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神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宅斗神烦-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来来,吃饭了!”站在桌边的陆君瑶没有一点安王妃的架子,挥着手笑眯眯的招呼着孩子们,“出去玩了一天,都饿坏了吧?快来吃快来吃!”
安王府吃饭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也不需要丫鬟婆子在一旁伺候,王爷王妃和五个女孩儿围在一张圆桌上,热热闹闹的吃着晚饭。
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在安王府也是不存在的,大家在吃饭的时候都畅所欲言,想说什么说什么。安王爷绘声绘色讲着今天的所见所闻,还神态夸张的模仿起了那个倒霉的纨绔子弟,逗得君瑶捂着肚子直乐。就算是最守规矩的秦怡静也笑眯眯的看着大家,不时忍不住的笑上几声。
所幸安王爷和王妃吃饭还算文雅,几个女孩子也都很斯文,要不让别的大户人家看了,还不得惊掉了一地的下巴,再说上一篓子泛酸挑理的话……
但齐羽安和君瑶就是喜欢这样,这样才算是家宴,这样才是父母和孩子吃饭时应有的状态,这才是家和家人。
吃了饭,丫鬟婆子们来收拾了碗筷。安王府的夜晚这才算真正开始了。
一般安王府的晚上,要么是大家围在一处讲故事,要么是在院子里玩捉迷藏之类的小游戏。反正早睡早起什么的,在安王府就是个传说。
在孩子们看来,安王爷和王妃知道的故事可真多呀!不仅孩子们听了开心,连丫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听说这个照看大家讲故事活计丫鬟们都抢着做呢……
如果自己有故事,小丫鬟们也可以讲上一个,反正故事是听不够的。
总之,安王府的生活方式在都城内可是独一份,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一个传说……
……
“兄弟,咱们今天可算是见过世面了,你瞧安王爷和他家女儿们穿的,还比不上咱和咱们的闺女呢!”
“慎言慎言!兄弟你这就不懂了……安王爷他可是咱们圣上的亲弟弟啊!王爷就是这么低调,就是这么亲民,你还不许人家爱这套?”
“可是,这也太……”
“你不懂!王爷这才是大智慧,安王爷府的姑娘们还愁嫁?带出来见见世面,将来免得被那些王侯公子给骗了!”
“说得倒是,这世上,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安王爷的那几位公主,看着倒都像是有福分的……”
“哎!这句话说得在理!咱也别瞎猜安王妃是不是妒妇了,看王爷今天那个和气劲儿,必是个家宅安宁的……”
“那安王妃到底是不是妒妇?她若不是,那这安王爷和王妃……”
“这个我哪里知道?若非要说的话,恐怕只能说是前世的姻缘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日常生活也没什么可说的,只是过日子而已咳咳咳……
、番外:女先生静姐儿(上)
秦怡静这个名字,在我二十岁前,是罪人秦寿的女儿,前丞相秦不如的孙女;在二十岁以后,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在三十岁之后,则是秦皇后的姐姐,是晚嫁的秦娘子,是门生遍天下的女先生。
他们尊称我为女先生,多么有趣的名字。为了这个称呼,我奋斗了许多年,着实来之不易。
但这归根究底,都要感谢我的那位娘亲安王妃。
我五岁时遭遇家变,曾祖母、祖父、父亲两日间全部去世,母亲赵氏出家为尼。那时颇为早熟的我心里多少有些害怕,离开生母身边的迷茫和失去疼爱我的曾祖母、祖父的感受让我既难过又惊慌。已经多少有些明白人情世故的我不禁有些担忧,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样。
但嫡母陆氏却并没有抛弃我和妹妹,而是带着我和妹妹两人回到了陆府,给我们安顿了简单的住处。不但如此,还带了我和妹妹的一些婆子及丫鬟,照顾我们的起居。
早熟的我心里明白,嫡母对我们已经是仁至义尽,我感激她。
然而,就当我以为我和妹妹会这样一直在陆家寄人篱下直到出嫁时,仅仅过了几个月,新寡的嫡母就要再次成亲了,那个成婚的对象,竟然是皇上的弟弟安王爷。
那时刚过了年不久,我已经是六岁年纪,这数月的经历使我又早慧了几分,而妹妹也和以前不同,渐渐的有个成熟稳重的样子了。嫡母的出嫁在我的意料之中,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嫡母居然将我和妹妹带进了安王府,继续做她的女儿!
那段时间陆府中正急急筹备着嫡母的婚事,每个人都是一脸喜色。府中的管家娘子来找我和妹妹的丫鬟,说要给我和妹妹添置新衣和新首饰,还叮嘱说要把我和妹妹打扮的喜庆些。
我只当是嫡母惦念我和妹妹,要趁着还未出嫁多加关照,心中是有些感动的。只是她那阵子很忙,虽然我和妹妹都很想她,却也没见上她几面。
就在嫡母三朝回门的时候,有好些人到我和妹妹的屋子里来说让我们走,这可把我们吓了一跳!
走?去哪儿?我有些惊慌的抱紧了妹妹,心里担心的是陆府要把我和妹妹这两个不相干的外人赶出去。直到出了门,上了马车,我心里还一直在忐忑不安,。
但马车跟在安王爷和安王妃回门的队伍后面,到了安王府门前才停下。我和妹妹被丫鬟下人从侧门迎了进去,送到了一处离主屋极近的宅院。
那个小院虽然不大,但住下我和妹妹及那些丫鬟婆子是绰绰有余,而且里面的装饰摆设精致华丽,可见打点的颇为用心。
我和妹妹有些不安的住下后,有个管家婆子过来说这就是两位小姐今后的闺房,奶娘和丫鬟们都露出惊喜的神色。
又过了几天,嫡母,不,已经是安王妃的娘亲她亲自来找我和妹妹。见到我们两个,她马上就抱住了我们,眼底的喜悦毫不掩饰。
香姐儿更是眼泪汪汪的抱住了娘亲的脖子,埋在娘亲的肩膀上呜呜的哭着。
娘亲抱起香姐儿哄着,我心中虽然也很高兴,但还是守着规矩,拘谨的行了个礼。
娘亲见了,有些好笑的摸摸我的头,俯身在我的脸上“啵”了一下,让我不由得露出一丝微笑。
然后,她细细问起我和妹妹这些日子的生活,又叫过奶娘和丫鬟们细心叮嘱着。
这样的关怀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万分的恩情了。但尤其难得的是,娘亲她并没有将我们置之不理,而是就像真正的娘亲一样,给了我们属于娘亲的爱。
当晚我们陪着娘亲和安王爷一起吃饭,这在日后成了安王府的规矩。第一次见安王爷,我十分拘谨的请安行礼,怕的小脸煞白。没想到安王爷和娘亲一样,也是一个温柔的性子,亲昵的揉揉我的头,然后就笑了。
我们围着一个圆桌吃饭,那种感觉,实在是没法说得清楚。我和妹妹虽然生长在秦府,从小被丫鬟下人们围着长大,却是头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头一次感觉到了爹娘陪在身边的温暖。
但安王爷和娘亲,还是会有自己的孩子的。
安王府的丫鬟下人们,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他们背地里议论着,我知道她们所说的意思,无非是当安王妃有了自己的孩子,便会渐渐忘了我们。
我知道,我和妹妹作为两个外人,本来就不该奢求,但我对于娘亲已经有了一丝眷恋,心里难免复杂的带了一丝不舍和不安。
不久后娘亲她果然有了身孕,那帮丫鬟们见王妃对我们照顾得不似从前那样周到,背地里便偷偷的欺负我们。我咬牙隐忍着,婆子丫鬟们要去告状也都被我拉住了。我不想麻烦有孕的安王妃,我和妹妹已经得到很多了。
但香姐儿不是我,她哭着跑去和安王妃告状,这让我十分的担心。出乎我的意料,安王妃没有生气也没有责罚那些欺负我们的人,但她话中的意思是那么清楚明白,让那些丫鬟婆子都青白了面孔,颤抖着身子低下了头。
我那时才有些明白娘亲的智慧,一个向来宽容的女人,一旦触碰到了她的底线,那也是很可怕的。但我也同时意识到,我和妹妹作为她的女儿,同时也就是她的底线,这让我怎能不感动?
说完那些话,娘亲她温柔的笑了。她抱起香姐儿,揉了揉我的头对我说:“你这丫头,怎么不叫我娘亲,搞得别人都以为我和你生分了似的。别叫什么王妃,我听着膈应,来,叫声娘我听听。”
我顿了顿,意识到这些话是说给下面的丫鬟婆子们听的,但娘亲她的眼神如此真挚,看不出有什么别的意思。尤其是,当我怯怯的叫了一声娘,娘亲她脸上露出的表情真的是感动至极,让我心中一暖。
是啊,香姐儿她从来都是叫娘的。而将关系弄得生分的其实是我,在此之前,我一直叫娘亲“王妃”,难道不是我将娘亲推出去的吗?
娘亲她搂着我们,还让我们摸摸她肚子里的孩子,我那时的感觉,是真心的感到幸。这种有家人被关怀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
那么从前,我是不是过得太累?我还是一个孩子,也许可以过得轻松点。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我和妹妹慢慢的都长大了。
娘亲为安王爷添了三个女儿,每一个都可爱极了,性格虽然不同,但都那么可爱。娘亲有意让我帮着照顾她们,于是我从小就学会了做一个称职的姐姐,教养我的妹妹们。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女孩子的教育,娘亲和我的生母赵氏完全不同。
我还记得母亲她从前对我的教养极其严格,我三岁就开始抄写《女四书》,一笔一划都要记在心里不说,母亲还让我解释这些文章的意思。
母亲她也常常对我说,身为女子将来要相夫教子守规矩,懂得《女四书》就足够了。但娘亲她在生了第一个女儿后,就为我和香姐儿请了先生专门来教导我们的课业。
娘亲为我们请的先生并不是别人家闺房的那种教养娘子,而是个白胡子很长的老人。他年纪大约有七八十岁的样子,但是神采奕奕,教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女四书》,而是和男人家一样的经史子集四书五经,
不但如此,这位老先生的性格并我们想象的那样古板教条,反而是有些豁达随意的性格。对我们的要求不甚严格不说,课上还时常讲些书中没有的野史故事,那故事中还多少有些道理,让我们两个听得津津有味。
至于针线,娘亲却不多做要求。针线娘子什么的根本没有,如果我和妹妹想学,那直管去和房里的丫鬟婆子学,能学成个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娘亲根本无所谓。
对于这样的安排,我是有些惶恐的。我们毕竟不是男子,将来不能治国平天下,学这些治国方论对我们两个女孩其实并没有什么益处。但另一方面,我又是出乎意料的聪明,几乎是学一遍就会,还能够融会贯通。而我的妹妹香姐儿也并不比我差,甚至还要聪明几分。
有这样聪慧的两个学生,先生自然是高兴的很。他并不在乎我们都是女儿身,对我们讲起课来尽心尽力,在娘亲面前也多加夸赞。
我还是觉得这样的教育似乎不是教育女孩子的方式,但是我隐隐觉得,娘亲之所以这样做,必定有她的理由。所以我总是尽心尽力,尽我所能学习着我所能学到的一切。
娘亲在我大约十岁的时候,带我去见了我的母亲赵氏。那个时候她已经不是秦府的姨娘,而是了意师傅。
母亲见到我自然是高兴的,我激动的扑到她的怀里,流着泪向她诉说我的思念。
她见我被照顾的很好,也很安心。
想起我的课业,我忍不住向母亲说起。母亲想了想对我说:“你如今是安王妃的女儿,自然是要听她的话。她要你学的,你直管去学,不需要有疑问。”
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感慨,她用无比慈爱的眼神看着我,仿佛透过我看到了自己。
我还想说些什么,母亲却十分笃定的说:“我信她,信她会把你教养成为最幸福的女孩儿。静姐儿,你也要信她,信你的娘亲。”
我明白了母亲的意思,郑重的点了点头。
母亲她这也是为了我的前程着想。将我养在安王府,养在娘亲身边,可以给我一个更好的前程。
但我还是很疑惑,所谓女子的前程,不就是一桩好亲事吗?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静姐儿很出息啊!
 整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