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青说到:“多谢赵公爷知遇之恩。不过我是奉命来寻“阿握尔”,现在已经找到,我要回去西夏复命了。”
赵宗实说到:“不过现在你已经知道没藏大人不轨之心,如何不及早制止梁乙。”
冷青说到:“没藏大人毕竟是少主的舅父,此是他们家事,况且只要寻到“阿握尔”西夏江山必定会掌握少主手中。”
赵宗实拍了下桌子站了起来说到“既然冷公去意已决,那我不便强留。”站起身来向外走,忽然停住,转身向冷青问道:“我听冷公常提到“阿握尔”,可是何等珍贵之物?难道比我的松文剑更珍贵不成?”
冷青笑到:“公爷松文剑乃绝世之宝,我们族人拜的“阿握尔”就是你们汉人称作白石神。所谓“白石莹莹象征神”。”
赵宗实哈哈大笑:“莫非冷公来是寻一块石头?”
冷青摇头严肃的说到:“我此番来寻是受少主之拖,寻找已经化成人形的白石神。有此人指点我西夏,即可抵御大宋大辽,又可征吐番诸部。完成我西夏一统之大业。”
赵宗实心中冷笑,蛮夷之地竟如此固执腐朽,凭一块石头就像抗敌大宋和辽国。他无心更多逗留,此时天色渐暗,城中更有一件大事,重阳凶日,他要看一场陷害狄青的好戏。
见赵宗实牵马走出宅院,又听马蹄声走远,冷青转身进了客厅西侧一面的房间。双手合十对着一个少女说到:“只有神女可救我少主李谅祚,请速与我回西夏。”
这少女反手被绑在椅子上,嘴里塞着布条不能出声,她俊俏的大眼睛瞪着冷青,这少女不是别人,正是梁月下!此时她心急如焚,眼睁睁看着时间一点一点流走,却不能回城见包拯去救他父亲狄青。身上的黑水晶自从上次邸店失火之后就再没有过异症,今天又隐约的发热。离狄青府越近,王旁的心里越紧张。还没到狄青府邸,远远就看见隐约有股浓烟从狄青府中升向夜空。王旁急忙向狄青府奔去。
没等开门家丁通报,王旁就冲进狄青府,见狄青正指挥着家丁救火。着火的是狄青府下人们所住的跨院,家丁们一个个拎着水盆水桶,能装水的工具都用上。即使是这样也只能祈求突然天降大雨,否则木质结构的房子,以水盆水桶这样的工具救火,也只能是眼睁睁看着等他烧完。
所幸这个跨院的房间并不与其他院落房间相连。看到王旁走来,狄青迎了过去。这是狄青的习惯,这几年凡是来找他的,他都会迎出去,无论尊卑。王旁上去躬身施礼说明来意。狄青叹了口气,命人去找管家。过了半天派去的人,跑回来报说:“大火之前管家说身体不适,回房间休息。就一直没出来。众人一直忙这救火,也没注意。狄大人这么一找,众人才都想起来。”
“哎呀!”王旁一听一跺脚,这管家是唯一能证明包裹中的黄袍并非狄青之物的人。一转身他对身边的娄青说到:“娄侍卫,麻烦你去着火点看看能否有什么线索。如果找到关键即可带回开封府”娄青接令向着火点跑去。
第二十一章 火烧狄青府
这会王旁才主意到狄青,只见狄青眉头紧缩,王旁想起月下跟他说的事,忙对狄青说道“恩师,你女儿说你有难,果然是有人要加害你。”
这话向炸雷一样,狄青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我女儿?你怎么知道我有女儿,她现在人在何处?”
王旁焦急的说:“现在来不及细说,总之有人在陷害你,我看不如你先躲躲。等事情查明之后”
想不到狄青听到着,眉头反而舒展看了,他淡淡一笑说道:“大丈夫做事堂堂正正,无须躲。更何况,我若现在躲起来,你如何向包大人复命?来,我随你去见包大人”
见狄青正义凛然,王旁心中感动。狄青命家人备马,跟着王旁准备到开封府走一趟。
二人正要朝外走,忽见从大门外冲进来一群人,这群人手持火把腰间佩戴腰刀,看穿着王旁心中一震,这些人上衣下裳,戴胄着甲。这是城内禁军的装扮,难道是皇上派人来抓狄青?这些人当中为首一人走在最前面,竟是王尧臣。狄青正要迎上前,王旁一把将他拉住,他也不知道哪来这么大力气,竟然将狄青拽住,只等到王尧臣走到近前。
狄青朗声问道:“王大人如此时间,带禁军来府,有何贵干?”
王尧臣皮笑肉不笑的回答道:“听闻大人府上失火,特带兵来营救。”说完,回头对身后的士兵说道:“你们干看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救火!”他一挥手,身后的士兵分头向院子各个角落走去。王旁和狄青都明白,这不是救火,是搜府。
王旁向前一步,冷笑着向王尧臣质问:“王大人这救火真是及时,看来早就调好兵等着着火呢?”
那王尧臣反而不紧不慢,今天他要抓到狄青罪证,他冷冷说道说到:“兵贵神速,这自然不是你这年龄所能了解的。”说完转过脸,捋着胡子不再看王旁,此时他没心思和王旁斗嘴,他在等士兵搜查的结果。
很快他就等到了,一名士兵捧着一把剑过来说到:“启禀大人,院中找到一把剑。”
狄青一愣,这剑分明不是府上的。
王旁瞪眼说到:“狄大人身为枢密使,宅上有剑有何稀奇。”
轮到王尧臣冷笑:“开封府走失了罪犯,那罪犯偷了狄青大人府上财物若干,其中有一把剑,如果是这把,狄大人想必与逃犯出逃难脱干系。”
狄青见二人吵的热闹,他挡住两个人说到:“二位不必再吵,事情总有公论,我愿配合开封府查明此事。”
王尧臣突然拉下脸说到:“既然找到这把剑,麻烦狄大人回枢密院向韩大人解释解释。”
狄青说到:“好。”刚有抬腿猛觉得王旁一用力,自己竟是走不得。
王旁心中着急,他知道如果狄青此时去了枢密院,那跟去认罪没什么区别。更何况如果枢密院先上报朝廷,弹劾狄青的话,那仁宗定会先入为主。
于是猛的更用力拉住狄青,突然脸一沉大喝到:“慢着。”喝声另狄青和王尧臣一愣,怎么这王旁忽然之间,声音如此宽厚,竟似一个成人,声如洪钟。王旁自己也是一愣,听了好久十四岁自己的声音,怎么忽然之间声音变成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他顾不得考虑这许多,他转身走到王尧臣面前,死死的盯着这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这老头还没有王旁高,被他这么一盯自己心虚又好像矮了一块。王旁见王尧臣被自己喝住,于是死盯着王尧臣的眼睛,凌厉的对视着,脑子飞速思考,这么盯着他也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他的手在自己腰间一划拉立刻有一主意。
王旁立刻问王尧臣说到:“民间失火,是厢管事所职责,如有人故意纵火,也应归开封府受理。”又接着说到“开封府走失盗贼之事,尚未对外通报,王大人竟然未卜先知。莫非此盗贼跟大人有关?”
王尧臣见王旁竟将帽子扣到自己身上,心想坏了,搜剑是赵公爷的主意,盗贼被救也是赵公爷安排,此时开封府还未上报也未公开,这么匆忙拿证据,是有些唐突,转念又一想:事情有赵宗实去弹劾,自己听命就是;但又不能直说是赵宗实安排,狄青好办,这个王旁不好办,一肚子歪歪肠子不能让他落实了话柄。
他犹豫的功夫,王旁看出他心虚,更加严厉说到:“我这有开封府调查带人回去调查的令签,王大人可有调用禁军的圣旨?”王尧臣竟被王旁吼住。
狄青心中也是一动,自己光顾着被这几件突如其来的事纠结,豁然想起,没有圣旨临时调用禁军,除了韩琦之外也要有自己的令牌。怎么此时竟然疏忽,心中佩服王旁。便也强硬起来喝到:“王大人可是私自调兵?”
这可是犯了大忌,王尧臣顿时怂了下来。正不知道怎么接茬,王旁说到“王大人如此大胆,明日朝堂上见。”耳闻此言,王尧臣更是心惊,毕竟自己心虚。呆愣愣中看着王旁与狄青出了府门。忽然一跺脚,又让这小子唬了,一个小小八品虚职,他能上朝堂吗?
王旁心中明白,这会儿是不能跟他废话的,万一王尧臣有人接应,对于狄青麻烦就更大了,现在最安全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封府!
戴楼门外一座偏僻的宅院里隐约闪着灯光,冷青端着饭菜走进房间,此时梁月下已经平静下来,她知道眼前这个人很执拗。此时梁月下已经被解开捆绑,她生气的坐在桌子边也不吃饭,也不看进来的冷青。跑,梁月下是跑不了,跑不出几步冷青就会像拎小鸡一样把她拎回来。梁月下已经放弃了跑的念头,她已经冷静下来。
静了一会;冷青又恭恭敬敬的劝说“阿握尔,请吃点东西吧。”,此刻他也抱定了一个主意。李谅祚是他的主人,他一定要保李谅祚的。眼下西夏权势纷争激烈,李谅祚的哥哥宁令哥和他们的舅舅没藏讹底都是虎视眈眈的盯着西夏的皇位。对于李谅祚来说,白石神那么的重要。
梁月下叹了口气说到:“你为了你儿子什么都肯做,如果宁令哥和没藏讹底知道李谅祚根本不是西夏国王的亲生骨肉,你觉得他能活下去么?”
冷青听完此言,从脚底冒凉气,一直冒到头顶,他似乎能感觉到这股凉气,从身体里每个缝隙钻出来。
“阿握尔恕罪!您是真正的阿握尔”他突然跪倒朝梁月下拜了起来。
梁月下说到:“我不会为难你,只要你也不为难我。”冷青面露难色:“可是我还是要带你回去。”
梁月下见说的话起作用了,坐直了身子说到:“难道我必须要听你们的吗。”梁月下此时已经有九成九的把握,尽管到现在他都没弄太明白阿握尔是什么意思,但是从冷青的心里能看到尊重,崇拜;冷青是不敢太难为自己的,冷青低着头不敢看梁月下,这个女孩子太让她害怕了,对于先知的膜拜,以及那件可能随时会掉脑袋的,他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梁月下想了想,对冷青命令是最有效的办法。先不管阿握尔是什么,脱身要紧。
梁月下更加摆起了架子,怎么能甩掉冷青呢?她说到:“你赶紧回西夏吧,三个月之内你们国有血光之灾。“冷青大惊:“那请阿握尔快和我回去。”
月下板起脸:”不行,你要我帮的是少主,现在我去名不正言不顺,别怪我不提醒你,少主的哥哥和舅舅此刻都虎视眈眈,你不快点回去保护少主顺利继位,我可不再管你们的事了。”
冷青一听不敢多说什么,既然梁月下承认自己是阿握尔,又能知道那么事儿,“阿握尔”是他们族人的神,从本意来说他是不会敢惹到神明。既然梁月下不跟着,自己先回西夏也可以,反正能够找到一次梁月下,就能够找到第二次,冷青毕竟是武士,更何况绑着梁月下本来也不是他的主意。
此时开封府内的议事厅分外安静,房间里三个人,但是每个人都凝眉在想着事。
包拯踱着步子,他已经断定这是这私通西夏的人要陷害狄青,可是要怎么才能让皇上知道狄青是被陷害,现在所有的证据都对狄青不利,明日朝堂之上难免一番争斗,他该如何对答。
狄青摘下腰间的佩玉,拿在手中。刚刚王旁又仔细说了一遍关于梁月下的事,狄青想着自己的妻子女儿;想到女儿来救自己心里一阵酸楚。又想到这被冤之事,他很明白是谁做到,但是他不能说。
王旁站在门边,望着屋外的天空中月半弯:宋朝,开封,这个让他即兴奋又陌生的时间和地点,还能让他兴奋多久,此时已经没有被仁宗皇帝加封的喜悦,从开始救狄青,他已经把自己陷入一场旋涡中。
第二十二章 辩护御驾前
一夜之间那么针对狄青的弹劾,像雪片一样飞来。仁宗搞不懂,这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君子,偏偏容不下一个武将。他看向狄青,狄青不争不辩,面色苍白,一语不发。
往事一幕幕仁宗心底中翻腾:狄青大大小小经历了二十五场战役,从西陲立功到南平侬智高叛乱;他受过非议和他身上的战争受过的伤一样,累累不堪细数;他已经很低调。仁宗知道,狄青为国所做的一切,他做官之后的谦和处事,西夏对狄青的闻风丧胆。可仁宗回想自己这些年,无论是废后,还是封官,每一次都会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仁宗有些恼火,看看手中弹劾狄青的奏折:在万相国寺穿了件像黄色的衣服;不肯洗去那些脸上有刺字的配军;连民间的所谓民谣“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只在汾川河子畔。”这样的不着边际的笑谈都写到奏折上。最后仁宗实在听不下去了。
“好了,这些朕都已经听到过了,狄青将军功不可没,人言可畏,现在西夏李元昊又常有挑衅之举,你们文臣武将应多多鼎力协助才是。”仁宗原以为说完这事就算了,知制诰刘敞却报告说,昨晚狄青家中失火,有人看到火中见到怪光。
包拯瞪了一眼他问到:“信口雌黄,难道谁有看到有怪光吗?”
王尧臣说到:“是我亲眼得见。”
包拯看看王尧臣:“王大人,昨天不再枢密院当值,半夜跑到狄青大人府做什么。”
王尧臣果然昨晚是应该当值的,见包拯问道,说到:“这是我兵部的事,自然不归包大人这三司使来问。我自有密奏启禀皇上。”
仁宗听的心烦,说到:“失火也不是什么大事,人多难免有家人疏漏,以后注意就是。”
那刘敞却说到说:“狄青身披黄袍在相国寺,又不肯洗去刺青可见已有不臣之心。昨日宅中大火露此凶兆”
王安石说到:“刘大人此言差矣,天圣七年大火烧座玉清昭应宫,按照刘大人说法岂不大凶至极。”
刘敞争辩到:“此景正如当年朱温一样,圣上不可不防。”
狄青听着鼻子都要气歪了,自己家着火就够怄气了,竟然和当年那个造反的杀人恶魔连在一起。况且宅邸是进京做官朝廷安排的又不是自己选的。仁宗皱皱眉,大臣们吵的他心烦。也不理那几日争辩,说了句退朝,也不理身后的大臣,转身走进文德殿。
仁宗皇帝微眯着眼睛半倚半靠在文德殿的御座龙床上,此刻他只想静一会,大太监史志聪接过端茶递水小太监手中的托盘,走到仁宗近前轻声说到:“皇上,请用茶。”
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