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乡下丫头要自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乡下丫头要自强-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悦娥听了也是满心欢喜,她又跟自己娘提了保兴在村里磨面粉的事。李母一脸惊喜的说:“这是好事啊!回头我也到村里帮你们宣传宣传!”又问了女婿的腿怎么样了,得知徐保兴现在可以脱离拐杖能走几步了,心里也为他俩高兴。中午,母女几个围坐客厅有说有笑的吃着午饭,悦欣还问着大姐:“怎么不把小妹妹带来玩啊?”

悦娥笑着说:“大妮和二妮在家里做饭呢。”

悦然惊呼道:“二妮才多大?就开始做饭了?”

李母笑着说:“你大姐也是个有福气的,那两个丫头别看人小,可都知道疼人啊!”

悦娥听了但笑不语。李母又对悦然说着:“你也别偷懒,以后厨房的活多干些,别想着家里姐姐多就光吃现成饭。”

悦然吐了下舌头撒娇的说:“知道了娘!”

吃过了饭,李悦娥惦记着家里,就跟娘打了招呼回到了家。

夜里徐保兴听媳妇说悦静考上了大学,心里也跟着激动,现在的大学招生计划少,能考上大学真跟古代中状元一样难。

他跟媳妇商量着要拿些生活费给悦静,徐保兴想着如今自己家里有了进项,以后不怕存不住钱,而悦静一个人远在省城,还是多带些钱保险,就把家里存的二十元钱都拿了出来。

悦娥见他拿出这么多钱来,心里十分感动,她也想着要给三妹拿生活费,只是家里的磨坊刚刚起步,也不好意思跟男人开口多要。

徐保兴跟媳妇嘱咐着:“俺这腿现在还不能走远路,你跟三妹说让她一路上要当心,现在外出做活的人也多了,保不准有那些起歪心思的人打主意,等到了省城让她给家人打个电报,别舍不得花这钱让家里担心。”悦娥抹着眼角应了。

第二天,悦娥又赶去了娘家,将带来的钱塞给了她娘。李母推辞着说:“悦灵上班这两年也攒了不少钱,三丫头的生活费够了。你们小两口刚分了家,钱也紧张,还是收起来吧。”

悦娥将钱塞到娘兜里笑着说:“娘,这是保兴的意思,你要硬让我拿回去,回头他该埋怨我了,您就收着吧。”

李母见推脱不掉,只得先收了起来,悦娥又去了里屋将徐保兴说的话跟三妹嘱咐了一遍,悦静笑着说:“我们班主任也不放心,说是要送我们几个一起上省城,还有两个同学考入了外省的大学,要坐两天的火车才能到学校。”

悦娥听说有老师带着也安了心,不过还是叮嘱着记得发电报,悦静忙笑着应了。

等悦娥下午赶回了家,发现磨面的人又多了起来,一问才知道是外村的人听说这儿有磨坊就赶了过来,她急忙帮着徐保兴干起了活。

转眼过了一个月,这天夜里一家人又聚在一起算起了帐,核计了半个多小时,徐保兴算出这个月的净利润有将近三十块钱,悦娥有些不敢相信,催着男人又算了一遍,看着钱数一点也不差,这才相信是真的。

徐保兴乐呵呵的跟媳妇说着:“明个儿咱也吃回白面吧,这回做手擀面不掺杂粮,再去买点儿带肉的骨头熬汤,让孩子们也解解馋。”

大妮儿听了这话高兴的跳了起来,徐欢看着爹娘挣三十块钱都如此激动,不由想起自己前世上大学时,每个月两千块钱的生活费都不够花。

她又感叹现在的东西真的很便宜,一斤猪肉才八毛钱,农村人都喜欢买肥肉,将肥肉熬成猪油放着慢慢吃,就连油渣剁碎了掺点儿白菜做包子,那也是难得的美味。

她娘买的那种大骨头不受欢迎,一毛钱就能买好几块,熬成了汤也不是很油腻,正是徐欢爱喝的,一想到这儿,徐欢也和大妮一样馋的流口水。

张美丽这两天从娘家回来了,看着家里时不时的来人磨面,才知道大哥家居然开起了磨坊,她在镇上就听娘家人说镇上的面粉厂生意很好,如今见大哥家里也做起了这生意,心里直后悔当初分家分早了,又埋怨着自家男人没本事,只会隔三差五的找婆婆要零花钱,那点钱哪够他们两口子花?

徐母最近也很忙碌,除了要帮老三家照顾孩子,还在为自己闺女操心,原来村里有位热心的大婶给她家闺女说了一桩亲事,那男方家里倒也离的不远,就在悦娥的娘家荷花里。

荷花里这个村子并不大,要说这日子过的最困难的,莫过于李悦娥的娘家,李母一个寡妇带着四个闺女过日子,也确实艰难,幸好后来李悦灵接了父亲的班,日子才勉强过得下去。

而这村里最富裕的要数村西头的钱家,钱家祖上是杀猪出身,到了钱守义这一辈,却去了酒楼做学徒,出师以后一直在当地做红白席面的掌勺,解放以后他凭借自己的手艺进了市里的迎宾饭店。钱守义有一儿一女,大女儿早已出嫁,他的独子钱世宝也跟他进了饭店学手艺。

徐母打听清楚了钱世宝在市里饭店也是正式职工,就很满意。她也是真心为女儿着想,这钱家父子都是吃公家饭的,家里人口简单,女儿嫁过去不用伺候那么多人,况且荷花里离徐家村也近,闺女要有啥为难事儿,娘家人要好帮衬些。

徐父听说老伴给闺女找了荷花里的钱家,立刻出口反对:“这事儿我不同意!他们家那出身能有什么见识?慧兰好歹也是个高中生,什么样的人家寻不来?偏要找个厨子?”

徐父虽然被批斗了那么多年,可骨子里总是自恃清高,觉的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对自家三儿子的亲事就极不满意,要不是迫于无奈怎么也不会找个剃头匠跟他做亲家。

如今老伴儿又要给自己寻个做厨子的女婿,他越想越觉的被扭。

不过徐母可不管他愿不愿意,自己的闺女还得自己疼,现在都啥年代了还穷讲究?她仔细琢磨着这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家,觉的除了自己家,也就荷花里的钱家父子在城里吃公家饭,其余的农户家里都是靠耕地吃饭,自己闺女从小娇生惯养的,哪能干得了农活?

徐母也不顾老伴的反对,跟闺女商量以后就喜滋滋的找媒人去了。慧兰在家里呆了一年快烦透了,她既要帮娘做家务,还要帮着看孩子,三嫂那个懒货成天就知道偷懒,气得她经常跟她三嫂拌嘴,可她毕竟是个姑娘家,她家三嫂骂起人来没个忌讳,慧兰常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听了娘的话也动了心思,便答应了她娘先见见那家人。

第二十九章订亲

   钱母也为儿子在附近村子寻过不少人家,可钱世宝在城里呆惯了,看不上村里的姑娘,不是嫌弃人家皮肤黑,就是嫌人家说话粗鲁。钱家也想过为儿子找个城里的姑娘,可城里的人家又嫌弃他家住在农村,钱世宝的亲事就这样一直拖着。
媒人牵好了线,两家订在镇上的饭店见面,钱世宝本来不想来,被他娘逼着跟慧兰见了面,见到人后他觉得慧兰皮肤白皙,身材苗条,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倒像是个城里的姑娘,心里就有了几分满意。

他在城里呆惯了,对人情世故自是熟稔,对着慧兰她娘不住的说些恭敬的话,让徐母直觉得自己没看错人,这小伙子懂礼貌,以后肯定知道孝敬自己,心里也乐开了花。

慧兰也觉得这钱世宝说话风趣,再加上媒人不住的夸着他家的条件有多好,她心里也有了几分愿意,想着自己娘给说的亲事准不会有错。

钱母见自己儿子不时的拿眼往人家姑娘身上飘,心知儿子中意人家姑娘,她对徐家也比较满意,这亲家公在市里教书,肚子里有学问,别人若问起来自家也有脸面。

尽管徐父极力反对,可慧兰的亲事还是在徐母的坚持下订下了,两家约定了明年办婚事。

转眼又到了年底,徐欢她们家的磨坊已经干了快半年的时间,也渐渐有了些名气,附近村里的人都往他家磨面,生意也慢慢兴旺起来,惹的张美丽天天在旧屋门前晃荡。

她现在又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那两个双胞胎一个让她放在了娘家,另一个也丢给婆婆和小姑子照看,因为孩子还没满周岁需要喂奶,徐保金的工资都用来给俩孩子买奶粉了,她家的日子过得也很紧巴。看到大哥家里生意好,便总是有意无意的跟大嫂打听她家到底挣了多少钱,不过悦娥不是个多嘴的人,面对张美丽的询问总是笑着不言语。

这个春节是徐家分家后的第一个春节,悦娥想着婆婆要照看两个孩子,肯定没时间预备年货,就把自己炸的酥肉,丸子,豆腐干还有鱼块等年货都给婆婆送了一份。

赵玉梅也将自家准备的年货给公公婆婆送了一份。她家今年的日子也过的不错,地里的活一忙完,徐保柱就到附近村子帮人盖房子去了,自从包干到户以后,各村盖房子的人家都多了起来,徐保柱干活细致,又有眼力劲,很受主家的欢迎,这半年来就没怎么闲过。

赵玉梅自分家以后,就让男人在院门外南边的空地上垒了猪圈,又在猪圈旁边开垦了个小菜园子,一边在家看孩子一边喂猪种菜。

张美丽见大嫂和二嫂都给婆婆送了年货,就撺掇着自家男人一起跟婆婆蹭饭吃,省的自己再做饭了。

吃完了年夜饭,徐欢他们一家又围在一起算着这半年的收入,徐保兴这次又核计了半个多小时,算出今年下半年除去成本费,他家的磨坊生意净赚了800多块钱,悦娥听了满脸笑意,大妮拱到他爹身上嚷嚷着以后要多买肉吃,徐欢也跟着大妮一块儿起哄。

徐保兴兴奋的抱起大妮儿一下子就撂到高处,惹得她闺女惊呼着要下来,徐欢也躲到她娘身后不让他爹逮着她,他爹的腿现在已经完全能走路了,因为悦娥常常给他炖骨头汤喝,身子比以前更壮实了许多。

大年初二,悦娥带着俩闺女一块儿回了娘家,进了屋李母就先给两个小丫头发了压岁钱,摸摸两个孩子的头直说又长高了,悦静今年春节没回家,因为车票难买,她想等着放暑假再回家看看,悦娥又给她娘塞了些钱,让她给悦静寄到学校,别让她在学校太委屈自己。

悦欣今年也已经上高一了,就在二姐他们学校,姐妹俩正好做伴,悦娥看着四妹今年长高了不少,也笑着说:“悦欣也快长成大丫头了。”

李母也感叹着说:“娘都快六十岁的人了,再不快点儿长大,娘就伺候不动你们了。”

悦欣厥着小嘴说:“娘,您还年轻着呢,瞎说什么呢……”

悦然也在一旁插嘴:“俺可不用娘伺候,俺现在啥活都会干呢。”

李母和悦娥听了都笑了起来。

过了初六,徐欢一家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到了麦收才暂停了磨坊的生意,准备到地里收麦子。

去年老二家帮着他家收的麦子,今年徐保兴就和二弟商量着两家合在一起收麦子,徐保柱也有这想法,见大哥先提了出来,就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赵玉梅托了大嫂帮她看孩子,也去地里帮忙了。

中午悦娥做好了饭,见三个丫头都在屋里玩,想着弟妹来回跑着也怪累的,还是自己将饭送到地里去,就嘱咐了三个丫头到厨房吃饭,自己提了饭盒往地里去了。

徐欢在屋里玩了一会儿就觉得饿了,拉着大妮儿和花儿去厨房。大妮个子高,拿了碗给两个妹妹盛饭,张美丽家的大儿子宝宝看见了有吃的也跑了过来。

他现在改名叫大宝了,底下的两个弟弟按照出生时间一个叫二宝,一个叫三宝。自从弟弟们出生后,她娘和奶奶也没功夫多照看他,经常让他自己在院子里玩。大宝自从第一次发现大伯家的饭好吃后,就经常跑来蹭饭,徐母和张美丽对此都视而不见,悦娥只觉得他一个小孩子眼巴巴的挺可怜,也常常给他盛碗饭。

不过今天盛饭的人是大妮儿,她还是小孩子脾气,护食的紧,自然不会给大宝盛饭。大宝见几个小丫头都有吃的,就没自己的份,索性跑到花儿跟前抢她的饭吃。花儿力气小挣不过他,眼看饭碗被抢走了,就大哭起来。徐欢看见了忍不住训斥大宝:“你怎么一点教养都没有?为啥要抢别人的东西?”

大妮儿刚给自己盛好了饭,见大宝抢饭碗也恼怒起来,走到大宝跟前将饭碗夺了过去,又还给了花儿,理直气壮的对大宝说:“要吃饭就去找你娘要去!”

大宝手里的碗被夺回去了,他又抢不过大妮儿,就哭着找他奶奶去了,

徐母见自己宝贝孙子哭着跑进屋里,忙问怎么回事,知道是几个小丫头欺负了他,立马火气就上来了,扯着大宝的手进了旧屋,对着几个丫头劈头照脸的骂了起来:“你们几个臭丫头还要不要脸?连自家的弟弟都欺负,再不教训教训那还了得?”

第三十章孩子惹的祸

   徐母说着就四下找扫帚要往几个孙女的身上轮,大妮儿一脸不服气的顶撞她奶:“俺们没错,是大宝抢了花儿的碗,要打就该打大宝!”
徐母听了这话更冒火,自己的宝贝孙子哪会有错?只怪这大妮儿牙尖嘴利,从小就爱顶撞她,徐母找到了扫帚就先往大妮儿身上招呼,可大妮儿嘴硬,一边躲着一边还喊自己没做错。

徐欢见大妮挨打心里也是一肚子的火,这当奶奶的根本是非不分,她不愿让大妮受罪,一咬牙对准她奶的身子猛的撞了过去,这一撞刚好撞在了徐母的腰上,徐母毕竟上了年纪,被撞的坐到了地上起不来了。

她觉得腰疼的厉害,就坐在地上哭喊了起来,张美丽在屋里听到声音,觉的婆婆这次好像是真的在喊疼,就进了屋子,见婆婆坐在地上忙帮着要扶她,可惜她现在也挺着大肚子使不上劲。

张美丽听说婆婆是因为给自己儿子出头,让这几个丫头给欺负了,忍不住怒火也上来了,心想自己管不了大人,难道还治不了几个小丫头?又听婆婆说是被二妮给撞住了腰,就存了心思要给婆婆出气。

张美丽走到徐欢面前二话不说甩了她两巴掌,徐欢被打的愣住了,她这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挨过她,这会儿脸火辣辣的疼。大妮儿见自己妹妹被打了,气得冲到三婶面前跟她扭打了起来。

花儿胆子小,见屋里这阵势早吓得躲到门后面抹眼泪去了。大宝见屋里人都打了起来,也有些害怕,躲到她奶身边哭嚎。大妮儿虽然年纪小可因为经常干活力气也练了出来,这一番扭打下来张美丽竟有些承受不住,肚子也隐隐作痛起来。

院子外面传来开门的声音,李悦娥提着空食盒回来了,徐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