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都是他亲自选出来的亲民官,即便脑子不如周墨灵活,也是严格按照他制定的那些制度在执行,过境的流民,愿意留下的也都安置了下来,有吃有喝,能饿不死,这些人已经是感激非常了。
这种战火纷飞的年代,官府不说找老百姓征税还免费发放粮食给你,世上哪里找得到这样的乐土?有些人未免后悔没有将亲友都一起劝来,然而现在后悔也晚了,因为根本没人敢冒险在即将到来的大雪季节长途跋涉几百里回去找人,那几乎等于是找死了。
“先这样吧,命人抓紧时间将城内一些空置的房屋全部腾出来,让这些流民先住进去躲雪,其他的等来年春天再慢慢打算。”
回去的路上,已经开始下雪了。夏小桥经常忍不住怀疑,他穿来的这个时空,是不是正在经历一场冰河时代。因为按理说,西南地区的气候应该比北方更加温暖才对,可是这里每年依然有三到四个月的大雪季节,和西南相比,中原和北方的大雪季节跨度更长,据说更北边的胡地,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冰雪季节,实在是可怕。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马不停蹄地巡查边界的时候,今年遭遇了粮荒的北地胡人,终于忍不住南下了……
只不过,这一次,北方再也没有赵家军镇守边境。或许是得知梁、齐、吴三国围困太原城逼走了赵氏一族,北地的胡人这一次再也没有任何畏惧,一鼓作气从边境冲杀了数百里,靠近边境的梁国最先受到冲击。
梁、齐、吴三国虽然都是先帝时候起家的,可是,这种争夺帝位的时候,再说往日的兄弟情义就有些可笑了,因此,不约而同的,这三国都暗自将各自的精兵抽调到了三国边界的地方。
提防内战的结果,就是疏于边境的战备。没有了训练有素的将士,梁国辖区内的边境线不堪一击!所幸这一次那些胡人只是想抢粮,并没有劫掠百姓,大概是北地实在是没有粮食了,这些老百姓就算带回去也养不活,干脆就留下来恶心恶心那些号称“仁义之师”的中原人士。
你们不是向来标榜自己“仁义爱民”吗?既然如此,应该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些丢了粮食的老百姓活活饿死吧?
这一次北地的胡人首领难得聪明了一回,没想到却坑惨了梁王!
梁、齐、吴三国之中,梁王辖区内的人口是最多的,也是被认为“最有可能问鼎帝位”的热门人选,这人也算有脑子,北越灭国后,他迅速站出来自称要为先帝复仇,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吸引那些流亡的士族来梁国“避难”,那些士族也不是一个人来的,自然带着大量的族人亲眷奴隶之类的,因此很快就让梁国的人口多了起来。
可是现在,“人口繁盛”这个原本最令梁王自傲的优势,却让他瞬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么多被抢光了存粮的百姓,其中还有许多他当初信誓旦旦要保护的士族亲眷、庶族地主等等,到底救不救济?
救济,梁国根本没有那么多存粮;不救济,难道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维持的公众形象就此一败涂地?更何况那些士族可都不是好说话的,万一反水去了自己的敌对势力那里,不是白白给竞争对手增加实力?
梁王的脑袋都快挠秃了。
好在梁王素日出手阔绰、礼贤下士,身边也不乏一些脑子灵活的谋士。于是就有人提议:不是听说西南那位夏城主最是爱护百姓吗?现如今听说中原地区许多流民都跑到西南去了,不如我们隔空问个话,看看能不能送一批流民到西南去?
“这……咱们梁国和西南诸城,中间可还隔着中原好几个城池呢。”梁王对这个坑死夏小桥的建议不是不动心,只是执行难度有点大。
“这有什么?只要他答应了,咱们就以这些流民为借口,强逼那些沿途的城池开辟一条通道,他们若是不肯,那就是眼睁睁看着这些丢了粮食的百姓活活饿死,今后天下谁还敢相信他们?他们若是肯,咱们大可以延长租借的期限,胡人能南下,我们也可以嘛……”先租借,再私吞,这个主意让平白丢了好几个城池的梁王十分心动。
再说了,这个计策如果操作得当,不但能给自己在中原地区开辟一方地盘,还能让夏小桥那个毛头小子吃个大闷亏,简直是太好了!他早就看夏小桥不爽了,原本夏小桥没有出现的时候,他梁王才是天下百姓称颂的大善人,现在好了,自从夏小桥出现,有他这个珠玉在前,自己之前信口许诺的那些所谓的“安民政策”,也彻底变成了一个大笑话!人家西南十二城,可是真金白银地拿出了粮食给灾民的,免费!!!
一想到夏小桥被逼得拿出一大批粮食,还要被那些南下避难的士族逼得手忙脚乱的样子,梁王忍不住哈哈大笑,一叠声地唤人前来议事。
万万没想到,梁王一时得意,竟然忘了这个时代文人的所谓风骨,听到他亲口说出要将没有粮食的百姓驱赶到西南去、顺便“借道”中原这个主意之后,满屋子的谋士们面面相觑,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他们选定的“仁义爱民”的梁王殿下!
“殿下!究竟是哪个贱人向您献此毒计的?此人该杀!”人群中蹦出来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大概是真气急了,手中装逼的羽毛扇都快被他给捏散架了,“殿下!那些惨遭胡人抢掠的百姓,都是梁国子民啊!您就这样将您的子民驱赶到他国,与乡间贫民将自家亲生儿女卖身为奴有何区别?这是要失信于百姓、失信于天下啊!”
“更何况,中原多旧族,您,您找他们借道……”那中年男子实在是说不下去了,心想就你这种先帝分封的诸侯王,在那些旧族眼里不过是前朝的丧家之犬,除非人家脑子被门夹了才会答应给你借道!你以为你是哪根葱?
标榜自己是“仁义之师”?哪一家的“仁义之师”会将自己的子民驱赶到别的国家去?人家一没有犯罪二没有叛国,凭什么抛弃故土迁居西南?被胡人抢掠了粮食,难道不是你这个国主的责任吗?
此人一开口,其他谋士也纷纷出言劝阻,同时痛斥那个出了馊主意的谋士,一时间,梁王也被镇住了……
不过,对于粮食短缺的焦虑,到底还是打败了他所剩无几的良心,实在是这个主意太合他心意了,此时此刻的梁王,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食人鱼,哪里还有什么理智?
将这些批评他的谋士匆匆打发出去后,梁王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想了半天,决定还是继续执行这个计划,否则的话,万一这些丢了粮食的百姓真在他境内给饿死了,那他还不是照样要背上骂名?
什么?你说可以暂时挪用军粮救济百姓?别逗了!梁王还要靠这些将士们替他打江山呢,没有粮食,谁肯给你当兵?当兵也要吃饭啊!还要吃饱才行呢!
可怜那些一心想扶持梁王问鼎帝位的谋士们,还以为自己终于劝服了头脑发昏的梁王殿下,挽救了全境的失粮百姓呢,没想到没过几天,关于梁国要借道中原、将境内的失粮百姓“护送”到粮食充足的西南诸城讨口饭吃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梁国……
“竖子不足与谋!老夫去也!”那脸色苍白的谋士气得浑身发抖,一叠声地命人替他收拾行李。
这活儿没法干了!他本以为梁王是个体恤百姓民生的好人,现在才发现,这“好人”只有在生活富裕的时候才肯做好人,一旦穷困,“好人”的画皮也没了,竟变得比市井无赖更加的面目可憎!
“师父,我们要去哪里?”小徒弟呆呆地看着满屋子暴走的师父,他从小跟着师傅长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狂暴状态下的师父呢。
“把你几个师兄都喊过来,不!让他们在家里等我,不要惊动旁人,我们明日五更城门一开就立刻离开。一起去西南!去青城!”
第159章 梁国之乱1
“所以,那位鼎鼎大名的姜彝; 就这么被你家小徒弟给拐到手里了?”青城; 南书院; 赵弘文木呆呆地看着一脸淡定的杨邺; 脑子里一片空白。
那可是姜彝啊,据说祖上曾辅佐过好几个朝代的君王,天下谋士中; 姜氏一族绝对是排名第一的!想当年北越开国大帝姜元祯起家的时候,就因为一个“姜”字; 让天下多少谋士刷足了好感度?
那个梁王是脑子被门夹了吗?怎么会将这么一个鼎鼎大名的谋士给放走了?他不想要他那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好名声了吗?
“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家小徒弟可是什么都没做; 是姜彝那老东西自己带着徒弟一路跑过来的,来了什么也不说,就混在流民队伍里,那些老百姓哪里认得他?幸亏驻守历城的是周墨那小子; 发觉姜彝一行人虽然穿着朴素,却气质非凡; 立刻命人画了画像送回来; 不然谁知道那老头跑到咱们西南来了?还跟那帮流民一起排队领粥,倒也不负他名士的作风。”杨邺嗤笑道。
“哎呀我的妹夫!这都几十年过去了,你就别吃醋啦!当年姜彝那家伙来我们家提亲的时候; 小妹不是早就许配与你了吗?”赵弘文无语地看着一把年纪还在吃飞醋的自家妹夫,觉得名士什么的,真是不能太熟; 太熟了简直完全没办法尊敬得起来。
“我才不是吃醋!我就是看不惯他那种飞扬跋扈的样子!一大把年纪了连个媳妇都没有,谁知道他心里是不是还惦记着我家阿萱?老变态!”
“人家那分明就是不拘小节……算了算了!你说甚么就是甚么吧!他来都来了,小夏也说要设宴相请,请你作陪,你当人师父的,总不能这点面子都不给吧?咱们这一群人里面,可就只有你这个南书院山长的名望可以与他比肩。”赵弘文努力劝说道。
“呵!他都能去,我是小夏的老师,凭什么不去?我就去!我还要带上阿萱一起赴宴,气死他!”杨邺冷笑道。不但老婆要带上,几个儿子并孙子也要全部带去,这些小崽子们可都是他和阿萱亲生的,馋死那个老东西!
是的,没错,姜彝这个老宅男,被梁王殿下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趁着梁国大乱,一口气带着徒弟们跑出梁国,借道赤水河一路投奔西南诸城而来。
许是吃够了识人不明的苦头,这一次,姜彝并没有贸贸然地投递名帖拜见夏小桥,而是偷偷摸摸地和徒儿们换上平民百姓的衣帽,在历城上岸后,混在流民中过了好几天。他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位在百姓之中享誉盛名的夏城主,到底是真善人还是伪善的伪君子,别又是一个梁王,那他这辈子的名声可就完了!
正是这几天的流民生活,让姜彝彻底安下心来,决心留在西南辅佐夏小桥问鼎天下。因为,夏小桥并不是梁王那样嘴上说说的,对待这些流民,他是真的想让这些人在这里活下去!
姜彝等人和那些同一批抵达的流民,先是被引到了一处新建的泥砖房里,然后就是登记,手头有余钱,愿意留在城里生活的,他们自然欢迎。那些真的一贫如洗的百姓,当场就领到了十天的口粮,每人每天两斤的黑面,足称的,没有掺杂任何的砂子杂粮!有愿意干活的,还给介绍工作,每天也能赚几文钱,那些原本还心怀忐忑的流民,到了这里,吃了两顿饱饭,每天干活还有钱拿,谁还愿意回去?一个个都恨不得立刻赚了钱在西南安家落户!
他们可都听说啦,如果能在西南落户的话,开荒三年之内都不收税呢!本地人还有各种福利,比如说半价买盐买粮之类的,和这里的安民政策相比,原先在梁国的那些所谓的安民政策,实在是个人都能看得清到底谁才是真心为老百姓好。
这些无缘无故被梁王“送”出故乡的北地百姓,原先还有些故土难离的不舍,可是,到了这里他们才发现,或许,梁王这个杀千刀的,这次还真的替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哩……
自以为将一个大包袱甩给了夏小桥,等着看好戏顺便借道南下的梁王,万万没想到他以为是“包袱”的那些流民,对于夏小桥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
粮食钱财他不缺,他就缺替他干活的人啊。前朝的时候,西南作为蛮荒之地,向来都是当地山民的天下,剩下的就是那些戍边的将士和流放的罪奴了,劳动力极度匮乏,这种事情,连妖王殿下也没办法了,他能找人去外面偷盗钱财粮食,那么庞大的人口数量他怎么偷?他是妖王,又不是人贩子……
没想到,夏小桥想尽办法都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人口迁移计划,却因为梁王的恶意加塞给办成了,不仅如此,好心的梁王殿下还附带送了当世有名的谋士姜彝先生……真是太好了!
“姜大哥,这位姜彝先生也姓姜,说不定你们几百年前是一家呢。”安排好姜彝一行人的食宿问题,夏小桥喜滋滋地对姜元祯说。
“或许吧,不过他们那一支是冀州姜,我们祖上是青州姜,一南一北,就算有血脉渊源也很远了。”姜元祯想了想说道,其实当初他平定天下的时候,身边确实有一些旧族建议他将祖籍算在冀州姜一脉,冀州姜名气极大,说出去也比没什么名气的青州姜好听得多,只不过姜元祯不喜欢卖祖宗,这才没有答应。
“也不知道冀州那边的饮食习惯是什么,姜大哥你再帮我看看明晚宴席的菜单吧?”夏小桥想了想,决定求助曾经当过皇帝的姜元祯,毕竟当初冀州也是属于北越的。
“没甚么好看的,你准备的已经很好了,冀州那边多食羊肉,命人再加一道羊肉锅子就行了。”
“嘿嘿~姜大哥,听说姜先生是因为被梁王给气着了,这才不远千里投奔咱们青城的,还有那些流民也是梁王派人送到西南边界的,你说这个梁王是不是脑子里有坑?这么多壮劳力,就这么白送给我了?”
“他脑子里不是有坑,是有屎!”姜元祯难得爆了一回粗口。他也被现在的梁王气得半死,想当年梁云山是个多么慷慨正直的英雄好汉,没想到不过区区数百年,子孙就已经沦落到驱赶自家无辜子民这样的不堪境地!
对于梁王的打算,姜元祯心里当然清楚,无非是自己养不活这许多丢了粮食的百姓,又不肯担负饿死百姓的恶名,这才将人驱赶到了西南诸城,想着给夏小桥添堵来了,要是能造成西南大乱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梁王没有想到的是,为了准备三年之后的北上之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