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记事簿-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
“呃……”肖明君看着满满六卡车的石头,悔的直想扇自己俩耳光!这是多少石头哇!六卡车!一辆东风卡车载重6吨,看那轴承分明是满载的,甚至有可能超载!这六卡车就是近50顿的石头哇!
肖明君头疼,朱培江也没少心焦,自己这六卡车当时找了不少人帮着装车,可是到了北京才想起来,找人卸车也不容易啊,北京消费高,自己带的这点盘缠够不够付人家卸车费的?
而且刚到北京,自己这六辆大卡车开在马路上,没少被交警指下,人家还以为这是拉建筑垃圾的货车呢,朱培江不断解释,“这是去参加玉石展的石头”到了这里,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不过北京的交警听说是外地来北京参展的石头,也没怎么为难他。在朱培江保证不撒漏的前提下,便放行了,只是说道“撒漏”,人家朱先生也得舍得让它撒呀?
当然,少不得朱培江送上几块小巧可爱的崂山绿石,人家就更是热情的为他指路了,也体现了北京人民的热情好客嘛。
再说肖明君,玉石展的筹备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天,前来带着自己宝贝参展的人他见了不少,却大都随身携带,多的也就几十块,一辆轿车足够,体型大的也不会超过一卡车,哪见过带着六卡车石头来的?可话已经说了,自然不能反悔。于是跟滕亮商量了一番,两人进去把情况汇报给了领导,调来六辆托盘叉车,与50多名武警一起,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六辆卡车的石头全部卸完。
毕竟是展品,生怕损坏,朱培江看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打心眼儿里佩服北京人的仔细。他的石头多,在缴纳了一笔不菲的展区占地费之后,场馆的领导便单独辟出一块区域专门放他的石头,可即便这样,六卡车的石头也不能完全放下,朱培江只能从中选择一些品质最为上乘的石头列于展区,剩下的,则放在展览馆的仓库里。
通过与相关人员的聊天得知,这次展览不光有单纯的展览,顺带着还可以交易,如果有人看中了参展的玉石,便可以直接在场馆内交易。朱培江也乐得如此,如果自己的石头被认可了,大可以在这里卖出一部分,省的再拉六车回去的麻烦。
到了展览馆,朱培江还头疼怎么样卸车呢,却有个热情的武警战士帮了他的大忙,朱培江顿时大感惊喜。可他却不知道,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等着他。
1月15日,农历腊月十一,黄历记载,宜,开市,立碑,交易。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天都是个召开玉石展的好日子。
原定9点30分开馆,不到9点,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奇石爱好者。场馆内1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玉石专家已经悉数到场。正在讨论着这次玉石展相关鉴定事宜,他们将分成30组,对各色奇石进行赏析评价。更有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十多位记者,插着空采访着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热闹程度一点也不比馆外差。
本次玉石展,采取完全开放式的展览,游客可以近距离的参观所展玉石,如有看中的,可以当场与石主进行交易,当然,他们所凭的依据,便是专家们对奇石所作出的赏析。
全部的展品已经到位,近五万平方米的展厅内,各色奇石宝玉琳琅满目,犹如百花争奇斗艳,石主们具是面带微笑,有的守在自己的展位旁边,看自己宝贝的眼神,犹如看自己的孩子;有的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三三两两凑到一起探讨着各自对奇石的看法和心得;更有有个别心思巧妙的,还过去与相熟的专家攀谈一番,希望给自己石头评价的时候,多多美言,个中行动,不一而足。
朱培江看着巨大的展厅里众多的美石,也是大开眼界,本就是石痴的他,对各色奇石也颇有研究,打眼一看就知道此次前来参展的奇石,具是精品!一番比较之后,对于毫无名气的崂山绿石,朱培江心中难免忐忑。
9点30分一到,早就得到消息的奇石爱好者蜂拥而至。偌大的展厅内人头攒动,主持人见气氛不用调动就已经高涨如斯,在相关领导讲话之后索性直接宣布开始。
30组专家也分别走向各自负责的展区,记者们则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专家们,详细记录着他们对各色美石的评语。这些,不光是新闻素材,更是一种开阔眼界的机会,没有哪个记者会甘心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朱培江眼见人来的这么多,心下大为惊讶,他想不到北京爱石头的人居然这么多,当然,他知道这些人里并非只有北京当地的奇石爱好者。而对石头跟自己一样痴狂的人居然有这么多,才是最让他惊讶的。朱培江的心里忽然多了一种归属感,这里,才是他的世界,这里的人才是有可能认可他的人啊。
对来到自己展台前的游客,朱培江竭尽所能,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石头,只不过,一来崂山绿石毫无名气,二来,衣着寒酸的朱培江也让游客对他的石头的印象有了些许折扣。
或许漂亮的石头能让他们眼前一亮,可相比那些成名已久的灵壁石,雨花石,和田玉,汉白玉,崂山绿石的价值还没有被他们所认可,是以仅仅扫视几眼,便投向其他的展台,有谁会对一个无名小卒感兴趣呢?开展一个多小时以后,别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可自己的展台却门可罗雀,朱培江不禁有些失望。
可这种失望并没有持续多久……
郭守国,华东理工大学宝石检测中心的大拿,此次应邀来到北京展览馆参加此次玉石展的评选工作。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这项工作,相比前几届的新奇,已经是老评委的他并没有多少兴奋的感觉。
眼前的这些名石,美则美矣,却不能给他带来多少新意,反而望着早就功成名就的各色奇石,甚至略微产生了一丝失望。不过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玉石的尊重,他还是对所见的玉石给出了中肯的评价,虽然,那些评价他甚至只看石头一眼就能做出,毕竟模式化的东西,实在难以让人兴奋啊。
眼见此次玉石展,又跟前几届没有太大的差别,郭守国未免有些兴致索然,可是,展厅西北角的一个冷清的展区,却引起了他的兴趣。
“这么出色的玉石展,居然还有这么冷清的地方?”郭守国颇觉有趣,长久从事宝石研究,出于对工作的敏感,郭守国有意过去看看。
在做完了对眼前一块造型别致,犹如灵动鲤鱼的灵壁石的评价之后。郭守国便提议同行专家,到那个冷清的展台前一观究竟。
自己展区无人问津,正感失落的朱培江见有专家过来,顿时欣喜,赶忙把专家请到自己最为满意的几块石头跟前,只是请他们看看,却并不多言,因为专家毕竟是专家,既有真石在侧,怎么还会听他一家之言?而且人家就是研究这个东西的,自己最多也就是个民间爱好者。朱培江可知道,班门弄斧之人除了徒增笑柄之外,再无其他,在诸多权威面前,藏拙才是王道。
不过,郭守国一见这些造型奇特的绿石,眉头忽然一皱,心道:“这等石头,以前可从未在玉石展上见过呀!不过形体上……倒真不错!怎么有些像……”
站在一块一米见方的绿石前,郭守国打眼一看,绿浓如墨,色泽静穆古雅,深沉谧静;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贴身上前,细细观摩着石头的纹路,自然细密,上面所呈景观犹如一幅抽象画,却丝毫没有刀躁斧刻的痕迹;伸出手来轻轻摩挲石面,光莹油润,宛若涂抹了一层油蜡,却不见丝毫油脂;扣起手指缓缓敲击,声音清脆又不失厚重。
“好东西!”郭守国在心中暗赞一声,多年的翡翠研究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这些绿石里面绝对含有翡翠的成分!而造型又是如此的出众,更可贵的是,纯自天然!虽然不能最终确定这些绿石的最终成分,可那种新意,却让他眼前为之一亮。
只是这种石头,似乎蕴含的不止翡翠一种,奇妙的纹理让郭守国不能独下结论,与身边同行的专家耳语了几句,希望其他组的专家过来看一下。
此时的朱培江,心中也是忐忑,见专家们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却始终不对自己的石头做出评价,面色不由有些讪讪,他心中笃定这些石头就是“海底玉”,可没有专家最终的评判,那它们终究只能配给村民盖房子!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隆冬的展厅有暖气,但毕竟展厅太大,气温并不高,可朱培江却觉得仿佛置身火炉,燥热难当,专家只看不说话,记者又是长枪短炮的跟在一边也是默默不语,如何叫他不紧张?
而几个专家看了半天,点点头,又摇摇头,这番姿态更让朱培江忐忑难安。正待他想开口询问的时候,见几个专家耳语了几句,其中一人快步离开,向其他几个展区的专家团走去,不一会儿,朱培江却看到原本刚刚还在其他展区的专家们,一个接一个的来到了崂山绿石区!
“这?”他又迷茫了。
人总是有一种从众心理,有眼尖的游客自然发现了崂山绿石区这边的异样,眼见大批的专家都往那边去了,好奇的游客也纷纷前来一观,这会儿,原本冷清的绿石区,顿时热闹了起来。虽然专家还未发话,围观的游客却对形态各异的绿石做起了评价。
“样子不错啊。”
“是呀,看那图貌,做的还真逼真。”
“我看不像是做的,天然的吧!”
“……”各种评价不一而足,只是朱培江却没有应和他们猜测的意思,一门儿心思扑在专家身上,期待着他们最后的结论。
“您这些石头,是从哪弄来的?”郭守国忍着内心的激动,询问朱培江。
听专家问起,朱培江谦和地回答:“滨海崂山畔的仰口海滩……”
“哦?就是那‘仰口海底玉,品胜祖母绿;风情万千种,尽在一拳石’的仰口海滩!?”没等朱培江说完,郭守国脱口而出,眼中的兴奋再也掩饰不住了。那种石头,他听同行说过,却没见过,毕竟不甚出名的崂山绿石,在当时也仅仅被附近的一些文人墨客所把玩,并没有跟其他名石一样扬名天下。
朱培江见专家面露喜色,心中也是一喜,忙不迭的点头:“我认为,这就是那海底玉啊!”
他俩的话,众多的专家自然听了个明白。此时的他们似是恍然,从他们的交谈中,朱培江隐约听到“怪不得,里头像有玉质。”“还有翡翠。”
朱培江越听越是激动,果然,自己的这些绿石果然是宝贝!
接下来专家们提议要取一小块绿石回去做详细的研究,至于崂山绿石区所展览的绿石,先不做进一步的评价。对于成名已久的名石,他们可以只看一眼就做出评价,可是对于崂山绿石这种第一次参加展览,以前毫无名气的石头,必须用科学严谨的方式做出鉴定,哪怕他们已经看出这些石头的不凡,也必须经过这道程序!
虽然没有得到专家们的确定,可这话落在有心人的耳朵里却大不一样!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些石头明显蕴含着极大的价值呀!此时专家还没做出最终的判定,可从他们的交谈不难得知这些绿石实际上已经得到专家们的认可,之所以要进一步鉴定,仅仅是要确定一下而已啊!
专家们此言一出,敏感的记者和游客、石商立刻将朱培江团团围住,有的人甚至立刻提出现金购买。望着眼前的情景,朱培江高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此时心中大定的他哪能如此轻易的将这些石头出售?万般推脱等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再做打算。
展览为期一周,热情的人们也不会感到失望,毕竟才是第一天。
可没有想到的是,鉴定结果第二天一早就出来了,各路专家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石质成因,又引据历史经典记载,由内到外的溢美之辞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当主持人宣布,本次玉石展最大的发现,便是这种蕴含玉及翡翠的崂山绿石之后,整个儿场馆轰动了!
一块造型精美的石头的确可以令人赏心悦目,可一种蕴含玉及翡翠,造型又如此别致的宝石,会是怎样?就好比一块雕琢的无比精美的砖头,相比于金银矿石!
什么是亮点?脱颖而出的新意才是亮点!
在众多成名已久的名石包围下,崂山绿石以独特的品质,优美的造型,大气的意蕴,独步此次玉石展,如果朱培江只是拿来一块,或许不会造成这样的轰动,关键是,整整六卡车!六卡车的绿石,各色的造型应有尽有!而且它所蕴含的,是价值极高早就为人认可的玉和翡翠!
更让朱培江开心的是,自己带来的其中两块绿石,被一众评委共同推选为此次玉石展的最佳意境奖,一块便是他的“奇峰突起”,而另一块,则是韩俊的,起名为“清风明月”的壁石!因为那块一米见方的壁石上,上面的纹络宛若一轮明月照青松,松随风动,是以被韩俊命名为“清风明月”。
当天,那门可罗雀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众多前来采访的记者和求购的人群让朱培江应接不暇。当即就有人出三万元的高价收购那两块意境悠远的绿石。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奇峰突起”居然能卖出这样高的价钱,朱培江爽快的与收购者达成了交易,可对于韩俊这块“清风明月”,他却做不了主,虽然价格给的不低,但他知道韩俊非常喜欢那块“清风明月”如果自己不经他同意便卖掉了,韩俊怪起来,也不好说,便推辞了。
不过毕竟他带来了石头很多,不管是自己的还是韩俊的,为了回去的时候省点事情,自己的石头自是不必说,对于带来的韩俊的那部分,便自作主张把一些品质上乘,但看起来韩俊并不会太在意的石头高价发卖了一小部分。
其实,如果他告诉韩俊有人出价三万块买“清风明月”自己却没卖,不知道韩俊会不会抓狂。
接下来的几天,有“清风明月”镇场,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一睹崂山绿石的风采,而朱培江自己也沉浸在一夜成名的喜悦中去。已经换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的他,面对记者的镜头,侃侃而谈,再也不似刚来北京那会儿的农民形象,俨然一副文人学者的派头。
不过他却没有注意到,人群中的相貌普通的两个中年人,连续几天来,都在展区周围注意着那块“清风明月”,眼中的兴奋与赞许,溢于言表。
“你看那方绿石如何?”其中一个低声说道。
另外一个点点头,深以为然:“等展览结束吧,跟这位先生沟通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割爱,老爷子还几个月就大寿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