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首辅-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庞策哭丧着脸,哀求道:“唐公子,我们都错了,都是我们利欲熏心,见财起意,跟着赵旭等人胡乱折腾,结果作茧自缚,如今我们是走投无路,恳请唐公子赶快救救我们。”

一位姓许的商人更是站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唐公子,小的名下三座绸缎庄都被挤兑慌了,房产也归了山西票号。他们还不依不饶,逼着我卖了田地,赎回粮券。在这么下去,小的一家人只能喝西北风了!”

“唐公子,大发善心,帮帮我们吧!”

……

唐毅依旧淡淡看着他们,微微冷笑道,“诸位,我上次让你们好好想想病根是什么,可是这次再见面,你们还是没想明白,在下又能怎么帮助你们!告辞!”

唐毅果断转身离开,在场这帮人都傻了,他们都低声下气认错,难道要逼着他们三刀六孔,自己挖祖坟才行吗!

于永奇脸色凝重,怒气冲冲道:“依老夫看,姓唐的多半是虚张声势,他根本没有办法救咱们。他这么拖延时间,无非是给山西人争取吞并咱们的机会,别忘了他和王崇古可是穿一条裤子的。”

他这话引得不少人点头,可还有些人犹豫,自从粮食券暴跌,只见晋商票号行动,唐毅的盐铁塘一直按兵不动,不像是帮着山西人的样子。

众人犹豫不决,这时候庞策突然站起来,说道:“诸位,老夫听说魏良辅魏老大人来苏州了,咱们去请他出面,也不要老爷子帮什么忙,只要让唐公子和咱们开诚布公地谈一次,别再打哑谜,大家伙觉得如何?”

“好,这个主意好!”

谁不知道魏良辅是唐毅的恩师啊,这帮人呼啦啦跑到了魏良辅的住处,又是哭,又是拜,好不容易,把老魏说点头了,他们陪着老爷子,再度来到了唐毅的府邸。

果然唐毅对老师十分尊重,让魏良辅坐在中间,他下手陪坐,恭敬孝顺。

老魏呵呵一笑:“宏远。”

“弟子在。”

“为师此来不是给他们帮忙,也不是逼着你答应什么,他们只求你把话挑明了,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你愿不愿意?”

唐毅忙躬身说道:“老师有命,弟子不敢不从。其实弟子也不想为难诸位,只是弟子觉得诸位贤达实在是糊涂透顶!”

“怎么讲?”魏良辅问道。

“弟子记得衡山先生找我的时候,说过看在大家都是苏州人的面子上,三个字:苏州人!就是我和在座诸位的共同点,我想请问是的,在座诸位,你们有没有苏州人的自觉?你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众人被唐毅问得哑口无言,不知所措。

“诸位,不管是和赵旭配合哄抬物价,还是刚刚去哀求侯运来,你们所作所为,都是想牺牲苏州的利益,盼着外人赏你们一点汤汤水水,我说的可对?”

第262章信用值千金

几十个小老头、老老头,被唐毅训得像孙子一样,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座诸位在苏州住的时间怕是都比我要长许多,你们对脚下的土地,对朝夕相对的百姓就没有一丝情感?或者说,区区一点银子,就足以让你们蒙住了心窍?出了事情,要祈求帮助,想起了同乡之谊?”唐毅连续质问道:“你们就不想想,不管是赵旭赢了,还是晋商赢了,日后的苏州会走到哪一步?你们不清楚吗?”

刀子一般的叱问,刺在了每个人的心口,让他们老脸通红,浑身颤抖。

“唐公子,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谁让赵旭等人实力强悍我们不得不委曲求全。只是我们保留一口元气,日后还能为苏州的百姓争一争……”一个稍微年轻的商人小声争辩道。

“哈哈哈!”

唐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真是一番苦心啊,是不是在下还要向你们道歉,是我误会了你们?”

“不敢,不敢。”说话的家伙吓得满头冷汗。

“哼,好一番巧言令色,睁开眼睛看看,苏州的市面正在发生什么?狼不会因为羊变得温顺就放过,反而会吃干抹净,一点不剩。脊梁不是人家施舍的,是自己争取来的!你们是苏州最有名的士绅,背后有多少苏州百姓支持,如果你们能挺直胸膛,不被些许利益诱惑,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吗?开门揖盗,早晚又被狼吃的一天!”

唐毅真的很愤怒,从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终于把大明士绅的本性看了一个通透,让他齿冷心寒。

在汉朝士人会牧羊北海,会出使万里;在唐朝,十年寒窗仗剑边关,诛杀突厥;在宋朝,读书人虽然文弱,一样蹈海赴死,慷慨从容。

这三个朝代,士人都把自己当成了国家的主人,是用生命在爱着国家。

而大明朝则不同,或许是朱家父子的残忍暴虐,让士人心寒,或许是方孝孺和于谦的惨死,告诉大家伙忠臣没有好下场,也或许是残酷的科举考试,磨掉了读书人的棱角。

一个五口之家,不管是种田还是经商,要积累三代,甚至更久远,才能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步入士林,又要积累一两代人,才有可能出一个举人、进士。

而从科举开始,先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才能获得秀才功名,接着要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一共六次大考,每一关都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多少人白了头发,干了心血,才勉强混到一个功名。

三灾九难,比起西天取经还要难三分,如此出来的读书人,怎么会把官职当成皇帝的恩赐?他们只会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只会感谢家人的供养,师友的拉拔提携。

一言以蔽之,他们就是缺少主人翁意识!

就比如刚刚过去的危机,赵旭是很厉害,有权有势有財,可是他势力再大,能超过在场众人的总和吗?

很显然,如果在场的众人有脊梁,有担当,能联合起来,赵旭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可是他们没有,不但不知道维护苏州的利益,甚至屈膝投降,为虎作伥,为了分一点可怜的面包渣,就把苏州出卖了!

从他们身上,唐毅甚至看到了几十年后,同样是一群无耻的士人打开城门,把强盗引入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神州沉沦!

一想到甲申天变,唐毅就气不打一处来,骂得越来越狠,越来越悲愤,怒火郁积在胸膛,好像要炸裂开一般。

“咳咳!”

魏良辅咳嗽了两声,“宏远。”

“啊,师父!”

唐毅清醒过来,一看在场众人猴腚般的老脸,他也感到了不妥,这些人固然可恨,但是收拾残局还离不开他们。

唐毅压下怒火,向众人拱手,“对不住大家,这些天肚子里火气大,搂不住,还请大家不要怪罪。”

“不敢不敢!”庞策忙说道:“唐公子说的都是金玉良言,我们反躬自省,也是羞惭不已,无地自容。”

魏良辅佯怒说道:“宏远,你把病因也说了,该开药方了吧,毕竟大家伙过来,不是挨骂的。”

唐毅忙躬身说道:“其实要解决眼前的困局一点都不难。关口还在诸位的身上。”

“我们,我们能干什么?”庞策和众人互相看了看,一头的雾水,他们除了一堆债务,还有满把的票券,实在是一无所有,他们凭什么扭转乾坤?

唐毅呵呵一笑,“诸位或许还有迷惑,能不能随着我到一个去处,大家看过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好啊,正想看看唐公子的高招。”

唐毅带着众人,又叫上徐渭和王世懋,一起来到了蒋月泉的点心铺,离着老远,就看到人群比以前更加多了,男女老少手里都拿着券,眼睛冒火盯着小小的窗口。

粮价崩溃之后,跟粮食有关系的券都下跌得比什么都快,几乎和废纸一样。

很多铺子在挤兑之下,纷纷倒闭,蒋月泉的点心铺子也不例外,资金断裂,外面百姓汹涌而来,他几乎都要上吊。

所幸他手上有唐毅提供的面粉,被逼无奈,只好彻夜制作点心,给百姓们兑换。还真别说,一连忙了五天,点心铺竟然维持下来了,虽然挤兑的百姓还无计其数,但是比起那些倒闭的铺子,蒋月泉要好太多了,只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忙里偷闲喝口水,正好看到唐毅带着一群人赶来,蒋月泉急匆匆跑过来,拜倒在地。

“唐公子,你可算来了,不然小的真没活路了。”

“起来吧,我这就给你送活路来了。”

唐毅笑着走到了铺子面前,抬头看了看,好家伙,足有几百人之多,蒋月泉这家伙到底卖了多少票券?真够贪心的!

唐毅狠狠瞪了他一眼,吓得蒋月泉缩着脖子,大气不敢出。

迈步围着铺子走了几圈,唐毅突然大声说道:“乡亲们,蒋老板在之前和我商讨过,把七成的股份卖给了在下,他开出的票券由本人承担兑换,没别的说,周围还有三家铺面,我全都买下来,增加三倍产量,满足大家伙兑换的要求。”

说着连拍了三下巴掌,铺面大门开放,一起挂上了蒋记的招牌,二十几位小伙计穿着干净利落的短打在门前亮相,顿时就让人眼前一亮。

蒋月泉光知道周边的铺子易主,却没有想到竟然落到了唐毅的手里,还变成了点心铺,正是惊喜非常。

“蒋老板,还愣着干什么,赶快让大家都动起来,蒸点心!”

“遵命!”

一声令下,三个铺子一起行动,没用的上半个时辰,香喷喷的点心就蒸了出来。等候的百姓纷纷拿着票券兑换,没有任何迟疑,都给兑换了。不过按照规矩,要打七折。别说七折,就算是五折大家都求之不得。

整个一个下午,越来越多的百姓都兑换到了点心,剩下的还有一小半人人,眼看着天色黯淡,炊烟四起,有人排了一天队,肚子咕咕叫。

“蒋老板,明天还给兑吗?”

蒋月泉看了眼唐毅,唐毅笑道:“兑,当然兑,而且十天之后兑换,折价八成!”

嚯,比现在还多了一成!

突然之间,觉得手里的券竟然不在面目可憎,变得可爱起来。

既然券不是白纸,还急着兑换干什么?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他们排队排得莫名其妙,瞬间点心铺前面的队伍消失一空。

蒋月泉累得浑身虚脱,看着百姓们散去,他仰面摔倒,打起了响亮的呼噜。

“还真是好觉性!”

唐毅笑着让小伙计把他抬下去,然后把在一旁茶楼观看的一众士绅请了过来,就在点心铺的柜房,大家一个个感慨万千。

他们亲眼目睹了一家铺子起死回生,更令大家不可置信的是废纸一张的票券,竟然恢复了功能,百姓重新又拾起了票券。

大家最大的危机是什么,不就是票券贬值,带来的恐慌挤兑吗,如果票券能重新恢复价值,还会有损失,但是不至于无路可走。可是该如何恢复呢,目睹了点心铺的情况,大家似有所悟,可是却似乎有一层窗户纸挡在面前,说不清楚。

“哈哈哈,诸位,其实说起来票券和宋朝的交子,还有本朝的宝钞,以及钱庄的银票,都是一路东西。一张薄薄的纸片,为什么能有价值?就在于纸片背后有信用担保,就像蒋记点心铺,百年老店,诚实经营,点心地道好吃,大家相信他。而伴随着发出去的券越来越多,远远超出他的偿还能力,加上价格崩溃,百姓们不在相信,自然要来挤兑。而此时呢,我注资点心铺,把规模扩大三倍,让百姓们相信有能力继续兑换票券。信心回来了,券也就值钱了,大家以为然否?”

众人多半都是经商老手,反复咀嚼唐毅的话,信用二字是他们思考最多的,没错,只要有信用,就能起死回生!

可是他们很快又摇头了,这一次他们随着赵旭哄抬物价,形象已经破功了,任凭他们怎么呼喊,只会招来更多的唾弃。

于永奇抱着苍白的头颅,痛苦万分,“唉,人活着一张脸,老夫这张脸算是完了!”其他众人也才惊觉自己的信用竟然如此宝贵,不由得哭天抢地,咬牙切齿,痛骂赵旭害人不浅。

第263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骂了一阵赵旭,大家也觉得没趣,人都不知道跑哪了,骂又不能骂死他,真正重要的还是怎么闯过眼前的关,大家伙苦兮兮看着唐毅。

“唐公子,你给我们指条明路吧”

唐毅想要张嘴,又犹豫了一下,看了眼闲出屁的徐渭,笑道:“文长兄,你给大家伙说说如何?”

“嗯!”

徐渭重重呼出浊气,仰着头一副目中无人的神态。

“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不是把药方开好了吗?关键是信用,试问如今的苏州,谁最有信用,谁就能救大家。”

谁?

众人一头雾水,庞策念叨着:“信用?王崇古,四大钱庄?”

“笨蛋!”徐渭气得骂道:“晋商有信用也不会帮你们!你们都听着,在这场危机中,是谁为了平抑物价出力最多,是谁在万物皆涨的时候,提供廉价棉布和木炭,又是谁运来了海量的粮食,击败了赵旭等人的反扑?”

徐渭连串的质问,大家如梦方醒,一双双热辣的眼睛盯在唐毅的身上,简直要把他盯化了。

想想前些日子,唐毅大量抛售棉布和木炭一类的必需品。

大家伙还都嗤之以鼻,以为这家伙放着银子不赚,简直是脑子有病。直到此时,大家才明白过来,敢情人家是深谋远虑。

试问整个苏州,还有谁能得到百姓一致的信任,不是知府衙门,不是大获全胜的四大钱庄,而是交通行!

一个绝不囤积居奇,绝不哄抬物价,做良心生意,挣本分利润的交通行,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良心企业,哪怕是多年的老字号,也都被比了下去。有实力,有威望,有信用,大家伙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

全都涌到了唐毅面前,七嘴八舌,祈求他帮忙。

“你们还是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交通行能救一个,救两个,能救所有人吗?”

大家又傻眼了,唐毅胸有成竹地笑道:“交通行可以牵头,你们都入股交通行,采取互相担保的方式,大家拧成一股绳,许诺百姓,分期兑换票券。”唐毅幽幽地说道:“别告诉我,你们在苏州混了这么多年,加起来还换不来信任?”

庞策忙说道:“唐公子,实不相瞒,我们手上的现银都耗光了,让我们入股交通行,我们拿不出银子啊?”

“呵呵,好办,你们手上不是有票券吗,可以充当股本,不过要打三折!”唐毅轻松地说道,可是听在这帮人耳朵里,简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