到还不等自己开口,于书记居然就做出了邀请,韩俊顿时大喜过望,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表现的太过兴奋,问道:“于大叔,不知道都需要什么条?”
见他这么上道,于长胜心里暗自点头,说道:“你这个博物馆是民营性质,进驻园区难度有些大,要是合资企业,或者是有高新科技含量的就能方便一些,不过……设在边缘的话问题应该不大。”说道这里,于长胜停了一会儿,看着韩俊的脸色,这么说基本上就等于卖韩俊一个人情了。
设在高科园旅游功能区的边缘,相当于打了个擦边球,既不违反有关规定,又让绿石博物馆进驻了高科园,填补了这段时间旅游功能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空白,而且博物馆还能享受高科园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绝对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可韩俊并不这么想,高科园详细的地理位置规划他还不太清楚,但想来“边缘”这个地角应该不咋地。听完于长胜的一番话,韩俊灵机一动。
“于大叔,是否只要是合资企业,就可以进入园区而不用非得在边缘呀?”韩俊问道。
于长胜点点头。
“我是合资企业啊!”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韩俊说道。苏维康这两天也不断打电话来通告他那边的进程,他的资金不日即将到位。到时候,自己不就是合资企业了吗?
“博物馆?合资?!”听到这个消息,于长胜笑了,这种事情他根本就没听说过啊,虽然他知道绿石博物馆是个私营单位,但毕竟挂着“博物馆”的牌子,在不明就里的人看起来像是个事业单位的性质,要是博物馆能成为合资企业,那岂不是跟教育局成为合资企业一样极具“笑果”了吗?
“咦?于大叔,您还别不信。”说着,韩俊从容地从随身带着地包里取出了那份当初跟苏维康草签的合作意向书。
狐疑地接过那份文件,于长胜一看之下,顿觉哭笑不得“绿石博物馆注册资金120万元人民币,香港富荣玉石公司出资一万美元占6%的股份……”
根据当时的合资公司法,港商投资符合招商引资大方向、货币形式以美元这种硬通货直接投资最为有利、不污染环境合理合法、销售也面向香港市场、居然连董事会也正好三个人符合最低人数要求。
这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绿石博物馆这么一来,还真就有个“合资企业”的样子了!
“于大叔,我没骗你吧!”于长胜瞧着韩俊有些得意的笑脸,摇摇头道:“没看出来你还挺有眼光,不过小韩,咱这合资公司可是要有技术引进的,不能随便找个香港人投上点钱就算合资企业了。”这番告诫,也说出了当下合资企业最大的弊病。
而说到“引进技术”,韩俊一怔,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再说绿石博物馆的生意,也不需要引进什么技术啊?
不过,当他下意识地紧了紧握着背包的手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
“于大叔,我们这个是草签的合作意向,正式的合约还没有签署呢,不过这个新技术的引进,我们也有呀!”
于长胜乐了:“什么新技术?要是你说的是真的,真是高新技术,那园区现有未开发的土地,我打保票,不需要非得在旅游功能区,随便你选。”
“嘿!您看!”说着,韩俊又从背包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第十三章真是合资公司

“这是……”望着韩俊摆出来的茶桶,有些疑惑地望着韩俊,脸上写满了不解。韩俊大咧咧地问道:“于大叔,你这儿有热水吗?我给你沏上一壶。”
本来,这茶叶是韩俊打算事成之后送给于书记当礼物的,而于书记突然问起“技术”的事情,韩俊情急之下忽而想到了这筒绿茶。
本地的茶叶市场一直被南方的茶叶占据,而这崂山绿茶的培育和炒制方法,却跟杨一鹤老人说的别无二致,没有几个人知道。如此一来,这个培育和制茶的方子不是“技术”又是什么?虽然跟高新科技沾不上边,却也是一门独有的秘方。
时间只有短短的一瞬,可韩俊为了顺利进驻高科园也顾不了那么许多,借口是牵强了些,最多以后跟苏维康打个商量,算他10%的股份,在申请里加上本地崂山绿茶培育的这个项目,想来他也不会不同意。
而此时的于书记则有些囧,从没人跑他这儿还自带茶叶的。念在韩俊年纪小,他也就释然了,笑着摇摇头唤来了陶伟,让他去冲上两杯。
可当那碧绿的茶水端到他跟前的时候,于书记愣住了,单从气味和颜色上来看,这茶虽然算不得茶中极品,但是档次却也不低的。
而且,那味道则是他从来没有尝过的清香宜人,只不过他好茶喝过不少,单就一杯茶,还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心中只是疑惑韩俊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韩俊一脸希冀地看着于书记,问道:“于大叔,味道怎么样?”
于长胜抿抿嘴,点点头道:“小韩,茶是不错,可你说的那个什么新技术,又在哪?”
韩俊指了指茶杯,微微一笑:“可不就在这茶里吗?”
“恩?”听韩俊这么说,于书记更加疑惑了,一杯茶水跟新技术怎么能扯上边呢?难道把马车装上个发动机就能变汽车了吗?看着韩俊,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
“于书记,这茶可是咱滨海本地出产的哟。”韩俊面对一个长辈更是市里的领导,也不敢再继续卖关子,说道:“咱滨海市的茶叶市场,基本上都是外地差垄断,其实咱本地也是产茶的,只是没有资金投入和科学的培育方法,导致了它产量极低,几乎没有市场影响力,就连我父亲那辈人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咱本地也是产茶的,更不用说我了。”
“崂山气候和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水质则更好了,配合我们这次引进的培植以及炒制绿茶的技术,我相信,只要投入力度足够大,这种茶起码在咱滨海市,市场前景绝对看好!我这次来,就是想跟您谈谈这个绿茶的事情的。”
听韩俊说完,于长胜明白了,他虽然不是滨海市本地人,但来此任职之前还是做过相当多的工作了,对于滨海的历史,甚至比一般老坐地户都了解的当,毕竟身为一个领导,所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视角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听韩俊的意思,通过这次合资,他的手里将掌握这项绿茶的培植和炒制的配方,这可是又一项新产业啊!滨海的旅游业,向来是以“山光海色”来吸引游客的,这次给国务院申报的“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也是以海边的景点为主的。崂山的绿石和这绿茶正好也应和了“山水”之意,茶园在崂山,可要是能在国外独资、合资企业林立的高科园有一家这样的茶厂,适时的推广之下,那市场前景可就不仅仅是滨海市这一地了,想到这里,于长胜也大为意动。
似笑非笑地看着韩俊,一个绿石博物馆,这会儿又通过合资开发绿茶,他,真的仅仅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吗?而见于书记不说话,韩俊以为他不认可自己的说法面带讪讪之色:“于大叔,可能我的想法还不太成熟,不过我们可真是合资公司啊。”
于长胜心道:“你还不成熟?你要是成熟了,还不成精了?”
不过在想到韩俊身后站着的那些人之后,他也不认为这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试想一下,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如果没有高人指点的情况下,以他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根本就做不到韩俊此时的一切。他绝对不相信一个普通的孩子能有发现绿石内在价值的眼光,也绝对不相信一个普通的孩子能跟大人一起搞公司,甚至跟香港的客商搞合资公司!
这些事情,根本就不是一个还在上高中的孩子应该干的事情。可韩俊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还很好!
从绿石馆开业之初发生的种种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