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自家亲妈这是啥性情呀,自己都说了,大伯母二伯母,给自己啥东西。
这要是换成一般人,早就心里调整好战略战术,
只有自家亲妈,还是那么诚实。还是那么厚道。
程英有一种无力感呀。要不是大年初一的。程英都像叹口长气。
自家老太太忌讳这个。老早就告诉孙女了,今天可不准叹气的。
池武看着眼馋呀,一毛钱呀。确实挺拿得出手的“嗯,英子。妈给他们的挺好的”
程英没好气的瞪了池武一眼,一个家里面,出两个二货,可怎么的了呀,
池武被瞪的莫名其妙的,转头去看自家亲爸,这是因为啥呀,自己没惹到程英呀。
池勇保持沉默,继续烧火。傻儿子。
程英转头跟自家亲妈唠嗑。顺便洗脑“妈呀,不大好吧,大伯二伯他们,都是刚刚过日子,手里肯定没啥钱。要不然大伯母。肯定会给我们压岁钱的,你说大伯母那人多要面子呀,他算是咱们老程家的长房长媳,你给明子他们一人一毛钱,那不是打了大伯母的脸吗,回头大伯母面上多不好看呀”
程英说的那个急人所急,忧人所忧呀。
池勇在边上咳咳两声,然后对着一屋里面,看着他的三双眼睛解释“火着出来了,我被烟给呛着了”
说完低头烧火,不搭茬了,让他们娘三掰扯去吧,
自家儿子确实需要在教育,尤其是有着那么一个丫头比着,自家儿子怎么看怎么傻呀。
程英心说你瞎掰吧,还呛到了。不过一家人过日子,总要了解一下的,让后爸适应一下自己,也算是提前磨合一下。
再说了哪能一家子都是圣母体制呢。总要有个持家过日子的不是。
杨枝恍然大悟“英子,真的呀,妈怎么就没想到呢,难怪你奶总是敲打妈,来你们两个来把饺子捞出来,妈去你奶屋里找点差不多的东西去”
说着就走人了,这往后人情往来的可得多想想,自己还不如一个孩子呢。
杨枝心里挺愧的慌的“你大伯母对我不错,你说今儿这事,要不英子提醒,可不就是对不住你大伯母了吗,往后妈肯定主意”
说着话的时候,杨枝已经到了屋子里面了。
池武瞪着程英“咱们家就那么点东西”
程英在池武的脚面上踹了一脚,这小子,榆木嘎达脑袋,这么点破事都想不明白,
对不起这么多天的引导呀。
程英觉得这小子就越来越二了“五毛钱,能买多少吃的”
这个池武会算。立马不吭声了,而且往后肯定有事,一定用这个算算。
无意中池武在小黑路上越跑越远。
程英跟池武说这话声音真的不大。不过池勇真的听见了,没法子,年富力强的,耳朵不背呀。
或许儿子跟丫头呆的时间长了根本就不用自己在教育了。
熏陶有时候比教育要好用的多,要不然为啥,动不动人家大家世族都说底蕴呢,
那玩意就是用来熏陶人的,
自家丫头这个方面底蕴那可是相当的不错呀。
而且自家儿子颇为受教。
池勇看着小儿女的状态一声没吭,继续烧火。心情阳光明媚,春天还没到呢,池勇就感觉到暖洋洋的春意了。
今天的饺子是昨天晚上就包好的。
虽然连着吃两顿,可程英都没觉得腻得慌,天天吃才好呢。
一家人才吃过饺子,拜年的就过来了。
第一波来的是,村长家的大儿子带着一帮的小孩,一块过来给自家老太太拜年。
要说起来,自家奶奶在村里那也算是比较年岁大了,当然了三太奶奶那样年岁,还有辈分的,村里就没有几个。
自家奶奶把准备好的薯干,还有松子给进来的孩子。都抓上那么一小把。
村长家的孩子,都大了,已经过了给压岁钱的年岁。也就是过来坐坐。
多少是那么一个意思,反正孩子们都挺高兴的,等这一拨人走了,
自家老太太脸上明显的不高兴,这个程英倒是知道,自家大伯二伯竟然不是第一个给奶拜年的。
要说农村都是有讲究的,一家子小辈都是一块出去,村里给村里的长辈拜年的。
这样好看。还热闹。让人看着家里和睦。人丁兴旺。
程英从老太太不经意往外扫描的眼神上就能看出来。自家老太太的想法。
池勇今天的穿的颇为精神,虽然一身旧衣服,
可干干净净的穿在他的身上,显得就有那么一股子气质。
这个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没法比的。
就差带个金丝眼镜了。不然这人就是一个学者呀。
池勇“妈,枝子我们两个到大哥二哥家去串串门好了”
自家后爸就是人精,这人是说到老太太的心里去了。
不过自家老太太要比后爸想象中理智的多“等等吧,我还在这呢,你大哥,二哥一会过来了,你们一起在出去到村里串串好了”
池勇点头再也不开口了,刚才他就是在给老太太台阶。
到底怎么样,并不是很在意。
在池勇看来。他就是去给谁拜年,那也不算是低人一等,
一个外乡人,想融入一个环境,一个比较抱团。
民风保守的小村落更是困难,自己这些年走了几个地方,自然知道落脚生根的艰难。
要不是自己说了杨枝这么一个媳妇,根本就没有可拜年的人家。
自己在这个村里也有几年了,这里的人排外,而且不是普通的排外,
池勇就看中这里够偏僻,带着孩子好过日子,
而且总是换地方对带着孩子的池勇来说,太艰难了。
一晃自己都生出了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心情。
哎。说不出的无奈,道不尽的酸楚呀。
程英“大伯来了,二伯也来了”
老太太嘴角微勾,心情好多了,
杨枝到院里面去迎人“大哥,二哥”
连句过年好都不会说。就那么给掀开了门帘。
大伯今天的脸色倒是好了不少,二伯从来在自家老太太的面前都这样“妈”哥两一块给老太太问好。
老太太“这么早就过来了,歇歇脚,你们哥三去村里转转吧”
大伯坐在炕上脸色微红“妈,我们哥两过来的时候,顺脚到队长家里去过了,就不再去了”
老太太烤着火盆地手,顿了一下“那样呀,枝子你大哥他们去过了,你们两口子在村里转转,去吧,不用在这里陪着了”
池勇脸上还是一样的表情“大哥,二哥,你们坐着,我们出去转转”
说完带着媳妇出去拜年了。
今年可要在村里好好的转转,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想融入村子,就要跟人大好人际关系“英子,武子,一起去吧”
池勇心情好,说话都不由得高了几声。
程英看着自家老太太跟着儿子聊天,跟池武两人就出来了。
至于后面的进来的大伯娘跟二伯娘,还有孩子们,反正自家老太太屋里有吃的,根本就不用他们招待。
再说了老太太过年给孙子拜年钱,那是老太太的事情,程英从来都不计较,
跟自家亲妈不一样。那都是奶奶的孙子。
大大方方的跟在亲妈跟后爸的后面转悠去了。
第六十八章老姑
大大方方的跟在亲妈跟后爸的后面转悠去了。
要说这人小心眼,那是处处都能体现出来。
大伯二伯在家呆了多长时间程英不知道,不过自家后爸要融入村子的心思,却是昭然若揭。
因为池勇抽风一样,带着自家老婆孩子,把全村都给转变了,
不知道的还为以为他们家,稀罕人家给孩子往口袋塞东西呢,
直接反应在程英身体上的感受就是,脸红,脚底板疼。走多了。臊得慌。
至于杨枝虽然不太好意思,不过跟在池勇的身后,倒是没有反对。
程英心说这真是脑抽了。早知道就不跟着出来了。
自己想回去,都被后爸给拎起来了“英子,要是累得慌,叔抱着你”
一句话让程英这个胃疼,我一个这么大的女人用你抱着,十岁的身体也不成“不用,不累,一点都不累”
所以这句说完了程英就没有退路了。跟着走吧。
池勇那是笑眯眯的带着一家大小串门子。
程英见过腹黑的,不过,能黑到这份上连个十来岁的孩子都黑的少呀。
后爸那是人才呀,他要是不能出人头地,都对不起他这份执着。
不过程英的心里也也冷呀。这样一心钻营的人,真的是能在村里留住的吗。
亲妈的未来呀,自己的将来呀堪忧。
程英望着远处的高山,高山上银装素裹,说不出的壮观,心情好了许多,倒是没有一会就开朗了。
自己干嘛非的想在这地方呆着,干嘛非的让后爸留在这里呀,这不是拧了吗,
自己一家努力努力,将来一起进城不就得了吗。
话说到时候不说别的,交通就方便不少呀。而且物质生活绝对能上去不是一截半截。
大年初一,程英终于除了发财以外,有了有一个新的目标。
充满了希望的人生,总是让人向往的。
程英回家的的时候,没能从老太太的神情上看出来什么。
至于老太太给了自家孙子们什么,程英那是更不纠结。
毕竟那是老太太的亲孙子,程英分的很清楚,老太太给什么,都跟自己没啥关系。
只要亲妈不给就成了。
程英找了一个心理平衡。
第二天一大早,程英起来就看到老太太。把程英给织的毛坎肩给穿在棉袄里面。还特意把程英给喊醒。让孙女看看。
程英在被窝里面点头“奶呀,回头我再给你织一个,咱们倒换着穿”
老太太“你个丫头,你当那羊是你家养的呀。可不许了呀,要不是赶上今年队里事情多,开春剪羊毛的时候,还不定怎么折腾呢,你给我消停点吧”
程英听话的点头“嗯,那等往后,咱们上城里自己买了毛线,我在给奶织”
老太太抿着嘴巴乐“这个额信,额孙女这手呀。就是巧”
说着老太太把棉袄里面的坎肩给盖严实了。
就催着程英起来“醒了就起来吧,今儿跟你妈,上你姥爷家串门子去,快点”
程英当着老太太的面,不敢显得太兴奋。
毕竟自家亲妈交代过,自家奶奶跟自家姥爷好像有点矛盾。
虽然早就想看看传说中卖狗皮膏药的郎中,可还是要低调点“奶呀,姥爷家要去呀”
老太太从屁股底下,拿出给孙女捂热的棉袄,
叹口长气“英子,虽然说,你姥爷给你找了一个后爸,可你姥爷对你那是顶好的,在这事上,奶没话说。可不许对你姥爷心里嫉恨,奶是奶,你是你,知道不”
哎呦多明理的老太太呀。程英稀罕死了。
而且自家后爸,果然不是老太太心甘情愿给自家亲妈找来的。
看来自家姥爷搀和在里面了。
程英不好好的穿衣服,拽着老太太胡搅蛮缠,就想着让老太太多透漏那么一点,
不然回头自己在整出点啥事来“奶呀,姥爷能对我好吗”
老太太“瞎说啥呀,你姥爷不对你好,对谁好呀,你姥爷那人虽然不怎么样,对你们娘俩没说的,好生的跟你妈去串门子吧,听话”
程英说的违心“我不想去呀”
老太太在程英的后背上敲打一下“快起来,奶忙着呢”
程英“我们都去了,你怎么办”这个说的倒是真的。
老太太“你老姑听说要回来了,今天你大伯叫我到他们家去吃饭,你就别操心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成年人,程英心里那是真的不高兴,
大伯这是做的什么事情呀,自家人都不在家的时候,请奶奶吃饭,
这不是诚心的不想跟自家人在一块吗,
还有自家奶奶跟自家人过,怎么老姑来了去大伯家呀,这是什么事呀,
怎么就非得弄得这么膈应人呀。
还有这个老姑哪来的呀,自己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呀。这个很严重。
程英“奶,老姑来了”
老太太“嗯,你老姑都一年多没回家了,奶可是想他了,等你从你姥爷家回来,好好地跟你姑呆着,奶呀,想着留你老姑自家呆几天”
程英“奶呀,老姑来了,我们不在家好吗,还是过几天再回姥爷家,先跟老姑呆着吧”
老太太:“你个孩子,瞎说啥呀,大年初二就是回娘家的日子,你大伯母,二伯母那是家里远,要不然早就回去了,甭管这个,你老姑跟你爸关系最好了,放心的跟你妈去吧”
程英没吭声,之所以跟自家亲爸关系最好,所以才会反对自家亲妈再婚,
要不然为什么,自家亲妈跟后爸成亲的时候,不回来呀。要知道后爸跟亲妈还没成亲几个月呢。
估计老太太让他们先回姥爷家,肯定是要跟自家闺女说道说道。
跟闺女做思想工作的吧。
程英“奶,我听你的,你可把老姑留在咱们家住几天”
老太太“闺女不跟妈住,跟谁住呀,你个丫头。少转心眼,赶紧的起来,跟你妈他们快走吧”
程英总算是起来了“奶呀,老姑什么时候来呀”
老太太“你老姑就是半夜起来出门,到咱们家也得后晌,你呀,就别操心了”
程英“奶呀,要不咱们接接老姑吧”
想想就脚疼,这是多远的路呀。老太太想不开,怎么把闺女给找的这么远呀。
老太太“行了。操心。拿什么接呀。回头奶到村口迎着你老姑去”
程英从老太太的安排上就能看出来,自家老太太对闺女的重视程度,
这又是一座大山呀。
程英“奶呀将来我肯定不会跟我老姑是的,找个婆家。找这么远,咱们就是招亲,也挑个近便的。不然将来串亲戚,实在是太麻烦了”
程英说的是心里话,而且从实际出发。
老太太‘你个丫头,大过年的,我不打你,你才多大呀,你就给我找婆家。招赘的挂在嘴上,你诚心的气我呢,再让我听见,我非的收拾你,听见没有“
程英不敢呛着老太太说话。不过到底说了一句“你真的不嫌弃,老姑找的远”
这个程英就是试探一下,因为老太太这段时间可是从来没有在自己跟前提过这个姑姑。恐怕里面有事情呀。程英能不整明白吗。
老太太冷哼,从面色上,能看出来,老太太对闺女的婚事很有意见,
这就能说的通,为嘛老太太对很在乎的闺女,平时连题都不提一句了。
杨枝“妈,英子起来了吗,吃饭了”
杨枝喊得是时候呀。程英觉得自己也算是探听的差不多了。
老太太“起了,放桌子吧”
杨枝才端着桌子进来。程英能看到自家亲妈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