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家有女-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封若山白了他一眼,只好歇了这心思,虽然只是侄女儿,他也是十分疼爱的,怎么会看着她受婆婆的气呢。
高之雅就笑道:“倘若若山没娶儿媳妇就好了,周家还有几位姑娘待嫁呢。”
段青山笑道:“这个我也知道,才出嫁的是三姑娘,四姑娘是独生女,估计是要招赘的,五姑娘还小呢,还要等两年。”
随即又得意:“我看谁的眼光都没有我好,我这个女婿将来是要大展鸿才的。”
高之雅嗤笑,可也不得不承认,能得个探花女婿,的确是段青山眼疾手快才抢到手的,而由周家又想到了朝中大事,道:“也不知道皇上对周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说赏不赏,说罚不罚,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连我都觉得难受。”
封若山道:“按照皇上的性子,再加上周家以往的立场,应该早就被抄家了才对。”
段青山但笑不语,其实这是他愿意把女儿嫁去周家的一个最隐秘,却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周家有王蘅!
虽然他不懂皇上和王蘅之间发生过什么事,但他也猜得到皇上对周家如此搁置就是因为王蘅的缘故,处置周家吧,投鼠忌器的怕伤了王蘅,不处置吧,自己心里偏偏憋着口气,想用周家,还得费尽心思找个借口。
段青山从来没见过一个男人这样爱一个女人,他也是男人,将心比心,倘若真的放在了心坎上,费尽心机也要得到,可皇上却选择了放手,远远地看着王蘅另嫁他人,幸福美满,这种成人之美连段青山都自认为做不到,可见这爱有多深刻。
他可以断定,王蘅在周家一日,甚至王蘅的儿子在周家一日,周家就绝不会倒!那么自家女儿嫁过去,也就不用担心安危了。
不过这事极为隐秘,也是他连蒙带猜想出来的,知道皇上为着王蘅的名声也断不会让人知晓,估计把王蘅的儿子收为义子便是个障眼法,他自然不会多嘴去说,不然天知道下场是什么。
周静一出嫁,周家只是少了个人,却突然安静许多,曹氏就笑道:“马上就有新媳妇进门了,家里很快就要热闹起来了。”
等到三朝回门的时候,王蘅这才见了岳翎,见他身材高大,形容俊朗,周静小鸟依人的站在他身边,一脸娇羞,便知道这两个人极好,曹氏也十分满意,说岳氏这个媒做的好。
周静先是陪着曹氏和岳氏并几个嫂子说话,等中午用过饭,下午就去了于姨娘那儿,说起周宁娶亲的事。
一直以来,庶出的身份是周静心头的一根刺,生怕她和哥哥会因为庶出的身份遭人嫌弃,说不到好的人家,如今她得了如意郎君,哥哥也要娶高门之女,这才放下了心,对于姨娘道:“姨娘也能扬眉吐气了。”
于姨娘苦笑:“我都是这个年纪的人了,扬眉吐气有什么用?你和四少爷过得好才是真的,事到如今我也看明白了,夫人不是那等小心眼的,她虽然对你们兄妹不太上心,却也不会恶毒的给你们使绊子,这也就够了,以后你要对夫人恭敬些才好。”
周静点点头,道:“哥哥的亲事快到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告诉我。”
于姨娘忙道:“你是新婚,别操心娘家的事了,专心奉承好你婆婆就是了。”
……
一转眼过了大半月,王蘅和周旭带着阿顺去了登州,要参加齐媛的婚礼,岳氏担心阿顺,怕他年纪小,长途奔波受不住,但若是留在家里,王蘅又不放心,到最后还是曹氏发了话,说孩子小也没什么,正好出去见识见识,只要路上好好照顾就罢了。
为了这事,周旭特地订做了一辆马车,比寻常马车的两倍还要大,可以在里面睡觉,还有可以收起来的桌子和小抽屉,有了宽敞舒适的马车,去登州的路上就不会太辛苦了。
王蘅还特地在马车顶上挂了一串风铃,马车一走,风铃便叮叮咚咚的响了起来,惹得阿顺去看,又站起来伸手去够,可他个子矮,马车的顶棚高,他怎么都够不着,气的直跺脚,把王蘅和周旭笑的七倒八歪的。
齐媛的夫家在登州也是有名的富商,听说祖上还是做皇商生意的,姓刘,刘老爷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亲家姻亲无不都是富甲一方的大商家,因为联姻,家族之间相互帮助,生意就更上一层楼。
齐媛要嫁的是刘家四少爷,名少恭,只比齐媛大一岁,今年二十岁。

☆、第一百二十八章

原本齐老爷也不想把女儿嫁到登州这么远,只是去岁刘少恭去了一趟杭州,无意中瞧见了齐媛,一见倾心,登门求娶,齐老爷见他真心实意,叫他回去问明父母的意思。
结果刘老爷一听齐家的名号,又听说齐老爷的妹夫是京里做官的,立刻就应允了,亲自带着聘礼登门求娶,齐老爷见刘少恭年轻俊朗,齐媛也愿意,就应允了这门婚事。
这次王蘅和周旭来登州,王澜整日忙,到底也没能来,刘少恭亲自赶到城门口去接的,虽是头一次见面,却没有生疏感,姐姐姐夫的自己就称呼起来了。
王蘅见刘少恭颇有些自来熟,说话也风趣幽默,想着齐媛也是活泼开朗的性子,估计两个人能说到一块去。
周旭也对刘少恭的印象挺好的,他们只递了帖子说来喝喜酒,没想到刘少恭如此恭敬客气,居然赶来城门口迎接,可见的确对齐媛很是重视,连王蘅和周旭这两个表姐表姐夫也不愿意怠慢。
周旭的青芜馆在登州也有一家客栈,原本想着住在客栈的,可是刘少恭却殷勤相邀,说家中房舍都打扫好了,一定要他们家里去住,王蘅推辞不得,只得答应,又命什锦多预备些见面礼,刘家给她面子是看着齐家,她也不能在刘家人面前露怯,免得丢了齐媛的面子。
马车一路驶到刘家,刘家从大门口处就装点一新。挂着鲜艳的红绸子,红灯笼,一看便知道是要办喜事。走到半路,周旭被刘少恭请去外书房与刘老爷等人说话,王蘅和阿顺则被刘家大少奶奶领着去拜见刘家老太太。
刘老太太也是富商之女,嫁到刘家后依旧是锦衣玉食,这一辈子都没吃过什么苦,因此脸上也看不出什么风霜,身材还有些富态。不过笑容却是极其慈祥的,先是见了王蘅。拉着她的手不住的夸赞,又抱着阿顺逗弄了一番,趁机塞给了阿顺一串*个赤金打制的小金猪。
刘家也有不少孩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还在襁褓中呢,人丁兴旺极了,王蘅也挨个的给了见面礼,和刘夫人并刘家的几位少奶奶相谈甚欢。
周旭也在刘老爷的带领下来给刘老太太见礼,中午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算是给王蘅和周旭接风了。
等回到刘家给他们预备的客房,王蘅才松了口气,刚才在席上,阿顺跟刘家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都快玩疯了,早早的就累的睡着了,周旭也喝了不少酒。也是刘老爷和刘家少爷太过热情,若不是他怕喝醉酒露丑,坚决推辞了,现在还走不了呢。
王蘅也喝了两杯,不过脸色微红罢了,倒是没什么事。忙着给周旭煮醒酒汤,又叫什锦等人收拾铺盖。把阿顺抱去睡觉。
周旭躺在榻上,看王蘅忙来忙去,道:“齐表妹她们什么时候到?”
王蘅道:“说是两天后就到了。”
周旭叹道:“刚才刘大少爷还要请我明日去外头吃酒呢。”
王蘅笑道:“你说他们怎么这么能喝啊。”
周旭道:“生意人嘛,大都在酒桌上谈生意,时间长了,可不就练出来了。”
王蘅道:“做官不也这样?”
周旭笑道:“祖父和爹出门应酬的时候,绝不对一个人去,家里养这么多门客,总会带上一两个,无他,挡酒罢了。”
王蘅道:“有本事你也养两个去,我可没意见。”
接下来两天,王蘅和周旭更是受到了刘家热情的招待,周旭从早到晚被刘家少爷带着在外头游览古迹,喝酒取乐,王蘅也被刘太太带着逛遍了刘家在登州城内的三四个花园子,每天都是大摆宴席,让王蘅仿佛间回到了杭州时候似的。
那时候没出阁,小姐妹聚在一起玩乐,也是怎么奢侈怎么来,不怕没钱花,就怕钱太多,说是一掷千金,纸醉金迷也不为过。
而刘太太也暗自心惊,心想王蘅不愧是王观涛的女儿,这两日她竭尽全力,用如此奢华的宴席招待王蘅,一面是好客,一面也是想夸富的意思,不过王蘅却始终没有露出惊羡或者感叹的表情,反而习以为常,足见她是真的没把这些放在眼里的。
刘家的生意主要在北方,对于江南那块肥肉,自然也想咬一口,但谁都知道江南的生意早就被王家,齐家,魏家,周家等几户人家给瓜分完了,外人还轻易不能插手进去呢,之前还觉得夸张,如今见王蘅如此做派,这才信了几分。
两日后,齐家送嫁的船队到了,连带着装嫁妆的船一起,浩浩荡荡十几艘大船,把登州的码头挤得水泄不通,围了不少人看热闹。
因为还不到嫁娶日子,刘家就安排齐家一家先住在别院里,等到了正经成亲的日子,再从别院把花轿抬到刘家去。
一大早,周旭就跟着刘少恭去码头接人了,王蘅也到了别院等候,谁知一直到了半晌午,直到所有的嫁妆都送了回来,这才看到她们回来。
齐鸣,卫氏,齐咏都来了,大家许久不见,免不了一番契阔,齐咏更是抱着阿顺又是惊讶又是高兴:“这小子都长这么大了。”
王蘅就告诉阿顺:“这是小舅舅。”
阿顺乖乖叫了一声小舅舅,齐咏笑道:“得了,我这还得掏见面礼呢。”卫氏细心,早就预备好了,待到阿顺一叫大舅舅大舅母,这就把礼物给拿出来了。
王蘅看阿顺不一会就跟齐咏熟悉了,就去看齐媛。
如今齐媛一身家常衣裳,正由卫氏的丫头陪着梳洗呢,见了王蘅也十分高兴,两个人说了不少话,王蘅这才道:“我看刘少恭是个不错的,是你先看上了他还是他先看上了你?”
齐媛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道:“是他去铺子里跟大哥谈生意,我正好去找大哥,就遇见了,是他先来提亲的,我觉得他也不讨厌,就答应了。”
王蘅忍不住一笑,道:“我看他倒是对你上心的很,如此倒也罢了,以后你常住在登州,离京城也近,有什么事只管打发人去告诉我,比送信回杭州要方便。”
齐媛点头:“要不是看着登州离京城挺近的,爹娘还不能答应呢,他说表姐在京城,我们两个人也能相互照应,要不然的话,我被人欺负了也没处说理去。”
王蘅笑道:“这话倒是真的,不过我看刘家人也不敢欺负你,你上头还有三个嫂子呢,这两天我也见了,虽然不是那等尖酸刻薄的人,倒也有些看人下菜碟,时不时的就相互攀比,你嫁过去可要仔细了,千万别被人比下去,你压过她们一头,她们就对你客客气气,你若是事事落后,她们就敢瞧不起你,咱们又不是没钱,使劲往里砸银子就是!”
齐媛被逗笑了,不过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就好像的媳妇相互比试才学一样,富商之族的媳妇比的就是谁有钱,谁的嫁妆丰厚,谁会挣银子。
不过她的嫁妆丰厚,齐家底子也不薄,临来前父亲还说,刘家想借着这门婚事把生意做到江南去呢,因此刘家断不会亏待她,只让她放心,因此齐媛心里倒不觉得害怕,反而信心满满,父亲母亲把路给她铺好了,剩下的就要她自己争气了。
齐媛的婚礼热热闹闹的进行了,刘家待齐家诸人十分客气有礼,不管是齐鸣还是齐咏都觉得挺满意,只要齐媛在刘家过得好,他们自然不介意提携帮助刘家,说白了这是互惠互利的事。
齐鸣和齐咏等人是等齐媛过了新婚头三天后才走的,王蘅和周旭因为更近,走的晚了一日,齐媛和刘少恭又亲自把他们送到了城门口。
王蘅叮嘱齐媛:“有事情就叫人送信给我,得了空过来玩。”齐媛连连点头,又抱了抱阿顺,有些不舍得:“若不是怕耽搁你们的事,真想留你们多住一阵子。”
王蘅笑道:“以后的日子多着呢,得了空我一定过来。”
依依不舍了许久,到底要分离了,许是归家心切的缘故,总感觉回京城时的路程比来时短了许多,岳氏见他们总算是回来了,不知道有多高兴,第一个冲上去就抱住了阿顺,倒把请安的周旭给晾在了一旁。
大家都笑,说有了孙子就忘了儿子,岳氏虽然也不好意思,但倒是理直气壮:“儿子哪有孙子贴心啊。”
王蘅回到家又免不了一番收拾,曲卿拿着两相宜的账本来找她:“可算是回来了,前几日大掌柜找我来报账,我还真看不懂。”王蘅笑道:“又赚了多少啊?”
提起这个曲卿就忍不住喜上眉梢:“这一个月就八千两银子呢,那些个侯府千金,夫人太太,素日嚣张的跟什么似得,如今不也来求我做胭脂?”
王蘅看她那扬眉吐气的样子就忍不住笑,两个人一起盘了帐,曲卿又留下了属于王蘅的四千两银子,又一起说闲话:“周惠想给二妹说亲事呢。”

☆、第一百二十九章

王蘅惊讶道:“现在吗?这才和离没多久,二姐能有这个心思?”
曲卿道:“我也说他的性子急,这才过了多久就提这个事,知道的说他关心妹妹,不知道的还只当他往人家心上戳刀子呢。”
王蘅安慰道:“二哥也是一番好心,他都看了哪家啊?”
曲卿道:“还不是他的那些朋友?他总是说他的朋友如何好,可人家再好也不一定真心愿意娶二姐啊,我也不好意思说他,幸而这事娘说了不着急,只怕要等到过了年呢。”
王蘅点点头,她发现曲卿比以前开朗了许多,有些话也敢说了,不像以前,安静归安静,总有几分敢怒不敢言,底气不足的样子。
回到周家,王蘅一家三口的日子又慢慢回到了正轨,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日,王蘅和周旭带着阿顺去外头吃饭买东西,直到傍晚才回来,他们走的是侧门,马车进不去,谁知刚下马车就有人冲了过来,王蘅吓了一跳,周旭更是眼疾手快,把王蘅和阿顺护在了身后,跟着车的丫头婆子也赶忙围了过来,把那人给隔开。
王蘅仔细一看,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子,颇有些半老徐娘的风韵,又涂抹着脂粉,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经出身。
周旭一见是她,蹙了蹙眉,明显是认识的,他让王蘅先回去:“这事有我呢。你别对人乱说。”
王蘅却不放心,拉着他道:“这人谁啊?”
周旭低声道:“二嫂的养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