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河流域都是李自成大顺王朝的领土。无边无际的领土比华夏更加广阔,但是印第安人以及欧洲殖民者的出现却让李自成在这几十年中头疼不已。
在许安的帮助下,李自成的后人带着礼物以及归乡的心再次来到了大明。经过友好的交流,大顺国得到了大明的承认并承诺大明永远是他们的根。在此之后。数不尽的精锐明兵怀着一脉相承的血脉来到了美洲,他们用战争和力量让欧洲知道了大明以及华夏的强大,也让汉人彻底掌握住了整个美洲。
美国……
没有了。
强盛的大明以及同样强大的大顺亲如兄弟、互相扶持互相前进,华夏的强大让欧洲让世界上的所有人胆寒。历史上的一切将再不会发生,华夏在往后的无数个世纪都是地球的霸主。无论是在金融、科技还是其他的各个领域。华夏永远走在这个世界的最前沿。华夏人用他们开明、温柔却锐利的目光注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带领着地球走向越来越繁荣越来越美好的未来。
当然。这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
眼下许安正头疼不已,因为无常军和李自成的义军想要完美融合在一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别的不提,就是在纪律方面义军想到达到无常军的标准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
如果不能好好解决的话,李自成留下的义军不但不能成为无常军的帮助,也许还会成为麻烦的负担。
许安不会偏袒无常军,也不会放任义军的某些恶劣作风。但眼下时间紧迫,许安一时之间还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百四十五章保定城前被堵门
*
无论是无常军还是李自成的义军都是一群桀骜不羁的家伙,想要他们互相融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说有之前消灭阿济格以及镶红旗的战绩在前,但想让义军那些人服气可不是凭这就能做到的。
都是三大五粗混江湖的汉子,谁会轻易对别人服气?少不得要比划两下试试本事,但许安能容忍他们这么做呢?也许哪天有空可以让他们较量较量,但现在可是战情紧急的时候容不得半点意外发生。
实在无奈,许安只能暂且将义军编成无常军第二支队。先派几个教导员进去安抚一下,其他的事情等搞完北直隶的麻烦再说。
索性李自成刚走不久刘敏忠也还留下来没有离开,义军们暂时还算安分。听从许安的命令,原本的义军现在的无常军二军很快重新排列好了阵型。在刘敏忠的催促声中,二军跟着主力重新赶向了保定的方向。
一路上还算是风平浪静,偶尔一点小摩擦也在许安的容忍范围之内。若不是刘敏忠刚刚加入还想图个表现,许安相信二军那些人绝对不会这么乖巧。没看有些人都在暗暗摩拳擦掌么,许安苦笑着当没有看见。
都是一些没读过书空有些武力的汉子,光靠一张嘴怕是没办法让他们乖乖听话。总之等到了保定再说吧。许安有的是办法让他们转变。
清苑距离保定不过数十里地。无常军全军都是骑兵很快就来到了保定城前。
远远看去,保定城墙斑驳不堪满是战后的痕迹。而由于李自成率军离开,如今城墙上竟是连一个人影也没有。隐约能看到城墙上还有一些未曾洗去的血迹,泼满城墙的暗红色让人心悸也感叹。
仅看城墙,许安就能猜到之前所经历的战况是多么的激烈。对于李自成竟然能够在阿济格的攻势下守住保定,许安对此还是很钦佩的。也难怪他手下的人哪怕在无常军消灭鞑子后依旧不服气,毕竟他们还是有些实力的不是么?这也是好事,若都是些弱者对无常军而言也是麻烦。
“大人!城门前有很多人聚在那里,可能不怀好意。”即将走近,探路的斥候很快带来一个让许安有些意外的消息。
“不怀好意?会是什么人?”许安也看到了聚在城门前的那些人。看不清楚面孔却能看到他们一个个手持着闪亮的武器。肯定不是防备鞑子,否则绝对不会站在城外。那他们的目的……
难道保定出了事?许安有些担心。
快马赶过去,许安总算是看清楚了站在城门前的那些人。有些意外却也有些理所当然,竟然是穆尔巴所带领的那些回人。之前许安好意安排他们在保定暂住。但似乎这些人还不是很满足的样子。眼下竟然守在门前挡住无常军进城的路,许安很好奇穆尔巴想要做些什么。
“穆头人!好久不见。想不到穆头人会来这里迎接许安,许安受之有愧啊。”以不变应万变,许安装作若无其事的走了过来。
“迎接你?”
微微一愣,戒备着的穆尔巴有些郁闷的抬起头看着许安。骑着战马的许安竟然要让他仰视,这让穆尔巴有些不爽。忽然后面传来一声咳嗽,穆尔巴表情一变正言道:“许安,确实是好久不见。不知道你来保定要做些什么?如今保定可是我们回人的地方了,许安你有事就在这里说吧。”
“什么?保定是你们回人的地方?穆头人,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微微一愣。许安心中涌出一阵不妙的感觉。他穆尔巴想要做什么?难道他打算私占保定不成?谁给他的这个权利!
“我……我当然知道!”穆尔巴似乎有些胆怯,但握紧武器的穆尔巴却不知道哪来的胆量继续道:“许安!看在你还算我们回人朋友的份上,请你离开吧!保定现在属于回人,不欢迎其他人进入。若是你不走的话,那……那可别怪我们不讲过去的情面!真打起来,回人可不会畏惧任何人!”
“穆尔巴,你当真要这么做?”语气低沉,许安的怒气冒了上来。许安怎么也想不到,穆尔巴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当时看这些回人走投无路,许安才好心好意收留的他们。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敢做出鸠占鹊巢的举动。他们真的把汉人的善意当成好欺负么?虽说当初确实有情分,但那时候更多的却是许安对他们回人的帮助!若不是许安,这些回人哪还有命来到保定?早成孤魂野鬼了!
想不到啊!不知道感恩也就罢了,居然还敢恩将仇报!汉人的大好城池,岂能就这么白白被占去!
满心都是愤怒。许安微微挥手示意。身后的大军无声的朝前走了两步,扑天的气势迎着这些回人扑了过去。若是这些人再冥顽不灵的话。许安发誓他一定会让这些人知道什么叫做教训。
“许安,你想要干什么!”无常军的举动让穆尔巴有些心悸,吓退一步穆尔巴却又强硬的走上前来。红通通的眼睛死死盯着许安,穆尔巴恶狠狠道:“许安,难道你想跟我们回人作对不成?我劝你还是早早离去吧,否则真闹起来可就不好收场了!回人勇士可不像鞑子那样好欺负,你会后悔的。”
后悔?许安为什么要后悔?这些回人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竟是谁都不放在眼睛里了。真论起真来,他们的本事连鞑子都不如。无常军不怕鞑子,难道会怕他们?叹一口气,许安淡然一笑。
抬起头看着穆尔巴,许安最后通牒:“穆尔巴,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让开!让开路我们还是朋友;若是当真冥顽不灵的话,接下来可就不会发生什么好事。原本我还打算请奏皇上为你们找一个栖身之地,但现在你们太让我失望了!我最后问你一次!让!还是不让!”
说到这,许安声色俱厉。
对于异族,许安从来不会用有色的眼光去看。虽然如此,但许安却也不会软弱。许安的态度很简单:你把我当朋友,我就用好酒来招待;你若是想与汉人为敌,我就用刀枪让你知道汉人永远不可欺!
“让路!让路!”
“回人,给我滚出保定!”
“滚开,否则杀无赦!”
“杀!”
随着许安一声厉喝,无常军战士们也大声吼了起来。
雷鸣一般的怒吼声带着铺天盖地的杀意涌上堵在门口的回人,刚刚从战场上下来依旧满身血腥和杀气的战意,岂是区区几百千余个回人可以抵挡的?更不要说里面还有极多的老弱妇孺,看样子穆尔巴是将整个保定的所有回人都召集到了这里。
但是他以为这样就能让许安屈服么?永远不会!若是穆尔巴不知趣,许安不介意杀人!
除了杀汉人许安有些抵触外,对异族许安从不犹豫!
“许安!你……你……”脸色苍白,穆尔巴害怕了。转头看看身后,穆尔巴寻找着那个刚才为他鼓劲的人。但是那人敢出头么?许安已经锁定了穆尔巴的视线,只要找到那人许安绝不轻饶。
如实质一般的杀意让幕后的那人恐惧了,他缩着脑袋躲避了穆尔巴的视线。这人怎么也不明白,原本懦弱的汉人什么时候竟然变得那样强势了。以前碰到的汉人明明一个个胆小如鼠又好说话,基本上一吓唬都会吓的答应自己所有的要求。但是现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异族永远都不会明白的,汉人数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风貌岂是那么简单。
从古至今,许多各式各样来自各地的异族都将汉人的谦逊和包容当成了自己获取利益的把柄,他们永远都不明白什么叫做善良、什么叫做道德,什么叫做包容;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更加不知道忠孝仁义信这个流传千古的美德。他们将汉人的善良当成了可欺的软弱,但实质上他们不明白汉人实际上并不可欺!更加不明白当忍无可忍之时,将无需再忍。
许安这一次是真的愤怒了,回人的背叛以及农夫与蛇的故事让许安想到了太多太多。历史上的,未来所发生的种种种种让许安无法容忍,更无法原谅回人此时的行为。太过分了,简直该死!
“穆尔巴,我不想再说什么。给我立即滚出保定,否则休怪我许安无情!”从马侧抽出战刀,许安杀意凌然。
“你……你……”穆尔巴是真的被吓到了,他没想到许安会如此的强势。原本还以为就算不能占据保定也要想办法弄些好处,但现在看来若是不退让的话许安怕是真的会带兵杀过来啊。
不过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若没有人教唆穆尔巴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现在教唆的人不敢再出声,穆尔巴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的退避么?那岂不是一点面子都没有了?那若是不让开的话……
“很好!很好!”点点头,暴露中的许安再不愿意等下去。战刀猛然举起,许安大声吼道:“无常军!列阵!听我命令,冲锋!!”
“杀!”
“杀!”
“杀!”
第一百四十六章崇祯喜极而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间一晃而过,清明节就在动乱的大明再次到来。算到现在鞑子包围京城已经整整四个多月,由当初的惊恐到无奈再到漠视,京城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不出城的日子。就连朝堂上的众大臣也都没兴趣再提起外面的鞑子了,毕竟攻不进来的鞑子暂时还没有权利地位的升降更让他们揪心。
日子还是照样的过,只需要将外面那些凶狠的野人无视就好。反正鞑子攻不进城来,城中所需的物资也能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运送而入,算起来好像也平时也没什么区别。虽说这几个月京城的物价已经翻了数翻,但对百姓而言在这个时代能够好好活着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到酒馆里叫杯茶水,然后听说书的老头讲述宋朝时候杨家将抗金的故事,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对于鞑子还能嚣张多久,百姓们都表示不屑。区区异族,难道还真能翻了天不成?
虽说百姓们出不去城,但每天还是有各地斩杀鞑子的战报通过各种手段送入朝中。这里杀了几十个,那里杀了百余,不时总有这样的好消息被官吏宣扬出去。听说鞑子总不过才几万人,这时间一长鞑子还能有多少人够咱们杀的?别看外面那些家伙模样嚣张。怕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咯!
“有事便奏,无事退朝!”
坐在金闪闪的龙椅上俯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崇祯有些提不起精神来。他昨夜批阅奏折到了子时,哪怕是后来休息了几个时辰也没能睡好。这鞑子围困京师。怎么算都是朝廷丢了脸面。若不想办法解决,再这样下去面子还往哪里搁?偏偏朝中大臣没几个能分忧的,让崇祯万般无奈。
虽说洪承畴、孙传庭还有那惹人嫌的卢老头都已经上奏表示正在入京勤王的卢上,但兵马未到总不能现在就放松警惕。崇祯无时无刻不期盼听到城外传来好消息,但每一天却还是只有鞑子身上的骚臭味飘进宫里来。
崇祯只感觉气氛有些憋闷,看看下方一个个低头肃穆连屁都放不出半个的大臣,崇祯满肚子都是火!这些无能的废物一个个贪婪自私,看样子还得再换上几个稍能使些力气的人来。
对于外面流传他崇祯刚愎自用、喜欢随意裁撤大臣不给他们办事时间这样的流言蜚语。崇祯自己是满心不屑的。不就是撤了几个首辅还有尚书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首辅乃是国之脊柱,尚书更是掌管国家要务,这等重要的地方自然要有能有才的人来担当。无能之辈靠欺骗坐上那个位置却弄不出成绩,被赶下去不是理所当然?
没本事替朕分忧。那有凭什么继续当这个首辅?做那个尚书?国家需要的是能人,没用的废物当然得滚。
有时候崇祯真的很羡慕当年嘉靖和两位皇祖。为什么他们那个时候能力辈出每一位首辅都精明强干,轮到自己却没一个中用的呢?崇祯自认为比两位皇祖更加勤奋刻苦,若是再能有那样几位能臣辅佐的话……大明重新走向辉煌甚至超越汉唐盛世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见下方百官半天放不出一个屁来,崇祯没心情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御书房里还有很多的奏折需要批阅呢!
话说崇祯很清楚。这些官员就算开口说话也大多是都争要钱粮或者灾区免税这样让他头疼的事情。那样的话说了还不如不说呢!这些只会伸手要钱却不知道帮他充实国库的东西!
想了想,崇祯决定退朝了。早一点批阅完奏折,说不定他还有时间上城楼看看外面的鞑子又在耍什么手段。
示意王承恩宣布退朝,崇祯不耐烦的站了起来。
“皇上有旨。退……朝……”明白崇祯的心思,王承恩走上前一甩浮尘尖声叫了起来。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会儿百官的声音倒是整齐,与之前泰若两人。
“报……报……报……”
就在崇祯即将离开大殿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大喊声。声音喘息着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