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神医-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夷简的左膀右臂,以御使中丞的身份掌控吕家所有言官,

大宋的言官可不比其他朝代的言官,大宋言官权利之大,令人惊叹,汴京官场早有比喻,朝廷台谏两院的言官,就是一把把杀人的锋利钢刀,谁能掌握这些钢刀,谁就能在朝廷上取得更多的胜利,所以拥有参奏弹劾权利的言官,是大宋朝廷最可怕的一群官员,而御使中丞,就是这群钢刀中最锐利的两把钢刀之一,同时也担任着钢刀仓库保管员的职责。

如今我们大宋最锐利的钢刀,正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濮安王府之中,而太宗留下的宗王不得结交大臣的祖宗法度,早被杜衍抛到云外,当年太宗还结交大臣最后推翻太祖当皇帝呢!这个法度如今已经成为一纸空文。



濮安王府的机密书房之中,濮安王赵允让和杜衍对面而坐,正观察着手中的一份临摹字帖。

“差不多有余靖七成的功底,算是不错了,这么短时间能够做到七成的相似,你家的婢女也算天才了。”赵允让仔细看完手中的字帖,对杜衍笑着说道。

“多谢王爷夸奖,府上那名婢女向来有临摹的天赋,不过想将余靖的字迹临摹的十成相似,至少要几个月时间,王爷还需等待几月。”杜衍对赵允让谦逊说道。

“无妨!新政的几项改革主张,对于宗室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晚几个月就晚几个月吧!”赵允让大手一挥对杜衍宽容说道。

“卑职不明白,新政没有涉及到宗室的利益,王爷为何如此积极的反对新政呢!”杜衍沉吟一会问出一个疑惑许久的问题。

“防范于未然啊!范仲淹现在提出十项改革主张,谁知道成功之后,会不会提出第十一项、第二十项,将范仲淹的改革掐死在酝酿之中,这就是本王的目的。”赵允让对杜衍沉声解释说道。

“掐死范仲淹有什么用,真正伤害到宗室利益的,是赵磊那个小子,别看赵磊如今一副和新政撇清关系的样子,但是当年赵磊的几次改革主张,那一次都比范仲淹的力度要大,为什么不将赵磊直接扳倒,这小子才是我们的大敌啊!”杜衍突然想起赵磊这个改革实干派,憎恨的对赵允让说道。

杜衍的话让赵允让突然冷笑起来说道:“动赵磊,亏你想的出来,看看赵磊立下的那些功劳,那一件不是能让官家名垂青史的事情,如今赵磊就是官家心目中的宝贝疙瘩,动他就等于动官家,吕夷简返回汴京那么久,为什么不动当年的仇敌赵磊,因为吕夷简聪明,知道赵磊动不得,何况如今赵磊掌管国资院,凭赵磊的能力,如果再能弄出来几样东西,到时候可以在汴京横着走了,夏辽还没有亡国,官家不会这个时候烹了他的走狗的。”

“夏辽亡国,那是赵磊尸骨都化灰了。”杜衍很不甘心的埋怨一句说道。

“除非赵磊犯下谋逆大罪,否则谁都不能在官家面前扳倒赵磊。”赵允让眼光有些不屑的看着杜衍说道。

“王爷,能不能让府中婢女临摹赵磊的字迹,给他扣个谋逆的罪名?”杜衍依然不死心的对赵允让问道。

赵允让仿佛看白痴一样看着杜衍冷笑说道:“很傻很天真!你们真的以为做什么都可以天衣无缝,瞒过官家吗!别忘了本王曾经掌控过秘卫,你杜衍的府邸里面,隐藏着两位秘卫,有二十多个下人是秘卫的外线间谍,定时出卖你的情报,你陷害余靖的事情官家知道的一清二楚,臣子之间的纠纷官家一向懒得理会,但如果你敢动赵磊,本王敢担保,你的余生肯定会在吕宋渡过的。”

好可怕的秘卫!好可怕的官家!杜衍听到赵允让的话,心中寒的仿佛光着身子跳进三九天的冰河之中,又仿佛身上没有穿一件衣服暴露在官家赵祯的目光之下,瞬间杜衍对官家赵祯的恐惧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第二十章 水泥出风云再起

光格外灿烂的夏日万里无云,高温肆虐之下,午后的巷行人稀少,不过那些阴凉的角落和茶坊酒楼之中,避暑的汴京人三五成群,谈论着茶余饭后的焦点新闻。// 

赵磊从国资院而来,坐着马车朝皇城而去。

今天本不是上朝的日子,而大宋官家赵祯除了例朝时间会出现在皇城之外,其他时间都窝在禁中那片小天地之中,享受着大宋帝王应该享受的待遇。

赵磊一脸喜色的坐在马车上,身边还带着厚厚一本书籍,不时拉开马车窗帘朝外观看的动作,显示着赵磊如今心急如焚的心态。

自从范仲淹实施新政一来,赵磊已经很久没有单独觐见官家赵祯了,而这段时间经常入禁中觐见官家的人,除了范仲淹之外,就只剩下支持新政的那批官员了。

这不是说官家赵祯和赵磊疏远了,而是赵磊有意的远离汴京朝廷那个权利漩涡,在赵磊看来,新政过于理想化、范仲淹实施新政的手段太过耿直,所以新政的失败在开始已经成为定局,所以赵磊才远离皇城,建立国资院,隐藏在国资院之中,笑看汴京朝堂之上烽烟四起之势。

不过如今的赵磊,却很难再隐藏下去,因为他计划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水泥被明出来。

水泥这玩意赵磊不陌生,曾经作为工程兵修建道路的赵磊,对水泥可谓一往情深,然而会用和会造区别很大,赵磊除了知道水泥是石灰粉为主要鱼原料制作出来的,其他的根本是两眼一摸黑,所以赵磊将制造水泥的任务交给了大宋的能工巧匠。如今经过半年地试验,不是很标准,但依然效果坚挺的水泥,终于出现在大宋了。

水泥的用途有很多,但赵磊最在意的,无非是用于道路的修建,大宋的交通运输网,依然依靠着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水道,而大宋的北方和成都路,因为道路不畅。时常生种种问题,如今火药威力足够开山,而水泥已经可以用于修路,一旦大宋修出四通八达的水泥大道,大宋朝廷对各路的控制就会大大加强,运输能力地提升,将大大有利大宋商业和军事的展,如此重要的水泥被制造出来,赵磊怎能不欣喜若狂,所以马上进京寻找官家赵祯报喜去了。

………………………………

盛夏时节的汴京皇城懒惰而懈怠。烈阳照射下光明之处,就连巡逻的士卒仿佛也少了很多。这种日子里,就是朝廷那些大臣都懒洋洋不愿到处走动,更别说深居禁中喜欢享受的官家赵祯了。

皇城禁中是官家后宫所在,禁中具体有多达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过禁中有差不多近万的宫女和太监这是所有官员都清楚的事情,虽然经过赵磊的禁中改革,官家赵祯这些年一直在释放上了年龄的宫女和太监,然而每年补充入宫地人数,依然是不小的数字,所以禁中宫女和太监地总数一直保持在七千人左右。

禁中面积很大。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数字,然而当年定都之时,禁中是按照汴京十一比例建造的,等于十分之一的汴京最少能够容纳十万人口。

赵磊通过皇城几道城门。小心翼翼的跟着前面带路的内侍来到禁中。

大宋官场之上,没有人熟悉禁中,事实上敢熟悉禁中的官员。不是莫名其妙死了,就是被配到边远几天都看不到人烟的犄角嘎拉里面去了,没事打听官家或者妃子的居所,无论什么居心,都是找死的行为,所以赵磊来到禁中向来很小心。

御花园和御书房,是官家赵祯接见臣子最常用地两个地方,而这两个地方赵磊都去过,也是赵磊唯一去过的两个禁中地方。

亭台楼阁、小溪流水、百花齐放的御花园,是大宋最美丽的园林之一,御花园静水湖边,两驾水车对立缓缓转动,带起地水雾不时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官家赵祯惬意的躺在静水湖边地长椅之上,他的身边一位年轻美貌的妃子温柔陪伴,身后的宫女在轻轻的捶打着他的手足,他的前面是一群翩翩起舞的美丽宫女,面前的圆桌之上,一叠叠点心水果整齐的排列,让悠闲的赵祯不停的打着牙祭。

“官家!赵磊来了!”眼尖的内侍甘龄现赵磊的身影之后,马上俯身对官家赵祯恭敬说道。

“宣他过来吧!”赵祯懒洋洋的躺在长椅之上说道。

………………………………

“官家真是悠闲惬意,让臣羡慕啊!”赵磊来到静水湖边,参

家赵祯之后,羡慕的说道。

“既然羡慕,为何不在家中休闲呢!跑到朕这里,肯定有什么要事吧!”官家赵祯和赵磊也不见外,连起来都没有起来,就躺在那里,对赵磊示意坐下之后,笑着说道。



“官家看看这个。”提起正事,赵磊马上变得沉稳的对官家赵祯说道。

赵磊递给官家赵祯的书籍里面,详细的记载了水泥的各种用途和能力,而官家赵祯看过书籍之后,本来惬意的笑容变得狂热起来,马上坐了起来,对赵磊沉声问道:“这里面记载的事情可是真的。”

“臣已经经过上百遍的试验,完全属实!”赵磊坚定的回答说道。

听到赵磊的肯定回答,官家赵祯挥手让宫女还有身边的妃子退下,然而站了起来,度步憧憬一会之后,清醒过来的他,对赵磊仔细的问道:“这个水泥,造价几何?产量几何?”

“这种水泥价格很低廉,它的主要原材料是石灰和河沙,都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产量也很高,凭国资院的人力,出产足够维持修路所用。”赵磊清楚的对官家赵祯回答说道。

赵祯听到赵磊的回答,神情更加热切起来,不过转脸却变得的低落说道:“不过修路始终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最近两年天灾不断,朝廷粮食储备有些不足,而百姓的劳役也使用过多,朝廷已经很多官员呼吁休养生息,减免劳役,如果这个时候要求加劳役修路,纵然明知道有利于大宋江山社稷,恐怕还会有不少官员反对的。”

“官家多虑了,铺桥修路可是大善之举,就算有官员反对,赞同的官员会更多,况且水泥修路不同于一般修路,动不动几万几十万民壮根本没用,再说国资院也生产不了那么多的水泥啊!模已经足够了,枢密院不是有禁军后勤青壮数万人吗!从里面挑出一万人修路,给他们俸禄口粮,只要不让百姓负担劳役,那些官员不会反对的。”赵磊对此早有对策,胸有成绣的对官家赵祯说道。

“好!就按爱卿说的办,先修一条短路,让百官看看水泥道路的成果再说。”官家虽然豪兴大,但骨子里面的谨慎却让他说出另外一番话来。

赵磊对官家赵祯的性格可谓了如指掌,赵祯的性格说的好听叫稳重谨慎,难听点就是懦弱优柔,所以官家赵祯的回答到不至于让赵磊吃惊,沉吟片刻,赵磊沉声说道:“官家!夏天正是修路的最好时间,臣可以在十天之内修一条国资院到汴京南门的水泥大道,不过修路的费用和劳力……”

“费用你不用考虑了,国资院掌握着煤的销售,每个月两三百万两的收入,这几个月,国资院恐怕有上千万两的存银了吧!还好意思跟朕要费用,以后大宋修路的费用,国资院全部负担,不过修路的相应事物,也全部交给国资院了,劳力问题你去找宋痒解决,没有问题吧!”官家赵祯听到费用两个字,含笑看着赵磊说道。

当然没有问题,赵磊这次前来禁中的目的,不就是想抓修路的权利吗!也许别人不清楚修路有什么权利,但是赵磊可门清的很!

和官家赵祯商量一下细节问题之后,领了圣旨的赵磊随即告辞离开禁中前往皇城枢密院。

………………………………

皇城所有建筑,基本上都是百年巨木建造的,加上百年的悠久历史,殿内甚为清凉,如果下雨,甚至能感觉阵阵阴风吹过。

烈日下面出了一身汗的赵磊,走进枢密院之中,就感觉一阵清凉,喘口气的赵磊,拉住一位经过的官员,询问宋痒是否在枢密院之中。

“没有!现在可是工作时间,宋大人不在枢密院,跑那里去了。”赵磊得到官员回答之后微微一愣问道。

被赵磊拉住的官员看赵磊身上的紫色官袍,虽然没有见过赵磊,但也明白赵磊的身份,马上回答说道:“皇城门口上千学子串连上书朝廷,反对范大人改革科举的政策,宋大人去帮忙安抚那些学子去了。”

上千学子上书反对新政!大事件啊!当初我改革科举的时候怎么没有人上书,如今轮到范仲淹,就碰到这等晦气事情,欧阳修的汴京报居然没有控制住局面,新政如今已经不得人心了吗!赵磊听到官员的话,心中震惊外加幸灾乐祸的想到。

 第二十二章 千夫指新政失人望

京南国资院大门外,上万强壮劳力顶着炎热的日光,在修着从国资院到汴京的水泥大道。//  //

这条被赵磊称为国汴路的水泥大道,早已经规划好了施工计划,长十五里,宽十丈的国汴大道,如今已经修了差不多有百米长。

国汴大道十五里长的规划土地上,到处是方正的千斤大石,四根巨木卡在大石的周围,八个强壮的工人不停吆喝着抬起巨石,重重砸在路面之上。

国资院门口千米之内,几处堆积如山沙堆旁边,不停有独轮车往来不绝的拉着东西,而施工路面不远的地方,几十个人正拿着铁棍搅拌着坑中的水泥。

国资院门口不远的地方,上千新军士卒正好奇的看着一群工人正蹲在刚刚浇灌的水泥路面上,用手中的工具抹平路面。

太阳很毒,高温暴晒之下,昨天修好的路面,今天已经可以走人了,赵磊、苏洵等国资院的官员,已经站在昨天修好的百米路段之上,仔细观察新鲜出土的大宋水泥路。

苏洵好奇的用脚跺跺路面,现没有一点反应之后,直接叫来一位长戈护卫,命护卫用力朝路面之上砍去。

叮!长戈击中路面,却出属于金属的交鸣声音,而四射的火星,在阳光照射之下却依然能见。

“好坚硬的路面!”苏洵倒吸一口冷气,惊愕的看着百米长的水泥路说道。

“坚硬不是水泥路的特点,御街石板路面也很坚硬,然而这个价钱,却相差很大啊!想想御街修建的时候,朝廷调集数千石匠。采四海大石打磨三年,耗资数百万,方才有百丈御街的出现,而且只有短短六里,如今大人明了水泥,这种东西和石板一样,坚固而且不畏雨水,修好一条路能用几十年,最重要地是便宜,材料也好寻找。十五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