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臻璇-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戴嬷嬷推了几次,叫几个小丫头半拉着出去坐下,体面的丫鬟婆子们坐满了两桌。

臻璇与臻琳、臻琪坐一块,时不时就有人去向马老太太敬酒,马老太太在兴头上,来者不拒,又拉上了李老太太,等散桌时,都有了醉意。

下午请了戏班子,马老太太醉酒犯了困,叫小辈们自己点戏,不要顾及她。

伺候马老太太与李老太太一道歇了,臻璇没有去听戏,而是去了臻琳屋里小坐。

即便如今臻琳住在了庆福堂,从前的闺房依旧打扫得一尘不染,只是那些摆设玩物都收了起来,空空的,少了生气。

眼瞧着离过年一天天近了,时间不多,那些收在库房里的箱笼也不得不抬出来,重新再整理一遍,看看哪一些装箱带去京城抬入七皇子府,哪一些留在甬州。

臻璇进去时花露与花霁正在收拾,臻琳拉了臻璇坐下,笑着道:“还没整好,有些乱。”

“少不得费些工夫。”臻璇看了一眼,那打开的箱笼里的东西她瞧着眼熟,皆是臻琳从前的心爱之物。

臻琳却是好奇,问道:“之前柳二太太说了什么?”

臻璇见屋里没有外人,压着声音与臻琳把柳二太太的意思说了。

臻琳听完皱了皱眉头,道:“我们各个知道这亲事好,但三叔祖母……”

贾老太太那一意孤行的脾气,便是马老太太与李老太太这几个妯娌都不愿意与她多打交道,她那一屋的事情,叫姜老太太说那就是“乌烟瘴气”,几位老太太就算是有心想管也插不上手,何况是压根不愿意去参合。

当初送走了臻徐落了贾老太太口实,明里暗里损了庆荣堂几次,叫马老太太气结。

周氏这一个族长太太到底输在了辈分上,不好与贾老太太硬碰硬;马老太太虽是长嫂却隔了房。要是邵老太太还在,占着同房嫂子身份与族长太太威望,哪里能让贾老太太这般行事乖张。

话又说回来,若不是还有马老太太压着,贾老太太还不晓得要闹成什么样子呢。

这家中,能完完全全压过贾老太太一头,叫她作怪不得的……

臻璇沉思,灵机一动,突然醒悟过来,她当年对付苏满玥的时候,是靠着三老太爷才叫贾老太太吃了瘪,若是三老太爷知道了柳家的意思……

三老太爷并不是糊涂人。

臻璇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弯着唇角凑耳与臻琳道:“我们的十弟弟功课如何?”

臻琳初初没有听懂,怔了一下,再转念一想明白过来。

裴家族学的陈先生因为年纪大了教不动学生而请辞,家中子弟一并由他推荐去了盛安书堂,除了臻後。贾老太太瞧不上外面的书院,把臻後送去了贾家的族学。

臻德小时顽皮捣蛋,功课却还不差,臻後脾性比臻德好不了多少,学问上还一直摸不到路子,在兄弟之中逊上一筹。

贾家学风不严,臻後的功课只怕没有多少提高。

庶出的臻徐很争气,而嫡出的臻後叫贾老太太宠得不成样子,三老太爷若是知道了……

臻琳咯咯笑着指着臻璇,道:“原当你是个好的,如今怎么也是一肚子的坏水!”

花露与花霁也有了笑容,自从京城里回家,臻琳很少有这般笑过了,她们从小伺候臻琳,心里着急难过,可没有一丁点办法,现在臻琳总算是有了盼头,能笑出来了。

花露把手中的木盒放下,笑着道:“小姐还是与七姑奶奶一块时最高兴。”

“是呀,七妹妹与我……”臻琳一面说一面扫了那木盒一眼,突然笑容就僵在了脸上,言语梗在嗓子里,笑意渐渐淡了,化作一缕惆怅在眉头。

花露不晓得臻琳为何好端端收了笑容,再仔细一看那木盒,脸色一变,小心翼翼伸了手想把盒子取回来。

花霁自然也看清楚了,心里暗暗叫苦,怎么偏偏是这个盒子!她在一旁打着马虎眼,问道:“小姐是和七姑奶奶说到了什么呀?”

臻琳却站了起来,伸手道:“给我吧。”

花露一脸为难,看了看花霁,花霁也不知道怎么办,着急地看向臻璇。

臻璇这时也认出来了,那个黑色檀木盒子是臻琳从前极其宝贝的东西,盒子很普通,没有雕刻精致的纹理,看起来并不起眼,那里头装着的,是信。

是程宗瑜的信。

臻璇正要劝上几句,臻琳摇摇头止住了臻璇的话,又与花露道:“给我吧。”

花露紧抿着唇,红着眼把盒子放在臻琳手中,欲言又止。

臻琳一言不发,抱着盒子回了内室。

臻璇垂下了眼,程宗瑜是臻琳心中的一根刺,看到这些与他相关的东西,一时都会乱了心神。

这是人之常情,臻璇知道这会儿臻琳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回忆也好痛哭也罢,就好比那日她翻出了那一件桃花飘落的襦裙,一时之间旧忆满溢,心里堵得说不出话来。

臻璇不敢离开,与花露、花霁一道站在门外,听着里头的动静。

内室里,臻琳打开了盒子。

厚厚一叠的信纸,墨香早已淡去,就如同早已被掐断的姻缘线,叫人忍不住苦苦一笑。

这些信臻琳一直收得很仔细,程宗瑜随心送来的小东西也一并收着,一片红透了的枫叶,一颗光滑的石子,从前抚着感觉指尖暖意,似乎那人掌心的温度顺着他的字他的礼物一道传来,沿着她的指尖逆流而上,直入心房。

现在,只剩下冰凉一片。

238章祝寿(四)

信是按着时间排好的,五六年的跨度,有断断几行的诗,也有长长的文,从家中琐事,到城中趣闻,再到回忆在甬州的日子,透过那些隽秀端正的文字似乎就瞧见了那个人。

信中从无唐突孟浪之语,却是最叫女儿家惦念的。

感情随着一点点变厚的信,一点点增加。

臻琳还记得,从前她收到信的时候是欣喜的,偶尔拿出来翻看是也是娇涩着,她将它们收好,要作为嫁妆带去程家,而现在,这些全都变成了难言的苦涩。

臻琳点了一盆火。

一封封看,一封封烧。

臻琳捏着信纸,看它们一点点化作灰烬,脑海中想着的,是当年看这份信时她想了些什么,回信里又写了什么,曾经记得一清二楚的东西,到了如今,似乎也叫那火焰烧了一场,变得迷糊不清了。

那一场红得叫她滴血的火焰。

京城侍郎府里被匆匆撤去的红绸,闺房中一夜烧尽的红烛,镜中叫泪水花了的红妆,这辈子再也不能穿的大红嫁衣……

臻璇在外头等了很久里头都没有动静,正当她与花露、花霁忐忑不安的时候,听见内室传来噼啪一声响,她跺跺脚,急急掀开帘子进到了内室。

臻琳站在火盆边上,她转过头看了一眼,见是臻璇进来,她淡淡道:“这些留着都是祸害,一把烧了也好。”

臻璇走上前往那火盆里一看,赫然是那个黑檀木盒子,臻璇不去看臻琳泪流满面的容颜,伸手握住了她的手,稍稍用力,安慰道:“是啊,烧了就忘了吧。”

臻琳咬唇不语,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为了那些过往哭泣。

直到那盒子被烧成了焦炭。臻琳轻轻道:“七妹妹,我记得,并非因为我还想着那些旧情,我念着的是那些往事,是那时候的心境。那般美好憧憬。叫人割舍不下。可是,我更知道我要嫁的是谁,我要走的是什么路。床榻之上容不下第三个人,哪怕我念的不是人而是事。七妹妹,我会忘掉的。”

这番话,臻琳说得很冷静,却掩盖不了其中伤感。

臻璇没有忘记,那个月夜臻琳提起程宗瑜时的笑容,那般甜美羞涩,说他们的指腹为婚,说程宗瑜带着臻德与臻徽回来时她的感动。说一点一滴的小事。

臻琳曾经是那么期待,曾经以为她等到了,可那一日的变故,就如这盆火焰一般,炽烈得让身处其中的她无所遁逃。

一团死灰。

而今日这句话,臻琳不仅仅是在提醒自身。亦是在告诉臻璇。

臻璇抬手将臻琳抱在怀里,把眼泪逼了回去:“四姐姐,我已经忘了,你也会忘掉的。”

没有了这些东西,就再不会睹物思人。再不会被勾起往事,再也不会有念想,再也不能让那些乱了心神。

臻琳无声哭了一会,花露与花霁打了水进来,姐妹两人梳洗之后又重新上了妆面,对镜照了照,待瞧不出有哭过的痕迹时才好。

守门的小丫鬟福身问安,听见响动臻琳往外间看了一眼,才晓得是段氏来了,拉着臻璇赶紧出来。

安排这么一场寿宴并不是轻松的事情,段氏忙了一日,好不容易抽出些空,知道臻璇在臻琳这里,便急急来了。

段氏拉了臻璇的手,道:“七丫头,我也长话短说。四丫头的婚期是二月里,我们是打算过完年就出发的,照旧是走官道到码头换走水路,一来舒适省时间,二来地方大能多装些东西。前几日联系船家,船家却说,冬季河道不好走,到了北边若没有化冰就走不动了。到时候堵在河道上进退不得。我不懂那些,想叫你向姑爷打听一番,他做南北生意,比我们妇孺懂得多,请他帮我们想想怎么走才好。”

段氏不方便久坐,待臻璇应下之后,便匆匆去了。

臻琳亦是头一回听段氏说起进京的行程安排,与臻璇道:“我记得我们上一回进京,先走了两日官道到了码头,沿着水路到了京城郊外,下船后急行半日便能入了京城。若是水路冰冻,就要改走陆路了。”

臻璇闻言,想了一想:“我晓得大伯母烦恼什么,水路冰冻,是从哪一段开始不能走了,不到冬天谁也说不准,想要提前安排好马车上岸,也不知道要从哪里安排起,全走官道也不妥当,到了北边,指不定官道都因冰雪不好行走呢。”

臻琳算了算日子,叹了口气:“二月里的婚期,时间很紧,要是真的来不及,大约要年前进京了。”

“别着急,我先问一问二爷。”

姐妹两人正说着,有丫鬟来报马老太太醒了,两人便起身过去。

马老太太小眠了一会,精神头不错,叫了李老太太一块去看了半折戏,与小辈们欢颜笑语,这才尽了兴。

到了傍晚时,来贺寿的宾客陆陆续续告了辞。

臻璇与夏颐卿出了裴府之后没有直接回夏家,而是绕到了玲珑阁。

掌柜的见是东家来了,出来相迎,夏颐卿有事要处理,臻璇本想在雅间稍座,却不想今日满客,便与夏颐卿说了一声,戴了帷帽在边上几家店铺内随意逛一逛。

这条街臻璇来过几次,卖得基本都是金银器,首饰店有许多,卖得都以市井女子用的居多,好东西极少。不过是打发时间,倒也不要紧。

看了一会就觉得索然无味,臻璇想着还是回马车上歇歇脚好些,便从铺子里出来,与桃绫和杏绫一面说话,一面往回走。

刚行了几步,便见前头走来三五少年,其中一人见了她们甚是惊讶。

来人是夏景卿,臻璇戴着帷帽他一时认不出,却认识桃绫和杏绫,这才瞧出臻璇身份。他上前行礼:“嫂嫂怎么在此?”

臻璇止了步子,回了一礼:“本是要回府了,二爷有些事要来玲珑阁,我便在附近看看。”

听得夏颐卿在,夏景卿摸了摸鼻子:“我与同窗经过这里,既然二哥在,我进去问个安。”

夏景卿转身进了玲珑阁,几个同窗拱手道了一声“夏二嫂”,臻璇回了礼,便走到了马车边。

桃绫取了脚踏放下,臻璇扶着桃绫的手要上车,突然从街中冲过来一个老汉,直直往那马儿撞去。

车把式吓了一跳,要是撞上惊了马,那是要出事情的,他顾不上旁的,扑过去要拦住那老汉。

两人撞作一团,摔倒在地上。

桃绫被唬了一跳,赶紧拉了臻璇到一旁:“二奶奶当心。”

臻璇定睛看那老汉,五十岁模样,衣着干净,用料精致,不像是普通人家。

听见外头动静,夏景卿跑了出来,一看这情况也是莫名,这个老汉实在是不像行鲁莽事的人,怎么会这般不小心。

臻璇是女眷,不方便与那老汉开口,夏景卿便上前,闻得对方身上浓浓的酒味,不由皱了眉头。想来是喝多了脚下不稳,这才冲撞到了,他伸出了手,问道:“老人家可有摔伤?”

那老汉一把挥开了夏景卿的手,气呼呼看着臻璇。

老汉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脚步踉跄,摇摇晃晃,却还记得要整整歪掉的员外帽子,拍拍身上的灰尘,待收拾好了,才冷冷哼了一声:“夏二奶奶好风光啊,裴家小姐不是我们这种人家比得了的。”

这是故意冲着臻璇来的。

臻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老汉的目光并非轻薄,而是真的生气和恼怒,臻璇对此人没有一丁点儿印象,实在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过这么一个人。

夏景卿退回来几步拦在了臻璇前头,低声道:“嫂嫂,这人喝了酒,稀里糊涂说不清道理,我们还是莫要与他计较。”

臻璇点头,与一个醉老汉实在无需多费口舌,她看向杏绫,杏绫会意,跑进了玲珑阁去寻掌柜的。

路边行人见有热闹可瞧就围了过来,其中有人认得,惊讶道:“这不是那王家克夫女的爹爹吗?今日怎么进城来了,又有哪家倒了大霉要与你们王家对薄公堂?”

那人说完,人群哄然大笑。

臻璇恍然,眼前这人,竟然是叫老祖宗回绝掉的王家人。

王老汉叫人群哄笑得涨红了脸,跺脚道:“我呸!明明是那甄世元短命,与我家闺女何干!”与看热闹的人争执了几句,他又转头盯着臻璇,打个一个酒嗝,“二奶奶官小姐出身,捧得了圣旨,抬得出嫁妆,啧啧,娶你是男方福气,凭什么娶我儿就是晦气!”

听了这番话,臻璇隐约能明白为什么王老汉会找上自己了。

那日为了回绝李媒婆,老祖宗叫了臻璇与郑氏坐在一旁,以她们的身份狠狠下了李媒婆脸面。李媒婆为了交差,又不愿意得罪王家,回话时只怕避重就轻,把老祖宗不满意王小姐克夫名声粗粗带过,重点放在了王小姐非官小姐出身,嫁妆与品行比不上夏家其他媳妇上。

王老汉咽不下这口气,又喝多了酒,这才寻了她的事。

只不过,亲事是老祖宗拒绝的,与她裴臻璇何干。

239章祝寿(五)

玲珑阁的掌柜的匆匆出来了,他是一个头成了两个大,只这么一会儿工夫,好端端的,东家奶奶在店门外叫人寻了晦气。他也不与那王老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