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奎歪着头“噗”的一下,吐了吐口中的茶的浮叶“我看未必,他就是讨好王安石,想进发改司呗。发改司是升上钦点,那可是提升的捷径!”
孙固不在说话,唐介已经走到吴奎的桌前,他一把拿过吴奎的水杯,顺手将里面的茶泼了:“叫你噗!”
“你!你干什么!”孙固站起身来,两个人年岁相当,官职相当,谁怕谁啊!
唐介指着孙固骂道:“一派胡言!谁不知道,你我都是通进银台封驳司官员,咱们已经是宰辅的后备官员,地位显要,是朝廷的重臣。谁会在乎去什么发改司?”
“笑话!银台司不久任,不专任,更换频繁,一朝能出几个宰相,别逗了!咱们这把年纪做宰辅预备做了多久了?来了王安石直接上了咱们头上?不到发改司,你以为你还有别的机会吗?”孙固根本部怕唐介,一口气嘲笑的说道。
“别吵,别吵!”吴奎站了出来,左劝劝右劝劝拉着两个人。
“你个吴奎!圣上要建新司,你没尽到门下封驳司的职责,(门下封驳司隶属通进银台封驳司。是继承唐朝门下给事中的职能,掌封驳,对皇权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帝决策的失误祈祷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我要弹劾你!)“少来吧!唐介!你以为我不知道,吕诲弹劾王安石的那份奏折,你刚刚对王安石说了,还没通过通进司(通进司,主要负责把臣僚的奏章直接进呈皇帝)呈交升上。你听听人家怎么说,无所谓!听见了吗?无所谓!有本事你就别呈给皇上啊!看王安石领情不领情!”
第八十章 诬陷太明显
银台司里有点乱。
银台司在宋朝,又叫通进银台封驳司,下设机构包括通进司、银台司、看详银台司文字所、发敇司、门下封驳司以及进奏院。这可是皇宫之内十分重要的部门,甚至可以说这里的基本都是未来可能成为宰辅的人。
而此刻,除了银台司的那些正把着头,竖着耳朵听着大殿里忽高忽低的争吵声的吏胥之外。银台司的三位大佬正吵的不可开交。
唐介听完孙固的话,气的直哆嗦。他抄起桌上的烟台就要朝孙固砸去,而孙固一遍说着:“君子动口不动手,你我都是文人,不可如此粗鲁!”说着话一遍绕着书案躲着唐介,倒是劝架的吴奎被唐介扬起的砚台弄了脸上身上都是墨汁。
“这是干什么呢?!都五六十岁的人了,还这么火爆的脾气!”大殿里突然出来一个三个人之外的声音,声音很年强,却掩饰不住一股威严。
“圣上!您,您怎么来了?”吴奎忙行礼。
刚刚还在吵架的唐介和孙固这会儿也有点傻,唐介手里还举着砚台,一回头看见小皇上赵顼正站在大殿内。他的神情中鄙视多余怒斥,这反而让刚刚火气正旺的唐介和吴奎,好像被冷水泼了头立刻清醒了过来。
杨戬进走了几步,和他一起的两名内臣,搭了把椅子摆在大殿正中。赵顼撇了唐介和孙固一眼,径直走到椅子前坐下。三个大臣对视了一样,各个都是狼狈相,急忙上前低着头站住赵顼的面前。
“因为什么事?”
孙固抢着说道:“圣上,有御史弹劾王安石,唐参政知情不报。”
“可有此事?”赵顼说着将目光移到唐介的脸上。
唐介瞪了一眼孙固,转头对赵顼说道:“圣上,文字所正在审核此奏折,之所以还没来得及上报,是因为吕诲弹劾的本来是章辟光。但王参政说章辟光无罪,因此吕御史才将王参政一并弹劾。”
“那你也不应该将这件事告诉王参政,这与串通有何区别?”孙固还不依不饶的说道。
要不是皇上在眼前坐着,两人离得这么近,唐介肯定一砚台就砸下去了。
赵顼本来是因为呆得烦闷,所以在皇城之中四处走走散心,无意中来到银台司,碰到这两个为老不尊的参政在争吵就已经够生气了。再听是因为这件事,赵顼心里更加郁烦。
章辟光的事他早就知道,而且也早都做了答复。本来这事也不怪章辟光,早在治平四年自己被封颖王离开皇宫,后来听说章辟光上书说;赵颢也应当迁到外邸。当时英宗的高皇后听了可十分不高兴,皇上即下令追究章辟光挑拨离间的罪行。可还没等给章辟光治罪,英宗就驾崩了。
但凡动动脑子的人都知道,作为同时皇子的赵顼,他当然是不明说但是赞成章辟光的。
赵顼压着火气,不动声色的问道:“那吕诲弹劾王安石什么罪状?”
唐介无奈转身回到书案前,从桌上的一堆奏折中找出吕诲弹劾王安石的那份,按说这份奏折本来就在最上面,可唐介这会儿心里不断的猜想,这年轻的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今皇上变革心切,会这么容易听了吕诲的弹劾就处罚王安石吗?
孙固的脸上微微泛起一丝得意。早晚你不还是要将奏折呈给皇上。
唐介双手托着吕诲的奏折,来到赵顼面前,看到孙固的表情,唐介忽然说道:“圣上,吕御史弹劾王参政的确是有道理的。王安石虽然有学问但泥古不化,所以言论不切实际,如果让他执掌政事,一定会有许多变更。”
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无非是先声夺人,省的孙固再说什么自己包庇王安石之类的话。
“我没问你!”赵顼说着接过奏折上面写着:
臣吕诲今有一本起奏:
大奸之人总要装作是忠臣;大佞之人总要把自己扮成信人;王安石外表在人们看来很朴实;实际上内心十分狡诈;陛下却只看到了他有辩才即委之重任;这有欠妥当。
王安石本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雄才大略;只会抛开传统;标新立异;欺上瞒下;文过饰非。将来贻误天下苍生的;一定是这个人。如果让他长久掌管国家大政;那将会国无宁日了。章辟光之所以敢于那样做;完全是王安石和吕惠卿在背后主使的。章辟光扬言说‘:如果朝廷要重罚我;我就不会放过这二个人。’因为是这样;所以王安石他们才极力为章辟光开脱罪责以救他。希望陛下仔细考察一下那些隐匿的奸人;然后再问一问朝中大臣;就会知道我说的这些话是不是对的。
结尾处写着:叩请圣裁。落款殿前御史吕诲赵顼看完了,啪的合上奏折扔到地上。“一派胡言!”
“圣上息怒,吕御史也是尽职而已。”吴奎上前说道。
赵顼余怒未消,看着吴奎说道:“章辟光治平四年上书的时候;王安石还在临川?如何教唆章辟光?”
唐介这会儿光剩下后悔了,早知道皇上知道的这么清楚,刚才就不画蛇添足的多那两句嘴。而孙固的脸色更是难看,要是这会儿唐介反咬一口,再将刚才自己的话原封端出,那估计倒霉的不仅仅是吕诲了。
倒是吴奎仍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圣上知道这么清楚,那就不必理这份奏折了。”
赵顼别的可能不知道,但治平四年赵颢还没搬出皇宫的时候,他可是刚从大理回来,有王旁陪着途径临川的时候,还见过王安石呢。
“给我叫发敇司的,立刻制敕吕诲完全是以一些小人诋毁之言作依据;散布一些欺君瞒上毫无来由的谣言。”
门外的吏胥听到吩咐急忙将苏颂叫来制敕。
看着赵顼大步走出银台司大殿的门口,唐介一边擦汗一边嘟囔道:“你说圣上因为这个王安石,犯得着跟御史发这么大火吗?”
孙固擦着桌子上的墨迹:“早知道这样,你不递上那奏折也有道理。”
唐介摇摇头:“看圣上这样,你这管封驳也的确没办法封驳他的变法之意。”
这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似乎忘了就在赵顼来之前,两个人差点掐个你死我活的。
吴奎这会儿刚刚洗过脸回来,这墨迹还在,估计没个三五天算是洗不干净了,整个人脸看上去黑黢黢的,这要再画上个月牙,除了脸盘不像包拯,造型算是对上了。
“你们两个可千万别再吵了,现在什么阵势你们还没看明白吗?”吴奎关上房门。
唐介和孙固一同围拢过来:“吴参政,你快说说,你倒是看明白了什么?”
“我说你们两个都是急脾气,本来王安石主张变法,正合了圣上的心意。可韩琦,司马光等人不愿意变。你们想想,那韩琦,富弼都是再忍个一年半载就该告老还乡了。司马光和咱们可是一样,论学识咱们没法比人家,好容易人家快熬出头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朝中立刻就分成主张变法和反对变法两派。”
“那也该司马光这派弹劾王安石啊?!”吴奎不解的问道。
“嗨!若是倒退几十年,回到先皇仁宗的时候,还不为新政的事拼个你死我活的?当年庆历新政不就是样板吗?但现在可部一样了,你们忘了王安石的二儿子可是王旁。”
“王旁怎么了?!”唐介说道。
吴奎煞有介事的说道:“这王旁可不简单啊,平心而论就朝廷上关于开源节流的争议,你们赞成谁?要不是有几位宰相和司马翰林的声望,你们愿意从咱们俸禄里面去节流吗?”
这句话可是直指人心,平心而论,有哪个官员愿意自的俸禄越发越少呢?通进银台司官吏的俸禄待遇,有俸钱,衣赐,添支,傔人衣粮,公用钱,节日赏赐,这可都是真金白银落兜里的。
见两个人不语,吴奎接着说道:“王安石的想法好,可声望上他比不过这些老臣。但是他儿子王旁有办法,一句互相监督互补,开源节流同时进行。一下子就让司马光等人没话说了。好吧,你去开源,我们节流,这下不烦冲突了吧?再有争议怎么办?就像明天的阿云案,有争议就听。大于天,皇上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那这和吕诲又有什么关系?”唐介急性子,催促着问道。
吴奎捋着胡子,撇着嘴:“二位参政,御史台是干什么的?大宋和前唐可不同,前唐是监督皇上的,咱们这是监督宰相啊!王安石树大招风,御史台不属于门下省,万一这王安石变来变去,哪天把御史台编制便会门下省,由宰相任命御史。那时候你猜现在的各位说话不用负责的御史们会如何?”
唐介和孙固恍然大悟:“哎呀,还是吴参政想的远。看来我们以后可要多留心了,皇上怎么重任王安石,咱们可别站错了队伍,跟着御史台跑。”
“大错特错啊!若是御史台不在了,还要这通进银台封驳司有什么用?奏折交到政事堂不就可以了吗?”
唐介算是彻底被吴奎说糊涂了:“吴参政的意思是?”
孙固恍然大悟:“对啊!难怪王安石部怕唐参政将奏折递上去,现在他就如此嚣张,这要到以后发改司成立了,岂不是根毛没有咱们立足之地?!
第八十一章 新仇与旧恨
银台司的三位大佬,对王安石的态度上从各执己见终于达到了共识。因为他们清楚看到,皇上对于王安石的态度,这让他们愈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岌岌可危,尤其是王安石根本没有把银台司的人放在眼里。
可如果真的没有放在眼里,王安石自己也不会那么生气。他不是省银台司的唐介的气,而是生御史的气。只不过他懒得跟唐介他们的去解释,难道说谢谢唐参政,这奏折就不用上揍给皇上了吗?
如果他的脾气稍微收一收,做事也稍微圆滑一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熙宁变法在小皇上赵顼这么坚决的支持下,也许就会成功了。
好在,现在他多了几分希望,因为他有王旁。如果王旁不是王安石的儿子,而且如果王旁不是现在的镇南王,那么王旁的路要宽的多。他可以做王安石身边最优秀的幕府,这条路因为他王爷身份,地位也就显得不一样了。如果他不是王安石的儿子,他还可以利用现代人的思想,再变革于王安石的思想之上,或者大宋的宰辅就是他。
现实不是这样,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如果不是王安石是王旁父亲这个事实,就算王旁知道所有的变革之路也没用,他甚至连某个圈子都进不去。即便进去了,如何到正确的队伍中,而不会成为朝堂之上的自己这方的枪和对方的垫脚石?
即便如此,王安石还是气哼哼的回到了府上,正是小童周美美看到的那一幕。他当然不知道,在他离开银台司之后,银台司发生的那场让人啼笑皆非的内讧。他更不知道,就在皇上离开银台司之后,因为利益的关系,银台司内乌云尽散,而且还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抱团御史台。
王安石不知道,赵顼更不知道。
回到勤政殿,赵顼越想越郁闷。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如果不是父皇立了自己为太子,如果不是父亲走的早……
赵顼想得多了,这也不怪他,自古以来兄弟相残为了一个皇位的事还少吗?他亲眼看着赵宗沔想要篡位,难道母后对赵颢就比自己好那么多?甚至赵颢的亲事母后都要亲自督办。而且更让赵顼心烦的事,第五个儿子赵僩又夭折了。
亥时过了,此时夜色已深。勤政殿内还是灯火通明,“唉!”长叹一声,即便是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放到一边,自己身为一朝天子,竟然到现在连个后人都没有。
这个时候,吕诲又提起太后因为赵颢在宫中而被章辟光上书的事,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该死的吕诲!王安石做的太对了。这些御史抓住点事没完没了的,不能让他们在这样下去了。要不是看着当年他跟着司马光一道弹劾任守忠份上,赵顼早就降旨把他贬出京城了。
“圣上,天色不早该休息了!”杨戬在一旁小声的提醒着。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圣上……”
赵顼抬起头;杨戬这是磨叽什么呢?
“德妃,还在等您呢……”
“告诉她,我累了不去了。”
杨戬有几分无奈,看的出今天皇上这气生的可不小。这个可恶的王安石,因为他皇上没少生气。杨戬是这么认为的,不光王安石可恶,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个王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从勤政殿退出来,杨戬琢磨着怎么和德妃回话。
德妃的寝殿中,一名妙龄女子袅袅的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精心修饰过的妆容显得五官更加精致,柳眉凤眼,生的十分纤巧。
“启禀德妃,圣上说他今天不来了。”
刚刚还是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的双目,听到这话立刻柳眉倒竖,多了几分怒气。
“皇上不来了?那去那里了?”
“德妃,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