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俄两国一直想插手中国海关,他们支持英法美三国提议,不过条件是要求把德国和俄国加进去。
除了政治考量,各国列强们经过研究认为,美国废除白银收购法案大量抛售白银肯定会影响国际银价造成银亏,各国商议的结论是白银和黄金的比值将由现在的1:15降至1:28,然后银本位制国家将面临大笔的银亏,为了扭转银亏,银本位制国家将会由政府出台法案重新回购白银,从而未来几年的白银走势将先跌入谷底的1:28,然后逐步恢复到现在的1:15,银价恢复稳定。就等于美国的白银收购法案变相的转为所有银本位制国家共同的白银收购法案。
这个结论得到大多数银行家和金融家们的赞同,作为国际大财阀们,他们认为可以左右白银走势的。因此各国大部分银行商们在对华开放白银兑换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有些银行不想承担太大风险,他们提出要清帝国将兑换比例由现在的1:15降至1:22才肯继续兑换,也就是变相的剥削清帝国的白银价值,提前造成部分银亏。这个提案最终在各国银行团内部达成一致,最后窦纳乐作为代表将他们的条件通知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认为一旦以1:22跟各国银行团兑换的话,还不如不换。现在市面上的银价虽然在跌,但是还没有跌倒1:22的程度上。此前不过是王辰浩危言耸听的提出这个银亏问题,到底能不能真的银亏到王辰浩所说的1:33。5,这谁都不敢肯定,尤其是几十家外国银行商们一致认为不可能降至1:33。5那个地步,因此朝廷方面开始犹豫,到底答不答应列强们的提议。
如果王辰浩是对的,那么1:22这个条件可以接受,比起跌至1:33。5时,清帝国将减少至少一亿两的直接经济损失。如果王辰浩是吹牛,列强们的金融家们的判断才是对的,那么清帝国恐怕立即会损失四千万两。一个是长远之计,一个是当前困境,对于不怎么懂国际金融运作的清政府来说,这个决定非常难下。
光绪帝命总理衙门和地方督抚疆臣们都表个态,到底该答应是不答应。
恭亲王府,作为总理衙门的王大臣,奕䜣犹豫不决,呆在书房里闷了一整天了。
李鸿章现在对王辰浩的话言听计从,他作为地方督抚的代表已经表态接受列强们的条件,豪赌银价将跌至1:33。5。现在就剩下总理衙门没有表态了。而总理衙门自然都唯恭亲王奕䜣马首是瞻,这给了奕䜣极大的压力。
“这个王辰浩也真是的!你说他闲着没事提什么金亏银亏的?咱大清四万万老百姓,亏点能怎么着?平均下去不过每个老百姓平摊几十个铜钱而已,犯得着吗?现在好了,皇上非得要弄个金融改革,咱大清从立国就一直沿用前朝的体制,哪会什么改革啊?”
凝香郡主见她爷爷愁眉苦脸的样子,于是亲自沏茶从旁安慰道:“玛法答应就是了!何必这么烦恼?再说了,皇上较真儿改革还不是为了跟老佛爷夺那财政大权?”
“皇上太年轻,我那老嫂子岂会轻易放权?算了不提这个了。”奕䜣苦恼道:“现在金银比价1:18左右,如果答应洋人的要求就是1:22进行兑换,这国朝上下立马就得损失几千万两银子。”
凝香淡淡的说道:“可如果不答应,一旦比价如王辰浩所预测的那样跌至1:33,那损失少说也得万万两以上。二者权其轻,还是后者更重要。”
奕䜣点头道:“话是这个理儿,可是一旦王辰浩估测有误,这罪责可是不轻。王辰浩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决策的可是咱们。成功了功劳是他王辰浩的,不成功担罪的可是咱们。”
凝香无奈的苦笑一下,这事儿的确让人难办。
奕䜣突然问道:“丫头你不是见过这个王辰浩吗?你觉得他说的靠谱吗?”
凝香似乎又想到了那次碰见王辰浩的尴尬情形,不由得楞了一下神儿,待奕䜣第二次询问时她才回过神儿来。她只是浅浅一笑,说道:“靠不靠谱我倒是不知道。不过从他行事作风来看,每言必中每事必成,从未失言失手过。”
奕䜣想想也是,当初王辰浩的话也总是天马行空让人难以相信,但最后都一一应验,证明其所言非虚。
“看起来只能这样了。”
第119章 远东金融风暴(3)
公元1896年2月17日,清帝国总理衙门照会英法德俄美等欧美十七国驻华公使和领事,答应他们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恭亲王奕䜣代表清政府同十七国三十二家银行组成的银行团签订了《洋款汇兑合同》,规定清帝国将白银向各国洋行兑换黄金和等值货币,金银兑换比例为1:22。自合同签订日起,十七国三十二家银行必须满足清帝国国内所需黄金和等值货币兑换额度,违约则处以一百万英镑罚金。
2月18日,在清帝国境内的各大洋行重新挂牌开业,继续接受白银兑换,只不过汇兑比例调至1:22。很多人都犹豫了,这个汇兑价格实在太低,不过朝廷暂停使用银铜本位制,改用金铜本位制,这意味着朝廷不再收白银,逼得老百姓们只能忍痛兑换。一时间怨声载道。
3月2日,国内白银业已兑换了近八成,近四亿白银转为黄金和英法德等币值恒定的法定纸币。十七国银行团储备的黄金和纸币基本上被掏空,为了不违约,十七国银行团不得不从英国东印度、缅甸,荷兰东印度、西属菲律宾和法属印度支那等地抽出资金运往中国各地。
3月10日,汇兑高峰已过,十七国银行团累积兑换了四亿六千万两白银。清帝国国内市面上几乎全部使用黄金、铜钱和各国法定货币进行流通,白银流通基本上停止。但依然有一些投机商人们趁机囤积了一批白银,不过这种事情是难以避免的,对于大多数国民来说,他们已经将白银全部抛出兑换成了相应的黄金和等值外国货币。
3月13日,十七国集团照会清帝国总理衙门,表示他们已经按照合同规定开放白银兑换业务并完成了清帝国境内的整体白银汇兑。
当天下午,总理衙门发表声明,肯定了十七国银行团的如约履行并完成了合同上的规定。此时,国际上的银价继续下跌,黄金对白银已经跌至1:20了。十七国银行团此时依然是获利的,他们总体上净赚不下两千七百万两白银。不过距离他们估计的谷底价格已经很近了,十七国银行团本身就心不齐,有些银行不由得担心会赔本,趁着此时还赚钱的时候,他们已经秘密开始向国际抛售他们手里的白银了,这无形中影响了国际银价,加速其下跌趋势。
3月14日,总理衙门按照事先达成的意向,当各国帮助清帝国完成金铜本位制暂时代替银铜本位制的计划后,清帝国将向英法德俄美五国借款1200万英镑,以维持未来几年国际银亏给清帝国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弥补财政收入,给清帝国调整金融体制提供资本。
按照清帝国同五国的妥协后的合同规定,《五国洋款合同》(又称《英法美德俄借款详细章程》)。共十八款。规定:借款总额为一千两百万英镑(合银一亿库平两);以九四折扣(94%)交付,年息五厘,限三十六年还清,允许提前或者一次还清,但最低不得低于五年;以海关收入作担保;偿还期限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必须由英国人充任,设七位副税务司,另外四位由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派人担任,从而使五国获得了控制清帝国海关行政三十六年的保证。
15日,英国泰晤士报大篇幅的报道了这次清帝国大规模出兑白银的行动。报道中首先肯定了清帝国用金铜本位制暂代银铜本位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接着又毫不留情的批驳英法美德俄五国趁火打劫的无耻行为,逼迫清帝国签署了对自己不利的《五国洋款合同》,使得该国的海关主权收回行动再次泡汤。同时,也毫不留情的指责国际金融大鳄这是即美国黄金挤兑危机后的又一次金融犯罪,是对全世界人民的财产的无耻践踏。
最后,泰晤士报社主编布伦威尔引述了一位英国知名金融专家霍尔斯特博士的话,称:“十七国银行团太过于自负了,他们妄图左右国际金融并趁机牟取暴利,但他们却是忽略了一点,此前他们所计算的白银并不包括清帝国庞大的白银储备在内,当清帝国的4。6亿两白银流入国际市场时,它会同美国抛出的5亿银元形成巨大的金融共振,势必造成最终1+1远大于2的结局。十七国银行团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过,泰晤士报的狠批并没有引起十七国银行团的注意,他们确实太自负了,以为凭借他们的财力足以左右国际金融,因此他们丝毫不担心。
法兰克福,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重要的工业、商业和金融中心。自13世纪以来,法兰克福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16世纪后又成为交易所及银行中心。德意志帝国银行总部和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总部均在此,更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加冕所在地。
美因河东岸是最繁华的商业区和金融银行一条街,超过六十家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银行坐落于此。而德意志帝国银行那高达16层的灰色银行大楼建筑则将周围的所有建筑都比了下去。
不同于美因河东岸的繁华和热闹,西岸是一片绿地,除了中央有一座私人城堡外,四周再无任何建筑。很显然,城堡的主人将附近几十里内的土地都买了下来,专门种上草坪。河两岸形成了巨大的场景反差,只有行业内的极少数人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
城堡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德国分支霍斯伯爵的,当年帮助查理大帝统一德意志的大功臣,受封在法兰克福。但随着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趁着罗斯柴尔德家族将资金投往美洲之际,伙同德国的大批容克贵族们趁机组织了德意志帝国银行,一举取代了霍斯对德国的金融支配地位。从此,德国容克财团的崛起,不断的驱赶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德意志境内的势力。
霍斯站在城堡塔楼上,静静的望着河对面的德意志帝国银行大楼,眼神中充满了恨意。
脚步声响起,一个高个的黑西装中年男子快步走过来,站在霍斯身后恭敬的说道:“主人,刚刚接到伦敦总部的消息,容克们在中国出手了,他们悄悄把资金注入几家荷兰和丹麦银行,一共吃了三千万马克的白银。”
“胃口倒是不小!”霍斯冷哼一声,说道:“他们以为不在德国动作就可以摆脱我们了,简直是痴心妄想。凯恩你马上通知伦敦总部,我们手里的白银马上抛掉,全部。”
凯恩担忧的问道:“主人,这么做会不会太过了?我们一出手,会让这些容克们损失惨重,德意志帝国银行毕竟有俾斯麦大人撑腰,我们会惹恼他们的。”
霍斯转过身来,冷冷的道:“你不知道同行是冤家这个道理吗?俾斯麦和这些容克们建立德意志银行就是要整倒我们,他们已经惹到我们了。如果我们不反击,将来德意志就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
“明白了主人,我这就去办。”
第120章 远东金融风暴(4)
自德意志帝国统一,德国新生的容克资产阶级新贵族们便面临着旧贵族势力的阻挠,同德意志帝国谋求对外扩张意图打破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垄断一样,德国新贵族们同样要求打破旧贵族们的垄断。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号称第六帝国,对欧美贵族势力的影响力极其庞大,这就导致德国容克新贵族势力同罗斯柴尔德家族面临激烈的冲突。
而德国号称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为了维护容克贵族的利益,成立了德意志帝国银行和以容克资产阶级为首的德国金融体系。容克贵族是从封建地主阶级转为资产阶级的,为了尽快的成长,必须的有足够的“食物”才行,为此容克贵族们盯上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德国境内的掌权人霍斯。
德国的国家政权是掌握在以容克资产阶级新贵族们为统治者的手里,而威廉二世和他的德意志帝国议会完全代表容克新贵族们的利益,在德意志帝国的强大国家机器面前,手中没有武力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只能被剥削压榨。
霍斯的意见传达到伦敦唐宁街总部,罗斯柴尔德家族议会经仔细的过研究讨论,为保护家族在德国的利益,决定支持霍斯的建议,通过非暴力的金融手段打击容克财团。他们将把手中的白银全部抛出,令容克财团手里的白银来不及抛出就贬值缩水,进而给他们造成巨额损失。
做出这个决定是根据霍斯说的“同行是冤家”而来,当罗斯柴尔德家族确立了其在欧洲第六帝国的地位后,美国和德国等一些新兴国家高速的工业增长创造了一大批新兴金融企业和新贵族们。历来新贵族的崛起都得遭到老贵族势力的疯狂打压,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例外,他们要对国际金融业重新洗牌,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
3月15日,国际金银比价还在1:20的位置。随着第三方罗斯柴尔德家族掌控的巨额白银储备也开始抛售后,当三亿多银元流入国际市场后,加上中美两国抛出的巨额白银,造成国际银价空存十三亿银元,银价急剧下跌,三天内跌至1:28。
银价三天内跌至远东十七国银行团的底线,造成十七国三十二家银行商们慌了手脚,纷纷开始抛售白银。然而,此刻已经没人敢买入白银了。中美两国大规模抛售白银造成墨西哥、日本、俄罗斯等银本位制国家的惊慌,他们不像清帝国和美国是双本位制系统,可以快速更改一个,而另一个依然能够维持金融稳定。他们都是纯银本位制国家,短时间内难以更改,因此这些银本位制国家纷纷禁止国际白银流入其国内,而像墨西哥和俄国的央行已经冻结白银储备项目,停止储备白银。
这样一来,国际金融商们遭到沉重打击,他们手中的白银抛不出去,而留在手里只能不断的贬值。一些大银行资金雄厚倒是还能挺得住,小银行一夜间倒闭的更是不计其数。继美国黄金挤兑危机之后,发起于远东的这场银亏风暴迅速演变成金融风暴并席卷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大量多国发生经济危机,尤其是俄国、日本和墨西哥这三个典型的银本位制国家损失惨重。
当然,有失去就有所得。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老牌金融贵族们获利丰厚,以德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