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好莱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好莱坞- 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离开的还有其他几个人。瑞恩对吉米?海沃德印象最深,主要是前世这位离开皮克斯工作室后,虽然成为了导演,却没有像他自己想象的那样取得成功。除去《霍顿与无名氏》还算不错外,另两部《火鸡总动员》和《约拿?哈克斯》都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出现了巨额亏损。

另外,同时离职的另一人艾什?布兰农他也有点印象,隐约记得这位后来去了索尼娱乐。执导的动画长片同样将投资方坑的极惨。

自身的才华很重要,但一个能展现才华的平台也同样重要。

对于这些人的离开,瑞恩压根就不怎么在意。这不会削弱皮克斯工作室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全好莱坞都在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每当有人辞职走出皮克斯工作室的同时,皮克斯的人力资源部都能收到数百乃至上千封靠谱的求职信。

再说了,正常的人员流动,对于保持皮克斯工作室的活力,也是一件好事。

皮克斯工作室执行的是精品战略,每年一般也就能推出一部动画长片电影,甚至有些年干脆剃了光头,而导演这些影片的,全都来自工作室的核心层。

约翰?拉塞特、布拉德?伯德、安德鲁?斯坦顿和彼得?道格特,这四个人是当之无愧的皮克斯全明星队,过往的成功也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而且这些人既是迪士尼的股东,也曾经在瑞恩吞掉迪士尼的过程中出过大力,只要他们能创造价值,皮克斯出品的动画长片的权限,肯定不会落在其他人手上。

在外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公司,其内部竞争必然呈现白热化,像是皮克斯工作室这样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商业公司,肯定会聚集大量的业界精英,但如同其他公司一样,在其内部的“食物链”上,处于链条顶级的雇员必然屈指可数。

要知道,皮克斯技术部门有才华的人密度是非常高的,比如金牌动画剪辑李?昂克里奇、导演过超酷短片《绑架课》的音效设计师嘉里?瑞德斯托姆,还有《汽车总动员》的编剧布拉德?查普曼,这几位专才其实早已具备执导长片的资格和能力,但到目前为止,他们也都还没有大部头作品面世。

至于离去的吉米?海沃德和艾什?布兰农等人,无论才华还是能力,都要远远排在这些人后面。

当然,瑞恩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对于这些真正的核心层的员工,他和艾德?卡姆尔以及约翰?拉赛特都是相当重视的,也给这些人许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皮克斯工作室未来的制作计划中,导演位置已被这几位专业狂人预订一空,李?昂克里奇已经确定将导演皮克斯的重头大戏《玩具总动员3》。

至于其他那两位,各自也有项目在准备中,比如布拉德?查普曼正着手改编一个关于苏格兰的民间传说。

“除了皮克斯工作室,再没有哪一家工作室能输出如此之多的创造天才,培养如此之多的伟大艺术家和动画师。”

这句曾经在《名利场》封面上出现的评语或许有点夸张,却总能说明如今皮克斯工作室的强大,以及在业界显赫的地位。

或许未来皮克斯工作室会遭遇创作力枯竭的瓶颈,但在瑞恩看来,现在人才扎堆、该如何使用才是皮克斯工作室最难解决的问题。

这几年,瑞恩陆陆续续在皮克斯工作室和迪士尼动画部门之间做出了一些调整,先后有超过三百人从皮克斯工作室转嫁到了迪士尼动画部门,其中那些真正具备了超强能力的人,也走上了更高更重要的位置。

但迪士尼动画部门与皮克斯工作室,都是执行的精品战略,未来计划中,每年发行的动画长片大都维持在平均一年一部甚至达不到这个数字的频率上,很多人的位置,不免会与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有些差距。

该如何解决呢?现在跳槽的只是几个不算核心的中层员工,但以后呢?要知道跳槽的这些人,必然会成为皮克斯工作室最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虽然皮克斯工作室需要外部的竞争对手,但竞争对手太多太强的话,同样不是好事。

吉米?海沃德和艾什?布兰农等人的离去,瑞恩也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哪怕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为了实现理想也会产生野心和**,何况皮克斯工作室还是一个真正的商业公司。

改变迪士尼动画或者皮克斯工作室的精品策略?

瑞恩宁愿有更多的人跳槽,也不会做出这般不明智的选择,两个动画工作室都是用了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文化,改变虽然不至于死亡,却必然会导致巨大的动荡。

在皮克斯工作室高速发展和迪士尼动画部渐渐走上正轨的现在,动荡肯定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有一个高产量的动画工作部门,让更多人有走上更高位置的机会和希望,好莱坞有这样的动画工作室吗?

答案是肯定的——杰瑞佛?卡森伯格掌管的梦工厂动画工作室。

这位前迪士尼动画部门的总裁曾经宣称,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具备一年出品三到四部动画长片或者剧集的能力。

虽然这些话有些夸张,瑞恩却知道,梦工厂动画工作室执行的确实是片海战术。

看起来,收购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势在必行。

现在的梦工厂动画工作室年产量一般在两部左右,瑞恩记得,几年后会增加到三部,这一过程完全可以稍稍提前,创造更多的职位和机会。

当然,在他看来,未来的十年内,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一年维持三部左右的产量就足够了,毕竟还要考虑市场的消化能力。

上次瑞恩与罗伯特?艾格谈过之后,华特迪士尼吃进了一部分梦工厂动画工作室的股份,却一直维持在百分之五以下,今年华纳兄弟和环球影业的动画工作室,都会推出自己的cg动画长片,皮克斯的外部竞争环境也不会像去年那般轻松,收购可以逐渐加快了。

梦工厂动画工作室最大的五个股东,就是他自己、杰瑞佛?卡森伯格、大卫?格芬、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微软创始人之一的保罗?艾伦,至于分散在华尔街手中的股份,只要价钱合适基本不存在太多的问题。

想到这里,瑞恩分别拨通了罗伯特?艾格和迪克?库克的电话,收购肯定不会在短期内完成,但准备一定要提前做好。

第七百二十二章第三次电影技术革命

即便瑞恩是第一大股东,想要吃掉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这样涉及到十多亿美元的收购,与先前的少量持股不同,迪士尼肯定会谨慎的评估论证,而且除了准备必需的资金外,如果阻力过大,甚至要做好股票换购的准备。

每个快速完成的收购案背后,无不存在着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些自然会有更加专业的团队负责跟进,具体的事项也会在接下来的董事会中进行讨论。

时间渐渐接近了7月份,当桑迪出生一个月的时候,华特迪士尼的另一部大制作——《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正式登陆全球院线,首个周末即在北美斩获了1亿3100多万美元。

尽管罗杰?艾伯特之流发出了例如‘一个足足讲述了168分钟、冗长乏味的海盗冒险故事,建议加勒比海盗的影迷们享受一顿海鲜大餐,等影片开始半小时再进影院,即便如此你都不会错过任何的情节’的评论,却无法阻挡海盗们从全球观众的钱包中打劫。

仅仅上映七天的时间,《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就从包括北美在内的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抢走了足足4亿1857万美元,创造了新的全球票房最快破4亿美元的记录。

当然,这个纪录并没有太多实际上的意义,毕竟大部分影片都无法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全球同步上映

很明显,影片的全球票房直奔十亿美元大关而去。

最为重要的是,因为三部曲同时拍摄的关系,影片的单部成本平均花费不到1亿5000万美元,比前世单是第三部就3亿美元的制片成本节约了太多,哪怕《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才刚刚上映,迪士尼单单从这个系列的票房上面,就捞到了接近2亿5000万美元的纯利润。

票房收入只是《加勒比海盗》带来利润的一部分。早在第三部上映前,各种周边版权和衍生品就为迪士尼带来了超过6亿美元的净收入,包括尚海迪士尼乐园增加的海湾区,都是《加勒比海盗》后续的衍生项目。

这个系列每年都能为华特迪士尼创造大笔的利润,迪士尼自然不会就此终结,第四部曲的计划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不过,导演戈尔?维宾斯基与两位主演凯拉?奈特莉和奥兰多?布鲁姆都确定不会出现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其中既有他们想转型的因素,也有开出的价格太高,被迪士尼否决的原因。

华特迪士尼目前全力挽留的就是杰克?斯派洛船长。但约翰尼?德普开出的条件同样不菲,这场谈判势必会拖延很长时间。

但瑞恩不着急,三部曲之后,再过几年上映第四部,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连续的轰炸,极有可能导致审美疲劳。

再说了,杰克?斯派洛船长现在离不开约翰尼?德普,那约翰尼?德普就能离开杰克?斯派洛这个角色?

或许约翰尼?德普认为自己具备了超强的号召力。但有前世的相关记忆,瑞恩非常清楚,离开《加勒比海盗》系列,观众同样不买约翰尼?德普的帐。除去几乎见不到本人面目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配角,约翰尼?德普的其他影片,根本就是赔钱货,有几部甚至产生了巨额亏损。

瑞恩肯定不会忘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前世转制3d影片的最高峰。迪士尼影业已经开始了前期论证。

当然,如果影片正式开始制作的话,肯定不会是前世的伪3d影片。

说到3d。尽管真正使用3d技术制作的影片少之又少,但不少影片都会通过后期转制技术,在院线发行相应的3d版本,哪怕这些伪3d与真正的3d影片有质量差距,但相当多观众还算是买账。

新世纪初,瑞恩和詹姆斯?卡梅隆控股的imax公司研制推广的一种省时省力的3d电影制作方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把普通的2d版电影直接转化成3d电影,imax公司的dmr——数字化重新灌录——技术甚至可以把普通35毫米胶片转换成70毫米的imax3d格式,转换一部标准长度影片的费用不过600万美元左右,并且只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

此举大大扩展了3d电影的内容来源,好莱坞可以在一个多月内“制作”出一部3d电影,不过缺陷也很明显,这样制作出的3d电影其立体效果比起专门制作的3d电影逊色不少。

直到前两年,市场上出现的3d影片,大多都是通过这种转录技术转制而成,就算是这样,也使得3d和imax影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北美3d银幕的数量,更是从世纪初的几百块迅速增加到了2400多块。

其中,imax公司与华纳兄弟合作的一部影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的感恩圣诞档,华纳兄弟的动画大片《极地特快》正式上映,这部由《阿甘正传》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拍摄的影片使用了大量的imax3d技术,其视觉效果转制片绝对无法比拟,影片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总共取得了近6000万美元的票房,创造了imax商业放映的纪录,其北美票房收入有百分之三十多都来自于imax3d,甚至造成了一票难求的盛景,3d电影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极地特快》之后,北美院线完全看到了新的收入增长点,近两年北美新增加的银幕中,有一多半都是3d银幕,其中还有近百家imax院线。

这几年,瑞恩始终没有放松过对3d和imax的推广,如今单是北美,3d银幕的数量就接近了3500块,imax影厅的数量更是接近了170家。

好莱坞的制作商和发行商,需要更加刺激的方式吸引观众,院线商也需要新的观影技术作为收入增长点,这本就利益相关的几方,在这方面更是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

早在去年的美国西部博览展会上,众多电影公司和院线经营商就为3d和imax技术摇旗呐喊,称其是继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之后的第三次电影技术革命,同时他们乐观的预计数字化的3d电影将是未来电影业的主流。

同样,好莱坞的几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罗伯特?泽米基斯和迈克尔?贝都是数字3d电影的拥趸,后三者更是成为了身体力行的先行者。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一直肆虐了两周之久,在影片全球票房突破6亿5000万美元,增长势头明显放缓的时刻,由迪士尼影业和环球影业联合投资,制作成本高达1亿5000万美元的《侏罗纪公园3》正式登陆北美各大院线。

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3d电影,单单是使用imax3d摄像机拍摄的片段,总长度就达到了三十分钟,在如今这个年代,这是绝对的视觉大杀器。

影片于3845家院线在北美开画,其中3d银幕和imax影厅的的数量分别达到了2750块和158家,栩栩如生的恐龙,张着血盆大口,尽情在观众面前怒吼。

这个周末的三天,是完完全全属于恐龙的三天,imax影厅一票难求,即使退而求其次的观看3d版本,电影票同样是紧俏商品。

相比3d和imax的火爆,普通2d版本的表现只能说非常一般,大多数2d影厅的首周上座率甚至没有超过百分之三十。

《侏罗纪公园3》首周票房也没有让迪士尼影业和环球影业失望,三天拿到了1亿5012万美元的北美票房,而3d和imax银幕贡献出了其中的近百分之六十五!

过去几年,imax公司不仅仅在北美,还在全球各个主要票仓市场推广imax3d影厅,如今全球用于商业运营的imax影厅大概有280多家,其中百分之九十都加入到了放映《侏罗纪公园3》的行列中。

此外,包括北美在内,全球有超过4400块3d银幕也签订了《侏罗纪公园3》的放映合约。

或许因为地域差别,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普通3d版本的票价是普通影片票价的两倍,而imax一般是三倍左右。

尽管现在3d和imax影厅的数量没有几年后那般多,这个年代却同样缺少强有力的3d影片作为竞争对手,《侏罗纪公园3》即便剧情有些单薄,结构如同近几年斯皮尔伯格制作的所有影片一样,存在着僵硬的模式化的缺陷,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