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多情玩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多情玩伴-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穿马路,不要跟老师顶嘴。那时,张小明的母亲把母爱分成了两半,一半给张小明,一半给小胖子。两个孩子都懂事,她都喜欢。小胖子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家里只有两个苹果了,母亲把大的给了小胖子,小的给了张小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胖子从张小明的母亲那里感受到了母爱,他对母爱的饥渴也从这里得到了补偿。他终于体会到,原来母爱是这样的,就是有人知疼着热地关照,有时呵护,有时叮嘱,有时责怪。他真是羡慕张小明,羡慕所有有母亲的孩子。
  有一天,张小明的母亲对小胖子说:“小胖子,你反正没有父母,你就把我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吧。你把我叫干妈算了。”于是,小胖子就把张小明的母亲叫干妈。每周周末和逢年过节,他都和张小明双双回家去,象一对孪生兄弟。小胖子觉得叫个干妈不顺口,有点别扭,索性把“干”字去掉了,叫成了妈妈。高中毕业后,两人同时考上了首都公安大学。这年秋天,就到北京上学去了。
  就在两人上大学的第二年,一场灾难降临到张小明头上,他患上了白血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就等于判了死刑。张小明住院后,由母亲照料,小胖子每天都要到医院去看望他。张小明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他最操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能否活下来,而是母亲往后的生活。他一死,母亲的晚年也就没有任何依靠了。母亲为了孩子的病,已经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还从邻居黑皮那里借了两万元外债,差不多是倾家荡产了。张小明的病情却每况俞下,学校也及时组织了募捐活动。为了能让同窗好友安心治病,小胖子对张小明说:“你不要操心你的母亲。你放心,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你如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就养活她一辈子吧。”
  小胖子的这句话是脱口而出的。但也并不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反正自己也没有母亲,把别人的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养活着,也是一件好事。再说,张小明是他的铁杆朋友,干妈待他亲如儿子,他没有理由不去尽这份义务。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张小明哭了。他紧紧地拉着小胖子的手说:“胖子,我妈妈后半辈子就靠你了!我先给你叩一个头吧。”
  张小明真的在床上做出了叩头的姿势,被小胖子慌忙制止了。小胖子也哭了。他哭着说:“小明,我们是兄弟,是好兄弟。孔夫子不是说过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不能不如古人。在你面前,我绝不会食言的。”
  张小明说:“可是,你是学习尖子,你会留在北京工作的。你不能误了前途。我只希望你每年回上海去看我妈一次。要她有个指望,觉得世界上还有人在关照着她。这样我就满足了。”
  小胖子说:“我可以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回到上海去。上海也不比北京差多少。”
  张小明说:“真的这样?”
  小胖子说:“真的这样!”
  两人抱在一起哭起来。几乎在哭着哭着,小胖子就感觉到张小明没动静了。张小明含着满眼的泪水死在了小胖子怀里。据抢救他的医生后来说,按理张小明还能活两个月的,但没想到走得这么快。张小明的死不象是死,象是处于睡眠状态。他是那么安详,不象别的病人那样,死时的面部都扭曲变形了。他走得是坦然的,平静的,脸上在挂着泪水也挂着一丝微笑。而对于小胖子来说,他把自己最大的誓言交给了朋友的弥留时刻,使他在临终前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和放心。这是小胖子第一次看到泪水与微笑与死亡的奇妙重叠。而粘合在它们当中的,竟是自己的诺言。


  小胖子成了人间沧桑的经历者和承受者。自己的母亲去世了,把生命留给了他;而今朋友去世了,把人家的母亲留给了他。这是一个命运的大轮回。也许命中注定他是有母亲的,不过是别人的母亲罢了。
  50、一个偶然的场合,母亲疯了
  小胖子从别人母亲身上感到了母爱的温暖,也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当儿子的感觉。可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母亲疯了。
  张小明死后不久,就到暑假了。小胖子急匆匆地赶回上海,来到张小明的家。他发现张小明的母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见了小胖子就叫小明。疯疯癫癫的,成天六神无主的样子。张小明的骨灰盒并没有埋葬,而是放在她的床头柜上,前面放着一束塑料花。小胖子得知,母亲无法正常上班,已经从工厂病退在家,每月靠退休金度日,日子还算过得去。问题是母亲的精神出了毛病,恍恍忽忽的,管不住自己了。一个暑假,小胖子就陪伴张小明的母亲在一起生活,使她在精神上有所好转,区别出了小胖子和张小明,也区别出了生存与死亡。她明白了她自己的儿子张小明已经变成了一盒骨灰,而把她叫妈妈的这个人是政府养大的孤儿,叫小胖子。她一直不知道小胖子叫什么名字。在暑假结束的时候,她终于问他了,小胖子说他叫刘小巴。父亲起的。巴是八斤的“八”谐音,意思是他生下来时八斤半重,以此缅怀去世他的生母。可张小明的母亲记不住刘小巴这个名字,她也不想记住,她只叫他小胖子。她象逗婴儿一样指着对小胖子的鼻子说:“你的母亲就是我!”小胖子说:“我的母亲就是你!”
  小胖子第一次没有了做孤儿的感觉。做孤儿的感觉是苍白的,满世界无牵无挂,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小胖子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现在变了。一个暑假过来,小胖子从张小明的母亲身上找到了当儿子的滋味,在每天无数声“妈妈”的叫喊当中,过足了当儿子的瘾。虽说是别人的母亲,虽说母亲有病,但一清醒过来就百般照顾他,给他做饭,给他洗衣服,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从而使他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和母爱的温馨。可他不能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母亲病情好转后,他也放心了许多,心想如果就这样保持下去,他就可以不为她操太多的心了,将来就可以留在北京,做一名出色的首都警官。
  可事情并非他想像的那样简单,在小胖子正要毕业时,母亲生了一场病,他不得不毅然拒绝校方的挽留,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了上海。回到上海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位别人的母亲。当他见到母亲的时候,母亲把他搂到了怀里,把两个儿子的名字同时叫起来:“小明,小胖子!小明,小胖子!”
  天底下只有她这样叫人的。小胖子感动得流泪了。他正式向母亲宣告:“妈妈,你的小胖子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永远留在你的身边!”
  母亲说:“孩子,你不要走,你不能走。我需要你呀!”
  “我不走。我永远不走了。”
  小胖子说这话绝非一时冲动,他是十分理性的。他从放弃在北京工作那个重大决定的时候起,想到的就只有张小明的母亲。也就在那顷刻之间,他深刻理解了一诺千金的意思。一诺千金是什么?就是百分之百地践行自己的诺言,没有丝毫折扣和水分。
  小胖子刘小巴在公安局工作后,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没人问他,也没告诉任何人。他的身世是一个秘密,他的母亲也成了一个秘密。本来,他是孤儿的情况填写在他的个人档案中,可档案也没人认真看过。档案里只要没有政治问题和历史上的不良记录,一般说来是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在单位,人们只知道他是公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只知道他的母亲身体不好,只知道他家在浦西有个陋小而潮湿的破房子。他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单位就给他分了一套一室一厅的福利房。他就把母亲从浦西接到浦东了。他们成了名正言顺的母子关系。有同事到他家里去玩耍,谁都没看出他的母亲是人家的。
  母亲在开始一段时间里身体还是不错的,没有明显的病变。问题出在张小明生日那天。母亲说,“张小明要是活着,该满二十四周岁了。”小胖子听说后,亲自去买了许多菜回家,做一顿饭,纪念纪念。按照习俗,小胖子还特意买了一些香和一些冥钱给张小明烧着。饭后,小胖子突然觉得张小明的骨灰盒应当埋了才对。它毕竟是骨灰,不是随身携带物品,成天放在家里,一不小心就要看一眼,好好的心情也会变得伤心起来,这样对母亲的健康并不利。小胖子提议把骨灰盒埋到埋葬到苏州公墓,母亲也同意了。上海人把自己的骨肉埋葬到苏州也是他们的一贯做法。于是,周末的时候,由小胖子开车,母子俩就到了苏州。可埋葬之后母亲就变了,她一路上不说话,车到上海一条街道时,母亲突然让小胖子停车,母亲下车后,就去追赶一个年轻人,她一边疯跑一边大叫:“小明!小明!”
  “妈,那不是小明,那是别人!”小胖子说。
  原来是前面那个年轻人太象张小明了。刚刚埋葬儿子的骨灰,母亲在极度想念时产生了幻觉,以为那是真的是张小明。小胖子把她揪回来,塞进了车里。母亲在车子里大哭大闹,说她看见小明了,小明没死,小明就在上海。
  在母亲呼叫儿子的那一刻,小胖子准确判断出母亲的精神出了问题。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把她拉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检查的结果在意料之中:母亲得了轻度精神分裂症。于是就放在那里治疗。小胖子在离开她时,母亲出其不意地伸出了手,照着小胖子的脸,狠狠地打了一耳光。那嘹亮的响声连医生都震惊了。医生对小胖子说:“你走吧,你在这里,会对她治疗不利的。”
  51、母亲打了小胖子的三个女友
  有间隙性精神病的母亲打了小胖子的三个女友,所以单身至今。
  这是小胖子挨的第一个耳光。当着医生的面挨的。小胖子从来没有被人欺负过,也没有父母打过他的耳光,命运早就剥夺了他挨耳光的权利。现在有了。尽管当时小胖子有点疼痛,也有点生气,可他还是把这一耳光当成了做儿子的福气。做儿子就应当挨一些耳光的。因为是别人母亲的耳光,他为此感到骄傲。可把母亲放在医院里他也不放心,不时地看看她。当她病情好转后,就把她接回了家。在她清醒的时候,她是知道自己是有病的。只是在犯病之后就不知所以了。母亲病情的反复使小胖子大伤脑筋。病了如果安静也不要紧,问题在于她并不是个安静的病患者,她喜欢闹,喜欢唱歌,喜欢歇斯底里,喜欢打小胖子的耳光。打小胖子的耳光也不要紧,小胖子能够承受。更要命的是,母亲巴掌打走了他的三个女朋友。
  当初小胖子不敢谈婚事,是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差,工资收入都用于给母亲治病了。单位同事误以为他要晚婚晚育,他一直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又刚刚提拔为科长。他是局里最年轻的科长,年年是先进工作者。都以为他想一心在政治前途上有所造建树。其实不然。仅仅只是因为经济条件和家庭原因。
  小胖子的第一个女朋友谈得最好,在认识一个月的时候,女孩要求到小胖子家里去看看。小胖子考虑到母亲身体状况,害怕出现节外生枝的事情,提前给她打了招呼,说母亲身体不好,让她不感到意外。于是就去了。两人关在小屋子里聊天,门虚掩着,没关死。女孩上厕所时,突然发现母亲站在门口偷听他们说话。女孩并没在意。可当女孩从厕所出来时,母亲径直冲进去,抓住了小胖子的衣领,气势汹汹地逼问道:“你为啥带女人回家?”未等小胖子开口,母亲就是一耳光打去,连声骂着让他滚蛋。女孩一看母亲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尖叫起来,跑了。
  这是一个险象环生的时刻。简直有些惊心动魄。小胖子挣脱母亲,仓皇追赶出去,可女孩说什么也不肯回来。她只有一个理由:“你妈妈连你这个当儿子的警察都敢打,我要是做了她的儿媳妇,她还不把我吃了?”
  女孩说的并非耸人听闻,也并非没道理。常人都会这样想的。爱情需要环境,光谈爱是不行的。小胖子也不勉强。吹了。回来后,小胖子看着母亲半天没说话。他无话可说。而母亲却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自乐其乐地莺歌燕舞起来。小胖子气得直想骂人,直想喊天。他真想对她说:“这个家里,你没有资格让我滚!”可他无法说这种话啊,她是张小明的母亲,他刘小巴早就有承诺呀!
  第一个吹了,第二个第三个也没逃脱同样的结局。都让她打走了。母亲充当了他爱情的敌人。她仿佛就是要专门扼杀他的爱情。从此后,耳光成了她最锐利的最得心应手的武器。一耳光下去,就使小胖子的爱情颗粒无收。小胖子据此进行了精心的总结:母亲拒绝所有的女人。在这个家里,她是老大,她是女皇,她决定着小胖子的喜怒哀乐。凡是小胖子带女人回家,哪怕是女同事在执行公务的间隙到家里小坐片刻,她都会勃然大怒,都会及时准确地生出一场病来。她的精神病说发就发,象夏天的暴雨防不胜防。客人一走她又会好些。弄得小胖子苦不堪言。当同事们再给他介绍女朋友时,他再不敢轻举妄动了。有时他也悲哀地想,当初他是要过足当儿子的瘾,那么现在就要受够当儿子的罪了。不过他明白,他已经没有任何反悔的余地了,揽上了这样的母亲,那真是没办法的事,他别无选择。最妥当的办法,是把母亲送到精神卫生中心去长期治疗算了,眼不见心不烦。但他做不出来。若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倒是可以这样做的,可她偏偏是别人的母亲,是好朋友的母亲,那样做是对不起朋友的,是不道德的。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承诺不去兑现,那又何必承诺呢?那就成了天下最大的良心的欺骗。张小明会在九泉之下骂他的。所以,每当他对母亲产生不满情绪时,他总是从检查自己入手,把母亲曾经给他的关怀无限放大,把她的所有好处无限放大,把他跟张小明的友谊无限放大。直到把母亲给他增加的全部痛苦淹没为止。这一招很灵,母亲的形象马上变得光彩夺目起来。他告诫自己,必须忍受,必须无怨无悔地担当这一切。
  正是这种无怨无悔的态度,他迎来了最残酷的现实:原本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