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子-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皇子对着青丞恭敬有礼的态度很是满意,也不在意青丞这个在他看来的小人物,所以只是点头抬手说道:“你我既是同窗也算有缘,你不必多礼!”

    青丞赶紧点头称是。而跟着三皇子子边随后到的一个学子笑着走出来,对着孟应诺说道:“还是孟世子慧眼识英雄,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世子这样的人才想相貌才会和罗学子交好,真是才子惜才子啊。真让我辈汗颜啊!”

    青丞听着这话觉得不对劲,瞄了一眼说话的少年,只见少年五官平凡,可一双眼睛往上挑,眼中写满了高傲和自负,看着他时说话时,眼睛却盯着孟应诺,好似在无声的说些什么。

    孟应诺只是微笑以待,好像这位少年真的在夸奖他似得。可惜,秦子牧却没这么好的耐心,他对着盛气凌人的少年哈哈一笑,说道:“还是潘兄见识高明,知道青丞是个才子。我犹记得当年潘兄以十四岁之龄进入上甲班是多么的轰动,现在青丞青出于蓝胜于蓝,今年也不过才十三岁就进入了上甲班。这样超过潘兄的苗子可不好找啊,我们当然得另眼相待了。”

    秦子牧特地的在“十三岁”、“超过”这样的字眼上加重了读音,满脸的惊讶之情和羡慕之意。好像真的为着自己班上多了位才华横溢的同窗而欢喜。

    潘允旗听着,本来不屑的脸色闪过一丝恨意和怨毒,不过,很快就过去了,快的青丞都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而潘允旗接下来却是顺着秦子牧的话说道:“可不是吗,罗学子小小年纪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个才子,潘某也是敬佩至极。可国子监这样藏龙卧虎的地方可不是一两次侥幸就能让人刮目相看的。罗学子还要多多努力,不要做第二个伤仲永啊!”

    一段话,潘允旗既表明了自己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气度;又表达了自己处于上辈对青丞的谆谆教诲;更隐晦的表示了,在国子监取的一些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是没用的,还要看以后,最后以伤仲永的典故讽刺了青丞小时了了大时未佳的寓意。

    孟应诺这时候才不紧不慢的回道:“潘兄多虑了,如潘兄这样的人才百年也不出一个,青丞年纪小小自然要好好向你请教,还请潘兄不要藏私哦!毕竟,青丞是进入国子监上甲班最小的学子,我们也要多照顾些不是。不过,大家可不能以大欺小,欺负他年纪小哦!”

    孟应诺看似毫无章法还有些恭维了潘应诺的调侃,却暗藏玄机。青丞听着想;以大欺小?这个他喜欢。按照孟应诺的说法,以后要是潘允旗和他比试,赢了,就是以大欺小,青丞也没什么损失。可万一要是输给他,那…………?

    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比起秦子牧的小打小闹,孟应诺才是那种笑着说着好听的话就把人套进去的狐狸。青丞可是从童止戈中知道了,潘允旗最喜欢的就是找一些不如他学的好的勋贵之子或不擅长某门功课的学子们比试,踏着别人的名声往上爬。

    现在,孟应诺这样一说,就是打断了潘允旗准备来场比试打压青丞的打算。青丞心中微微感激,这样绵里藏针的对话青丞真是感到无奈。可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些什么,他自己选择了出仕这条路,迟早都要面对这样的场面。

    有了孟应诺和秦子牧的保驾护航,青丞在国子监的第一天堪称平静,虽然这下面或许暗潮汹涌,气氛紧张。可明面上还是和乐融融。也不会为难刚刚进入国子监看着没什么危害性的青丞下手,毕竟,这个地方来的都是人精,不可能第一次见面就表现自己的喜恶。

    回家的路上,青丞第一次感到心累。这样勾心斗角,一句话心中过三遍的日子果然不适合他。也不知道那些明明比他大不了几岁同窗们是怎么做到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

    而他是不行了,只是今天一天,面对同窗们的打量和搭话,青丞都觉着自己的脑细胞都死了很多。这样下去他不用等到心想事成的那天就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回家的时候,很难得,严卜源这个恨不得一下课就往回赶的孩子今天却是没回来。青丞问了问竹嬷嬷,才知道顾肃已经去找他了。

    等青丞休息了下,竹嬷嬷走过来对着青丞说道:“青丞,老家那边来信了。你要不要现在看看,小少爷恐怕还有一会才回来,我们还有再等他一会。”

    青丞听了才想起来,自然他们来了京城,他每半个月就要写封信回家。毕竟,他出门在外,家中长辈一定心中挂记,既然不能在他们身边尽孝,自然要少让他们担心。

    听说来了信,青丞心情好了很多,拿来信看了看。

    信是罗宝根写的,说道罗老太太和罗老爷子等着他回去办酒席庆祝他中举,说没青丞就不圆满了。而罗家村的人也知道了青丞中了解元的事情,整个村都轰动了。每天来罗家沾喜气的人很多。

    信中还写到:罗老太太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穿着这次在宁安城做的那几套新衣服,每每等着存中的妇人没去奉承和唠嗑,整个一个地主老太太模样。罗宝根私下抱怨给青丞说;他现在每次回家都觉得家中有一百只鸭子在叫唤,吵的头疼。

    青丞看着好笑,他脑中不要多构思就能描绘出自己奶奶坐在椅子上,得意洋洋的表达着自己的才华横溢。对青丞,罗老太太最是喜欢,一谈到他,;罗老太太就有说不完的好话和赞美。

    而信中还说了另一件事情,就是杜家姑爷考了举人试可惜没过。而嫁进杜家两三年的二妞终于怀上了孩子,钱氏想去照顾照顾二妞被杜太太拦下了。害的钱氏气了好些天,后悔当年不应该和这样假模假样的人家做亲家。

    信刚刚看完,严卜源就回来了。只是今天的严卜源却是低着头,一直不抬头看青丞,好些脚底下看着能开出花来似得。青丞看着觉得不对,特别是严卜源对他恨不得变成袋鼠熊挂在他身上得了,今天却离的远远的,连说话都低着头,不敢看他。

    反常既妖,青丞心中觉得蹊跷,可看严卜源这个样子恐怕不希望给他知道。青丞假装没发现他的反常,两人照常坐下吃饭。

    而严卜源果然又做在青丞最远的地方,不过,即使这样青丞还是发现了严卜源嘴角上的淤青和血痕。青丞心中一紧,“啪“就把筷子放在了桌子上,本来食不言寝不语的餐桌上就安静的氛围被这一声响扫走的干干净净。

    青丞忍住心中的烦躁,疾步上前,拉过眼卜源,细细的看着严卜源的脸和身体,这才发现严卜源不仅是嘴角有伤痕,而且掀开了衣裳,胸口和膀子都有淤青,一看就知道是被打的。

    青丞看了气脑袋像被蜜蜂蛰了似得,嗡嗡做响好似脑子被堵住了,他反射性的对着严卜源喊道:“谁打的,这是谁干的?“

    严卜源见着青丞动了如此大火,严卜源赶紧说道:“青丞,不是谁打的,是今天我和同窗切磋,他武艺不错,我起先轻敌了,才吃了点小亏。不过,他也没占到便宜,我把他打得重多了。”

    青丞摸上严卜源的伤口,沉默了半响,当严卜源以为青丞就这样沉默下去的时候,青丞轻轻说道:“疼吗?”

    青丞心疼中掺杂着气愤,自己疼爱着的弟弟,自己和家里人没舍得动他一根手指头,却没想到被别人打了。这让他如何不恨,如何不气?

    严卜源咧着嘴笑道:“不疼!”不过,可能是笑的动作有些大,牵扯了嘴上的伤口,那刚刚愈合的伤口又冒出了一丝血迹。青丞赶紧说道:“别笑,你流血了!”他快速的拿出手帕给严卜源细细的擦拭。

    严卜源看着青丞这样严肃的看着他,他也不敢在笑了。可看着青丞如临大敌般的紧张模样欣喜的同时颇为懊恼。早知道一定不答应那个白痴的邀战,害的青丞为他担心!严卜源很是后悔的想到。不过,他心中对着青丞对他的在乎却是暖暖的。

    虽然,严卜源再三强调,护国书院切磋是常有的,他皮糙肉厚受点皮外伤没什么大碍,等过上几天就好了。可青丞还是不放心,毕竟拳脚无眼,这要是受了内伤可是看不出来的。

    于是,青丞硬逼着严卜源去了医馆,让老大夫把了脉。直到老大夫再三确认才放下心来。不过,确定了严卜源没事,青丞却没了好脸色给严卜源了,自己不爱惜自己,还让他担心,两罪并罚,青丞觉得自己得好好的给严卜源重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定不能不保重不爱惜。

    严卜源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耷拉着脑袋像讨好主人的狗狗似得,时不时的瞄着青丞,打算着,只要青丞有些消气就来个撒娇打滚的来讨好青丞,让他不再生自己的气。

    青丞看着好笑又好气,顾肃看着严卜源那可怜巴巴的小样子,心疼了。对着青丞解释道:”青丞,这其实真不能怪小少爷。 护国书院全院尚武,他们建立感情的办法就是展示自己的实力,用绝对的力量去征服敌人,收服手下。小少爷虽然受了伤,可进了护国书院就是这个样子。“

    青丞听明白了,护国书院就像一个大舞台似得,只有不断的展示自己的实力,把挑衅你的人打倒才能确认自己的威信。就是明白了,青丞心中微微一疼。

    是啊,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午餐,他今天还在隐隐排斥着国子监的一切,自认为他可以与众不同,或者他心中还为着自己不为名利低头而沾沾自喜,可在这个世界,没有能力没有权势就没有尊严。

    严卜源比自己小,可他却比自己懂得早,看的明白。而他?一书呆而已!

    不过,现在明白也不算太晚!


☆、71·目标

  严卜源跟着青丞回了家;他心中惶惶的;青丞平时看着温和但是一旦生气了,却最是让他受不了。不为别的;青丞生气的方式很简单但很管用。就是不说话;不是一会的时间,而是整天整天的不说话。
  
  两人无话,回去之后;应付了竹嬷嬷的殷殷关怀,青丞就去了房间休息。严卜源自认是代罪之身;也不敢像平常那样缠着青丞了。而是乖乖的做自己的功课;而他心里却是给那个和他比武的白痴狠狠的记了一笔。
  
  青丞回了房并没有做功课;也没有休息,而是用笔写下了今天在国子监看到的几人之间的联系。只见青丞在纸上写了“孟”、“秦”、“梁”、“潘”几个字,最后,他想了想还是添上了“童”。
  
  青丞和这几个人相处过了,再结合自己所知,慢慢的思考。孟家应该是拉拢他的,秦子牧和孟应诺交好,孟家和秦家要是没错的应该是盟友。而原先以为皇子来书院是惯例。可据他今天旁敲侧击得知,皇家不反对皇子进书院,可太子却是自有太傅另外教导,其他的皇子则是被皇帝另指了夫子教导。
  
  毕竟,太子学的为君之道,教的是帝王心术;而其他皇子以后是臣下,自然学的是忠君之学,当然要和太子分开教导。这也是为着江山传承的稳定,毕竟要是个个皇子都有帝王之才,那内耗就能把大梁王朝给耗垮了。
  
  而其他皇子要是喜欢进书院和其他官宦子弟一起学习,皇帝也是不阻拦的。特别是当今圣上当年就是从护国书院出来的,而现今大皇子早夭,太子位未定,自然皇子们跃跃欲试。这样一来,进入书院就是最快拉拢人脉的法子,毕竟有什么能比和皇子们朝夕相处能得他们青眼,反之,大臣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皇家处好关系。
  
  按照青丞所知,二皇子尚武进的是护国书院;三皇子喜文,进的是国子监。可这并不意味着护国书院和国子监就分别是两位皇子的关系网了。像在国子监有很大势力的孟家就是倾向于二皇子一派。而护国书院中,三皇子的母家也有些势力。
  
  所以,三皇子在国子监除了学习,最大的用意还是希望能把孟应诺拉拢过来。而潘允旗虽然有些名望,可惜他师傅不出仕,他家世也就一般,而像他这样的,不想去老老实实的科举熬资历,而是想一飞冲天,那么三皇子就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可惜,三皇子最看重的却是孟应诺 ,所以即使潘允旗现在很想立马就表忠心,但是成不了最受三皇子重视的那个人,心高气傲如他怎么愿意。所以只是有些讨好三皇子并没有明确表态,看来是在等待机会,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样看来,青丞觉着自己现在选择孟家作为庇护自己的那颗大树还是正确的,就是以后孟家旗帜鲜明的支持了二皇子那也是以后的事情。那个时候,青丞肯定不在国子监了。他也不是孟家出生,只是和孟家交好,所以也不能算是孟家一派,只是以后要还孟家人情罢了。
  
  哎!青丞知道人情债最难还,还不如明码标价来的痛快,可惜他现在势单力薄,只能借他人之力自保。所以,该欠的人情还得得欠的,不然,恐怕他连国子监都可能呆不下去。要是那样,以后他还能说什么科举做官。
  
  同时,他心中好好反省了一下自己的心态。两次的考中,让青丞觉着自己有些飘飘然了,尽管他时常告诫自己要谦虚和宽怀,可心中的优越感让他举手投足间都有些高傲。
  
  现在想来,他本就少年得志,还不知道收敛,自然引人记恨。且他有着前世的经历,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看高了,可在国子监呆下了。他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这个世界还是本土人更为的适合,特别是那些资源丰厚的世家子。他们小小年纪,心思却比青丞这个心理年龄小二三十岁的人深的多。
  
  他们也更熟知这个世界的规则,能更好的利用这些规则。而青丞觉着他本来就已经起步晚了,还有些抵触官场,抵触权势,把自己搞得像愤青似得,难道身体变小了,智商也变低了不成?
  
  青丞深深自嘲了下,他要抛弃自己找给自己的借口,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拼搏。他不止他自己,更多的是这个世界还有爱他如命的亲人。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愚蠢,有一天看见亲人们被欺辱而无能为力。既然他已经来到了这个皇权至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