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导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大导演-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的正经严肃,在看到105分钟结束之后,却已经开怀笑到脸都发疼了。

当然,学院派出身的韩晓理笑完之后,却还是批评了李小乐的不足:“你这电影剧情不错,可拍得太乱了,太多模仿盖·里奇与昆汀·塔伦蒂诺痕迹,配乐也太杂乱了……”

“我觉得很不错。”韩三品倒是笑着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手法相当创新,我们这些老古董看不习惯也正常,现在市场是需要一些新的东西,老百姓喜欢就行了。”

韩三品的标准显然很简单,这105分钟好笑不好笑?只要是好笑目的就达到了,现在的中国电影就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你别说什么让他心平气和好好养病,能给他根烟让他打起精神就不错了。

韩三品点头,让李小乐心里的石头就下落地了,在中国拍电影最怕的鬼门关,电影局与广电局的两道审核,如果自己没有韩三品作为出品人,这种新颖的喜剧只怕又要被剪辑很多情节才能上映。

接下来李小乐就要开始专心思考上映的问题了,为什么他要等到2002年才回中国拍电影,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这年的6月份,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俩和下发了第1519号文件《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节》,在全国23个省市建立了第一批31条院线。总计影院1019座,1834块银幕。

这其中对于电影制作人,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出现了叫做“影院售票系统电脑联网”,没这个东西内地电影票房基本真正受益最多只有五成。

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呢?

因为以前的电影院全部都是由自己做帐,票房多少,受益多少都跟一般的酒店饭馆一样自己说了算,很一部电影卖了10万的票,他报上去只有5万票房,而剩下的5万票房就变成了影院灰色收入。

而影院多半都是国营机构,没有人会去查。

而实施了院线制以后,影院就变成了联网的电脑系统卖票,电脑系统出的每张电影票本身就变成了发票,电影票房就能实现大部分真实上缴了。

那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以前无论是姜闻的《眼光灿烂的日子》还是张一谋的《红高粱都能取得4000多万的票房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制度是叫自制自播自买,电影院是承包制,上层企业自己下达任务,观众都是由上层机构组织的,很少自行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属于“行政票房”。

比如某某钢铁厂由文化局下达批文要求职工组织看《红高粱》,钢铁厂直接向电影厂按观看职工人数交款,这种票房自然是不会低了,说白了是国家扶持。

90年代后期这种制度已经被逐渐废除,所有这几年来电影投资人们忽然发觉自己连成本收不回来。

很多电影爱好者肯定都幻想过,回到90年代拍什么电影在国内取得过亿票房,实际上极为天真,因为这个难度是远远超过在2010之后获得10亿票房的。

韩三品业很好奇,李小乐这位在韩国创造了商业电影奇迹的小导演,究竟想用什么方法在内地去营销这部电影呢?

第206章第206场前期的试映

“像《英雄》那样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我们是做不到的。”韩三品第一句话就交底了。

“明白,我也没打算那么做,我们也没有演员能像李联杰那样,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李小乐笑道。

“你这片子没有一个有号召力的明星,对于推广非常不利,你有什么打算呢?”韩三品用一种好奇的眼光望着他,他知道李小乐在韩国成功过,不过他也清楚李小乐之前的方式几乎都与网络作为主要媒介,这在内地互联网不发达的现在,恐怕是行不通的。

到了发行这一块,缺乏明星效应的劣势就显出来了。

“韩总,其实没有明星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李小乐淡淡地笑了笑。

“这怎么说?”韩三品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怪论。

“虽然我们这影片从演员到我这个导演都是毫无名气,但是本身的质量却过硬,上映之后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口碑,这会和我们的小成本的阵容形成一个反差,这就是我们卖点。”李小乐说出自己的理由。

“恩,我明白你的意思。”韩三品点了点头,却又话锋一转皱眉道:

“可你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口碑是要观众进电影院才能有的,你现在连怎么把观众拉倒电影院都很成问题,第二就算有了口碑,也是需要时间的酝酿,在这期间盗版会出现,这对《疯狂的石头》是最大的致命伤。”

“恩,韩总你说得对,所以我打算进行小规模放映控制盗版,并且进行免费的暖场计划。”李小乐胸有成竹地看着韩三品道。

“你要控制盗版?”韩三品向来处事不惊的人,听到这话也微微张开了嘴巴,马上望着李小乐笑了出来:“你这大话说得不怕闪了舌头。”

“您放心,我对行业里这些门道都了解,我希望您把所有的发行工作执行权力交给我,您做好大方面的掌控就好了。”李小乐知道韩三品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新人嘛。

“唔……”韩三品沉吟着,心里却在合计《疯狂石头》如果票房不利的后果,自己如果全力支持李小乐,就算票房失利了,这个人才留住了,下部电影也可以从头再来,倒是他碰了壁就知道发行方面要倚仗自己了。

如果要是什么都一把抓,恐怕又李小乐又会像是冯晓刚,路川一样,感受太过束缚离开中影,说到底还是人材难得啊,韩三品在心里感叹着,下决定道:

“好,既然你这么有信心,发行的具体细节就交给你,不过排片我是建议要马上,张一谋的《英雄》在10月19号上映,到时候肯定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电影院,今年没有冯晓刚,你这个喜剧可以跟着《英雄》一起上。”

“10月19号?”李小乐听到这个日期有些疑惑,马上摇了摇头:“韩总你可能不了解张卫平的策略,他这只是前期的宣传,之后肯定会在12月14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全国首播,我们要跟他们一样在深圳进行免费试播,一切节奏跟随《英雄》的来。”

“人民大会堂首映?”韩三品先是心里跳了一下,脑子快速的分析着,李小乐说得如此笃定,绝不可能是空穴来风,而且按照他对张卫平的了解,这种事情还真的有可能,他马上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柳处长吗?我想问您一下,人民大会堂12月14的议程定下了没有,我们想在那里搞个首映式,您看行不行……哦,有活动了啊……”

韩三品边听电话,脸色边阴晴不定,虽然对方处于保密原则没有直接回答,他用言语试探一番,大概已经摸清了,那一天确实有安排与电影相关的事宜,再抬头看李小乐神态就信任得多了。

“就按你说的办,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打电话跟我提,我24小时开机。”韩三品道。

“韩总,我还要向你借些人。”李小乐马上抓住机会提要求。

“说。”韩三品也笑了。

“集团的保卫科应该有不少退伍军人,我要向您借40个人,要那种受过传统革命主义教育,绝对经受住金钱诱惑的那种,我要借一个月,给他们包吃包住,每人5000的待遇。”李小乐道。

“保卫科没这么多人,我帮你找。”韩三品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他的战友现在现在都在各大军区做校官,找一些信得过的退伍军人不是难事。

“您就不问我为什么需要这些人吗?”李小乐好奇望着他道。

“我不问,就算问了,我同意不同意我都要交给你,何必问呢?”韩三品笑着,看着李小乐那张笑眯眯的稚嫩脸庞,心里也不知道自己信任他到底对不对。

***

听到李小乐要在上映前两个月搞免费试映之后,中影集团的那些制片主任都怀疑他的脑袋有问题,除开那些幸灾乐祸的,像是姜闻这些好心的老牌导演都纷纷打电话来劝他。

所有的意思都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在内地电影是一锤子买卖,就两个星期的票房,后面的就是盗版的事情了,绝不能提前搞什么免费试映。”

李小乐却像是没听到一样,进行着他的试映计划,他先是亲自监督电影拷贝的制作,把原版拷贝随身携带,把其他拷贝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别有三个互相不认识的军人保管,然后回到第二制片的办公室,销毁了所有《疯狂的石头》的工作素材。

然后在由韩三品联系,在楚浙省中影旗下的的“大华影院”进行了针对影评人以及普通观众的试映场,整个试映过程他都没有去影院里面,而是组织那些军人在影院门口进行监控。

虽然是免费观看,但是其严格审核措施让大华影院的职工咂舌不以,首先他们要签一个同意书,除了《疯狂的石头》放映时段,影院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未经过第二制片许可或保安人员陪同下,擅自进出放映室,放映厅,由第二制片专职保安人员全天候轮值巡逻。

每场放映前后,李小乐都会让那些军人保安拿着仪器检测放映大厅,杜绝任何的微型摄像设备。

一套共六卷电影拷贝,分别由三组人员负责,每组携带不同的序列,其中有三卷拷贝就放在李小乐自己的枕头底下。

大家都觉得这事情没这么夸张,甚至觉得没必要,盗版商也不至于这么无孔不入?

可在短短两天之后,就出现与《疯狂的石头》试映几乎同样的事件,新画面的老板张卫平,用与李小乐相同的手段在深圳进行了《英雄》一周的试放映,居然演变成为了一个文化事件。

结果n,bbc的记者都去了深圳,所有人都觉得想在中国能防住盗版,太不可思议了,而《疯狂的石头》也因为做了同样事情,瞬时加入了媒体报导,甚至有人说《疯狂的石头》才是反盗版的始祖,而《英雄》则是山寨其手法的。

这对于《疯狂的石头》来说绝对是一个极有力的宣传。

韩三品在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越发吃惊,难道说李小乐与张卫平有什么直接联系?还是他比张卫平想得更前面,这一切都太巧合了。

而《疯狂的石头》在楚浙省的试映,也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关于这部影片的议论很块在楚浙文艺界传开,很多影评人都在自己的专栏与博客上发表了看完《疯狂的石头》试播的观后感。

著名的导演,影评家郑洞地对这部电影非常欣赏,在《楚浙晚报》一周电影的专栏上写道:“《疯狂的石头》简直太精彩,没有看过的人很难想象在中国会出现这样有喜剧片模式,或许里面没有什么深邃的思想,可比起香港的无厘头电影,这中黑色喜剧更加靠近艺术本身。”

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副教授钱学铬,则在他新发表的论文中评论道:“我们应该看到《疯狂的石头》的表现出新时代的现实意义,与其说他是喜剧,不如说它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下层社会的讽刺戏剧。”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李小乐的电影,比如网上博客人气最高,被洛杉矶时报誉为“中国最著名影评人”的周黄昏,在看完《疯狂的石头》放映后,在自己的博客写了一篇题为“最恶俗的模仿秀,失望的新人导演”

“《疯狂的石头》跟以前香港电影有着极为相似的套路,美女,财富,还有一群为了财富让疯狂的人,堆砌各种毫无品位的笑料的无聊故事,如果说香港电影人追逐财富的变态们都是黑社会与赌神,那么《疯狂的石头》只是把主角换成落泊的下岗工人,与无知的小偷。

《疯狂的石头》讲述的全部都是极尽疯狂只能的小人物,这类底层小人物多半没有什么深邃的思想,只是凭借本能驱动,比如香港电影《古惑仔》,为了一跳街区的控制权就可以杀人越货,与之相比,电影《疯狂的石头》里的商人更是变态到为了收购一片地皮,竟然要求一位国际杀手出马,这种癫狂的套路简直就算是香港沦为三流王京都不敢想。

第207章第207场盗版商开价

国外也拍过类似的故事,1998年的《两杆大烟枪》,也是几个男人为了金钱勾心斗角,也有美女陪衬,但该片极为酷,言语酷,音乐酷,结构酷,几个演员更是酷到掉渣,相比起来《疯狂的石头》更像是恶俗的山寨货,虚有其表,却没有人物内核。”

周黄昏这条博客,有超过500条回覆,2千多条转载,里面回覆大部分都是看过《疯狂的石头》觉得十分精彩的网友,很多人忍不住周黄昏的祖辈级进行问候,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于他的观点表示赞同,呼吁网友理性讨论。

当李小乐在自己家的电脑上看到这篇博客,心情却十分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终于,他也有重量级的“脑残黑”了,这就是试映的好处,让一部分人先去看,然后主动‘揪’出影片中存在瑕疵错误,有了这些负面观点,就会引发看过观众的大讨论。

这样做既可以促使部分观众第二次,第三次的走进影院,又可以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影片。

后世的《小时代》就是这种宣传方式的经典模式,说来也巧,周黄昏也是哪位郭姓导演的脑残黑……看来这位影评人对于自己接受不了的影片类型都很有意见。

现在话题度上去了,影片下档,然后停一段时间,让观众煎熬一段时间,在进行全国商业播放,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李小乐感受到一却都顺利,却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短信,拿起手机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号码,上面写着:“我公司希望购买您的《疯狂的石头》音像版权,价格为10万,如果有兴趣请回短信。”

看着这短信,李小乐就诊乐了,这匿名电话,还用“我公司”自称,明显就是盗版商了,这盗版上竟然开了10万,明显还是相当有眼光的,比那个影评人周黄昏市场敏感度强多了。

要知道这时候中国音像版权封顶也就在20万,一般电影最多能卖个5万都要偷笑了,这盗版商一开口竟然就开价10万,这是十分看得起他啊。

“吃饭了,小乐~”门外传来李母的声音。

“好咧,我先去上个厕所啊~”

李小乐赶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在厕所舒服地解决了一下,抖抖干净,提起裤子正准备出门呢,就听到外面自己的父母在聊天,好像是关于自己的,不由从门缝偷瞄过去。

这时候,李父李母都坐在饭桌上,李父正端着杯酒,皱眉似乎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