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发和肖月送高掌柜出门,只见门口都是村里的人,一个个伸长脖子好奇的看着那从杨家拉出去的酒坛子,看到马车走了之后,马上开始问杨昌发跟肖月。
“昌发,你们那卖的是什么呀?”
“是呀,昌发你小子这是找到什么发财路子了。”
“就是,一个村的,你发财可别忘了乡亲们呀。”
杨昌发看了肖月一眼开口,“哪有发财呀,只不过是山里的野果子弄的果汁而已,不值几个钱的。”
村里的人听到是野果子就失去了兴趣,他们村三面都是山,野果子到处都是所以大家就都散了。
杨昌发之所以那么说,是跟肖月商量过的。肖月想的是葡萄酒的事情,还是别告诉别人,毕竟那是自己家最赚钱的。而且一旦别人知道了葡萄酒,肯定也想着做,乡里乡亲的谁都不好拒绝,到时候葡萄酒多了那肯定不值钱了。
杨家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他们跟村里的人想法一样,野果子能卖几个钱呀,所以肖月跟杨昌发的日子还算是平稳。
新房已经盖好了,肖月设计的房子有些地方在杨昌发看来奇奇怪怪的,但是肖月说出了自己那样设计的目时,杨昌发才觉得媳妇真是太聪明了。
比如别人家的房子屋檐只有一点,肖月设计的屋檐宽有一米,这样下雨天人沿着屋檐走就不会淋湿,刮风的时候雨也不会进屋子。房顶也比其他人家的斜,这样下雨天雨水会快速的落地。窗子也比别人家的大,院子整体东边比西边高,在西边离墙角不远的地方挖了一条排水沟,这样夏天雨水多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将院子里的水排出去。
房子盖好了就等着晒干,好在这会儿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10天房子也就干了,选定吉日就可以搬家了。总算是有自己的房子了,杨昌发和肖月很是兴奋。
搬家那天,肖月大清早就起来跟着杨昌发一起将自家的东西都给打包好了,等吉时到了,杨昌发搬着米桶,里面装着八分满的米在上面放一个装着八个铜钱的红包,肖月提着一桶装着七分满的水。
第三十四章 救人一命
杨昌发跟肖月不相信杨小姑的话,可杨小姑明显不想让他们担心,转移了话题,“这次听说你们盖了新房,小姑就想着回来看看你们。”
“嗯,我们也很想小姑,小姑要是有空就常回来。”
杨小姑满眼泪水的点头,好半天缓过神来才说:“昌发,你现在已经分家了又盖了房子往后的日子要好好过,两口子之间要相互体谅,抓紧时间要个孩子,你们年纪都不小了,好好活总有希望。”
杨小姑的话让杨昌发和肖月不由得对视了一眼,怎么感觉这话跟交代后事似的,而且最后一句好像不是对他们说的。
“行了,看到你们都好,小姑也就放心了,我回去了。”
杨昌发开口,“小姑你再坐会呗,急着回去干嘛。”
“不了,回去还有事,我走了。”
“那小姑你路上小心点。你现在住哪里?有空我去看你。”
杨小姑听到这话摆摆手,显然是不愿意多说。
杨昌发跟肖月也就不再问了,两人一起送杨小姑出门。
“回去吧,我走了。”杨小姑急步走了。
肖月问着杨昌发,“昌发,小姑是怎么回事?”
杨昌发叹了口气走回院里,坐下后说:“小姑是爷爷的老闺女,以前长得漂亮又勤奋能干,我出生那年她嫁给了镇上的冯秀才,一年之后姑父中举去外县做了官,刚开始还有消息后来慢慢地失去了联系,姑父做了官之后就纳了好几房的小妾,还娶了一个商户女做平妻,之后就再也没有小姑的消息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小姑好像是出事了。”
肖月点头,杨小姑给人的感觉一看就知道吃了很多苦,她应该是跟郑氏年纪差不多,可看上去却比郑氏老了十岁,“小姑有孩子吗?”
“有,当时就是因为小姑怀孕了,姑父才没有休了小姑,娶的商户女只能做平妻,小姑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这次不知道怎么没跟小姑一起。”
“是不是小姑的孩子对她不好。”
“我也不知道,我只在小时候见过他们。”
“怎么回事?”
“我是三岁的时候跟着爷爷住的,那时候小姑经常给爷爷捎东西回来,过年也会回来,我见过小姑的儿子。后来不知道是为什么,小姑就没有消息了,连爷爷去世小姑也没有回来。”
肖月沉思着,“看来我们应该要去问问小姑,我总觉得小姑今天说的话给人不好的感觉。”
杨昌发点头同意了。
搬进新家之后,二人在集市的时候准备去买鸡仔、猪仔顺便买辆牛车,他们要做生意,没有牛车不方便,现在有了钱就准备买齐全了。
吃过饭,二人跟着肖老爹和郑氏一块去了镇上。肖老爹会看牲口,买牛车就请他帮忙看,郑氏是去买点布料棉花准备做棉被的,肖家自从做了豆芽生意后,一个月有快10两银子的收入,郑氏的手头也宽松了不少,她准备做几床厚实的被子。
到了集市的时候,郑氏去了布庄。肖老爹和杨昌发、肖月去了牲口市场。牲口市场在镇上的偏僻的街道,气味真是不好闻。
肖老爹带着他们去到了卖牛的地方,仔细地看着每一头牛,因为他们是买牛是拉车的,所以牛要有力气。
肖月不懂怎么挑选牛,肖老爹跟杨昌发倒是一路走一路说的,最后挑选了一头一岁的牛。
肖老爹满意地笑着说:“月儿,昌发,这只牛好,你们看这牛体型健壮,四肢粗壮匀称,皮毛光滑润泽,眼睛有神,吃的也多,排便正常,不错不错,就这只了。”杨昌发显然也很满意这只牛点头同意了。
牛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看到他们忙过来对着肖老爹说:“大叔,这只牛不错吧。”
肖老爹点头,“不错,你这牛怎么卖的。”
那男子呵呵一笑,“大叔,这牛的价格你是知道的,都是15两。”
肖老爹也是知道价格的,就对着杨昌发说:“行,昌发,这牛值这个价。”
肖月跟杨昌发也没有意见,三人跟着牛的主人去到了衙门。这个时候是不允许私自宰杀牛的,买卖牛是需要去衙门开证明,方便统一管理。
去到衙门开过证明,把钱付给牛的主人。这头牛就是肖月跟杨昌发的了,顺便花了5两银子给牛配了牛车。
杨昌发赶着自家的牛车,三人准备去找郑氏汇合,走到了路口,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路口被堵住了走不过,于是他们三人也就过去看看。
原来是管理牲口市场的官差在赶一个卖驴的人。官差凶巴巴地对卖驴的人说“快点走,看你的大脖子谁知道得了什么病,这里可都是牲口,要是染病了你赔得起吗?”
卖驴的人可怜兮兮地说:“官差大哥,不会的,很多人都得过这个病。”
官差不屑的看了那个人一眼,“谁知道你的病跟别人的一样不,赶紧走少废话。”
官差一个劲地赶着人,那个卖驴子的人只能拉着驴子走。肖月看到那个人的病,知道他得的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这个时候的人不知道这是因为缺乏碘,只看到大脖子就觉得这病很可怕。
肖月快走了几步,“大叔,等等。”
那男子转身看到肖月,“姑娘,什么事呀!”
“大叔,你这病有多久了。”
那男的眼睛红着,“一两个月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这脖子就肿了,后来家里的人也慢慢地都得了这病,没有钱也看不起大夫,我儿子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我只能把家里的驴子拉出来卖了好给他看病。”
“大叔,我知道一个偏方,你去买点昆布回家煮着吃就行了。”昆布就是海带富含碘。
那男子的眼睛亮了,激动的问:“真的吗?”
“是的,你快去吧。”
那人连连道谢,“谢谢姑娘,谢谢姑娘,我这就去。”昆布的价格不贵,那人也就没有卖驴子。
肖月看着那人走了,对着肖老爹和杨昌发说:“爹,昌发,我们赶紧回去吧。”
路上肖老爹问:“月儿,你怎么知道昆布治大脖子病的。”
“我是有一次听别人说的,周围又没有人得这个病的,所以也就没说。”
肖老爹不疑有他,三人跟郑氏汇合后,在郑氏去布庄的时候,肖月想起家里只有她嫁过来后做的一床褥子和她陪嫁的3床被子,没分家的时候是嫌惹麻烦分家之后忙着赚钱没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她打算多做几床,因此让郑氏帮忙买了布和棉花。
家里的鸡舍猪圈也做好了,肖月买了鸡苗和猪崽。村里的人都是开春的时候买猪崽,到了过年的时候卖了或是杀了。肖月现在买猪崽虽说是迟了几个月,但到过年的时候也有100多斤了,虽说是有点小但是也可以杀了或是卖。在郑氏的帮助下买了20只鸡苗、10只鸭苗和3只猪崽。
又买了小白菜、黄瓜、豇豆、芹菜的种子和西红柿苗、茄子苗、辣椒苗、韭菜根。西红柿、茄子、辣椒都是需要育苗的,现在本来就有点迟,肖月干脆买了菜苗回去直接种就好了。韭菜是因为用种子种还得移栽。移栽好了之后成熟的前一两次韭菜是很细的,所以就买了韭菜根这样回去直接种,施好肥第一次不会很细。前世的习惯肖月喜欢吃饭时菜的品种多些,所以她留的菜地很大,种子种类也就买的多些。
又去到了粮店和杂货铺买了家里需要的东西,赶着两辆牛车往回走。
在路上杨昌发和肖老爹一前一后的赶着牛车聊着天,慢慢悠悠地回了家。
回到家吃过饭之后,肖月跟着杨昌发给菜地松土、施肥,傍晚的时候把菜种子按照类别种了下去。菜苗和韭菜根也保持合适行距、株距栽种好,给菜地浇了一遍水就可以了。天气很热太阳毒辣,所以每天傍晚的时候就给菜地浇一遍水,直到种子发芽,菜苗长出新叶,就可以只在菜地特别干的时候浇水就行了。
肖月跟杨昌发搬家之后继续做着生意,现在的天气热得不行,所以肖月和杨昌发的生意越来越好,二人每次赶集能挣2、3两银子。
这天集会,二人也是早早的就去集会了,现在的生意好所以半上午的时候凉皮卤肉就卖光了,二人回家的时候路过福兴居,看到了高掌柜。
他正在酒楼外面送一个人离开,看到肖月和杨昌发也是打着招呼,“昌发兄弟,弟妹,你们的东西卖完了?”高掌柜也是知道肖月和杨昌发在做生意,但是那东西只是小吃,不适合酒楼,而来酒楼的都是家境不错的,根本不会吃猪下水,所以高掌柜也就没有买肖月那东西的方子。
杨昌发笑着说:“是呀,这天热,生意还不错。”
高掌柜客气的对着杨昌发和肖月说:“昌发兄弟,弟妹,进来喝口水吧!”
第三十五章 上任文书
杨昌发摇摇头,“不了,趁着这会儿天还不热,我们就先回去,不然等会儿的太阳可是很毒的。”
高掌柜点头,“也是,弟妹,你那葡萄酒在京城可是很受欢迎,你要是有了好东西可不要忘了我们酒楼。”
肖月笑着说:“当然。”肖月当时酿酒的时候就想着,这葡萄酒要是在京城那种满是达官贵人的地方,价格肯定翻几番。没想到这福兴居的东家也很会做生意,而这高掌柜显然也是尝到了葡萄酒的甜头。不过她倒是想做些东西,最好能跟酒楼长期合作的那种。
三人客气几句,肖月就跟杨昌发走了。走在镇上卖菜的街道上,肖月突然“咦”了一身,杨昌发疑惑的说:“怎么呢?”
肖月转过头仔细地搜索着刚才看到的那个熟悉的身影,却怎么都没有找到,“没什么,可能是我看花眼了吧,我刚刚好像看到小姑了。”
杨昌发也转过头,“小姑?在哪里?”
肖月摇摇头,“不见了,我刚刚看到一个在地上捡菜叶的人,身影好像小姑,这会儿不见了。”
杨昌发急忙问道“捡菜叶?不会吧,小姑的日子不会这么难过吧?”
肖月脸色难看地说:“不知道,这镇上什么东西都要钱的。日子是很难过的,算了,不见了就别找了,我们还是找人打听一下小姑的近况吧。”
杨昌发点头,二人赶着牛车离开了。
在一道墙的后面站着一个满脸泪水的妇人,熟悉的面容显然就是杨小姑,只是显然她不愿意让肖月和杨昌发看到自己。
而肖月和杨昌发也没有想到,这捡菜叶的人真就是自己的小姑,再见到小姑的时候却是满身的血。
肖月和杨昌发回家的时候,在路上就见到了一辆马车。马车的速度果然是很快,那辆马车停在了肖月跟杨昌发的旁边,一个胖胖的穿着衙差制服的衙役笑着对杨昌发说:“兄弟,麻烦问下临水村还有多远?”
杨昌发说:“穿过前面的这个村子就可以看到了。”
那个衙差道了声谢赶着马车快速的走了。
肖月问着杨昌发说:“不知道是找谁家的,昌发,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杨昌发摇头,“不知道,”
肖月突然想到杨昌富,不会是他要当官的事吧,“昌发,你说是不是老三的任职文书下来了。”
杨昌发也反应了过来,“不知道,说不定还是徭役呢。”
“算了,别想了回去就知道了。”
在路上的二人不知道,杨家正迎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杨昌富的任职文书今天会到的消息杨家都知道。
一家人早早起来,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全部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就连最小的杨三宝都换的干干净净,端正的坐在堂屋里。
马车进村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在张望着。
“你说这杨家怎么回事,不停的有马车出入。”
“不知道呀,不会是昌发他们又做着什么买卖?”
“应该不是,昌发他们不是都搬出去了。”
“难道是杨家老三要去当官了。”
“是呀是呀,之前不是说杨家老三要去做官了,难道是真的?”
“肯定是,那咱们去看看吧。”
“对对,赶紧走。”
村里的人一个喊一个都去了杨家的门口。果然到杨家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杨昌富一身的绸缎长衫站在前面,杨家的其余人都是一身的新衣跟在后面。
马车上下来两个衙差恭恭敬敬的对着杨昌富鞠一躬,“杨大人,小人奉命来给你送任职文书。”
杨昌富对那两个衙差点了点头,“辛苦了,进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