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故意表现得一派天真懵懂,再次拉楚曜出来背锅。
无瑕放松下来,摸着妹妹毛茸茸的头顶道:“王爷说得对,他对双双很好,又几次真心诚意地帮助咱们家,双双要心存感激,好好待人家,知道吗?”
无双大眼机灵地打个转,问:“那三殿下呢?”
虽然这次楚晔更多只是摇旗呐喊,但在乔老将军府时却实打实地救过姐姐一次,无双一直好奇姐姐对他的看法,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不漏痕迹地探听。
无瑕想起楚晔看她时热切的模样,微微面红道,“爹爹也给三殿下那里送了一份厚礼,感谢他旅途上对双双你的照顾呢。”
那姐姐你到底怎么看他?
无双急得扭动小身子,不敢问得太明白,生怕无瑕本来并无遐想,却被自己不慎撩动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杨氏自是比无瑕更难过。
她初初怀孕时虽也害喜,但在孕妇中情况算好的,一直也没有食欲不佳的情况。如今反而接连多日食难下咽,人眼看着瘦了一大圈。
君恕请来上京出名的稳婆,还有宫里擅长调养的嬷嬷,全都不奏效。
陆珍娘听说后,献上一道陈皮蒸鸡蛋的食疗方子。
杨氏连吃几日,果然胃口好了些,她便将陆珍娘请来正院小坐,连当日在墨城救无双一命的事情一起,当面致谢。
陆珍娘随楚曜等人进京后,一直暂居汝南侯府一处空置的小院里,偶尔也外出走动,打听租房价格,做小本生意的门路,还有私塾的情况,忙忙碌碌地打算未来。
因此,见到杨氏后,主动提出搬走。
杨氏微微有些发怔,她先前听无双提过,希望自家帮助陆珍娘母子在上京站稳脚跟,生活无忧。对于女儿的救命恩人,杨氏当然愿意尽力回报,况且救命之恩等同再造,别说助他们一臂之力,就是终身奉养她也觉得无妨。
这时听得陆珍娘似乎另有打算,便细细问起,是否一切已安排妥当。
“我看中城南羊角胡同一间大杂院的角房,原租200钱一个月,我答应包房东一家早点,又降到150钱。胡同外隔两条街就有私塾,而且那附近人来人往,摆起早点摊档来应该赚得不错。我比较过很多地方,觉得那里最合适价格也最公道,便下了定。”陆珍娘坦诚答道,“有三姑娘答应做我靠山,也不怕遇到地头蛇被欺负,当然要早点开档才好。”
最后一句却是半开玩笑。
陆珍娘带着陆安讨生活几年,因是女子,没少受人欺凌,又因为容貌,更屡次被讥讽嘲笑。经历过这些,自然懂得一心要报答她的无双,还有愿意为陆安提供读书习武机会的楚曜,都是难得的好人。
但人家越是好,她也越应该知道分寸。人家敬她,是因为她救了无双。她若因此看中人家富贵,赖着不走,不事生产,不知自立,久了只会让人瞧不起。届时,她有难或陆安需要扶持时,人家未必还愿伸手相助。
难得的好机会,要用在刀刃上,不能因为好吃懒做白白消磨完。
所以,从最开始答应来上京时,她就没打算让君家帮忙安排什么,自己私下里一一打点妥当,便要找时机告辞。
杨氏听她连定金都交了,心中更是犯难。
许多时候,欣赏一个人只需要一个小细节。杨氏对陆珍娘便是如此。
大宅院里多阴私,往往在许多事上都有避忌。
譬如杨氏怀孕,就是老夫人这个素来和睦慈爱的婆母也会避嫌,就算偶尔提起要吃点什么补身子,也只是说个菜名,之后全交给正院小厨房去做,从不会贸贸然送来已做好的吃食。
所以,陈皮蒸鸡蛋这件事,陆珍娘做得特别合杨氏心意。她只是在无双去探望她时,向无双的奶娘李妈妈讲起有这么一个办法,再由李妈妈转述给杨氏,最后由小厨房的管事妈妈过去询问详情,回来下厨。
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善意,真正帮到杨氏,又令人完全放心。
杨氏做了许多年主母,知道有手艺又知规矩的人难得,当然想把陆珍娘留在府里做帮手。可因多了一层救命恩人的情谊,位置便不那么好安排。若让人家做个厨娘、管事之类,到底是下人,难免失了敬意,因而一直未下决定。
谁想只犹豫几日,人家竟然就要离开,真是失策。
无瑕多少知道母亲心意,见杨氏犯难,妹妹又一直皱着小眉头拉扯自己衣袖求援,主动开口道:“陆婶婶的手艺比宫里的嬷嬷还好,去经营摊档岂不是太可惜。娘,我和妹妹们还缺一个厨艺先生呢,不如聘了陆婶婶来教授我们。”
她从去年起已经常跟在杨氏身边学管家,看账本也是其中一项,家中各项支出心中自然有数。
像她们身边的大丫鬟,每月月银一两,在府中已是管事之外薪俸最多的。然而家学里的西席又与下人不同,教她们读书识字的顾先生,还有教刺绣的冯先生,原先月银都是五两,因为今年要多教无双与无悔两人,便提高到八两。如果陆珍娘来教厨艺,赚得肯定比摆早餐档口多,也不必抛头露面,还能受人尊敬。又有实惠,又有身份,一举两得。
女儿提出的建议,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氏连忙说起待遇。
陆珍娘起先仍推说自己会做的都是家常小菜,当不起人师之责,杨氏却道:“她们这些女孩子一辈子也不出几回门,学了厨艺还不是为将来嫁人后服侍夫婿用,那当然要家常小菜才对味。”
她这说的是实话。
无瑕与无双这些姑娘们,不管是如今在娘家,还是将来出嫁到婆家,生活总是不愁的。既不需要她们做针线活帮补家用,也不需要每天在厨房里亲手操劳一日三餐。
但不需你做和你不会做,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新娘子送给翁姑亲手缝制,针脚细密的鞋袜,能得全家赞赏。丈夫夜晚归家,妻子偶尔洗手作羹汤,也是增进感情的妙方。因此该学的,她们一样也不能少学。
杨氏诚意相邀,陆珍娘推拒不过,终是应承下来,做了君家几姐妹的厨艺先生。
日子重又回复平淡。
无双开始每日虽姐姐去家学上课。她上辈子学到十六岁,不说是个才女,至少提笔也能成诗,如今从识字开始重学,当然毫不费力。
不过,无双生怕被人发现怪异之处,不管是平日功课,还是课堂上先生提问,总是故意错上几处。反倒是堂妹无悔格外用功,处处得先生赞赏。
二月初十,人工大运河从上京到杭州全线贯通,德庆帝听闻喜讯,决定坐船南巡。
文武百官,京中勋贵,有不少人在随行之列,其中自然包括向来得到看重的君恕。
随行人员根据官职大小,有的可以带眷属。
君恕提出带妻女同行,杨氏大腹便便,怠懒出门,起先不愿。
君恕劝她:“反正坐在船上,不像马车那般颠簸劳累,十分舒适。且最晚明年,无瑕婚事便要定下来,届时她再想出远门也是不能了。咱们到了杭州,还能见到岳父岳母,女儿们也与好与外祖家的表哥表姐们亲近亲近,趁着如今年小,交情自与长大后不同,就如你我一般。”
杨氏听得动心,终于答应下来。
无双坐在爹娘中间,仰起小脸,大眼碌碌,唇角带笑。
原来爹娘是青梅竹马,难怪感情如此好。
她也好像要一个青梅竹马的夫君啊,不知道这次南巡会不会有机会认识适合的人选呢?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德庆帝向来雷厉风行,南巡的决定一出,各部全力准备。不过十天后,二月二十日,一切齐备,南巡队伍正式出发。
与往年出巡不同,这次皇上车马不出城,而是往京杭运河终点——通州马车登船。
是日天没亮,上京九门紧闭,静街封城,御林军严阵以待,仪仗从宫城门口直摆到码头。
皇帝车马先行,之后是太后与随驾嫔妃,再次是皇子宗室,最后才是官员与官眷。
君恕不到三更就离家到皇宫外的广场上等候,杨氏母女三个也是天不亮就上了马车。
无双因为人小,还能抱在手上,所以没被叫醒,幸福地窝在奶娘怀里,一路香甜地睡到码头。
下了车,冷风一吹,她才醒来。
睁眼便看见码头上停着好几艘宝船。庞大的身躯逆着光,就像沉睡的远古巨兽那般威风凛凛。
宝船结构底尖上阔,船头昂船尾高,除御船船艏用龙头,其余皆浮雕虎头,两舷侧彩绘飞龙凤凰,船尾板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无双仰头仰得快要折过去也只看得到船帮,以及高耸入云的桅杆上端,至于甲板上究竟是怎样一种景象,实在令人期待。
登梯上船,甲板往上一共四层,唯有二三两层住人,房间有限,跟来的仆役都要住到甲板下的船舱去。
君家在二层占了两间套间,屋里摆设精致,大床方桌一水儿红木雕花,屏风帷幔皆是宫制,比侯府中半点不差。船行平稳时,不看窗外景色,并不觉得与在陆地上有何不同。
无双头一回坐这么大的船,兴奋好奇,自然不肯老实待在舱里,吧嗒着小短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把宝船探了个遍。
君恕护女心切,生怕在水上有什么意外,不要奶娘丫鬟,亲自跟着无双出出入入。
宝船起锚,白帆扬起。
无双被爹爹抱着在船头,眼看御船当先驶出,自己所在的这艘随后跟上。
大船南下,顺风顺水,速度快得惊人,两岸风光来不及看清便已远远落在身后。
船头迎风,站得久了,无双忍不住打起小喷嚏。
君恕摸摸女儿被河风吹得冰凉的小脸,柔声哄劝:“乖乖,咱们回屋去吧,别冻病了,吃药多苦,对不对?”
出门在外,无双格外乖巧,软软地说声好,便趴在爹爹肩头,任由他抱回舱房去。
不想君恕一语成谶,回到舱房后,无双当真病了,头晕呕吐,天旋地转。
随行的太医过来把了脉,说无关风寒,应是晕船:“水路看似平稳,实际许多人都不惯。太医院备足了晕船药,喝上一副就能缓解。”
无双每天晕起来就喝一副,喝完当天果然有好转,可到第二天又犯,反反复复折腾了几天也不见断尾。
其间楚曜得了信儿,从御船上过来探病,还带来太后、皇上、静妃分别赐下的药材。
无双躺在被窝里,小脸煞白,有气无力道:“我晕船晕得连太后和皇上都知道了?”她觉得有点没脸见人,“连太医不是说好些人都晕吗?”
为什么就她出名?
“婠婠天天惦着找你过去御船上陪她玩,等不到人,就反复念叨。船上地方小,大家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宗室里几乎没人不知道你是她最要好的小姐妹了。”
御船上除了德庆帝,还住着随行嫔妃皇子,以及与皇帝亲厚的数家宗室。楚曜怕麻烦,本不想带年幼的楚婠同行。可是静妃被钦点伴驾,楚婠留在上京没长辈看顾,最后还是跟了来。
楚曜捏捏无双嘟嘟的小脸,嗯,还真是病得不轻,肉都薄了,手感不好:“明天我再带点肉来给你。”
话题拐得有些奇怪,无双没心思细想,只委屈哒哒抱怨道:“吃了东西就犯恶心……”
“那也得吃,小姑娘圆润些才美。”楚曜道。
原来楚曜喜欢胖子。
无双把上京城的姑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发现上辈子还真没有哪家的贵女是胖美人。
难怪他老大年纪也不娶妻!
她被指婚给他时,楚曜应该非常不满意吧?
无双摸着自己饿了两顿还圆鼓鼓的小肚子,格外怀念二八年华时堪堪一尺七的小蛮腰。
第七天上,无双终于不再晕船。
恢复活蹦乱跳的状态后,她便不愿闷在船舱,牵着爹爹又去甲板放风。
前面的御船渐渐慢下来,船尾与无双这艘船船头相叠约有一丈长短时,一块船板架起,将两船连通。
无双鼓着小脸目不转睛地看新鲜。
就见楚曜抱着楚婠翩翩而来,水上风大,呼啸着卷起他长袍下摆,仿佛随时要将人掀翻落水似的。
无双瞪大眼睛,举着小手扑过去要接人,不想人小腿短,跑得慢不算,还在半途被帆绳绊了个跟头。
楚曜如履平地般几大步便跨至甲板。
楚婠下地来,蹦蹦跳跳地凑近无双:“双双,你终于好啦,我好想好想你啊!”说罢矮下身子送上一个热烈拥抱。
“婠婠,我也好想好想你。”楚婠热情如斯,无双可不好意思伤一个小孩子的心,顺着她的话道。
不过,身上压着一颗圆润的小姑娘,她更爬不起来了……
两个小娃娃跪坐在甲板上便聊起天来,楚婠神秘兮兮道:“你知道为什么我不晕船吗?”
无双摇头。
楚婠立刻笑得双眼弯成月牙:“因为我学了游水!双双,你想不想学?”
这真的有关联吗?
不过,游水学起来倒是不赖。
重生回来才半年,她都落水两次了,要是会游水,下次就能自救。
呸呸呸,谁下次还要落水,没有下次了!
楚婠年纪太小,说话没头没尾,楚曜在一旁帮忙补充解释:“婠婠平时多在宫中陪伴静妃,娘娘有次无意听七殿下提起无双曾在将军府落水的事情,便着婠婠学起游水来。”
“姨母说,学会了,将来长大不吃亏!”楚婠插嘴道。
无双“噗嗤”一声笑出来,未雨绸缪虽然很必要,但静妃娘娘担心得是不是也太早了?
君恕倒是深以为然,他的宝贝女儿,当然不能被莫名其妙冒出来的臭小子占便宜。自救自助必须从小抓起,静妃娘娘不亏是一代宠妃,果然有先见之明!
于是乎,楚婠和楚曜在甲板上打了个转,很快又回去御船,离开时,楚曜另一个臂弯里还多挂了一只无双。
学游水的地点在静妃舱房的浴池里。
据说,整个御船上总共只有三个浴池,分别在太后、德庆帝与静妃舱里。太后与皇上的,当然不可能让两个小不点折腾,唯有静妃宠爱楚婠,连带无双也跟着沾光。
静妃听说两个小姑娘要练游水,立刻吩咐下去:“把水烧热些,炭盆在浴室四角各放一个,河上风大寒凉,窗户都关严了,再用布条将窗缝封起,别让小孩子着了凉。”
她是个非常温柔漂亮的女子,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唇角带笑。。
无双觉得她与母亲杨氏神情有些相似,那是与丈夫感情好的女子才会有的满足与幸福之态。
宫女们忙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