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佑冷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明明知道我只是好意报讯,从无害人之心,却要给我强加罪名!”
赵卓抿紧了唇,似被说中要害,脸色青白,一言不发。
赵佑低头,看看地上的赵文,从自己衣摆处撕下一大块布料,蹲下去给他紧紧裹住右肩。
整个过程,他尽可能做得缓慢而仔细,全然不顾周围凝结成冰的肃杀气氛。
做完这一切,喝令门人尽数退开,这才起身迎上,冷道:“你早已明了大王兄的心思与计谋,当时大可不必答应前往,反正明日便是册封大典,只须候在越秀宫,平安度过这半日,就可以顺利登位……而你却执意而来,是想借此机会,将未来的障碍连根拨起,是不是?”
而对他的一番质问,赵卓既不肯定,也不否认,只淡淡道:“他往日以皇长子的名义,自以为是,作威作福,我已经忍他许久了。”
“即便如此,你也不致如此对他!”赵佑情不自禁拨高了声音。
赵卓反问:“那你说,我该如何对他?”
赵佑咬唇道:“大王兄已经是寡不敌众,处于下风,你大可率众将他擒下,押至父皇面前,请父皇定夺,此事之后,他再无实力与你争夺为难,你何必如此狠心断他手臂?!”要知道,以大王兄的心性,断他一臂,今后形同废人,与要他的命又有何区别!
212 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王败寇
“妇人之见!”赵卓冷声打断他:“你没见他方才一心想取我的命吗?若是我计划不周,稍有懈怠,此时躺在这里的便不是他,而是我了!
“那是大王句子一时糊涂,本来是可以劝说的,可以阻止的,他本无意取你性命,只想拿储君之位,只要你答应让给他,他便会罢手!””
“让给他!”赵卓摇头轻笑,笑声里带着几分讥讽意味:“三王弟啊三王弟,在你眼中,这皇位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你让我,我让你,随意推辞不受吗?你肯让我,那是你的事,我却断然不会再让他人!”
赵佑微微张嘴,心中惊异,指着他:“你……”
天,他知道,他竟然知道……
赵卓朝他凑近一步,轻轻点头,声音压低,几不可闻:“不错,你掩饰得极好,我当时也一心以为是我自己拨出来的神剑,自是未加多想欣喜若狂,只是,我在转身还剑之际,心念一动,曾试图再次拨剑,结果那神剑如同生根一般,纹丝不动,根本没法拨出……我便知道,真的是你在相让,你才是上天定下之人,你说,我怎能留你在世?”
赵佑瞪着他,内心惊骇,连连后退。
他什么都知道,却故作无知,懵懂接受,骗过了他,骗过了所有人!
难怪他明知自己是无辜前来,也要执意围剿,原来是怕自己将来对他不利,要斩草除根!
对他而言,自己不是兄弟手足,而是挡住他前进道路的障碍,只能毫不留情,全力铲除!
——我以为,王子会支持大王子做储君……
少年的低叹声犹在耳边回响。
小乐子早有提醒,自己却念及骨肉之情,没能引起重视和警惕。
——老二性子冷,心眼多,疑心重,以后他登基称制,还不知会怎样……
就连大王兄都看出来这一点,他还不以为然,觉得心机深沉是其优点。
费神费力,良苦用心,尽数付诸流水。
——这神剑认主,庇护江山是关系到赵氏王国未来命势的头等大事,慎之又慎,绝非儿戏,怎么可以随意让于他人……
老师早有告诫,早有教诲,他却从来没当回事,让错落剑,更看错了人!
一步错,步步错!
“还有,你明知我与宁儿有婚约在身,却串通兆飞颜前来捣乱搅局,又利用她怀有身孕之事,要挟于我,让我不能不怀疑你让位的用心!”赵卓声音低沉,继续陈述。
“不是,我是好心帮你解决问题!”赵佑欲哭无泪,真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
“无须辩解!”
赵卓手握长剑,步步逼近,以他才能听见的嗓音轻道:“我知道你无意这皇位之争,原本也想就此这般,各得其所,互不为难,但是你为何不知收敛,仍在大肆培养江湖势力?区区一个帝都城,我身为未来储君,居然都找不出你窝藏之人,你叫我今后坐在高位如何放心?!”说着,眼眸一利:“万一将来你后悔了,想要取回这相让的一切,与其是等你羽翼丰满之时再来争斗,不如我现在就动手……”
眼见长剑挥出,剑尖划过天际,赵佑低呼:“二王兄,你误会我了!我既然让出,就断不会再与你相争……”
“人心难测,我没法信你。”
赵卓长叹一声,长剑距他胸口仅有寸许,“三王弟,你别怪二哥心狠,怪就怪你生在帝王之家,却胸无大志,还如此心软……”
“主子!”众人惊呼,作势奔上前来。
“二哥!我们是兄弟!”赵佑眼里已有泪光。
“兄弟……”赵卓喃喃出声,略一迟疑,仍是力道不减,一剑刺出。
只听得哐当一声,长剑落地,赵卓捂住右胸,眼睛睁得大大,不敢置信,一丝黑血从他指缝流出,隐隐可见幽蓝色的微光。
“你……”
怎么可能?
他明明已经出手,怎么会有比他长剑还要快的光芒出现,局势瞬间扭转!
“二哥……二王兄……”赵佑闭上眼,面露痛色,慢慢收回手来,“我给过你机会,你自己不知珍惜……”
身为江湖中最大门派的领导人,就算没有武功,却也绝不是任人宰割之主!
自己只是在赌,赌他的良心,赌他是否还有一点骨肉亲情,之前但凡他稍微表露一分善意,能放自己一马,而不是挥剑相向,自己也不会扳动魔戒的机括,射出毒针,用以自卫!
只怪他,太过心狠手辣,不留余地!
“我还是小看了你……”赵卓颓然倒地,面上浮起一丝苦笑,“成王败寇,我无话可说,任你处置!”毒液渗入血脉,他的嘴唇已成乌紫,气若游丝。
眼见大势已去,墙头矗立的青衣人等收回弓箭,面如死灰,被制的黑衣侍卫趁机脱离包围,奔到昏迷的赵文身边。
“放下武器,我会禀明父皇,饶尔等不死,九族不予降罪!”
一听此言,没有半分犹豫,青衣人齐齐跃下跪拜,双手将铁弓利箭举过头顶:“属下愚昧,谢王子不杀之恩,愿将功折罪,誓死效忠!”
日月神教门人大喜过望,纷纷上前,将对方武器缴下,就连别在腰间的短匕也一并卸了。
赵佑抿唇,微一侧头,但见一道灰白人影从天而降,轻飘飘落在他身边,于满地狼藉处长身玉立,笑如春风:“主子。”
一见来人,众人喜笑颜开,齐唤乐主。
不错,正是小乐子。
就因为察觉到他的悄然到来,自己才能如此放松,放开手脚,板回劣势。
“小乐子,去,封住他的血脉张经络,防止毒气攻心!”
小乐子微诧,仍是不动声色,依言执行,啪啪几声,将赵卓各处大穴尽数封住,低道:“好了,主子。”
赵佑轻轻吁气:“火速回宫,外公走时留有些许丹药,希望还来得及救命!”
小乐子眼底闪过一丝理解之色,并无二话,抱起赵卓,飞一般朝寺门方向驰去。
他隐身在侧看得分明,主子与赵卓只三尺之遥,板动机括的同时,亦是从左往右调整了位置……
最后时刻,主子仍是心存怜悯,无意取他性命,否则,中针之处,当是他的心脏!
两位皇兄皆被快马加鞭送回皇宫救治,赵佑留在现场,指挥若定,清理善后,安抚下属,直到暮色降临,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姗姗而回。
此时此刻,退无可退,只能选择面对。
夕阳下,宫门大开,一群人黯然伫立,晚霞的光芒缕缕射下,映出天子赵文博惨痛而沉静的脸庞。
赵佑疾走两步,挥泪拜倒:“父皇,对不起……”
赵文博黯然摆手,“朕都知道了,不能完全怪你……朕只想问你,现时是如何考虑的?是否还不改初衷?”
赵佑哑然,有什么东西如风云雷电,在头脑中一幕幕徐缓掠过。
远在大美帝国沙漠,苦苦挣扎不知生死的铁士……
鲜血染红的枯井,残破不堪的遗体,青绿竹簪上刺目的暗红……
墙头上突然窜出的人影,长剑袭来,羽箭激射,耳廊处的血渍已经干涸,却还隐隐作痛……
痛的岂止是身,还有心!
成王……败寇……
日月神教或者有实力,有潜质,却始终只是个江湖门派,行为受限。
要反击,要复仇,要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给幕后之敌以迎头痛击,就必须登上更为尊贵显赫的位置,获得更为坚固支撑的根基,拥有更为强大不可战胜的力量!
天意,不可违!
责任,不可避!
内心深处,有什么信念轰然倒塌,又有新的信念顺势而生!
赵佑垂头,低答:“我想好了……”
一瞬间,眼中利剑,墨发飞扬,仰首挺胸,他听见一个陌生的嗓音如魔魅般响起:“我,才是神剑之主,是真正的赵氏王国皇太子!”
那是……他自己的声音!
一声过后,人群里传出惊呼声,赵佑被赵文博扶起引领,一步步走向属于他的位置,目光在身后一一掠过,毫不意外看见惊诧,看见猜疑,看见迷惑,看见嫉妒,还看见老师秦俊杰欣慰的笑容……更看见少年隐在人后,那一张温润俊秀的脸,如斯苍白。
一门之隔,数丈之距,却如相隔千山万水。
小乐子,对不起……
213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佳时机
“心狠手辣,毒如蛇蝎!”
“赵佑,为了储君之位,你竟狠心如此,将你的两位兄长赶尽杀绝,你好,你真的好,你小心着,残杀手足,违背良心,将来要遭报应!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赵秀宫,二王子赵卓的生母萧贵妃披头散发,形容憔悴,一双眼却是满含恨意,烈焰冲天。在她身后床榻,帷幔低垂,赵卓闭目仰躺,嘴唇乌黑,面如金纸。
见他凑近过来,萧贵妃大叫一声,向前扑出,一副护犊情切义无反顾的模样,“卓儿都这样了,只剩下一口气了,你还想怎样?还想怎样?”
拉扯间,长长的戴着四套的指甲在手背上狠刮了一直,赵佑忍住疼,将袖中的瓷瓶朝她抛了过去。
“这是我母妃续命用的半颗碧灵丹,你给二王兄服下,可延他十日性命!”
“你伤我卓儿还不够,如今还要用毒药来继续害他吗?”萧贵妃手舞足蹈,歇斯底里嘶叫,叫得嗓子都哑了:“拿走,我们不要你假惺惺的示好!给我滚,你给我滚出去!”
“娘娘!”赵秀宫一干宫女内侍生怕她发狂伤了这位新贵,殃及宫中人等,急忙扑过来阻拦。
赵佑趁机后退一步,避开她的攻击,肃然道:“我药原本是我母妃为元儿留下的,全天下就这么半颗,你自己看着办!若是担心受骗,你大可命人拿去扔掉,然后等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吧。”说罢,朝榻上之人投去瞥,拂袖转身离去。
萧贵妃坐在地板上,痛哭失声,哭到伤心处,起身将房内的桌椅灯饰一齐推倒磺掉,连砸带骂,一片狼籍。
“赵佑……你这遭天杀的小子……不得好死……”
咒骂声中,赵佑走出殿门,蹙紧了眉头。
今日册封大典上,天子赵文博当众宣布第三子赵佑为赵氏王国储君,由太博秦俊杰悉心教授,三公共同辅佐,待时日成熟根基稳固之日,则予登位,继承大统。
对于普度寺之变,已有斥候回宫将详细经过禀复,再加上他对日月神教门人的安抚约束,朝堂上下守口如瓶,帝都城里也未听得任何风声,册封的同时,其余两位王子则是称病留在寝宫,更将长时间闭门不出,虽然罪名按下,并未承担责罚,却是彻底退出赵氏王国的政治舞台。
这场过程惨烈的皇嗣之争,表面上以最和平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而他,兜兜转圬,最终还是登上了这个位置。
从赵秀宫出来,一路慢行,想到母妃蓝婉晴那张满是愁苦担忧的脸,不禁又是叹。
再有的就是小乐子,自己很想找他说下,问问他的心思,却被接下来的册封大典给绊住手脚,不得自由,等到大典结束,找遍整个月清宫也没见他的踪影。
边走边想心事,不知不觉走到太医署大门前。
正立在门口微怔,里边太医令与太医丞已是闻讯而来,带着一干医官恭敬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各位大人无需客气。”
赵佑顿了下,即是说明来意:“我来问问我二王兄的毒伤,可有办法解救?”
众人相互望望,皆是低叹。
赵佑眼眸微眯,沉声道:“怎么?”
“殿下!”太医令上前一步禀道:“二王子所中见血封喉的剧毒之物,幸而被及时封住大穴,延缓毒素进犯,我等医术有限,只能将体内毒素暂时压制一时,却不能彻底逼出。下官经联众会诊商议,不敢擅自作主,只能先汤药治疗,再另请高明,比如蓝老先生……”
“废话,我外公人在千里之外,如何来救?”
一声怒喝,众人抖抖索索,脸色十分难看。
赵佑心头暗骂一句,也知道怪不得他们。对署中太医而言,平时给后宫皇子公主看诊,小病小痛倒是无所谓,一旦遇到严重伤患,医得好那是应当的,医不好却有可能要杀头,所以往往慎之又慎,采取保守治疗,如此一来,也极易延误最佳时机。
小乐子的争分夺秒,母妃的续命灵丹,不过救回他十日残喘。
眉头愈发扰紧,一言不发往外走,这毒针之毒,天底下想必只有外公才能救治,可是外公所在的草庐远在午里之外,莽莽群山之中,踪迹难寻,别说十日,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