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汉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汉末-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刘太守方便否,我对着陶罐十分的好奇,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如今曹操在乌林驻有重兵,对蒲圻虎视眈眈,如果能由此物相助,便可让曹军不敢前进。”

鲁肃不可能单凭刘修几句话就完全相信,只有见到实物才可以。

“有何不可……士元,你去命人将东西取来,让子敬一观。”

“诺。”庞统岂能不知到刘修的意思,立刻带人去取陶罐。

半个时辰之后,庞统的手里拿着两个陶罐出现在了鲁肃面前,其中一个是装有硫磺和硝石,另外一个装有燃油。

鲁肃拿在手中,仔细端详。

庞统看了一眼刘修,刘修点了点头,这两个陶罐自然是刚刚做出来的,为的就是糊弄鲁肃。

“果然如此。”片刻之后,鲁肃点点头。

弄清了缘由,鲁肃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

鲁肃在江陵没有待多久,宴会之后便带人离开了,相比是回去复命去了。

等到鲁肃走了。

太守府传来了一阵阵大小声。

“主公,你真是太坏了,如此诓骗鲁肃。”

“呵呵,霹雳陶罐如此重要,我岂肯轻易示人呢,鲁肃也不想想。”刘修冷笑。

“万一让江东知道主公骗他们,他们其不是把主公恨死了。”马良哈哈大笑,笑的直不起腰来。

这样刘修腹诽,难道古人的笑点都这么低吗。

“怕啥,联盟迟早有破裂的一天,我们与江东决裂是迟早的事情,他们恨我又能怎么样,有本事他们来咬我啊。”刘修道。

庞统与马良对视一眼,自家主公何时如此无赖了。

……

两天之后,阴雨蒙蒙,寒风吹过,如刀割般疼痛。

然而这一天,江陵再次迎来了一位客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向刘表建议封刘修为南阳太守的伊籍。

有了鲁肃在前,刘修心里也有了准备。

知道伊籍此番前来必定也是为了那陶罐之事,当然伊籍名义上几乎与鲁肃的目的一样,都是来恭贺刘修打退了曹军的事情,实际上都是为了那陶罐的秘密而来。

这次刘修对付伊籍的说辞,几乎与对鲁肃的一模一样,而且还主动拿出了实物以供伊籍参考。

相比于鲁肃,伊籍就比较好对付了,刘修说完之后,他就不再怀疑,还希望刘修能够借一些给刘备,对此刘修是十分的无语。

这刘备的人脸皮都怎么这么厚,果然是上行下效啊。

当然刘修肯定是不可能给伊籍借的,毕竟硝石和硫磺太过稀少,现在江陵城中总共就不到一百个陶罐,而且硝石和硫磺已经消耗完,他自己上哪里给刘备去找。

何况就算自己给刘备提供了这种陶罐,刘备这个白眼狼不会感恩的,甚至还可能骂自己傻逼,历史上刘备借了江东的地盘之后就再没归还过,不得已孙权派人自己硬取自己的东西,刘备还大怒了,亲自率领大军要跟孙权扳手腕,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的败退白帝城,一命呜呼了。

最后伊籍只能悻悻的离开了,不过他对此番来江陵的收获很满意,至少目的达到了。

伊籍离开之后,太守府又是传来了一阵阵大小声。

“主公,你真是太坏了,如此诓骗伊籍。”

“呵呵,霹雳陶罐如此重要,我岂肯轻易示人呢,伊籍也不想想。”

……

第一百六十二章流言四起

鲁肃回去之后,将自己获得的信息告诉了周瑜,周瑜却是不信,如此如果就能吓退曹军,那曹军该有多脆皮啊,不过鲁肃比较务实,决定亲自实验一番。

伊籍向刘备、诸葛亮回复的基本与鲁肃一样。

诸葛亮听后只笑了笑,没有说话。

“军师为何发笑啊?”刘备不解。

诸葛亮缓缓的摇动羽扇,淡笑道:“如此小儿东西,必然是刘修骗大家的,有如此杀手锏,刘修岂能轻易拿出来示人,万一让大家模仿了去,他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刘备大怒:“刘修如此,就不怕我们与他翻脸吗?”

“呵呵,刘修此人精明的很,知道现在有曹操牵制,我们现在不可能与他翻脸,即便翻脸又如何,我们还能去问罪吗?”诸葛亮说道。

众人一阵沉默,问刘修罪,显然不可能。

“如不得刘修的底牌,我寝食难安啊。”刘备叹息一声道。

“主公不必着急,不必急于一时,将来等战事结束,我们再想办法探究不迟。”诸葛亮说道。

“只能如此了。”

……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上旬,阴沉了半个月的天气,终于是停止了下雨,不过气温不升反降,曹操并没有因此而开心,反而更加的郁闷了。

因为就在这几天,军营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伤病,而且这种病似乎在蔓延。

要知道行军打仗,有时候生病比战火更加的可怕。因为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旦无法及时医治这些患病的士卒,很可能没有开打就全军覆没。

“启禀丞相。个营中陆续出现伤病,随军医生看过了,大部分是得了伤寒,目前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人,大部分还表现在精神恍惚、目光呆滞阶段,只有少数人出现了昏迷,暂时还没有死亡的消息传来。”荀攸皱眉不展。

曹操一听。脸色十分的难看,伤寒病在这个时候是十分要命的,是一种传染病。很难医治,只要是得了伤寒病,百分之七十的概率会死亡。

在如此关键时刻,军种出现了这种传染病。这不是要命吗。

“丞相。依臣之间,应该尽快将这些隔离开来,伤寒病传染性极强,事关数十万大军的性命,请丞相早作定夺。”荀攸垂首作揖道。

“就依公达之言,死亡士卒即可火化,患病的人全部都集中隔离起来,且不可走漏风声。”曹操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有气无力的说道。

“臣知道。”

他隐隐觉得自己的南征之旅可能就要结束了。

“主公,撤军之事。还望三思。”贾诩说道。

这次曹操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这次与之前不一样,这次是天灾,搞不好就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然而曹操还是不甘心,希望做最后一搏,他决定过几日倾尽全力攻打江陵,否则就这样撤走,太不甘心了。

……

江陵城中。

刘修派出数百人偷偷潜出城外,这些人一出城便四散开来。

没过多久,南郡各地纷纷传出消息,荆州大将军蔡瑁已经投降刘修了,而且这种传言愈演愈烈,不知道为什么消息传的很快,包括乌林、夏口都是得到了消息。

曹操也是得到了消息。

“诸位怎么看待此事?”

“事情尚无定论,或许这是刘修放出来的谣言呢。”有人站出来怀疑道。

“有这种可能,不过刘修放出这样的谣言有何目的?”

“不好,丞相,刘修此人当真阴险。”荀攸立刻脸色一变说道。

“公达这是何意?”曹操问道,现在他都没想明白其中的关键。

“蔡瑁乃蔡氏一族族长,蔡氏乃荆州大族,与荆州各世族的关系盘根错节,一旦蔡瑁投降了刘修,这让荆州与蔡氏有关的各族怎么想,最关键是蔡瑁常年掌管荆州水军,一旦他们知道蔡瑁投降了刘修,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水。”

曹操听到此处脸色也是大变,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啊,无论这个消息是真还是假的,在一些人的眼中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证,何况蔡瑁的的确确是被刘修俘虏了去,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曹操此时最关心的军心,要知道荆州水军现在分两部,一部有张允率领驻扎在汉江口,一部由张虎和陈生率领驻扎在乌林,这些人都是蔡瑁的亲信,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如何是好?”曹操来回踱步,拿不定主意,如果派人撤去他们的兵权,必然会引起怀疑,反而适得其反。

多事之秋啊,南征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丞相,我有办法,立刻派人前往汉江口与乌林,用计将张允、张虎、陈生等蔡瑁的亲信将领骗到将领大本营来,然后找个理由将他们斩杀,这样可以灭除后患。”荀攸作为曹操此时的第一智谋,立刻说道。

曹操眼睛一亮,立刻道:“公达之计甚好,事不宜迟,立刻派人去办。”

曹操心里在祈祷,希望能够来得及吧。

事实上曹操有些敏感了其实张允等人之所以会投降,完全是因为曹操,并不是因为蔡瑁,故而张允等人得到消息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同样也没有意识到危急在悄悄靠近自己。

很快曹操的命令传来,张允等人不疑有他,便启程赶到了曹军大本营,他们还以为有什么好事呢。

然而一到大本营,曹操二话不说,命左右将张允等人给绑了,理由是他们意图谋反。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张允等人还发愣中,就被左右推出了帐外,很快当他们意识到什么的时候,每人就被挨了一刀,人头落地,致死他们都不知道曹丞相为何说翻脸就翻脸,为何杀自己。

可惜他们只能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地府问阎王去了。

杀了张允等人,曹操心里松了一口气,他立刻命令曹仁为主将,李典为副将奔赴汉江口,统领张允的水军,命令曹洪为主将,于禁为副将统领乌林张虎、陈生的人马。

曹操不会想到自己的这招,看似除掉了荆州水军的领军将士,却在荆州士卒的心中埋下了祸根,他们不知道张允等人与手下常年在一起,将士们只认同这些人,陌生人他们是不认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暗流涌动

曹操对荆州水军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主要将领全部撤换,当然一些小军官没有动,比如曲长一下,为了稳定军心,这些小军反而每个人都升了一级。

按道理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然而曹操还是太小瞧荆州世族的势力了。

乌林水寨中,夜深人静。

在一个小营帐中,围坐着几个小将,低声私语。

“张牙将,曹操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们荆州水军的将军全部斩杀,实在是太可恨了,妄我们一片忠心,谁知道下一批会不会是我们。”

其中一个小将对着一个长着八字胡须的小将说道。

此人姓张名德,乃荆州张氏一族的族人,乃张允的侄子,以前一直在荆州水军中担任曲长一职,这次曹操为了稳定荆州军的军心,将张德提拔为了牙将。

按道理张德应该感恩戴德,然而此时的张德却对曹操既愤恨,又害怕。

“对啊,张牙将,你来拿个注意吧。”

“我看出来了,虽然我们投降了曹操,可是曹操对我们荆州兵根本不当一回事,说什么张将军和陈将军等人谋反,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族人领导我们,然后让我们卖命。”

“别看现在提拔我们等升官,其实就是为了稳定军心,等将来军心一稳,我们就成了他拔除的对象了。”

……

小将们七嘴八舌,表达着不满。能够看出他们心中的恐慌。

张德不动声色的的看着在场的人发泄情绪,其实这些人平时就与自己交好,经常聚在一起喝酒玩乐。关系不一般,张德年长,所以算是这群人的小头头吧,这次也是张德将他们召集在一起。

在场的人基本不是张氏族人,就是陈氏族人,还有蔡氏一族的人,张德对这些人的为人都十分了解。不可靠的他都没叫。

而且这些人都或多或少手下都有一批人,加起来也有三五千。

不过张德还是不太放心,所以他想尽量多试探一下这些人。

“不会吧。曹丞相威服四海,不至于对我等小将下手,或许张将军和陈将军等人真的谋反呢。”张德淡淡道。

听到张德这么说,一个小将气愤道:“张牙将。你真的认为张将军和陈将军会谋反吗?”

他们所说的张将军指的是张虎。这些人都是张虎的手下,曹操南征之后,为了阻击刘备和刘修,蔡瑁特意将张虎和陈生从长沙调回到了乌林。

“人心难测啊。”

“哼,想不到张牙将是这样的人,算我看错你了。”

“看错你了。”

……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嘲讽的看着张和,一脸的失望。

张德看这群人不似有假,便不再试探。开始交底。

突然张德的脸上一肃,说道:“既然大家都如此认为。曹操无德,滥杀无辜,我们岂能让张将军和陈将军含冤而死呢。”

众人发懵了,张德的态度转变让大家有点没明白。

“张牙将,你刚才……”

“呵呵,对不住兄弟们了,由于事关重大,张某不得不谨慎,刚才是试探诸位而已。”张得歉意一笑。

“原来如此。”

众人恍然大悟,想想也觉得张德做的对,毕竟事关性命的事情。

“那你觉得怎么做吧,总之我不想再跟着曹操混了,朝不保夕,担惊受怕。”

“不如我们去投江东吧,周瑜屯兵蒲圻,我们只要悄悄过去,不会有人发现的。”有一个小将提议道。

“不行,江东与我们有世仇,多少荆州子弟死在江东士卒的手里,我死也不会去江东。”另一个小将道。

“我们投刘备吧,刘备仁义布衣天下,而且是汉室宗亲,一定会优待我们的。”

“不行,刘备此人就是一个伪君子,你们可能不清楚,在当阳的时候,他丢下百姓自己逃生,我也是听一个逃难的百姓说的。”

“我看还是去江陵投奔三公子吧,他是州牧大人的子嗣,更适合我们投奔,何况我听说大将军也投降了三公子。”

“对啊,我们可以投奔三公子。”

“三公子很有本事,数次挫掉曹操锐气,我看能够打败曹操的人唯有三公子了。”

说道投奔刘修,众人竟然意见很快统一。

“既然诸位都如此想,那我们就投奔三公子吧。”张德说道,“不过在投奔三公子之前,我们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去,毕竟我们曾经投降过曹操,我们要拿出诚意才行。”

“张牙将,你说咋干吧,兄弟们都听你的。”

“好,既然兄弟们如此抬举,那我来说说,现在三公子与曹操在江陵对峙,乌林这边曹操必定无暇顾及,我们约定人马和时间,在此地起事,突袭曹营,这也渐渐的帮助了三公子减轻了来自曹操的压力,到时候再投奔三公子,必定是大功一件。”

“可是我们几个的可靠人马加起来也不过两三千人啊,如何能够与曹军数万人马抗衡呢,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我没说要正面攻打,而是偷袭,目的就是为了扰乱曹营,让曹操头疼,不能全力攻打江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