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苦难辉煌-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底,黄埔组建党军,第一期毕业生编为两个教导团,蒋任命何为第一团团长,王为第二团团长,何之地位开始超过王。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20节:〃围剿〃(11) 

蒋的视线由王转向何的关键,还是通过实战。   

1925年1月,陈炯明分兵三路进攻广州,大元帅府成立东征联军, 分路迎击叛军。何应钦率领教导第一团沿广九铁路开进,担任攻击淡水城之主力,王柏龄率领教导第二团作为预备队。这是黄埔学生军成立以来首次投入实战。何应钦为消除官兵紧张心理,率部一面行军,一面搞野外演习,每天只走一、二十里,部队还以为是实弹演习。结果攻击淡水城第一团打得勇猛又放松。攻击拂晓发起,正午突入城内,全歼守军一个旅,缴枪千余支。   

第一团城内告捷,第二团却城外败北。王柏龄率领第二团没用上攻城,却与后续增援之敌遭遇。战斗一展开,王柏龄临阵脱逃,第二团部队立即败退。何应钦得知城外战况危殆,立即命令本团第二营营长刘峙率全营出城反攻。此时已是黄昏,敌军在昏暗中以为出城部队是逃出来的自己人,及至跟前才看清是黄埔学生军端着雪亮的刺刀冲锋,措手不及,纷纷溃退。   

第一团完成了攻城任务又挽回第二团的颓势,何应钦首战告捷,名声大振。   

淡水一仗,蒋介石看出来,领兵打仗,靠王柏龄是不行的。于是以教导一团一营长钱大钧接替王柏龄,出任教导二团团长职务。   

何应钦漂亮地完成了事业开局。   

但真正奠定何应钦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的,是棉湖之役。   

此役是黄埔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何应钦率领教导一团为决战主力,于3月12 日在棉湖西北山地与陈炯明部林虎之主力相遇。战斗从拂晓直到下午4时。第二团由于行动迟缓,未能及时攻击敌人侧背,结果敌军全力对付第一团。第一团迎击十倍于己之敌,压力巨大。双方不顾一切,都将总预备队全部投入战场。至午后,何部官兵伤亡1/3以上,整个战线开始动摇。一位营长见官兵伤亡将尽,失声痛哭。几股敌人冲到了指挥所附近。何应钦当年的司书回忆说:   

〃此次战役,存亡之机,间不容发! 假如何先生,不决心牺牲自己,则阵线动摇,教导第一团,势必全被敌人消灭;敌人便乘势进攻我孤立无助的第二团,第二团亦被各个击破,无法幸存。于是黄埔训练数年的成绩,殆不免同归于尽,革命的前途,也就不可得而知了。〃   

何也认识到不是鱼死就是网被,只有拚死一战。他一面严令部队不论伤亡多大,都须坚持,不容稍退;一面亲率卫士队机枪排反击突入的敌军。双方犬牙交错,险像横生;战况至为惨烈。幸而钱大钧的第二团于下午5时绕过敌后,攻入敌司令部,直入夜幕,敌军终于渐渐不支而退。   

当然,关键还是黄埔军能打,教导一团能打。作预备队的粤军许济旅中午赶到,一个团用上去,才不到半小时就被敌人打瘫了。教导一团却连打带顶带反击,任伤亡再大也坚如磐石。而黄埔学生军的英勇善战,从此威名远播。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21节:〃围剿〃(12) 

棉湖之役当天,蒋介石和苏联顾问加伦将军皆在何应钦的指挥所。蒋事后云 : 〃棉湖一役,以教导第一团千余之众,御万余精干之敌,其危实甚。万一惨败,不惟总理手创之党军尽歼,革命策源地亦不可复保。此战适当总理逝世之翌日,盖在天之灵有以默相其成也。〃   

此战若败,党军尽歼,那么也就绝对没有了后来的蒋介石。于是蒋将3月12 日作为纪念他与何应钦同生死、共患难的纪念日。   

党军的〃蒋、何〃之称,由此役后广泛传开。   

蒋介石最念何应钦的是棉湖之役,何应钦自己最得意的则是龙潭之役。   

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孙传芳率部反攻南京。 当时南京只有警备师及第二十一师守卫,顶不住孙军攻势,三天下来溃兵便到了麒麟门。何应钦深知此战一败,不但江浙闽赣皖5省重归孙传芳,北方的闫锡山也不会加入北伐行列,甚至北伐军能否回广东重整旗鼓也大成问题;于是率不满300人的特务营亲临前线。溃败官兵见何应钦来了,大呼:〃总指挥到了! 怕什么?冲回去!〃居然一举夺回东阳镇,稳定住已溃败之局面。这时恰逢白崇禧从上海筹款返回,因铁路破坏受阻于无锡车站,临时用车站的民用电话指挥沪杭一带部队反击,形成对孙传芳前后夹击之势,孙部攻势大挫。   

龙潭一役为北伐成败关键。此役全歼孙军50000,缴枪40000,何应钦获〃捍卫党国〃奖旗一面。   

何应钦用兵谨慎细致,颇有眼光和头脑,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也表现不凡。令蒋颇为头痛的桂系第四集团军,几乎就崩溃在他手里。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何应钦任讨逆军总参谋长,帮助蒋介石运筹方略, 一举打败桂系。同年11月,张发奎与与桂军联合反蒋,何应钦又主持讨伐张桂联军。12月张桂联军刚被平定,驻郑州之唐生智与驻安徽之石友三又兴兵反蒋,何应钦再度走马武汉,主持讨唐军事。1930年1月唐通电下野,何应钦获一等宝鼎勋章。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后,蒋介石率全部主力北上与冯、闫作战, 何应钦在武汉行营坐镇后方,指挥一堆杂牌军对付倾巢出动骁勇善战的桂军。桂军占领长沙,直逼武汉时,形势一度非常紧张。他蹲在满铺军用地图的作战室地上用铅笔勾勾画画,冥思苦想,把个军用地图标得五颜六色,不向蒋要增援就拿出了解决办法。   

他以夏斗寅部死守岳阳,将火车全数开往武汉,否则就地炸毁; 又命溃败的何健部退入湘西而不退向武汉,既免武汉受溃兵之扰,又使桂军侧翼受到威胁,不敢长驱直入;最后以粤军精锐蒋光鼐、蔡庭锴两师,跟踪追击桂军后尾,以湘军李蕴珩部支援蒋、蔡两师,共同夹击桂军战略重地衡阳。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22节:〃围剿〃(13) 

衡阳被占,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被迫掉头回击粤军。何健部乘势从湘西进袭长沙。东、北两路也有何应钦指挥的军队压向桂军。衡阳一役,桂军遭建军以来空前大败,只有少部分部队逃出何应钦布置的三面夹击,避免了全军覆灭。但也几乎因此丧失了老本,从此一蹶不振。   

独自对付了桂军的何应钦,不但不要蒋介石增兵,还能抽出手来,调三个师到津浦线支援北线蒋军主力作战。   

享有〃干才〃之誉的何应钦,当之无愧地坐在蒋介石八大金刚中的头一把交椅。   

所以蒋介石调兵遣将开始〃围剿〃红军时,头一个想到的,便是何应钦。   

就在蒋、冯、闫的中原大战尚未结束之时,蒋介石便从河南前线向南京发出密电,要求立即发布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   

北伐与新军阀混战中无役不与、无往不胜的何应钦,三次指挥对红军的〃围剿〃作战,却三战皆北。   

何应钦在第二次〃围剿〃中担任总司令,亲自制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战略方针,集中4个军、11个师共计20万兵力,组成一条800里长的弧形战线拉网推进,席卷红军。结果却被红军横扫700里,损失30000人,丢枪20000条。   

第三次〃围剿〃他担任前敌总指挥,用〃长驱直入〃方针连连扑空, 始终找不到红军主力所在,陷入盲人骑瞎马的苦境;不经意之中又被红军消灭17个团,俘虏20000余人。   

第四次〃围剿〃何应钦任赣粤闽边区总司令,实际是〃围剿〃中央苏区的总指挥,却弄得三个主力师被歼,两个师长被俘,连蒋军精锐十一师也未逃脱覆灭命运,败得最惨。蒋介石因此雷霆振怒,撤前敌总指挥陈诚之职杀鸡警猴,还叹曰: 〃惟此次挫败,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惟一之隐痛。〃   

何应钦找了个借口回南京,再不参加这样的〃围剿〃。一想起与红军作战和蒋介石怒不可遏的训斥,〃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惟一之隐痛〃的首先便是他。   

虽同是蒋介石八大金刚,但刘峙与顾祝同最得何应钦信任,又被人称作何应钦的〃哼哈二将〃。   

顾祝同与共产党有两笔帐。   

一是第五次〃围剿〃中任北路军总司令,直接指挥蒋军主力进攻中央苏区。先抢占黎川,切断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继于浒湾战斗使红三军团、红七军团严重受损;三在大雄关使红一军团、红九军团蒙受重大伤亡;四则强攻广昌、建宁、古龙冈;血战高虎脑、万年亭;最后再陷石城,迫使中央红军提前长征。   

红军突围长征后,在后尾紧追不舍的薜岳、吴奇伟、周浑元部共9个师,皆为顾祝同的北路军部队。   

二是抗日战争中发动皖南事变。蒋介石原以为需两至三个月、最少也需一个月才能吃掉项英、叶挺率领的9000余新四军精锐部队,结果实际战斗只用了7天。其中与项英、叶挺的先后指挥失误有关,也与顾祝同的精心谋划和指挥相联。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23节:〃围剿〃(14) 

如果说顾祝同与共产党最少有两笔帐,那么刘峙最少就有三笔。   

第一笔是1926年中山舰事件,刘峙任党军第二师师长,蒋介石召集卫戍部队讲话,他紧跟着宣读要逮捕的共产党人名单,随即扣押了第二师和海军中所有党代表及共产党员。当晚,包惠僧质问刘峙为何如此,刘回答说:〃我也不完全了解, 我是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校长命令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第二笔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事变前蒋介石问上海警备司令白崇禧需要多少部队,白答:〃只要调出薜岳之第一师, 留下刘峙之第二师及周凤歧之二十六军便够了。〃蒋、白皆认为刘峙是反共最坚决的力量。第二师旋即进入上海,原第一师驻防的闸北兵工厂、吴淞口一带,均被第二师接防。   

第三笔是1932年6月,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刘峙任中路军副司令官(司令官为蒋介石),指挥6个纵队和一个总预备队计16个师另2个旅,〃纵深配备,并列推进,步步为营,边进边剿〃,攻占鄂豫皖根据地的心脏新集和金家寨。蒋介石高兴异常,以刘峙的字改新集为〃经扶县〃,以刘峙麾下第六纵队司令卫立煌之名改金家寨为〃立煌县〃。   

其实攻占金家寨的,原本应该是蒋介石的另一个金刚陈继承。   

陈继承长期为刘峙部下。1926年中山舰事件,他在刘峙的第二师任第四团长,将该团官兵集中于北校场,党代表、政工人员和中共党团员一律被缴械拘禁。后来参加对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围剿〃,担任刘峙的中路军第二纵队指挥官,指挥四个师担任主攻。陈继承8月13日占黄安;9月上旬占新集,14日克商城,三处皆为鄂豫皖根据地的核心地带。惟有在金家寨遭到顽强阻击无法前进,让卫立煌超小路立了头功,否则蒋介石就不会叫金家寨为〃立煌县〃、而要叫〃继承县〃了。   

因陈继承作战异常卖力,甚至不惜拚光,蒋介石调他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陈继承率领第三纵队,1933年11月在阳新、紫金山一带布置伏击阵地,使红九军团第三师陷入伏击,部队损失达2/3。1934年4月, 蒋又令陈继承任湘鄂赣〃剿匪〃总指挥。陈到任后指挥部队包抄龙门山区的中共湘鄂赣省委,省委几次突围末成,机关和部队一千多人大部分牺牲。   

红军长征突围后,蒋介石让陈继承当上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攻下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的是刘峙,攻下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是蒋鼎文。   

国民党军队战史评价蒋鼎文〃勇敢善战〃,属于能打敢拚的人。但首先发现他的不是蒋介石,而是苏联顾问加伦。一次黄埔军校学生野外演习,观操的加伦将军当场就战术上几个动作,连续向担任连指挥的学生队区队长蒋鼎文发问,一旁的蒋介石都为他捏一把冷汗。但蒋鼎文应付自如,对答如流;加伦对蒋介石说了一句〃这人可以重用〃,从此奠定了蒋鼎文飞黄腾达的军事生涯。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  

第24节:〃围剿〃(15) 

苏联顾问首先发现了他,他对苏联顾问却并不客气手软。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率第五团包围苏联顾问团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强行收缴顾问团卫士和罢工委员会枪械的,就是这位加伦将军发现的蒋鼎文。   

关系黄埔党军生死存亡的第一次东征棉湖之役,蒋鼎文接任教导团第一营营长,于棉湖西北山地向林虎部主力发起勇猛冲击时,胸部中弹,送进医院抢救。蒋介石当即犒赏五千元,并在撰写黄埔一期同学录时,亲笔在前言提及〃蒋营长鼎文等十余人尚在危病中,死生未卜〃。   

何应钦不信蒋鼎文如此奋勇,怀疑是怯敌背逃时为流弹所伤。派人验明,子弹是从左肋穿入。枪伤也不争气,侧面穿入的子弹,即可说明伤者在进,也可说明伤者在退。独蒋介石宁愿相信其忠勇,因此在医院伤期内,蒋鼎文就被升任教导第一团中校副团长,很快又调任第二师五团团长。   

如此英勇一位蒋鼎文,却在〃围剿〃红军中被打怕了。   

1931年6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蒋鼎文任第四军团总指挥,率第九、五十二两师从南城地区进犯。蒋介石原想压迫红军于赣江东岸消灭之,7月底发现红军主力转移兴国地区,便命蒋鼎文率部向兴国急进。红军以一部伪装主力向赣江方向佯动,主力却于8月4日晚,穿过蒋鼎文部和蔡庭锴部之间20公里空隙,跳出合围。待蒋鼎文反过身来对君埠以东的红军集中地取大包围姿势,第九师二十七旅却在老营盘突遭红军奇袭。他急令二十六旅驰援,中间一道山又被红军占领,增援不及。激战数小时,二十七旅遭全歼,八十一团团长王铭被俘。第九师是蒋鼎文的基本部队,这一损失使其分外心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15 日第五十二师又在方石岭受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