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好暖和,难民随意搭个窝棚晚上就能凑合过去。可是过些日子天凉了怎么办,百姓没个遮挡风雨的地方会冻死的。
虽然朝廷和不少人家都在施粥,可是这样大的粮食消耗,又能支撑多久。就看城外施粥的大缸,那些粥都变稀了。
早朝时朝堂上争论不休,可是最终也没能拿出来一个解决办法,说到底就是国库空虚。受灾的当地已经下旨开仓赈灾,可是也支撑不了多久,粮食就没了。京城的灾民想让他们返乡,那也是需要银子的。
而且灾情拖延的时间久了,各种杀人放火、抢劫勒索的犯罪事件会增加,那个时候就更乱了。
皇帝自认为还算的上是一个明君,也盼着世人称颂流芳百世。可是如今灾情未解,他是心烦气躁。
太监总管常德见皇帝为旱灾之事整日连觉都睡不好,他这伴君左右也是心惊胆战的,就怕做错事说错话,被责罚。可是有时皇帝就问到了他的头上。他又不能不答。
“你说说,朕养着这些个文武大臣有何用,一点也不能为朕分忧。”
常德心想。陛下啊,那些大臣不是不想分忧,可是那些建议您都觉得不好啊。您在朝堂上,天子一怒,大臣们哪个不害怕。
可他只是个奴才,这话哪里敢说啊。“陛下,不如问问其他的大人。说不定有好主意。”
皇帝赵青霖一想,这话也有道理。除非大朝,平日里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议政。
“常德。你倒是提醒了朕,去翰林院宣今年入仕的几个年轻人找来。”赵青霖想到了李泽洋,不知道他是否有好主意。
常德亲自到翰林院传旨,若是从前。像李泽洋这样刚入朝为官的。能有幸见到皇帝是荣幸。奸恶次数多了,就有机会给皇帝留下印象,于仕途有力。
可是这会大家就没那高兴劲了,谁都知道这几天皇帝因为灾情的事情把文武百官都骂了。现在叫他们过去,准没好事。
只有李泽洋依旧面色平静,不管是否愿意,众人跟在常德的后面进了大殿。
这件事情不一会六部官员就都知道了,大家都在猜测这几个初入官场的小屁孩一会就都会被轰出来。
也许是面对年轻人。皇帝表现的宽容许多,连续几个臣子的建议他都很失望。于是这人也就一个个的被打发出来了。踏出了大殿门口的他们没有沮丧反而觉得终于活过来了,刚才在陛下面前感觉呼吸困难紧张死了。
人一次出来了,就剩下一个李泽洋在里面了。不少人在打赌,这剩下的最后一个会多长时间被赶出来。
可是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小半个时辰了,六部官员的眼睛都盯着勤政殿的动向。他们不相信一个刚进入翰林院的七品小官,难不成真有好主意,能比得上六部这么多的大臣。
终于在勤政殿呆了大半个时辰的李泽洋出来了,很多人都好奇,这么长的时间他都和皇帝陛下说了什么。
李泽洋前脚刚回到翰林院,准备继续手头的工作,传旨的太监就到了。
翰林院的官员跪了一地,然后就听到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泽洋心系百姓,勤劳王事??今封为正六品内阁侍读。”
圣旨读完了,一众官员又跪在地上磕头,“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泽洋从太监的手中接过圣旨,然后也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荷包递过去,里面装的是银子。李雪儿准备的,给李泽洋在皇宫里打赏用的。之前李泽洋还笑,李雪儿这是多此一举,没想到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李泽洋这是升官了,还是正七品直接升为正六品,连升两级,好不让人羡慕。大家这下子就更加好奇李泽洋都跟皇帝说什么了,不然这一次谈话就升官,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这内阁侍读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表面看上去就是给皇帝读读书。而实际上皇帝也经常会拿一些事情询问内阁侍读的看法。做的好升官更快,做的不好哪天惹到了陛下,掉脑袋都是有可能的。
傍晚,李泽洋准备回家,在宫门口偶遇了曹振轩。
李泽洋升官的事情曹振轩也听说过,自然是要恭喜的。“恭喜润之兄高升。”
“曹大哥客气了,我也是有些迷糊。我也就是对西部的旱灾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没想到陛下突然间就下旨,我也是吓了一跳。”李泽洋是真的没有想到,因为几句话,自己就升官了。
曹振轩没听李泽洋说什么,反倒是注意到了他的衣服料子。一样的深蓝色,一样的花纹,和自己捡到的荷包是一样的布料。
以前李泽洋穿这件衣服,曹振轩见过的,怪不得他那天觉得那个荷包那么眼熟呢。
曹振轩心想,这荷包要真是李泽洋的,那自己是真捡对了,否则被其他人发现李泽洋可能会有麻烦。不过曹振轩也有疑问,那日李泽洋没有去参加打猎的聚会,荷包怎么会在那。
这路上也不是说事的地方,曹振轩搂着李泽洋的肩膀。“兄弟,今天你可是要请客的,好久没吃到伯母做的菜了。今天我跟你回家。”
李泽洋只是以为曹振轩想去吃饭了,“这个没问题,曹大哥什么时候来,都是欢迎的。”
李泽洋和曹振轩两个一起回来的,李家的人也没有太多意外。同朝为官遇见很正常,而且曹振轩对李家人来说也不陌生。既然来了客人,孙慧娘特意吩咐厨房多加两个菜。
李泽洋自己升官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大家都很高兴也很惊讶。
“怎么这么快就升官了,你去翰林院也没多少日子啊。”李建业以前知道县令是干满三年再升官,这都是朝廷的官。应该一样吧。
“陛下今日问了我关于救灾的事情,我就说了几句。必须觉得还不错,心情高兴就给我升了官。”
李泽洋自己原先也觉得自己要在翰林院整理书籍,熬上三个月然后有了资历才能有所升迁。没想到皇帝一高兴。一句话他就是六品官员了。
“升官了是好事,今天高兴,我去给你们拿酒,晚上喝一杯。”孙慧娘高高兴兴的去酒窖了。
曹振轩也是好奇李泽洋都和皇帝说什么了,“润之,你都给陛下提了那些建议,让龙颜大悦。”
“说来惭愧,这有些主意还是和雪儿聊天的时候她提到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就都说了。”
李泽洋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李雪儿倒是觉得自己的几句话能帮上忙很高兴。至于曹振轩。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李雪儿。
李雪儿会射箭功夫好,厨艺好还会治病,知道她饱读诗书棋艺精湛,没想到她居然对政务也有所了解。
在曹振轩的眼里,李雪儿就是读不完的书简。刚觉得自己对他有所了解了,就会有其他的才能被发现,让自己眼前一亮为之震惊。
“哥哥都和陛下说了什么?”李雪儿也想知道答案。
“妹妹也也说过的,要想救灾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钱粮。这些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所以我也没提。我只是建议陛下,当前可以将难民组织起来开挖沟渠水库,朝廷发放工钱或者管饭都是可行的。另外可以借粮食给百姓做种子,现在还能赶上冬小麦的播种。百姓可以来年收获了再归还粮食,总比地里一直空着好。……”
李泽洋的这两点建议都是可行的,大旱之后也经常出现洪涝,现在开挖沟渠建水库,一是防范了未来,二来也是在干旱的季节起到蓄水的作用。而且百姓干活给饭吃,如此就不会是白白养着一大群闲人。
若是皇帝下旨借粮食给百姓对朝廷没有损失,反倒让百姓感恩戴德,记着陛下的好,收买人心。
不过李雪儿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李泽洋真正升官的原因应该是在冬小麦上。冬小麦没有普及,只有八里庄附近的农民跟着李家学种冬小麦,再就是之前还在李家屯的时候在李雪儿的要求下,李建业种过一次。
李雪儿记的很李泽洋提过,受灾的几个地方地理位置是在李家屯和八里庄之间的,气候也应该是如此的,冬小麦在那个地方十有八九是能种植的。
李泽洋是个心里装着百姓的,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拦着的。
“哥哥,陛下是不是问了不少冬小麦的事情?”
李泽洋听到李雪儿的问话点头肯定,“陛下很是重视的样子。”
李雪儿心想,不重视才怪了。冬小麦在很多的地方都能种植,如此一来,很多地区的作物都可以从一季作物变成两季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这可是个大事。
李雪儿心想,这皇帝也真是个小气鬼,升了官职就不知道赏赐点金银珠宝。
皇帝是真的穷了,他赈灾的银子都在发愁呢。
不过李雪儿也想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冬小麦的第一次种植,如果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小麦,产量会较低。因为麦种不适应冬季的寒冷,很多麦苗都死掉了。但是第二年在用冬小麦作麦种,问题就少了很多。
“哥哥,这件事情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那你就跟陛下说我们愿意捐赠五万斤冬小麦的麦种。”
五万斤小麦,这也是不小的数量。做臣子的如此为皇帝考虑,估计皇宫里的那位是非常高兴的。
再加上李家有个酱油作坊,很多人都眼红。此次捐赠麦种也算是散财了,李家也显得大气。这在百姓中的名声也有了,再有人想动李家怎么也要掂量一下。
李泽洋恍然大悟,“还是妹妹考虑的周到,当初八里庄和附近的村民种冬小麦的时候,也是在咱们家换的麦种。”李泽洋还记得,但是还有不少的乡亲觉得都是小麦没什么不一样的,结果到了收获的时候,产量可是差得多了,不一样。
曹振轩在一旁听着,大致也了解了情况。李泽洋这是真的没有私心,心里装着百姓。李雪儿更是大气,一句话就捐出去五万斤小麦。而且李雪儿都没说和父母商量,这么大的事情就决定了。
李建业一直在一旁安静的听着,他也是赞成的,“准备麦种的事情我来安排,看着那些难民,我就想起了咱们当年的苦日子,当时多希望能有人帮一把。如今咱们有这个能力了,就帮一把别人。”
这个时候,孙慧娘带着丫鬟又端来两个菜。丫鬟也把李兰儿叫来了,大家热闹的吃了一顿饭。
“好久没喝到葡萄酒了,还真是想念。”曹振轩喝了一口酒,赞叹不已。
李建业很是自豪,“我不是吹牛,就这葡萄酒没人能酿的比这个更好了。你既然喜欢,走的时候带上一坛。”
“求之不得啊。”曹振轩赶紧的答应。
酒足饭饱,只有曹振轩和李泽洋两个人在花园里,曹振轩的小厮平和远远的守着,确保没人偷听。
曹振轩把之前捡到的那个荷包拿了出来,“李兄,这个是你的吗?”
李泽洋定睛一看,却是是自己的荷包。他也是前两日刚发现荷包丢了的,他怀疑当时掉在了庄子上,但是不肯定。
“这个曹大哥是在哪里捡到的?”
李泽洋既然这样问,曹振轩就知道这东西是他的。“在胡家的庄子上的花园里捡到的,可是据我所知,那日的聚会你推了没去。”
李泽洋相信曹振轩的为人,既然把荷包还给了自己,那就说明没有恶意。“东西是我的,我也的确到过那个庄子。只不过我不是自愿的,而是被人绑架到那里。”
李泽洋把自己中迷药被绑架的事情简单的说了,曹振轩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你以后小心些胡栗。你和他还有什么过节吗?”
李泽洋摇头,“我都不认识他,谈何来的过节。”
曹振轩心想也是,两个人压根就没什么交集。再想想前后发生的事情,曹振轩可以确定,要是李泽洋当时没能逃的了,现在和唐家的婚约估计就没了,要改娶刘希玲了。
“实说就你出来的,你妹妹吗?”
李泽洋点头,也没必要隐瞒。就把李雪儿救他的事情说了,不过坑了魏一辰的事情一字未提。
曹振轩第一个反应想到的也就是李雪儿,他之前没有得到消息说李泽洋被绑架的,那就说明有人将事情隐瞒了。李雪儿是敢的,不让父母知情担心,自己一个人行动。不过曹振轩真的是要佩服李雪儿,竟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李泽洋的踪迹。
曹振轩的一个心事了了,心情不错的带着一坛葡萄酒回府了。李泽洋把人送走,直接去找李雪儿了。
李雪儿也是没想到,竟然会有一个荷包不小心遗落了,也是自己不小心。多亏是曹振轩捡到了,要是让刘家人发现了,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真的是要谢谢曹振轩,李雪儿想着他既然喜欢喝葡萄酒,明天就再让人送两坛去给他。
曹振轩提醒小心胡栗,李雪儿也觉得那天的事情是胡家所为。李雪儿真想看看这个胡栗是何方人物了,狡诈的很。他爹还真的是没给他起错名字,胡栗,狐狸,狡猾的很。
(感谢西南来客赠送香囊,感谢keppra赠送财神钱罐,鞠躬致谢。今天六千字大章,求票。)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关于灾情的事情,皇帝似乎突然间想通了。也不对朝臣发脾气了,一应的圣旨下达,虽是钱粮要耗费不少,但是也没见心情太坏。
李泽洋上奏折,捐赠麦种五万斤,以供百姓试种冬小麦。这件事情对于社稷是有功的,如果成功将使得大楚的粮食产量将大增,即便失败了,朝廷也没什么损失。
皇帝对李泽洋这个年轻人是越来越喜欢了,是张风扬的高徒,为人又稳重谦和,李家的人也是识大体心地良善之人。
因为刚给李泽洋升了官职,这会皇帝在朝堂之上是大赞李泽洋的为人。官位不可再升,钱财本就捉襟见肘留作赈灾,皇帝的日子难捱,也就小气,只是简单的赏赐了几样。不过皇帝倒是给李家一块牌匾,简单的“李府”两个字,这挂在大门口,可是无上的荣耀。
渐渐的,京城的灾民或者到了京城的达官显贵家中作奴仆,或者也开始返乡了。朝廷发放一点盘缠,回乡之后还有其他救济。这灾民没了,这粥棚也就撤了。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家粥棚消耗的粮食数量也是不少,上万斤的玉米用掉了。
李家的人平日里都是节俭的,从不铺张浪费。但是在这做善事上却是出手大方,李家的这次赈灾义举,京城的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家在这京城,也树立了一点威望。
这京城因为灾民撤走了,恢复了往昔的热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