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三公子所言之人现在何处?”
“此人黄老将军或许也听过,名叫张机,曾做过长沙太守,后辞官,悬壶济世。”
听到此处,黄忠那期盼的神色顿时暗淡了不少。
“三公子所说之人,我也听闻过,据说此人医术高超,上至王侯,下至贫贱之人,不分门户,很多人都被此人医治过,可是张机自从辞官之后便云游四方,没有固定踪迹,根本无从寻找。”
“呵呵,很不巧,我恰好知道此人现在何处。”刘修道。
“哦,他在什么地方?”黄忠眼神再次回复了神采,竟然一时间忘记了尊卑之分,大声问道。
刘修只是一笑,并没有在意:“据说此人正在益阳县境内。”
“真……真的?”黄忠有些语无伦次道。
“呵呵,真的。”
“多谢三公子,我这就带我儿去益阳。”黄忠冲着刘修一抱拳,深深的鞠了一躬。
刘修赶忙扶起黄忠道:“黄老将军不必如此,黄叙如今身体孱弱,不可舟车劳顿,我尽快派人去将张机请过来就是了。”
“这……这怎么可以麻烦三公子呢。”黄忠有些受宠若惊,不过黄忠也不是傻子,刘修如此对待自己的原因,自己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不过如果对方真能帮自己治好叙儿的病,做牛做马又如何。
黄忠老来得子,黄叙就是他的命。
“呵呵,不麻烦。”
“多谢三公子。”虽然黄忠猜到刘修的用意,但是他并不打算立刻就投奔多方,他不能仅凭对方的三言两语就信以为真了。
刘修也不打算现在就收服黄忠,他知道到时候请到张机,如果真将黄叙的病治好,以黄忠的忠义必定会投奔自己,所以能不能收服黄忠就看张机的了。
突然刘修脑海中灵光一闪,是不是把张机也可以收为己用呢,不过很快刘修心里就苦笑一声,张机之所以辞官,就是厌恶官场,轻视仕途,请出来做官的可能性很小。
此时黄戚氏已经沏好了茶,给每人放了一杯之后,便又退出了房门。
“不知道三公子驾临寒舍,可有什么事情?”
刘修当然不可能说是专门为了黄叙而来,整了整心绪,他早就想好了说词:“如今大敌当前,我是专程来向黄老将军请教破敌良策。”
“这……。”黄忠一怔,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说道,“如今临湘守军连番战斗,死伤过半,已不足千人,加上三公子带来的数百士卒,也不过区区的一千多人,而江东军上万精锐,恕我冒昧,恐怕如果没有后续大军援兵,临湘城无法守住。”
“守城是守不住的,可是如果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也不可取。”马良说道。
“守也不行,攻也不行,如何是好。”一想到此,刘修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思索了几天,刘修也没想出个办法来,他也是第一次上战场,以前在上大学那会虽然学过一些战术,可是真到战场的时候,才发现实践远比理论要难。
刘修此次来此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看黄叙,另一方面也是有真心求教黄忠的意思,毕竟对方和江东士卒交过手,了解对方,说不定能够想到什么破敌的办法。
“我倒是有一计,不知可行不可行。”就在这个时候黄忠说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四章韩玄弃逃
“黄老将军有何良策,快快说来。”刘修的眼睛一亮。
“江东军远道而来,士卒众多,不可强攻,只能智取,如此众多人马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我们可以绕道后方,毁其粮草,这样可不攻自破。”黄忠道。
“好。”刘修大叫一声。
这招釜底抽薪并不算什么新鲜的计策,但是确实实用,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便是采纳了谋士许攸的计谋,奇袭乌巢,烧毁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才会大获全胜,平定冀州,为霸业奠定了基础。
“可是黄盖将粮草囤积在什么地方呢?”马良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攸县。”
黄忠之前便是镇守再在此,所以对攸县比较熟悉,继续道:“攸县距离临湘有数百里之地,东西两面有明月峰、严仙岭环绕,横卧在攸水之畔,易守难攻,可以说是长沙郡的门户,攸县一破,黄盖大军便直抵临湘。”
“据探马来报,黄盖在攸县留守一千人看守粮草,如果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必可大获全胜。”
“此计不妥啊。”马良思考片刻之后说道。
“有何不妥?”刘修问道。
“且不说攸县远离临湘数百里,道路难行,彼师以逸待劳,我军人少,况且是疲惫之师,即便是那一千人马我们也无法对抗,何况黄盖大军就在家门口,随时可能攻城,恐怕还不到攸县,临湘城就已经被攻破了。”马良担忧道。
“季常所虑不无道理。”刘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接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片刻之后刘修发现除了这样,自己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而黄忠也在观察刘修,自己只是一个武将,突出自己的建议就可以了,最后的决策权还是要看刘修了,他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能有多大的魄力,在黄忠看来摆在刘修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撤退,要么奇袭,守城只有死路一条。
刘修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良久,他在思索其中的利弊。
自己若是撤退,这必然会在刘表心里出现负面的影响,更会成为蔡瑁问罪自己的口实,如果守城便是死路一条,这恰好是蔡瑁最想看到的结果。
坐以待毙,只能是死路一条,搏一搏,说不定还有希望。
就在这时刘修下定了决心,他已经无路可退了。
拳头重重的手掌一击,刘修道:“就依黄老将军之计,今日我便与黄老将军一起启程,直奔攸县,两天之内必须拿下攸县。”
“不可,主公。”马良听到刘修打算亲自挂帅上阵,立刻站起来惊叫道。
“季常莫要多言,我自有计较。”
“单凭三公子吩咐。”黄忠与马良不一样,他是个武将,对上战场没有太多感想,不过他对刘修亲自出征到时有些意外,这数百里考验人极大的耐力,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在两天内到达攸县,何况是从小锦衣玉食的贵族公子呢。
“不知以临湘现在的情况还能守多久?”
“以现有的准备,最大限度可以守两天。”
“不够,必须守至少三天,我们攻破攸县也需要时间让黄盖知道,在此期间必须守住城池。”刘修斩钉截铁的说道。
“临湘居住着不少的富商世族,如果能够将这家族的私兵召集起来,也能够有两三千人,不过这些人战力不强,或许勉强能够守住三天,只是这些世族不太可能帮助官兵守城。”黄忠比较熟悉临湘的情况说道。
“哼,都到了家破人亡的时候,这些世族还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实在可杀,殊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刘修冷哼道,“马良听命。”
“属下在。”马良立刻严肃起来。
“我命令你向这些世族征召私兵,并每户按照富裕程度征收资助,哪家不从,便杀一儆百。”此时刘修的脸上露出肃杀的表情。
“这……,万一他们狗急跳墙,发动叛乱,这对我们更加的不利。”马良也是世族出生,自然知道世族做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赔本的买卖他们绝对不会做的。
万一叛乱,与黄盖里应外合,临湘城危矣,可便小看世族的力量,他们多半盘根错节,就连当地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出自这些世族。
刘修的脸上突然露出了奸诈的笑容:“无妨,殊不知投鼠忌器乎?”
马良立刻心领神会,此时他才发现刘修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人蓄无害,光明正直,也有阴险狡诈的一面,而且还杀伐果断。
“就这么定了,临湘城我就交给季常和文长了,我与黄老将军将率领四百精锐士卒,即可启程。”
“诺。”黄忠和马良皆抱拳道。
就在这个时候,魏延火急火燎的冲进了小院,大声嚷嚷道:“主公可在此。”
刘修听到魏延的声音,立刻一惊,看魏延如此着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莫非江东军攻城了。
也不顾其他刘修立刻起身跑了出去,看到魏延道:“文长为何如此着急,莫非出了什么大事了?”
只见魏延气的牙根痒痒,咬牙切齿道:“庶子小儿,竟然大难当前,逃走了,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应该一刀砍了他的脑袋。”
“谁逃走了?”马良也是一惊,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好事。
“还能是谁,是韩玄小儿。”
“韩玄?”刘修、马良、黄忠三人皆是震惊不已,不自禁同时高呼出生。
“这怎么可能,韩玄身为郡守,守土有责,如何能够逃走呢,文长可不要危言耸听。”马良难以置信的说道。
不过对于魏延的话,刘修到时信了几分,他知道韩玄此人胆小如鼠,此前之所以没有逃,他是怕蔡瑁治罪,如今自己来了,他就有理由推脱责任了,即便长沙丢了,完全可以推到自己的头上。
“我没有说谎,不信主公、季常可随我一起去太守府看看。”
“此事可有其他人知道?”
“北门守城士卒知道,我也是在巡视城防的时候听到这些人说的。”魏延道。
第三十五章借兵世族
“文长你立刻去北门做安排,此事事关重大,严禁将此事传扬出去,季常立刻去通知临湘各世族,午时到驿馆,就说我要宴请他们,无论以什么手段都要让每一族的族长到场,事不宜迟,立刻行动。”
“诺。”
魏延和马良许诺一声,便离开了。
做完这些刘修惊出一身冷汗,要在这个节骨眼上,郡守率先当了逃兵,如果一旦传开,必然会引起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如果一旦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引起哗变。
想到这里刘修不禁对韩玄狠的咬牙切齿。
“黄老将军随我一起去驿馆准备酒宴,等候各家世族到来。”
中午时分,艳阳高照。
各世族皆是接到了刘修请帖,陆续的开始向驿馆移动。
“吴族长也来了。”在驿馆大门外,一个穿着绸缎衣服的胖子看到远处姗姗而来的中年人说道。
“李族长可知道,三公子突然宴请我等所谓何事?”吴族长走到胖子的跟前问道。
“呵呵,还能有什么事,眼下局势糜烂,在这个时候宴请我们准没什么好事情。”吴族长冷笑道。
吴族和李族是长沙的名门望族,也是临湘最大的两个家族,隐隐各世族都是以这两个家族马首是瞻。
“刘族长,甄族长……。”很快驿馆门外就聚集了所有世族的族长。
“这次聚集了这么多世族,刘修究竟要干什么?”一个世族的族长愤愤说道。
“呵呵,宴无好宴啊,他无非是乘机敲诈我等罢了。”吴族长道,“这样的官员难道还见的少吗,如果他不胃口大开,能结交就结交,我们也不得罪就是了,如果太过分,我们也不建议和他翻脸。”
“可是他是州牧大人的公子,我们如何得罪的起。”甄族长担忧道。
“那又如何,在长沙这个地方我们说了算,我们敬他,他就是公子,如果不鸟他,他就什么都不是。”李族长也是冷冷道。
这些一个个世族族长都是人老成精,没少和官家人打交道,从接到请帖便能够从其中猜测个七七八八,不过他们并不惧怕,就连韩玄都对他们客客气气的,更何况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呢。
“三公子已在内等候多时,请诸位族长随我进去。”就在这个时候驿馆的门开了,一个小厮打扮的青年走了出来,说道。
很快小厮便是将众人带到了驿馆的正堂。
可是让众人疑惑的是,哪有什么酒宴,正堂空空的一个人都没有。
“诸位请稍后,我这就请三公子出来。”
很快刘修带着马良和黄忠从侧门走了进来,脸带微笑,看起来十分的友善。
“见过三公子。”众人一起拜首。
“诸位族长久等了,请坐,上茶。”刘修说完自顾自的坐在首位。
一干族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说好的酒宴呢,最后所有的人眼睛看向了李族长和吴族长。
李族长和吴族长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对于眼下的情况,他们也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不过还是很镇定,他们相信刘修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便冲众人点点头,率先坐下。
“不知道三公子召见我等所为何事?”吴族长说道。
刘修笑了笑道:“我自从来到临湘,由于公务繁忙,也没有拜访诸位,实在是罪过,这次抽出时间也是想表达一下在下的歉意。”
听到刘修的话,所有的人心里都是不嗤。
“多谢三公子美意,三公子能够在公务繁忙之际抽出时间来宴请我等,我等感激不尽,哪敢怪罪公子呢。”吴族长颔首道。
“如今江东大军驻扎城外,随时都可能攻城,我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不知道诸位可与我一样?”刘修突然话锋一转,眼神扫过众人道。
“这……。”
众人就是被刘修的话语一惊,这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如果说一样,那接下来肯定是要分担忧愁的,如果说不一样,那就是与刘修离心离德,保不定对方会如何处置自己。
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对方虽然年纪小,但是心智却十分的成熟,而且还透着股狡诈。
还好吴族长比较机智,立刻道:“三公子,忧心劳累,心系荆州百姓,实属我等之福啊。”
刘修不禁多看了一眼吴族长,他已经从黄忠的口中知道这吴族乃是长沙的大族,私兵就养了一千,产业更是遍及整个荆州,而长沙的各世族都是已吴族为首。
吴族长一句话避重就轻化解了刘修的阴谋。
不过刘修不打算和他们打什么哑谜,打算直入主题,开诚布公,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由不得他们不从。
“如今遍地狼烟,饿殍遍野,百姓何来之富,远的不说,近的我长沙百姓就生活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着被屠杀的危险,万一城破,诸位难于幸免于难,诸位身为长沙的一份子,难道不该为长沙百姓做点什么吗?”
终于到正题了。
“不知道三公子需要我等如何帮助?”
“如今大敌当前,我等需同仇敌忾,共同面对,诸位只要将自家豢养的私兵借我一些,与我共进退,保卫临湘,在下感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