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诱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银色诱惑-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⑺笆辗矫娓韬艽笥呕荨T偌由洗拮芫淼障祷春E镜陌抵械返埃嘣炝艘恍┗牡藁哪信叵瞪系幕蜒裕顾荒芾嵬抢锪鳎蚣抑谐觯巧屏嫉恼煞颉⑹”ㄗせ醇钦哒菊境こ闪怂某銎病S惺蓖砩弦咕踩松钍保挥性谡煞蚩砗竦男靥潘拍艿偷鸵闼哂窃埂5诙焖挂绯膳咳说淖颂ッ娑砸桓鲇忠桓瞿烟狻4矸吃拥募椅瘢煞蚴呛笄诓砍ぃ唤饩龅胤酱碜鄹丛拥墓叵担煞蚴峭饨徊砍ぃ�

宣传书店改革的业绩,丈夫是宣传部长。她的丈夫就是这样支持她,他也充分利用了自己职业上的优势,成了仲月清事业的贤内助,好当家。

“新华酒家”终于红红火火开业了,地方党政领导、文化局领导、兄弟店领导前来剪彩、庆贺。唯有自己的主管厅、上级店领导不来参加。典礼进行期间,她竟被叫出去接电话,捧着电话流着泪接受崔牛牛经理的训话:“谭厅长讲了,‘新华书店’是毛主席题的,

岂能随便乱用,你那个酒店,其他名称都能用,就是不能用‘新华’二字,这是对领袖的亵渎,是对新华书店的亵渎。那个散发着金钱铜臭的招牌,必须摘下,否则先进店的评比,门市改造网点基金的发放,乃至基建拨款都得停止……”说完电话挂断。她气啊,气得心口发痛,还要强颜欢笑去应酬客人。

当天晚上,她拨通了谭厅长的电话,不客气地说:“谭厅长吗,上午酒店开业,接到崔总电话,要求不能使用‘新华酒家’的名称。我新华书店第三产业为什么不能使用‘新华’二字?而外边的商场、餐馆、工厂企业,使用的‘新华’名称多得很,比如新华牌钢笔、原珠笔,乃至牛奶、卫生巾、床单都用,原是新中国诞生后普遍使用的名称,为什么我们新华书店不能用?”说着,说着,她竟在电话里哭了起来。面对仲月清严厉的责问,谭厅长语塞,他和蔼地说:“小仲呀,别激动,冷静点,不要哭嘛。这只不过是省店同志的意见,并不是我的意思,他们认为‘新华书店’是专用名词,是延安时期毛主席命名的,用作酒店的名字不太严肃嘛。这只是建议,供你参考。至于基建资金、网点改造基金嘛,只是牛牛同志个人意见,厅里还可以协调嘛。”

仲月清说:“我仔细考虑过了,你们的建议我可以接受,新华酒家可以改名,并不是因为亵渎新华书店,而是从实际出发,你核拔20万元网点基金,我换名字。”

谭冠说:“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太像是作交易了。”

仲月清说:“这基金基层店应可以使用,它本来就是我们基层店创造的利润,只不过由崔牛牛分配罢了,他无权垄断,我们淮海市新华书店理所当然应该占有份额的。”说完她挂断了电话。

当然,谭厅长也未核拨这20万,“新华酒家”的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酒家成为淮城饮食业的魁首,独创的“新华菜系”得传统淮海菜系之精华,在形式上更加精美,被称为淮海饮食文化一绝,给书店所创的效益也十分可观。

淮海市新华书店改革实践的成功,证明了“以主带副,以副养主”的成功。现在淮海市所有门市部全都改造完毕,所用资金均为第三产业赚的钱,未要谭厅长拨一分钱,职工宿舍全部解决。终于有一天,上级领导一位司长来淮海市考察,看了中心门市部,听了仲经理滔滔不绝颇带女性感情色彩的介绍,大为夸奖。随行的市场处处长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撰写了《淮海市新华书店的改革之路》一文在《出版报》、《光明日报》发表,竟然得到了中央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于是仲月清终于成了A省发行战线的风云人物,按传统惯例各类头衔接踵而来。组织部门需要选拔一批妇女干部充实到厅、局级领导岗位上来,仲月清顺利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下派淮海市记者站多年、关系还在省里的丈夫也很顺利地回到了省城。

对于仲月清的提拔,自然谭冠厅长也是支持的,他自有打算,他以为孙猴子只要离了花果山,有再大的能耐也难以施展。她被分工抓“扫黄”与“版权”。按魏铭利主任的说法,这是一摊只有骨头没有肉的工作,厅里这方面是弱项,就让仲猴子去抓吧,只要不介入出版、发行,她也就没有什么大作为。至于分管发行的副厅长位子,是给他自己引荐的人才崔牛牛总经理留着的,别人染指不得。几方面的巧合使这位颇有几分个性的女经理,走上了省出版厅副厅长的岗位。

她兴致勃勃地到出版厅报到,受到谭厅长热情的欢迎。谭厅长紧紧握住她的手真诚地说:“实践证明你是对的。”

起初她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她始终未能按厅长的指示把“新华酒家”的金字招牌摘下来,而谭厅长虚怀若谷,不计前嫌,竟也笑嘻嘻地原谅了她近似无礼的对抗,对此她十分真诚向谭厅长表示歉意。而谭厅长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他那挺有风度的脸上堆满了笑意,轻轻地挥了挥手,很潇洒大度的样子,似乎把过去的不愉快一赶而光,扮成斯大林当年对***说话的口气,那当然是老大哥对***那种的语气:“历史是从来不谴责成功者的,你是成功者,因此,不应当受到指责。欢迎加入我们这个领导集体。我已经老了,到了某年某月某日正好60岁,一点都不等,坚决退下来。”他又指了指他那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和眼前的大号老板桌:“到那时办公室也不保留。从我开始,以后厅长退下来都不保留办公室,让你们这些年轻人来接替。小仲,你很年轻,有魄力,有能力,有朝气,是后起之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哈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把过去的不愉快笑得无影无踪,他们之间是一笑泯恩仇了。

当时的仲月清还为自己的小肚鸡肠而脸红、自责。瞧人家谭厅长多有气量,不愧大家风范,雅量似海,做领导嘛,就要有包容四海之心。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向谭厅长好好学习。

44

奥迪车内,响起了轻盈盈的口哨声,那是当年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小路》的旋律。车上的录音机正放着磁带。郑东用他那低沉的男中音和着那委婉动听的旋律轻轻地哼着:“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细又长,一直通向遥远的地方……”

“这口哨真好听,是谁吹的?”仲月清问道。

“还有谁能吹出这么好听的口哨,只有郑东我。”郑东不谦虚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尖。

“这是郑东口哨专辑,驾驶班每人一盒,你喜欢我送你一盒。”

说着,他就变戏法似地从随身带的皮包内摸出一盒递给仲月清。

仲月清看看这盒带盒套上写的歌名几乎全是她熟悉的老歌,由衷地赞叹道:“郑东你还真行,这口哨吹得不赖,够专业水平。”

“不是我吹牛,当年在中南海的时候,更深夜半,首长工作累了,总爱听我吹上一段口哨,以消解疲乏。我和音像出版社联系,他们准备给我出专辑。这是试着录的,怎么样,效果不错吧?”郑东不无得意地自我表扬。

仲月清微微地皱了皱眉头,笑着说:“这好不好,应该让别人来说,自己说自己好,就有点不谦虚了。”

郑东却不以为然:“我追求本色,我不是那种口是心非的假道学家,也不想学谦谦君子,只想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当一个有自信心、自我感觉良好的男人。”

仲月清宽容地笑了,心中却在想,郑东胸怀坦荡,心底纯明,却有时过于坦率,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说话口气也太大,不够谦虚,将来要吃亏,不过人无十全,瓜无滚圆,其小节不影响大局总是可以理解的。她只是这样想,没有说出来。她要合眼休息一下,整理一下纷乱的思路,调整一下自己的脑筋。她心中默念:“不要总去想谭厅长的十大战略了,还是想一想待一会如何去见部长,下一步我们打算怎么办。”她闭上眼睛,靠在车内的皮靠垫上。

奥迪车开进了省委大院。

45

偌大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寂静无声。隐落在林荫中的一幢一幢办公楼,只有少数还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光。整个大院实际包围了一个小小的丘陵,路的两旁栽满了松树、水杉、木兰。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冬青树将一条笔直的马路引导到丘陵的顶端,那里矗立着一幢60年代初建造的四四方方却又十分坚固的咖啡色书记楼。那是仿造苏联建筑造的耐火砖大楼,外表简朴庄重,曾经历了“文化大**”的风风雨雨,成为A省“文革”动乱时期重大事件的见证。现在北京的首长,曾在这幢大楼里工作了数十个年头,由省委书记处书记到“文革”后的省委书记,历经了多少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这里成了A省政治中心、权力中心,也是许许多多造反派、野心家、阴谋家窥伺争夺的中心。正是物是人非,景物依旧啊。

长期在首长身边工作的郑东对这里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奥迪车内睹景生情,感慨万端。

省委宣传部在丘陵脚下的一幢三层灰色小楼里。小会议室灯火通明。九时正,几位厅长各自带着自己的助手陆续进入会议室。

公安厅黄副厅长来得最早,他正在给晚到的广电厅长、文化厅副厅长和仲月清的茶杯里投放他带来的茶叶。那是劳教局茶场自产的特级炒青溪山青锋茶。

他高大魁梧的身影在明亮的灯光下起起落落,大手慷慨地抓出一把把茶叶投入茶中说:“我请诸位厅长品茶,是新茶。”

他的助手文化保卫处处长拎着暖瓶将水注入茶杯。郑东是品茶高手,冷眼旁观,心想他那特级炒青还不如我包中的台湾一级乌龙茶。但是,这种厅长之间的嘻笑,他作为处长是不便掺和的,还应当不失时机地说上几句吉利话:“啊呀,黄厅长这个茶叶好呀,是我国著名的溪山茶。此地濒临溪水之缤,得山水流泉之清彻,韵道观佛刹之宝气,故而得天独厚,是别处无法比拟的天时地利。这炒青取的是春芽,制法取自溪山道观,需文火焙制,故而是茶中精品。”郑东无不卖弄地说道。心想这品茶之法乃首长亲授,你那只能算是喝茶,那能算品呢。

黄厅长喜笑颜开。他与郑东原来相熟,当年他在A省江镇市公安局长任上曾顺利领导查处了我国首例特大非法出版案,与郑东称兄道弟,现在身份不同又是兄弟厅领导,郑东也就不再随便了。

厅长笑答:“哎,小郑,你那茶道蛮精,说得不错,这溪山青锋是溪山茶场生产,那是我厅劳教局的下属单位。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1993年还获全国名茶评比第一届“陆羽”杯奖。”

郑东听了夸奖,于是不知好歹:“那是劳改犯生产的罗?”

这话有点不中听,黄厅长正色道:“你别胡说八道,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这茶场技术人员全是我公安干警,这焙制的方法是从溪山道观的老道那儿学来的,制法为国家一级机密。这茶就是他们用新研制的机器焙制法制出的,不再是过去手工焙制了,效率提高了好几十倍。你瞧这茶色,这茶叶哪里是般的茶,它有提神益思、止渴生津、消食除腻、清火明目之功能。诸位厅长如果单位需要可与我联系,价格比外面便宜二成。个人嘛,

我每人送一听,带回去品了再说。”众人看看杯中的茶叶果然色泽绿润,挺秀显毫,匀正光滑,平直略扁,犹如青锋宝剑,经滚水一泡,秀气清凉,叶底肥嫩,果然是好茶。

仲副厅长笑着说:“黄厅长,你是开会,还是做茶叶广告?”

“开会、广告兼而有之嘛,茶场无收入,这些劳教人员谁来养?你们出版厅有课本,我们可是清水衙门,只有靠清水来养……”接着向郑东诡秘地挤了一下眼,说:“小郑,你说是吗?做做厅长工作、给机关,最好是出版系统一人发2斤,这价格绝对优惠,买一送一……”

这边说笑着,那边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已迈进门。于是大家停止玩笑,一个个摊开笔记本,脱下钢笔帽,准备记录。

部长在秘书的导引下笑嘻嘻地走进会议厅。

“非常抱歉,来迟了一会,刚刚接了全国‘扫黄’办南风同志的电话。在对古都这个案子非常重视,已是第三次打电话了。明天全国“扫黄”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广电部、公安部、文化部的联合调查组就要进驻古都市,听取案件查处情况汇报。所以连夜请大家来研究。”部长说完后,极有风度地与大家一一握手。随后坐下,打开皮包,取出材料。

唐部长相貌堂堂,近60岁的年龄,皮肤红润,额头不见皱纹,

满头黑发被调理得一丝不苟,泛着亮亮的油光。

他打开秘书递上的文件夹,那是一份全国“扫黄”办公室的明传电报。电报通报了最近G省S市查获的一起利用邮件大量邮寄盗版、yin秽VCD故事光盘的案件:

根据群众举报,G省s市文化、公安等部门联手于11月25日抓获以李奕平、李夏平为首的涉嫌“制黄”、“贩黄”、盗版光盘中转窝点成员8人(主犯李奕平不在现场,未抓获),并从其住宅及仓库中查获一批信函、账目等材料及大量光盘。当场收缴的VCD计23种97300张,CD12种38900张,共136200张。经抽样初审,23种VCD中,至少有9种是yin秽、**光盘,约占总数的40%,其中可以认定为yin秽光盘的有《蝴蝶夫人。沃子》、《吻狼之问题少女》有近万张。通过对案犯的审讯得知,查获的光盘全部是A省宝达激光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据称该公司副总经理白金贵9本案主犯李奕平于1995年8月8日签约,同意平均每月为李奕平生产不少于30万张光盘。至10月3日,已通过邮政特快专递运到S市437000张,加工费总额达210多万元。抓获的人中有一香港人。全国“扫黄”办公室已派人去S市进一步了解情况,获取证据。公安部有关部门已就此案向G省s市公安部门作了指示。

读完电报,宣传部长神态严肃地说:“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省政府分管领导均已明确作出批示,要求对涉及我省的‘制黄’、‘贩黄’单位及个人要坚决一查到底,决不手软。”随后他一一谈了领导的批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