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以为然。就那巴掌大的地方,用得着你苏肉桂每天打扫,天天操持?
从几次马氏说起苏肉桂的反应来看,李半夏就是傻子也听得出来自己的婆婆对那位三妹可有不少的意见。
但最让马氏有意见的是苏肉桂肚中一肚子的小盘算,还常常将主意打到他们家的头上,也就是因为这个马氏在背地里没少骂过苏肉桂。
苏肉桂很小气,还喜欢占人家的小便宜。他们家要用的东西只要别人家有,她就借来用,没想过自己应该去买一个回来。自家山上砍了树,树枝不许别人捡,山上的松毛也不许别人动。但要是别人家山上砍了树,别人还没转背,她就扛着一捆从山上下来了。
马氏常常念叨着这些事,每次只要提到苏肉桂小气和占别人便宜的行径,她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举不完的例子。
当然,若只是因为此,马氏也不会将“路马子”之名冠到她头上。苏氏小气是没错,很多时候却也小气得可爱。她做过的糗事,也不怕对人家说,往往说出来引大伙儿发笑。
就说前几个月吧,她和村里一个妇人金婶一起上山砍柴,她自己的少,别人的比较多。她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地将对方的柴火抱了两把到自己这边来。谁知道人倒霉,下山的时候碰到旁边的荆棘,一捆干柴直接滚到山沟里去了。
回来的时候,她也不怕别人笑,把这事告诉给马氏说:“哎~~这人哪坏事就是做不得,我刚偷小金两把柴火,还没焐热,接着柴火就全掉山沟里去了。这真是报应,可见坏事做不得啊~~”
马氏晚上的时候边笑着边把这事说给李半夏和夏山香听,还笑着说你三婶有时候还真挺好玩的。
李半夏也闷声笑了笑,确实挺好玩的。
但就是这么个好玩的人,算计起来着实令人生恼。是个有算盘的人,凡事绝不肯让自己家里吃亏,只要自己不吃亏,其他的事他们也懒得插嘴。
这些年,苏肉桂明着暗着的占了刘申姜家不少的好处,见好就收,溜了没影。等刘申姜和马氏消了火又上门,跟马氏两个人常常阴一句阳一句的,有时候又在一块儿说笑,一讲就是大半天。直到现在李半夏都没摸清楚马氏和苏肉桂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但是,即使是马氏和苏氏处在“蜜月期”,背着苏肉桂,马氏也很少说过苏氏什么好话,算是她嘴里名副其实的“路马子”。
至于蜻蜓马子,可就有些意思了。
马氏是用它来形容刘家隔一皮子的兄弟刘升登媳妇的。刘升登年纪比刘申姜还要大上两岁,与刘申姜不是共一个爹娘,而是共一个老太的。虽然两家没有刘申姜与刘丹皮和刘人参亲,关系却不亚于其他的兄弟。
刘升登是个很忠厚、很能干的人,对刘申姜家也很够意思,常常帮他家的忙。即使是马氏,这个眼睛有点挑剔的人,对刘升登也是赞不绝口。
刘升登有个手脚不太灵便的妻子,也就是李半夏们唤作婶婶的吴三棱。吴氏三棱三十六头上就患了风湿,手上不能提重物,走路也呈跛状,走不快。
有一次,李半夏到刘升登家去坐了坐,吴婶把自己常年患风湿的脚脱给她看了一下。李半夏惊愕的发现,吴氏的脚已经畸形了。二脚趾不是在大脚趾的旁边,而是架在了大脚趾之上,换句话说,走路的时候,她的一只脚都是悬空的。
吴氏还把自己的手给李半夏看,说自己是个苦命的人,一身的毛病,这一生是没有指望,尽拖累别人了。
吴氏常年患风湿的手时常出现浮肿,大腿、小腿还有脚踝,浮肿都很严重。这就导致了她做事比别人慢、出的事要比别人多。有的时候,刘升登实在受不了她那副慢吞吞的样子,朝她吼了几句,吴氏说不来的就泪水涟涟。
吴氏本该是一个让人同情的人,她弄成这样,并不是她的过错。然而村里许多人虽然理解她,同情她的难处,却不自觉地讨厌她,这是为何?
马氏对别人嘴巴很严苛,但对于吴氏,她的嘴巴很宽容。马氏嘴上虽厉害了点儿,也偶尔在背后说点别人的是非,心里头却是热的。
吴氏最被人说叨的两件事,一个是人太啰嗦,说话扯东拉西的。人家问她一句话,她得从很远的地方慢慢绕、慢慢绕,半天还不定就能绕到正题。
刘家老大刘人参的小孙女就曾和她的老爹抱怨,说她不喜欢吴奶奶,因为和她说话真的好累呀!
吴氏第二件被人说叨的事情是她自己虽然只有那个样子在那里,却还是喜欢说别人的是非。事情很多,一会儿这个惹了她,一会儿那个又对不起她的,无害,可是很麻烦。
也就是因为这个,马氏在几经犹豫之后,把“蜻蜓马子”的头衔盖到了吴氏三棱的头上。
终于有一天,李半夏忍不住问了:娘,几位婶婶都有了,那你自个儿认为你适合哪种飞虫呢?
040 自制药膏
040自制药膏
马氏适合哪种飞虫,李半夏自然问不到结果。
不过有一次,李半夏在河里洗衣服的时候,倒是无意中听别人提到老槐树前的刘马氏是个出了名的麻雀嘴。
话多,人啰嗦,说出的话还不怎么中听,听着让人怪觉得烦的。
李半夏倒是没有在意这个事,只是想着这村里妇人你说我不好、我说你不好,别看嘴上说得凶,其实谁也都没在意。要真是在意这些个事,那天阴下雨坐在一块儿说笑又是咋回事?
所以,李半夏刚来那会儿还把她们背后骂人的话放在心上,到后来也就过过耳,随便听听就是了。
村里的女人或许嘴上有些不饶人,心思还是不错的。
再到后来,李半夏对于那些说自己口臭长舌的话,也没初时那般在意了。放下了心防,也慢慢地敢在人前开口说话了——
下午休息的工夫,李半夏煮完了猪食,看还有些时间,就搬着小凳到了屋后的柴棚里。前面是竹林,这里是柴棚,坐在里面很阴凉。
前两天,刘东山和刘西山回来的时候,常抱怨说傍晚田里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咬人的东西很多,小腿被咬得坑坑洼洼的,一点好肉都没有。
李半夏当时没吭声,还糟了马氏一顿埋怨,说她一点都不晓得心疼自己的男人。李半夏也没在意,当时就在想着刘东山那卷起裤腿的半截小腿,看着怪渗人的。咬成这样了,也不打点主意可不成。
李半夏别的本事也不会,就会给人看病配药。当时看着刘东山的腿,就想着赶明儿有时间得给两人配副药,也好解了两人腿上痒痛。
取出蛇蜕、土荆皮、蛇床子和轻粉若干,放在一起捣碎,找来麻油和石蜡,将其制成药膏。
蛇蜕呈圆筒形,多压扁而皱缩,完整者形似蛇,长可达1m以上。背部银灰色或淡灰棕色,有光泽,鳞迹菱形或椭圆形,衔接处呈白色,略抽皱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鳞迹长方形,呈覆瓦状排列。体轻,质微韧,手捍有润滑感和弹性,轻轻搓揉,沙沙作响。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蛇蜕在解毒、祛除皮肤瘙痒一块有独特疗效,李半夏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取得此物,这次还真派上了用场。
土荆皮、蛇床子和轻粉在功效上有异曲同工之效,杀虫止痒,对痒癣之类的皮类暗疮有很好的效果。
李半夏决定将这几味药材捣碎制成药膏,涂抹在患处,不但能够治疗那些被蚊虫叮咬的皮肤处,还能在之前涂上,预防蚊虫叮咬。
此时是夏季,田里的水并不深,即使在小腿上涂上药膏,也不用担心田水过深将药膏淹没。庄稼人在田中习惯卷起裤腿,裸露在外的小腿有药膏的防护,纵使不能杜绝蚊虫,也能减掉许多侵扰。
而在地里干活的人们,有了这个药膏,可就成必备的法宝了。夏日的黄昏,蚊虫很多,再加上放牛吃草和放羊上山之类的问题,也引来了更多的蚊虫。涂上药膏情况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可就不是人怕蚊虫,人躲着蚊虫了。而是倒了个个儿,蚊虫躲着人了!
李半夏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花了大半天时间将药膏制成。由于条件限制,药膏研制得有些粗糙,但条件简陋,只要不失了药性,也只能将就着用用了。
药膏研制成功后,放在一个拇指大的小盒子里。
因为是第一次制药,也不知效果如何,李半夏只做了一点,想先看看效果。
傍晚的时候,刘家两兄弟扛着锄头回来了。把锄头靠在前面的石头堆上,就着屋前的小水塘把裹满泥巴的腿洗了洗,重新拖上了草鞋,才回了屋。
一进屋,刘东山还没开口,刘西山又是那句话,“哥,这田里的活可真不是人干的!你看看,我的腿被咬得~~”
刘西山将自己被蚊子咬成一团铁饼似的腿提起给刘东山看,刘东山也是满腹的牢骚:“可不是,这田里的马蚊子都快将人给抬走了~~”
做农活没什么,再累他们都扛得下来,毕竟都是为了饱肚子,不做不行。偏偏有这些蚊子,咬得人不得安宁。
“这也真是难哪,白天干活日头太强,怕晒。等天黑了太阳落山了再干活,又奈不住蚊子路马子。咱们这些穷苦老百姓,过个日子也真不容易——”
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对田里的蚊虫可是恨透了。李半夏在旁边烧饭,将两人的话都听进了耳中,这个事能引得两个大男人叨唠半天,可见蚊虫之事着实令人烦恼。
李半夏端着两杯茶过来,给兄弟俩人一人泡了一杯。刚才锅里正在烧水,李半夏一直在等着水开,水开了,就抓起茶叶桶里自家翻炒的茶叶,一人泡了一杯。
家里的茶叶是后期的老茶叶,茶叶又大又苦,但是很有力道。李半夏是喝不惯这种茶叶的,刘东山却很喜欢。
而且他每次泡茶,定会放上许多的茶叶。家里的一点茶叶,几乎都给刘东山一个人喝了。这或许是因为茶叶太苦,别人都不兴喝这个的缘故。刘东山每次上工,定得提一壶浓浓的茶水过去。
别人喝着苦得直摇头,他反倒是津津有味。
所以,这两杯茶水里,一杯是有茶叶的,一杯是无茶叶的。
李半夏给两人斟上茶后,回到灶台炒晚上的菜去。
吃过晚饭,众人洗漱的洗漱,纳凉的纳凉,等到李半夏回房的时候,刘东山已经躺在床上了。
夏天热,刘东山就穿着条衬裤,露着膀子,拿着一把芭蕉扇在轻一下重一下地替自己扇着风。
一天忙下来,也就这会儿能舒坦一会儿。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相处,再加上李半夏又是半个大夫,她已经能坦然面对刘东山敞露在外的膀子了。
李半夏的手上拿着白天装着药膏的小盒子,慢慢朝床边走了过来。
本来下午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想着拿给他们擦一擦。但是想着还没试过,也不知道疗效到底如何。还是先给刘东山试过了,效果好的话,再让他交给西山。
别看这个简简单单的小瓶子,起到的功效却非同小觑——
041 这药膏真好使!(今日加更)
041这药膏真好使!
“相公,你下午说你腿被蚊虫咬了,可好些了?”李半夏坐到床边,眼睛下意识地看向刘东山的小腿处。
“蚊虫叮咬,也就当时痛会儿,这都过了这么久了,倒是没什么感觉了。就是偶尔痒得紧,腿上大一块疤小一块疤的,看得人发!绷醵娇蠢畎胂淖戳耍锩媾擦伺玻诔龅囟础�
“相公,能给我看看吗?”
刘东山愣了愣,转而爽快地笑笑,“只要娘子不嫌我这粗人脚臭,有什么看不得的!”这还是刘东山第一次如此顺溜地叫李半夏“娘子”,李半夏晃了晃神,脸上微微发热。
李半夏掀起刘东山的裤腿,被蚊虫叮得密密麻麻千疮百孔细细碎碎的小伤口完全暴露在李半夏的目光之下。有些地方还渗出一点血丝,血丝凝固,看得人心里发怵。
咬得这么狠,应该还不是蚊子咬的。田里有许多蚂蟥,这些渗血的伤口想必还是蚂蟥叮的。
在刘东山的小腿旁,还有几条细细的红印子。腿被叮得发痒,刘东山下手重,把自己的腿给抓伤了。
把他的裤腿向上卷了一点儿,到膝盖处才放下。
“嗬!——”
李半夏忍不住抽了口气,“这……怎么弄得这么严重?”赫然在他的膝盖上方,有一排密密麻麻的小疹子,在皮肤的包裹下发出恐怖的红色。
照理说,蚊虫叮咬,顶多就是留下一块淡淡的疤。皮肤好的,连疤都不会留。而刘东山的腿。兴许是长年累月遭蚊虫叮咬,又或许是上山砍柴砍树途中被蛇虫蚁兽之类的爬咬,这条腿才变成了这个样子。
可以说,这条腿见证了庄稼汉子的心酸苦辣,凝结了太多的辛苦血泪。
李半夏捧着那条腿半天没动,她是真的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在这之前,她多次听刘东山、刘西山抱怨田里的蚊虫多,不是人干的事。当时她虽然知道情况严重,但是决计没有想到这条腿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她突然又想到,即使在夏天,刘东山为何天天要穿着一条长裤睡觉。原来不是他脸皮子薄不好意思,而是怕自己的腿吓着同床的她!
而在村里,像刘东山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其他的人是否也如他一般,腿上伤痕累累,让人触目惊心?
刘东山注意着李半夏惊愕发愣的样子,还以为是自己的腿吓着她。动了动,想将自己的腿收回来,不想,却被李半夏按住了。
“你……”刘东山话还未问出口,就硬生生地哽在喉咙里。
李半夏低着头,打开手上的那个小盒子,用小手指挖了一坨出来抹到刘东山的腿上。
一丝辛辣凉爽的感觉传来,刘东山狠狠地打了一个哆嗦。
李半夏抬头看了他一眼,让他坐好别动。自己则推着手指,将刘东山的小腿由腿肚到腿外,仔仔细细抹了个遍。
时间仓促,没时间准备,等明儿有空,她要制作一些棉球和棉签。帮人家擦腿,总不能每次都让自己的手上阵。
刘东山龇着牙,这药膏刚涂到腿上的时候,辛辣发痛。一般这种感觉,恰恰是挠到了实处,是有效果的表现。
抹到腿上过了一会儿之后,辣意消失,剩下的全是凉丝丝润滑的感觉,舒服得紧。就像是有一个人不停地对着你的腿吹凉气一般,身上的燥意不仅缓了,就连心里头也平静了不少。
天气热,人本来就容易燥。再加上腿被叮成这样,人心里就像是时刻兜着一团火。一点火星子就能惹人失去理智,发出火来。
有好久,自己身上都没觉得这么轻松舒服了——
刘东山瞪圆了眼盯着李半夏手里的那个小盒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