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很有意思,政府妥协,自己国民不妥协。电影人争气,观众也力挺,韩国影史票房前十,只有一部是外国片。湾湾和韩国,都是受老美的恐怖支配,结果却截然相反。
再说我们自己,很多人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如果市场进一步对好莱坞放开,国产片hoLD得住么?
先不谈这个,先说国内态度。
在《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公布之后,院线击掌相庆,因为可以赚更多的钱。大公司表面忧虑,实则奔走相告,因为多了条产业渠道。影迷更嗨皮,因为可以看到更多的大片。
在大公司看来,这不是压力,而且机会,一个打进全球市场的机会。2012年之后,美国几大巨头全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大片里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美国大腕往中国也跑得越来越勤。
好莱坞到处都是寻找项目的中国人,中国也挤满寻求资金的好莱坞商人。阿里投资了《碟中谍5》,乐视、传奇投拍了《长城》,华宜牵手sTX,3年要拍18部片;电广传媒联手狮门影业,签下3年15亿美元的大单子,将投资对方50部影片,并按出资比例参与全球票房分账。
我们有资本,好莱坞有渠道,就像《大腕》里说:我们可以赚美国佬,不,赚全世界影迷的钱了!
当然,好莱坞重视的不是中国资本,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不过那帮人不担心被侵吞,因为国内不是正经的市场化,是集中管控。
外国片的引进、排片、发行,几乎全握在中影手里。不受待见的,安排长假后第一天上映、几部进口大片扎堆上映、延期上映……想冲高票房的,可以安排在周末上映,还有国产电影保护月等等。
这种管控,不少人深恶痛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确实打击了海外入侵。
那真正受损害的是谁呢?
是国内的中小公司,以及中小成本的国产片。中国电影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质量却越来越渣,在观众的审美没有达到自行挑拣“假大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这样:
中美两地的巨头联手吃肉,其余人集体喝汤,真有诚意的片子却苦逼求生,甚至悄无声息的灭亡。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中国市场去换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这属于战略问题。但最怕的是,各方只顾搂钱,电影的整体水准却没提高,忽悠的还是观众。
……
很意外的,此次来美国最大的收获不是奥斯卡,而是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路。褚青隐隐猜到几分,一开始也忧虑,想明白了就没问题。
从中港合拍到中美合拍,都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有能力有远见的可以更进一步,保守落后的只能被淘汰。
当然他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加强合作的同时,还有相当多的精力用在国产片的扶持上,北影节不就干这个的么?
所以两口子商量了一整晚,又确立了公司的新方向:关注批片,包括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好电影。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的,也要让国内影迷在影院里看到,比如刚刚在柏林影展大放异彩的《一次别离》。
褚青决定之后,立即给韩三评打电话,人家超给面子,一下给了两个批片指标。
而他从顶峰提供的若多预告片里挑来挑去,还真相中了一部,五十万美元买断国内版权,这片叫《源代码》。
……
转眼到了3月,初春。
《观音山》和《钢的琴》在十天内接连上映,3月是淡季,成了文艺片和边角料扎堆的乐园。放眼一瞧,谁也不是敌手,因为都卖不出去。
原版《钢的琴》大扑,票房仅641万。《观音山》有范小爷东京影后的噱头,再加上宣传给力,竟然拿下近7千万的票房。
如今不同,她对这片子又爱又恨,心气全在《万箭穿心》上。公司的策略是小操作,只投放了一些硬广和媒体版面,所以口碑一片红,扑街却是肯定的。
有希望的是拿奖,两部片都报名了今年的金鸡奖,特别是王谦源,东京失落了一次,满腔期待全在上面。
随着北影节的愈发临近,褚青忙得脚不沾地,成天成天的开会,有时在电影局,有时在总局,有时在市政府。范小爷也没闲着,《万箭穿心》在月底开机,她便去了武汉,正儿八经的体验一把生活。
晨,汉口。
一家大企业的招待室内,老总亲自陪着,不时有员工故意过路,巴巴的往里瞅一眼。今儿的客人正是范小爷,她跑过这家公司的商演,关系还成。
俩人闲聊了一会,有人来报,不多时,便领进来一位矮个子的中年人。
“这位就是王浩,这位我不用介绍了。好了,你们先谈。”
老总说着,慢悠悠的踱到一边看风景。王浩显得特紧张,结巴道:“范,范,范……”
“王哥是吧,别见外,来坐。”
范小爷主动招呼,又问:“听说你对汉正街挺熟的?”
“啊,还行。”
那哥们尴尬点头,丫是当地势力的一个小头头,忽然被拎过来当导游,结果一看,擦!范兵兵!
老子信了你滴邪!
“那我就直说了,我要拍一部戏,演个女扁担。我对这方面不了解,所以想体验体验,还请你多帮忙。”范小爷道。
“呃……”
他没直接应,问:“您想怎么体验?”
“就是扁担什么样,我就什么样。你最好给找个女扁担,我跟她同吃同住同干活。”
“噗!”
王浩差点没吓死,姐姐诶,你知道扁担过的啥日子么?您老要出点啥事,甭说汉正街,全武汉都得严打啊!
他扭头瞧了瞧老总,老总没表示,只好道:“范小姐,您可能不太清楚,扁担是真苦真累,您估计,估计……”
“哟,你是怕我受不住啊!那这样,你先带我看看,完了再说。”
“呃,那好吧,您什么时候有空?”
“现在就行!”
范小爷转向老总,笑道:“吴哥,那我就先走了,这趟谢谢你了。”
“好说好说。”
老总亲自送下楼,又对那哥们示意,一定要照顾好。
范小爷戴着口罩、墨镜,在王浩伺候老佛爷的架势下,上了一辆破现代。七拐八拐的开了不久,两侧景致就明显不同,街道变窄,商场林立,人群渐多……抬眼望去,一座老旧的牌坊戳在不远处,上写: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车子并未进去,继续往里走,最后停在怀安一里19号。此处是条小巷子,一水的简易平房,破破烂烂的样子。
“这就是扁担屋,旁人盖的往外出租,一天两块钱。”
三人下车,王浩边领路边介绍,不时扒着窗户瞧。范小爷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见他敲了敲某家住户的门,一个黑黝黝的女人露出面来。
俩人说了几句方言,王浩便招呼她们进去,那女人傻愣愣的站在门口。
“呕……”
范小爷刚迈了一步,就觉得一股酸味混着霉味,浓浓的扑面而来。她忍住肠胃翻滚,林乐怡的脸色也很臭,里里外外的打量。
不足10平米的屋子,木板床,上下铺,墙皮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头顶是半腐烂的木头梁子。东西也非常少,一个脸盆,一个暖壶,一个掉了漆的饭缸子。
“就她自己住啊?”范小爷问。
“以前有个同乡,前阵子死了。”
“啊?”她吓了一跳。
“拉完货躺板车上就没起来,猝死呗!”他理所当然。
“……”
范小爷没言语,在屋里走了两步,坑洼不平的砖地卡得鞋跟异常难受。王浩目光闪烁,小心问道:“您看怎么样?”
“……”
仍旧不应。
他是故意的,不想接这个麻烦,就特意找了个苦地儿,希望对方知难而退,又道:“范小姐,我不太懂啊,但我觉得体验生活这个事吧,不一定非得亲自尝试。您跟她们聊聊天,多接触接触,不也算……”
正说着,忽被对方打断:“行,我就住这儿了!”
第八百一十三章这就是生活(上)
范小爷说完这句,林乐怡和王浩都吓了一跳。林乐怡拽着主子,努力的劝:“姐,你可别任性,这是人住的地方么?”
王浩也忙道:“就是就是,您要真下定决心了,我给您另找一个。”
“为什么另找啊,这儿挺好的。”她奇怪。
“您看这屋里,连个炉子都没有……”
王浩快哭了,道:“天气还冷,您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特意遭罪的,真冻出病来,不也耽误事儿么?再说了,这女人太闷,搭不了话,我找个能言善道的,您也好沟通啊!”
“呃……”
范小爷想想,人家说的有理,便道:“那行,正好我回去有点事儿,下午再过来。你找好地方,我就直接联系你了。”
“诶,行行!”
“对了,你再帮我买个山寨机,再办个本地套餐。”
“没问题,还有别的么?”
“暂时没了。”
呼!
王浩汗都下来了,躬着腰把老佛爷请上车,溜溜的送回酒店。而林乐怡立即通知当地的一个造型团队,过来给范小爷化妆,毕竟是公众人物,不能引起骚乱。
转眼到了下午,王浩开着破现代来接。丫望着酒店大楼,不时摇头叹气,这最顶级的套房住一晚,就够自己半个月搂的。
演艺圈还真是神奇,搞不懂那帮明星咋想的。
他靠着车,眼睛往门口各种瞄,等了半天不见人影,也不敢催,只好闷闷的点了根烟。刚抽两口,忽见一个臃肿的大妈凑过来,啪的拍了自己一下。
“你谁啊?”他有点动气。
“我啊,没认出来?”大妈开口就是一副少女嗓。
嗬!
这哥们一激灵,立正站好的打量:乱糟糟的头发,脸皮蜡黄,暗斑不少,一双眼睛又干又扁,土气而常见的保暖衣裳,手里拎着大包。
“您,您……”
他嘎巴嘎巴嘴,还是没敢认。范小爷噗哧一乐,道:“看来效果不错,走吧!”
艹!
王浩是崩溃的,开了五分钟才缓过来,又小心翼翼的摸出个盒子,道:“这是您要的手机,卡装好了,我存了五百块钱话费。”
“哦,谢谢啊。哎你办事挺快的,不错不错!”
范小爷接过,鼓捣着新机子,压根没提钱的事儿。这趟差办好了,吴总那边自然不会亏待。
不多时,车子拐进一条巷子,缓缓停了下来。这溜也是扁担房,他敲开一扇门,里面冒出个四十来岁的女人,粗糙健壮,声音奇大。
“这是钱惠英,您就跟着她,这是……”他正犹疑,范小爷主动伸手,道:“你好,叫我小范就行。”
那女人显然不适应握手的形式,感觉略慌,道:“啊,都说了,都说了,欢迎欢迎!”
她没在意对方的修辞和古怪的普通话,自己迈步进屋。同样是脏乱差,但房屋架构很安全,正中是个小炉子,墙边有方桌,床铺也是上下层,满地都是锅碗瓢盆。
这就妥了!王浩还要磨叽,结果被一脚踹走。范小爷关好门,把包往上铺一扔,见钱惠英很紧张的样子,不禁笑道:“英姐吃饭了么?”
“吃,吃了。”
“你是刚干活回来,还是怎么的?”
“刚回来,过完年活儿少,下午就没啥事了。”
聊了几句,气氛慢慢缓和。她盘腿坐在板床上,用方言开始聊:“英姐,我不知道他怎么跟你说的,反正我就在这儿住一段,每天跟着你干活,钱你都收着,带带我就行。”
“好,好。”钱惠英忙道。
没办法,这种态度一时半会改不了,她暂且忽视,开始问一些性命攸关的东西。
“咱们明天几点起来?”
“四点就行。”
“那早饭啥时候吃?”
“中午。”
“喝水怎么办?”
“白天在商场里接。”
“那我还得买个大缸子……哎?这有厕所么?”她忽然想起一个关键问题。
“有,出去左转,那边有公厕。”钱惠英伸手一指。
公厕?
她眨了眨眼睛,脑回路直接崩到一个点:“那那那起夜咋办?”
“用这!”
钱惠英一猫腰,从床底下拽出个物件。
“……”
范小爷脸都绿了,那是个圆形的,粉色的,印着鸳鸯戏水的塑料小盆儿……盆儿……儿……
好吧好吧,一瞬间,她真有那么点后悔,但随即平静。来都来了,就是战!战!战!她努力说服自己,谁还没个野性奔放的时候,反正都是细水长流。
俩人说着说着,她大致摸清了周围环境,天色也逐渐沉暗。
这房子的隔音超烂,隐约听到邻居们的喝酒吹逼,夫妻吵闹,甚至哼哼哈哈的叫床声。远处是城市,色彩斑斓;这里却像被遗弃的角落,不知哪天就会悄无声息的消失。
范小爷爬到上铺,穿着中衣一躺,那生硬的木板穿过衣服,直接印在脊梁骨上。她咧了咧嘴,看着在头顶晃悠的昏黄灯泡,道了声:“英姐,我睡了,关灯吧。”
“哦!”
下面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紧跟着,一片黑暗。
孰不知,就在板房的数十米开外,整整三拨人在盯着。一拨是王浩的马仔,一拨是公司请的安保,一拨是吴总的手下。
一个孤身女明星在这种地方,谁特么能放心?三拨人互相知晓,心照不宣,不过也亏得他们,这巷子的治安倒好了不少。
……
范小爷就跟做梦一样。
以至于钱惠英把她叫醒的时候,她还以为在家里的大床上,可惜身边木有老公,木有瘦子,只有一个黑黑壮壮的乡下女人。
“几点了?”她坐起身,觉得每块骨头都在疼。
“四点了,快着点!”
钱惠英推完她,就连忙收拾东西,显得很着急。她恍恍惚惚的穿衣下床,又费劲的套上一双惨绿惨绿的解放鞋——在国外据说叫时尚。
磨叽了一会儿,俩人出门,天还没有大亮。
她以为一人挑根扁担就走,结果钱惠英跑到外墙那里,拽出一辆双轮板车。经过昨天的交流,这女人也恢复了几分脾气,变得很爱讲话:“以前巷子多,车进不来,全靠扁担往出挑。现在修路了,还有货运抢生意,我就买了辆板车。不过集家嘴那边不让走,城管一见就没收。”
“那运多了,不就多挣钱么?”她问。
“活儿少了,现在面包车都能进来,一趟顶我们好几趟,人家才15块钱。”
那女人摇摇头,拉着破车往前走。
邻居们都已出发,钱惠英愈发焦急,逐渐加快了速度。范小爷在后面扶着,听那嘎吱嘎吱的轮子声碾在黎明前的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